- 年份
- 2024(7823)
- 2023(11510)
- 2022(9567)
- 2021(8922)
- 2020(7566)
- 2019(17670)
- 2018(17783)
- 2017(34948)
- 2016(19475)
- 2015(22590)
- 2014(23013)
- 2013(22744)
- 2012(21108)
- 2011(18704)
- 2010(19027)
- 2009(17655)
- 2008(18193)
- 2007(16804)
- 2006(14898)
- 2005(13764)
- 学科
- 济(79987)
- 经济(79892)
- 业(59299)
- 管理(58634)
- 企(48938)
- 企业(48938)
- 方法(34824)
- 数学(30228)
- 数学方法(29890)
- 财(27499)
- 农(24944)
- 中国(22484)
- 务(19605)
- 财务(19565)
- 财务管理(19512)
- 企业财务(18605)
- 业经(18408)
- 制(18299)
- 地方(17867)
- 农业(16717)
- 学(15532)
- 贸(13628)
- 贸易(13619)
- 银(13498)
- 理论(13470)
- 银行(13470)
- 易(13147)
- 行(12613)
- 体(12578)
- 融(12495)
- 机构
- 学院(279993)
- 大学(279101)
- 济(111245)
- 经济(108567)
- 管理(103851)
- 研究(91742)
- 理学(87702)
- 理学院(86702)
- 管理学(85164)
- 管理学院(84638)
- 中国(73746)
- 京(59854)
- 财(56858)
- 科学(55739)
- 所(47390)
- 农(46998)
- 江(45393)
- 中心(44017)
- 财经(43871)
- 研究所(42216)
- 业大(39719)
- 经(39458)
- 北京(38122)
- 范(37737)
- 师范(37378)
- 农业(36562)
- 州(36476)
- 经济学(33902)
- 院(32344)
- 财经大学(32197)
- 基金
- 项目(173102)
- 科学(134393)
- 研究(129700)
- 基金(122472)
- 家(105204)
- 国家(104230)
- 科学基金(88963)
- 社会(79591)
- 社会科(75073)
- 社会科学(75051)
- 省(69134)
- 基金项目(65419)
- 教育(60662)
- 划(57429)
- 自然(56821)
- 自然科(55374)
- 自然科学(55362)
- 编号(55341)
- 自然科学基金(54369)
- 资助(50515)
- 成果(46528)
- 重点(39038)
- 课题(38326)
- 部(38254)
- 发(37386)
- 创(35090)
- 性(33849)
- 科研(33128)
- 大学(33101)
- 项目编号(33051)
- 期刊
- 济(130954)
- 经济(130954)
- 研究(85758)
- 中国(58019)
- 财(49468)
- 农(43234)
- 学报(41845)
- 科学(37470)
- 管理(37141)
- 教育(33366)
- 大学(31530)
- 融(30838)
- 金融(30838)
- 学学(29128)
- 农业(28309)
- 技术(25047)
- 财经(22517)
- 业经(21935)
- 经济研究(19903)
- 经(19260)
- 问题(18387)
- 业(15569)
- 图书(15448)
- 财会(15140)
- 贸(14013)
- 版(13886)
- 理论(13724)
- 技术经济(13704)
- 会计(13349)
- 现代(12828)
共检索到4325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斌 张仕奇
近年来,关于资本弱化问题在避税原理、实施途径、经验借鉴方面均存在较多文献,但以可转债、永续债为代表的复合型金融工具“股”“债”划分所可能产生的资本弱化问题国内研究较少。本文尝试分别从会计与税法的角度来探究此类复合型金融工具的资本弱化问题,以X公司的永续债为例说明其潜在的资本弱化可能性,并就相关制度的完善提出建议。
关键词:
永续债 资本弱化 权益工具 金融负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信群
永续债大规模发行,将有效补充银行资本,提高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和抵御风险能力,在逆周期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2019年1月25日,中国银行成功在境内发行400亿元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又称银行永续债),拉开了境内商业银行发行永续债的序幕。随后国内银行纷纷跟进,民生银行、华夏银行、浦发银行相继完成发行,其他银行待发行计划仍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斌
2019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陆续发布了《永续债相关会计处理的规定》《关于永续债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公告》两个文件,虽然完善了企业永续债的财税处理,但是在实务中相关会计处理细则并未出台。基于此,以2019年市场中存续的永续债为分析对象,分析新政策对融资方会计处理、财务报表披露、税务处理的影响,并对永续债的发行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连静
2019年1月财政部发布的《永续债的相关会计处理的规定》对永续债发行人在会计分类等问题进一步进行了规范与细化,为了帮助企业更好做好理解永续债的会计分类,本文结合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以及国际评级机构对金融负债与权益工具的划分标准,通过分析内地企业与香港上市公司的永续债案例后,对我国企业在永续债会计分类的确认中应考虑的要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永续债会计准则的进一步完善提供思路。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敏 刘雪凌 董娜
以永续债和优先股为代表的新型金融工具成为当前企业最受欢迎的投融资渠道,但是限于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会计属性划分不明确和税务处理类法律准则欠缺等因素影响,给企业财税处理和新型金融工具的广泛应用带来不利影响。为此,本文在简述永续债和优先股财税处理理论的基础上,通过中兴通讯发行永续债和康美医药发行优先股的具体案例剖析两者财税处理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期望为企业未来永续债和优先股的财税处理有所借鉴。
关键词:
永续债 优先股 财税处理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欧明刚
2019年1月25日,中国银行成功发行400亿元无固定期限债券(俗称永续债)。这标志着中国银行业资本工具在继二级资本工具和优先股之后再添新成员。为了配合永续债的发行,2019年1月24日,央行创设了票据互换工具,来解决购买永续债的金融机构后出现的流动性问题。在中国银行成功发行400亿元永续债之后,又有14家银行发行了15笔永续债,从发行的永续债来看,普遍采取的是期限5+N、可赎回、固定利率和可减记。永续
关键词:
永续债 非上市 工具创新 中小银行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赖萌超
永续债作为一种同时具备"股权"和"债权"属性的新型夹层融资工具能有效帮助房地产企业稳定资产负债率、拓展融资渠道、优化资本结构以及增加现金流等棘手问题。本文结合永续债的含义及特征解读了金地集团第一期永续债发行过程及条款内容,深入分析了永续债的会计、税务处理方式,揭示了此次发行的动因,从成本、风险以及收益三个角度对比分析了永续债融资与债务融资、股权融资的差异。同时,从市场反应、资产负债率以及成长能力层面分析了发行效果,针对永续债存在的风险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能为上市房地产企业探索永续债之路提供一定的指导。
关键词:
永续债 融资 房地产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卢晓
2014年3月和2019年1月,财政部先后发布了《金融负债与权益工具的区分及相关会计处理规定》(下称原文件)和《永续债相关会计处理的规定》(下称新文件),对永续债的区分和会计处理进行了规定,本文拟对新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郭金鹏 张雨
本文以葛洲坝为案例,结合案例对永续债的优势进行分析,继而采用替换对比法对永续债融资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最后通过对葛洲坝发行永续债时公司股票在股价和成交量两方面的分析验证了市场对其发行永续债融资的肯定。基于此,本文总结了永续债融资的适用性问题和发行永续债的融资人和永续债的监管者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永续债 融资 适用性分析 效果分析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吴辉
本文以权益与负债的本质区别、我国会计准则以及国际评级机构对金融负债与权益工具的划分标准为依据,对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发行的永续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华能永续债确认为权益值得商榷,一是不能完全满足我国会计准则确认为权益的要求,二是由于利息跳转较大,华能集团有很大的可能性在3年后将其赎回,按照国际评级机构的标准,华能永续债更多地呈现为负债的属性。本文认为,我国会计准则在对金融负债与权益工具的划分标准还应该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
永续债 会计准则 国际评级机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罗勤
随着我国永续债资本市场近几年蓬勃发展,永续债的"亦债亦股"混合属性,成为会计确认的难点。绝大多数永续债被确认为权益工具。本文通过分析、比较我国内地企业与香港地区上市公司公开发行的永续债条款,探讨将永续债确认为权益工具的相关会计问题,并给出改进建议,以期完善我国永续债会计准则及财税法规。
关键词:
永续债 权益工具 会计确认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罗勤
随着我国永续债资本市场近几年蓬勃发展,永续债的"亦债亦股"混合属性,成为会计确认的难点。绝大多数永续债被确认为权益工具。本文通过分析、比较我国内地企业与香港地区上市公司公开发行的永续债条款,探讨将永续债确认为权益工具的相关会计问题,并给出改进建议,以期完善我国永续债会计准则及财税法规。
关键词:
永续债 权益工具 会计确认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吴辉
本文以权益与负债的本质区别、我国会计准则以及国际评级机构对金融负债与权益工具的划分标准为依据,对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发行的永续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华能永续债确认为权益值得商榷,一是不能完全满足我国会计准则确认为权益的要求,二是由于利息跳转较大,华能集团有很大的可能性在3年后将其赎回,按照国际评级机构的标准,华能永续债更多地呈现为负债的属性。本文认为,我国会计准则在对金融负债与权益工具的划分标准还应该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
永续债 会计准则 国际评级机构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齐岳 董文祺 秦阳
基于对银行发行永续债原因的分析,对中国银行永续债的票面利率进行研究。通过与其他资本补充工具对比以及利用Blume均值回归模型,对未来β值的预测,并利用CAPM模型计算未来预期股票收益率,研究发现,本次发行的永续债票面利率偏低、收益率弱于与该永续债第一个调整期限相同及以下的股票收益率,进一步对各种情况下的公司WACC进行模拟,得到公司WACC随永续债占资本比的提高而降低这一结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邱金平
近年来,随着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市场也越发的充满活力,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开始意识到单一的金融工具已经不足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业务资金需求,于是以永续债为代表的新型混合金融工具备受青睐,对于新型金融工具的会计属性判断也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永续债的角度对权益工具和金融负债的区分进行探讨,借用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的两期永续债实例对其会计属性深入分析,发现其在实际操作中对于金融负债与权益工具区分存在三方面的问题,针对问题追根溯源找到集团初衷不纯、实际操作与准则分离、制度不健全等原因,就此针对性提出对策及建议,以期对上市公司在划分权益工具与金融负债方面起到帮助作用。
关键词:
永续债 金融负债 权益工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