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10)
2023(10838)
2022(8847)
2021(7952)
2020(6504)
2019(14527)
2018(14292)
2017(27248)
2016(14232)
2015(16185)
2014(16114)
2013(15773)
2012(14920)
2011(13555)
2010(13863)
2009(13107)
2008(11611)
2007(10319)
2006(9446)
2005(8694)
作者
(40225)
(33566)
(33089)
(31692)
(21316)
(15863)
(15223)
(12943)
(12686)
(11943)
(11420)
(11231)
(10800)
(10489)
(10369)
(10326)
(9701)
(9607)
(9496)
(9415)
(8618)
(8031)
(7899)
(7759)
(7572)
(7501)
(7170)
(7142)
(6739)
(6599)
学科
(74518)
经济(74450)
管理(38396)
(36166)
(26419)
企业(26419)
(26164)
金融(26156)
中国(24496)
(23698)
银行(23685)
地方(23310)
(22977)
方法(21041)
数学(18642)
数学方法(18531)
(16608)
(16313)
(16099)
业经(15538)
(13781)
地方经济(13380)
(11932)
农业(11344)
中国金融(11162)
理论(10037)
(10025)
(10015)
贸易(10003)
财务(9990)
机构
学院(198396)
大学(196622)
(90840)
经济(88721)
研究(71462)
管理(70707)
中国(61455)
理学(59017)
理学院(58327)
管理学(57461)
管理学院(57080)
(43197)
(41650)
科学(39897)
(35257)
中心(34731)
财经(33140)
研究所(31505)
(31373)
(29838)
经济学(29608)
(29577)
北京(26435)
经济学院(26383)
(25966)
(25904)
师范(25630)
(25609)
业大(25043)
财经大学(24332)
基金
项目(126425)
科学(98620)
研究(97058)
基金(89793)
(76759)
国家(76065)
科学基金(65032)
社会(63039)
社会科(59754)
社会科学(59738)
(50604)
基金项目(47049)
教育(42624)
(40985)
编号(40272)
自然(38167)
自然科(37191)
自然科学(37182)
自然科学基金(36498)
资助(36101)
成果(33639)
(29869)
重点(28430)
课题(28123)
(26837)
国家社会(26504)
(26294)
发展(24957)
(24750)
项目编号(24721)
期刊
(110495)
经济(110495)
研究(65892)
中国(45054)
(35351)
金融(35351)
(34245)
学报(27085)
(26887)
管理(26668)
科学(24492)
大学(20970)
教育(19710)
学学(19598)
经济研究(18899)
技术(17944)
财经(17435)
农业(17050)
业经(15637)
(15224)
问题(13788)
图书(12390)
(10488)
技术经济(10183)
理论(9936)
国际(9865)
世界(9499)
统计(9082)
书馆(8987)
图书馆(8987)
共检索到3257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郑万春  
资本是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杠杆支点,也是抵御风险的最后屏障。构建科学高效的资本补充机制,立足内源资本补充常态化、外源资本补充多元化,持续拓展资本补充渠道,有效平衡补充效率和综合成本,是资本管理的内在要求。近期,民生银行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发行了股份制银行首单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以下简称"永续债"),是资本补充方式的全新探索。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少军  计嘉仪  张月  
近年来金融科技的爆发式发展,促使商业银行大力发展金融科技以期赢得未来市场的竞争主动权。本文从资金投放和风险控制两个维度出发对金融科技赋能银行服务实体经济进行研究,并探讨商业银行运用金融科技服务实体经济的异质性影响。所得结果显示:商业银行运用金融科技能够增强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投放力度,降低支持实体经济时的风险水平;金融科技的运用对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水平的影响存在异质性,中小银行表现优于大银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鹏博  
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是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基础。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配置资源要素的枢纽、调节宏观经济的杠杆,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立业之本。正确把握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是推动经济与金融协调健康发展的重大命题。金融与实体经济不可分离、共生共荣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扬  
我们主张环绕金融的基本功能来重新审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命题。本文认为,所谓"金融要服务实体经济",根本的要求,就是有效发挥其媒介资源配置的功能;所谓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则要求的是降低流通成本,提高金融的中介效率和分配效率。因此,进一步理顺利率、汇率和无风险收益率曲线等媒介资源配置的市场基准、建立稳定的筹集长期资金和权益类资本的机制、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建立市场化风险处置机制以及完善金融监管框架,是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根本举措。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文  
正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所倡导的,我们要让金融首先充分发展起来,同时推动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近年来中国金融思想的最新发展,也是新时期中国金融工作的基本要求,对衡量金融创新与推进金融发展都发挥着指导作用。然而,在现实理解中,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得到很好诠释,"服务"一词没能全面地阐发,以至于常常在狭义范畴内或机械地制定和执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鹏博  
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是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基础。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配置资源要素的枢纽、调节宏观经济的杠杆,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立业之本。正确把握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是推动经济与金融协调健康发展的重大命题。金融与实体经济不可分离、共生共荣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逄金玉  
金融体系的功能之一是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本文在分析金融发展与促进经济增长关系的基础上,就目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农  
要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金融体系还需练好内功,既要完善内部机制,理清不同市场的角色分工,又要确立合理的监管模式,维护市场活力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扬  
我们主张环绕金融的基本功能来重新审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命题。本文认为,所谓"金融要服务实体经济",根本的要求,就是有效发挥其媒介资源配置的功能;所谓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则要求的是降低流通成本,提高金融的中介效率和分配效率。因此,进一步理顺利率、汇率和无风险收益率曲线等媒介资源配置的市场基准、建立稳定的筹集长期资金和权益类资本的机制、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建立市场化风险处置机制以及完善金融监管框架,是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根本举措。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陆凤芝  王群勇  
利用2011—2019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数字普惠金融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数字普惠金融可以显著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提升,经过内生性问题处理及稳健性检验后,该研究结论仍然成立。(2)在东部地区、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提升作用得到有效验证;在中、西部地区和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这一影响并不显著。(3)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通过技术创新与金融要素重塑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提升。(4)考虑空间因素后,数字普惠金融仍可以显著促进本地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提升。研究结论为更好地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提供了可靠的经验证据与决策依据。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黄璟怡  董梅  陈慧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浦发银行)践行ESG可持续发展理念,自2006年发布中国银行业首份社会责任报告以来已连续17年发布该项报告,持续打造“浦发绿创”品牌,以绿色金融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成为唯一入选《财富》杂志“2022年中国ESG影响力榜单”的商业银行。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家喜  
内生激励不足与外生渠道不畅,是金融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缺乏动力的主要因素,要排除外生性机制障碍与内生性收益风险,有效遏制金融行业脱实向虚的现状,要以政府为主导,通过放宽金融机构准入门槛,直接降低融资门槛,规范民间融资发展的外生性政策,以及严格监管暴利领域,提高实业经济盈利,发挥价格杠杆功能的内生性利益引导,才能不断提高金融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工声  
从世界金融业的发展历史来看,没有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就没有金融业真正的可持续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发展实体经济是经济工作的坚实基础。此后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特别强调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赖小民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需要进一步认清形势,深入贯彻中央战略部署,以股份制改制为契机,发挥综合金融服务优势,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实现更大的作为准确把握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实质和内涵一是发展实体经济是国际社会反思本轮国际金融危机后的共识。众所周知,2007年华尔街点燃次贷危机导火索,2008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郭田勇  
2012年1月11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31期经济每月谈,主题为"金融体制改革"。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教授对促进我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出几点建议:一是防止金融业过度创新、剑走偏锋;二是同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和开放市场准入;三是金融监管标准不宜过高;四是通过渐进式改革逐步实现利率市场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