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3176)
- 2022(2916)
- 2021(2868)
- 2020(2336)
- 2019(5421)
- 2018(5659)
- 2017(10522)
- 2016(6097)
- 2015(7183)
- 2014(7585)
- 2013(7377)
- 2012(6929)
- 2011(6082)
- 2010(6414)
- 2009(5825)
- 2008(6293)
- 2007(5955)
- 2006(5410)
- 2005(5257)
- 2004(4613)
- 学科
- 管理(19808)
- 济(19459)
- 经济(19406)
- 业(17846)
- 企(15556)
- 企业(15556)
- 财(9931)
- 农(7260)
- 务(7113)
- 财务(7089)
- 财务管理(7059)
- 制(6950)
- 中国(6788)
- 企业财务(6698)
- 方法(6357)
- 理论(5566)
- 银(5416)
- 银行(5413)
- 业经(5198)
- 行(4946)
- 教育(4924)
- 数学(4667)
- 农业(4532)
- 学(4500)
- 数学方法(4500)
- 融(4182)
- 金融(4181)
- 教学(4154)
- 地方(4133)
- 体(4082)
- 机构
- 学院(84726)
- 大学(81722)
- 济(29768)
- 经济(28748)
- 管理(28596)
- 研究(26588)
- 中国(24732)
- 理学(22224)
- 理学院(21963)
- 管理学(21498)
- 管理学院(21339)
- 财(19958)
- 京(18161)
- 江(16233)
- 科学(15144)
- 所(14369)
- 财经(13937)
- 中心(13449)
- 州(13392)
- 北京(12448)
- 经(12305)
- 范(12087)
- 师范(12000)
- 研究所(11886)
- 农(11704)
- 省(11197)
- 技术(10543)
- 职业(10145)
- 银(10002)
- 财经大学(9924)
- 基金
- 项目(41852)
- 研究(35400)
- 科学(31116)
- 基金(26738)
- 家(21830)
- 国家(21543)
- 社会(19216)
- 科学基金(17991)
- 社会科(17918)
- 社会科学(17909)
- 省(17673)
- 教育(17552)
- 编号(17129)
- 成果(15739)
- 划(14087)
- 基金项目(13500)
- 课题(12649)
- 资助(12151)
- 年(11041)
- 自然(10718)
- 性(10424)
- 自然科(10384)
- 自然科学(10383)
- 自然科学基金(10187)
- 项目编号(10161)
- 重点(9361)
- 部(8956)
- 阶(8944)
- 段(8922)
- 阶段(8903)
共检索到1524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罗勤
随着我国永续债资本市场近几年蓬勃发展,永续债的"亦债亦股"混合属性,成为会计确认的难点。绝大多数永续债被确认为权益工具。本文通过分析、比较我国内地企业与香港地区上市公司公开发行的永续债条款,探讨将永续债确认为权益工具的相关会计问题,并给出改进建议,以期完善我国永续债会计准则及财税法规。
关键词:
永续债 权益工具 会计确认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罗勤
随着我国永续债资本市场近几年蓬勃发展,永续债的"亦债亦股"混合属性,成为会计确认的难点。绝大多数永续债被确认为权益工具。本文通过分析、比较我国内地企业与香港地区上市公司公开发行的永续债条款,探讨将永续债确认为权益工具的相关会计问题,并给出改进建议,以期完善我国永续债会计准则及财税法规。
关键词:
永续债 权益工具 会计确认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邱金平
近年来,随着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市场也越发的充满活力,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开始意识到单一的金融工具已经不足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业务资金需求,于是以永续债为代表的新型混合金融工具备受青睐,对于新型金融工具的会计属性判断也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永续债的角度对权益工具和金融负债的区分进行探讨,借用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的两期永续债实例对其会计属性深入分析,发现其在实际操作中对于金融负债与权益工具区分存在三方面的问题,针对问题追根溯源找到集团初衷不纯、实际操作与准则分离、制度不健全等原因,就此针对性提出对策及建议,以期对上市公司在划分权益工具与金融负债方面起到帮助作用。
关键词:
永续债 金融负债 权益工具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赖萌超
永续债作为一种同时具备"股权"和"债权"属性的新型夹层融资工具能有效帮助房地产企业稳定资产负债率、拓展融资渠道、优化资本结构以及增加现金流等棘手问题。本文结合永续债的含义及特征解读了金地集团第一期永续债发行过程及条款内容,深入分析了永续债的会计、税务处理方式,揭示了此次发行的动因,从成本、风险以及收益三个角度对比分析了永续债融资与债务融资、股权融资的差异。同时,从市场反应、资产负债率以及成长能力层面分析了发行效果,针对永续债存在的风险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能为上市房地产企业探索永续债之路提供一定的指导。
关键词:
永续债 融资 房地产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吴辉
本文以权益与负债的本质区别、我国会计准则以及国际评级机构对金融负债与权益工具的划分标准为依据,对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发行的永续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华能永续债确认为权益值得商榷,一是不能完全满足我国会计准则确认为权益的要求,二是由于利息跳转较大,华能集团有很大的可能性在3年后将其赎回,按照国际评级机构的标准,华能永续债更多地呈现为负债的属性。本文认为,我国会计准则在对金融负债与权益工具的划分标准还应该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
永续债 会计准则 国际评级机构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吴辉
本文以权益与负债的本质区别、我国会计准则以及国际评级机构对金融负债与权益工具的划分标准为依据,对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发行的永续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华能永续债确认为权益值得商榷,一是不能完全满足我国会计准则确认为权益的要求,二是由于利息跳转较大,华能集团有很大的可能性在3年后将其赎回,按照国际评级机构的标准,华能永续债更多地呈现为负债的属性。本文认为,我国会计准则在对金融负债与权益工具的划分标准还应该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
永续债 会计准则 国际评级机构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卢晓
2014年3月和2019年1月,财政部先后发布了《金融负债与权益工具的区分及相关会计处理规定》(下称原文件)和《永续债相关会计处理的规定》(下称新文件),对永续债的区分和会计处理进行了规定,本文拟对新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蕾
永续债作为无限期债券在国际上已趋于成熟,但在我国起步较晚,永续债的会计属性作为会计处理的基础性问题成为会计理论界与实务界研究的焦点。本文从永续债内涵及特点出发,对永续债相关的核心条款进行会计分析,重点以武汉地铁和国电电力发行的永续债为例,综合我国会计准则对永续债的会计属性进行分析,并对永续债业务的后续顺利开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永续债 金融负债 权益工具 会计确认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董静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6号》规定,对于发行方分类为权益工具、但相关股利支出准予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永续债,企业应当在确认应付股利时,确认与股利相关的所得税影响。实操中,发行方可能采用计提口径或支付口径进行所得税税前扣除。在支付口径下,发行方是否可以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目前业界尚在探讨中。本文通过援引《国际会计准则第12号——所得税》(IAS 12)的相关示例,分析所得税确认逻辑以及对比两种核算方式下的税务处理结果,提出发行方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罗文涛
本文以北京地区上市公司发行的永续债为研究样本,对特殊条款、会计确认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永续债发行条款细节的设计提出建议:选择赎回权条款的设计强调发行人的权利;递延付息条款的设计避免约定付息频率;细化强制付息事件的设计。
关键词:
北京地区上市公司 永续债 条款与确认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斌 张仕奇
近年来,关于资本弱化问题在避税原理、实施途径、经验借鉴方面均存在较多文献,但以可转债、永续债为代表的复合型金融工具“股”“债”划分所可能产生的资本弱化问题国内研究较少。本文尝试分别从会计与税法的角度来探究此类复合型金融工具的资本弱化问题,以X公司的永续债为例说明其潜在的资本弱化可能性,并就相关制度的完善提出建议。
关键词:
永续债 资本弱化 权益工具 金融负债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李阳 高媛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金融自由化等对世界经济的强烈冲击,国际金融市场上的风险开始急剧增加。为了规避和分散风险,衍生金融工具应运而生并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与此同时,也对传统会计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能否及时、准确地反映出衍生金融工具所蕴含的价值和风险更显得尤为重要。为此,许多会计组织都对传统会计理论进行了改革,以使会计信息更能符合决策者的要求。本文拟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处理中的确认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衍生金融工具初始确认 后续确认 终止确认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荣静
作为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处理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核算方法,权益法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的重难点问题,尤其是投资净损失的会计处理问题。虽然2017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9号》对相关会计处理进行了明确规定,但是相关规定仍无法涵盖各种复杂的情形,而且对未确认投资净损失弥补的会计处理方法也未进行明确指引。基于上述原因,本文在对相关会计准则进行详细解读的基础上,从权益法视角出发,结合实例具体探讨收益总额小于或等于损失总额和收益总额大于损失总额两种情况下未确认投资净损失弥补的会计处理方法,并尝试从会计准则完善、会计人员技能和监管三个方面思考带来启示。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莫彩华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于资产负债表日比较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若两者存在差异,则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同时记录相应的递延所得税收益(费用)。然而《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对长期股权投资下权益法递延所得税费用存在的"例外"条款,赋予了企业合规避免确认递延所得税费用的空间。本文建议进行相应调整,以满足利益相关者的会计信息需求。
关键词:
权益法 递延所得税 会计信息质量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殷孟波 李顶
对解决专业银行不良债权问题的探讨殷孟波,李顶当前专业银行不良债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我国专业银行的2.4万亿信贷资产存量中,有近4000亿处于“不良”状况,约占16.7%。而在工行系统中,不良债权在信贷资产存量中所占比例已超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