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54)
2023(2619)
2022(2167)
2021(2077)
2020(1726)
2019(4017)
2018(3824)
2017(7928)
2016(4161)
2015(4230)
2014(4159)
2013(4174)
2012(3838)
2011(3295)
2010(3303)
2009(2912)
2008(3020)
2007(2735)
2006(2369)
2005(2303)
作者
(11151)
(9274)
(9252)
(8930)
(5889)
(4435)
(4231)
(3462)
(3450)
(3154)
(3111)
(3110)
(3059)
(3030)
(2993)
(2791)
(2765)
(2744)
(2636)
(2529)
(2428)
(2285)
(2181)
(2176)
(2087)
(2075)
(2004)
(1863)
(1824)
(1821)
学科
(17994)
经济(17988)
(13132)
管理(12408)
(11602)
企业(11602)
方法(8614)
数学(7953)
数学方法(7834)
(7556)
(5653)
财务(5635)
财务管理(5626)
企业财务(5482)
中国(4961)
结构(4913)
(4796)
(4088)
产业(3947)
(3919)
金融(3919)
(3694)
(3641)
银行(3632)
业经(3440)
(3372)
地方(3360)
体制(3312)
(3188)
(3186)
机构
大学(57362)
学院(57144)
(26351)
经济(25918)
管理(21674)
理学(18741)
研究(18726)
理学院(18546)
管理学(18252)
管理学院(18147)
中国(15713)
(14130)
(11239)
财经(11048)
科学(10522)
(10130)
经济学(9192)
(9149)
财经大学(8375)
经济学院(8320)
中心(8315)
研究所(8229)
(7788)
(7709)
北京(7211)
业大(7208)
(6750)
(6711)
金融(6573)
商学(6367)
基金
项目(37698)
科学(30329)
基金(28897)
研究(26424)
(24976)
国家(24802)
科学基金(21825)
社会(18368)
社会科(17551)
社会科学(17546)
基金项目(14907)
(14223)
自然(14033)
自然科(13676)
自然科学(13674)
自然科学基金(13474)
资助(12607)
教育(12352)
(11940)
编号(9599)
(8731)
重点(8590)
国家社会(7977)
(7927)
成果(7768)
教育部(7762)
(7675)
人文(7461)
大学(7260)
科研(7258)
期刊
(27240)
经济(27240)
研究(17924)
(11876)
中国(9470)
学报(8843)
(8359)
金融(8359)
管理(8341)
科学(7860)
大学(7143)
学学(6913)
(6558)
财经(6183)
经济研究(5365)
(5327)
技术(4559)
农业(4146)
业经(3817)
问题(3597)
教育(3438)
技术经济(2966)
统计(2892)
财会(2858)
商业(2714)
(2572)
(2566)
(2524)
现代(2513)
理论(2391)
共检索到830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信群  
永续债大规模发行,将有效补充银行资本,提高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和抵御风险能力,在逆周期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2019年1月25日,中国银行成功在境内发行400亿元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又称银行永续债),拉开了境内商业银行发行永续债的序幕。随后国内银行纷纷跟进,民生银行、华夏银行、浦发银行相继完成发行,其他银行待发行计划仍有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欧明刚  
2019年1月25日,中国银行成功发行400亿元无固定期限债券(俗称永续债)。这标志着中国银行业资本工具在继二级资本工具和优先股之后再添新成员。为了配合永续债的发行,2019年1月24日,央行创设了票据互换工具,来解决购买永续债的金融机构后出现的流动性问题。在中国银行成功发行400亿元永续债之后,又有14家银行发行了15笔永续债,从发行的永续债来看,普遍采取的是期限5+N、可赎回、固定利率和可减记。永续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斌  张仕奇  
近年来,关于资本弱化问题在避税原理、实施途径、经验借鉴方面均存在较多文献,但以可转债、永续债为代表的复合型金融工具“股”“债”划分所可能产生的资本弱化问题国内研究较少。本文尝试分别从会计与税法的角度来探究此类复合型金融工具的资本弱化问题,以X公司的永续债为例说明其潜在的资本弱化可能性,并就相关制度的完善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立婷  
<正>作为重要的创新资本工具,银行永续债自2019年推出以来,迅速成为商业银行补充其他一级资本的常用工具,为缓解银行资本补充压力,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夯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重要支撑。银行永续债的发展情况银行永续债是指银行发行的、受偿顺序在存款人、一般债权人和处于高于本期债券顺位的次级债务之后,发行人股东持有的所有类别股份之前的无固定到期日的债券。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刚  尚博文  贾润崧  
加快永续债发行是缓解中小银行资本补充压力的重要渠道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货币政策亟须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通过扩大信贷投放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然而,主要服务中小微企业的中小银行普遍面临资本补充压力,这一问题可以通过永续债发行来解决。部分中小银行面临资本补充压力一是资本总量承压。近年来,落实资管新规穿透监管要求计提资本、非标资产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莉  
2018年12月25日,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尽快启动永续债发行,2019年2月11日召开的首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聚焦"商业银行资本金补充"问题。商业银行通过发行永续债补充资本金,既可以提高银行的防风险能力,又能够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中国银行已经发行了国内首单商业银行永续债,未来商业银行发行永续债的步伐将加快,多渠道补充银行资本的政策也会陆续出台。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卢晓  
2014年3月和2019年1月,财政部先后发布了《金融负债与权益工具的区分及相关会计处理规定》(下称原文件)和《永续债相关会计处理的规定》(下称新文件),对永续债的区分和会计处理进行了规定,本文拟对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叶海生  
进一步健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的外债和跨境资本流动管理体系,在有效利用外债资源的同时,积极防范外债风险,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3月29日,国家外汇管理局(以下简称"外汇局")公布了2018年末我国全口径外债数据,引起了社会各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吉光  
岁末年初,一则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推动尽快启动永续债发行的报道引起广泛关注。显然,在当前中央反复强调加强服务实体经济力度、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政策背景下,以及资本市场低迷、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下滑的市场背景下,开闸商业银行永续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过,从操作层面看,商业银行永续债与一般企业发行的永续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赖萌超  
永续债作为一种同时具备"股权"和"债权"属性的新型夹层融资工具能有效帮助房地产企业稳定资产负债率、拓展融资渠道、优化资本结构以及增加现金流等棘手问题。本文结合永续债的含义及特征解读了金地集团第一期永续债发行过程及条款内容,深入分析了永续债的会计、税务处理方式,揭示了此次发行的动因,从成本、风险以及收益三个角度对比分析了永续债融资与债务融资、股权融资的差异。同时,从市场反应、资产负债率以及成长能力层面分析了发行效果,针对永续债存在的风险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能为上市房地产企业探索永续债之路提供一定的指导。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肖红叶  郝枫  
资本存量数据是宏观经济运行政策研究的重要决定因素。资本存量核算比较复杂,在理论与技术两个层面都存在诸多问题难以厘清。我国资本统计十分薄弱,数据可得性成为资本存量估算的严重制约。在我国经济增长研究中,如何准确估算资本存量一直是困扰研究者的难题。学术界需要使用这方面数据,又促使很多学者基于各自的研究目的对我国资本存量进行估算。这些研究分别利用不同的假设和处理方法,这使我国资本存量数据出现了差异很大的众多版本。本文在对资本存量估算方法进行梳理之后,对我国资本估算现有研究进行了回顾和评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邱金平  
近年来,随着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市场也越发的充满活力,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开始意识到单一的金融工具已经不足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业务资金需求,于是以永续债为代表的新型混合金融工具备受青睐,对于新型金融工具的会计属性判断也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永续债的角度对权益工具和金融负债的区分进行探讨,借用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的两期永续债实例对其会计属性深入分析,发现其在实际操作中对于金融负债与权益工具区分存在三方面的问题,针对问题追根溯源找到集团初衷不纯、实际操作与准则分离、制度不健全等原因,就此针对性提出对策及建议,以期对上市公司在划分权益工具与金融负债方面起到帮助作用。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海滨  
永续债被认为兼具“股性”和“债性”的特征,目前的会计处理中基本都被计入企业权益工具中,但是从发行披露的信息来看应该被计入金融负债。本文以公开市场中国有企业发行的永续债作为样本,从永续债的主要特征、特殊赎回条款、会计处理原则等方面入手,通过分析得出永续债的本质是明股实债。自2015年之后,国有企业永续债发行规模不断增加,存量规模庞大,发行时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第四季度,而假设永续债计入金融负债后部分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将高于考核线,并且国有企业还存在“以债养债”的情况,融资成本较高、信息披露不够完善,所引发的流动性风险在逐渐累积,需要防范“雪球效应”,最后针对上述风险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总的来说,完善永续债的会计处理以及防范永续债风险将成为两项重点工作。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浩宇  薛爽  张为国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相关政府机关推出各项政策鼓励金融创新,丰富了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其中包括在2013年推出的永续债。此后,永续债备受资本市场欢迎,发行数量与发行总额增长迅速,发行人以央企和地方国企为主,集中在金融业、基础设施建筑业、公用事业、房地产业和制造业等。它们大都是高杠杆的行业,除去金融业,又都是重资产的行业。为适应资本市场的快速变化、防控金融风险,相关政府部门不断调整完善永续债相关会计准则,尤其2019年财政部颁布的永续债新规即《永续债相关会计处理的规定》较为严格,对永续债的分类和发展影响重大。本文对我国A股上市公司2013~2022年发行的永续债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永续债新规出台前,企业普遍将永续债归为权益工具;永续债新规出台后,绝大部分企业未据此对此前发行的永续债进行重新分类,并且基本都通过调整合同条款将新发行的永续债归类为权益工具。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还选取两个典型案例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印证了上述结论。本文最后从全球视角对相关问题的深入思考表明:我国存在与永续债相关的争议不足为怪,不能不顾经济环境和政策的变化谈会计准则的变迁及其影响问题。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平平  
可转换债券是一种介于债券和股票之间的可转换融资工具。本文在分析合理的发行转债对优化公司资本结构、提高公司的市场价值的影响,讨论利用可转换债券优化公司资本结构应注意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