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46)
- 2023(13494)
- 2022(11637)
- 2021(10809)
- 2020(9305)
- 2019(21152)
- 2018(21131)
- 2017(41266)
- 2016(22149)
- 2015(24639)
- 2014(24392)
- 2013(24384)
- 2012(22211)
- 2011(19416)
- 2010(19422)
- 2009(17872)
- 2008(18181)
- 2007(16031)
- 2006(14025)
- 2005(12565)
- 学科
- 业(94582)
- 济(92408)
- 经济(92302)
- 企(87548)
- 企业(87548)
- 管理(82824)
- 方法(42871)
- 数学(33531)
- 数学方法(33202)
- 财(32667)
- 业经(30954)
- 农(27802)
- 务(25625)
- 财务(25564)
- 财务管理(25530)
- 企业财务(24312)
- 制(20906)
- 中国(20609)
- 农业(19931)
- 技术(19246)
- 理论(17606)
- 和(17451)
- 划(16471)
- 策(15797)
- 地方(15675)
- 银(15609)
- 银行(15576)
- 体(15573)
- 学(15199)
- 贸(14924)
- 机构
- 学院(314689)
- 大学(310884)
- 管理(133687)
- 济(127065)
- 经济(124442)
- 理学(114739)
- 理学院(113648)
- 管理学(112102)
- 管理学院(111542)
- 研究(96396)
- 中国(78403)
- 京(66300)
- 财(62199)
- 科学(58148)
- 农(49401)
- 财经(49204)
- 所(47694)
- 江(46303)
- 业大(45529)
- 经(44753)
- 中心(44452)
- 研究所(42822)
- 北京(41799)
- 农业(38772)
- 州(37689)
- 经济学(36715)
- 商学(36660)
- 财经大学(36559)
- 范(36525)
- 商学院(36305)
- 基金
- 项目(209530)
- 科学(166350)
- 研究(155799)
- 基金(153402)
- 家(131741)
- 国家(130539)
- 科学基金(114816)
- 社会(98207)
- 社会科(93143)
- 社会科学(93119)
- 省(82410)
- 基金项目(82176)
- 自然(75276)
- 自然科(73540)
- 自然科学(73526)
- 自然科学基金(72253)
- 教育(69984)
- 划(67637)
- 编号(63916)
- 资助(62818)
- 成果(50463)
- 部(46111)
- 创(45948)
- 重点(45751)
- 发(43865)
- 课题(42443)
- 创新(42114)
- 业(41969)
- 项目编号(40435)
- 教育部(39895)
- 期刊
- 济(142651)
- 经济(142651)
- 研究(92802)
- 中国(56272)
- 管理(53369)
- 财(52833)
- 农(45338)
- 学报(43866)
- 科学(42372)
- 大学(33940)
- 学学(32256)
- 农业(31725)
- 融(31618)
- 金融(31618)
- 教育(28698)
- 技术(28516)
- 业经(25514)
- 财经(24457)
- 经济研究(21684)
- 经(20814)
- 业(18628)
- 问题(18179)
- 技术经济(17596)
- 财会(17190)
- 现代(16156)
- 理论(16030)
- 科技(14785)
- 会计(14735)
- 商业(14631)
- 实践(14539)
共检索到4626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海滨
永续债被认为兼具“股性”和“债性”的特征,目前的会计处理中基本都被计入企业权益工具中,但是从发行披露的信息来看应该被计入金融负债。本文以公开市场中国有企业发行的永续债作为样本,从永续债的主要特征、特殊赎回条款、会计处理原则等方面入手,通过分析得出永续债的本质是明股实债。自2015年之后,国有企业永续债发行规模不断增加,存量规模庞大,发行时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第四季度,而假设永续债计入金融负债后部分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将高于考核线,并且国有企业还存在“以债养债”的情况,融资成本较高、信息披露不够完善,所引发的流动性风险在逐渐累积,需要防范“雪球效应”,最后针对上述风险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总的来说,完善永续债的会计处理以及防范永续债风险将成为两项重点工作。
关键词:
永续债 国有企业 资产负债管控 风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昌黎
谈企业资产负债关系与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刘昌黎1.围绕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学术界和实际工作部门对国有企业的产权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有利于改革的思路和方案。然而,从与国际接轨的角度出发,我总觉得一些提法欠妥,一些术语也...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力
国有企业高资产负债率成因分析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刘力一、企业负债的一般机制分析企业负债是企业通过对外借贷而获得的经营资金,是企业所有者作为有限责任的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达成的一种债权债务关系。作为不同的利益主体,债务人与债权人都试图通过这种债权债务关系...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力强 姚树人
如何优化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李力强,姚树人国有企业顺利进入市场的一个重要措施是把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历史债务负担减下来,实现企业资产负债结构的优化。这已成为大多数经济工作者的共识,目前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是负债状况、结构以及如何减轻的措施。(一)国有企...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许经勇
资产负债率过高是影响国有企业走出困境以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因素。针对这种情况 ,十五届四中全会的《决策》就改善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结构问题 ,提出一整套政策思路 :诸如增加银行核销呆坏账准备金、债权转股权、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减轻企业利息负担等。所有这些 ,必将对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产生深远的影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永生
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过高已成为我国企业深化改革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它影响着国有企业的改制,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如何治理好这一问题是国内各方面人士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重点分析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过高的原因、合理的水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海东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田素华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继婉
国有企业会计资料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资产负债损益情况,已严重影响政府制订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影响投资者进行经济决策。真实性审计的内涵在于查清企业家底,分析会计资料失真的原因,为宏观调控提供真实可信的信息,保证国有资产安全有效。
关键词:
国有企业 资产 负债 损益 审计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少梅
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对市场机制建立的影响及消除思路王少梅一去年,国家经贸委对16个试点城市的国有企业统计,资产负债率平均为70.2%。据国有资产管理局统计,在1214万个国有企业中,资产负债率为75.1%,如扣除企业资产净损失和资产挂帐4000多亿元,...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东卫
国有企业高负债问题研究李东卫一、现阶段中国国有企业高负债状况与特点当前国有企业面临着严重的困境,主要表现为负债率过高,根据第三次工业普查数据。1995年末,我国国有工业企业资产总额为47472亿元,其中负债为31242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58%,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斌
(一)、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现状据统计,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大多在80%左右,有的甚至更高,达90%以上。企业不仅负债重,且结构单一,在负债总额中,金融部门的贷款所占比例最大。我国银行提供给国有企业的贷款目前为3万多亿元,这几乎占国有企业资产总...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程晓月 綦好东 彭睿
本文依据《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约束的指导意见》的核心要义,探讨如何通过认识风险、设定目标、创新机制、多方协同等举措,切实构建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管理的长效机制。即:国有企业唯有在充分认识风险、设立明确目标的前提下,既要完善内部治理,又须强化外部约束,还须厘清政企债务边界、盘活存量资产、拓宽资本补充渠道、积极推动兼并、重组与破产等,才能增强财务风险防范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国有企业 资产负债管理 财务风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洪金明 袁一辰
保持国有企业合理的资本结构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以资管新规实施这一准自然实验为契机构建双重差分模型,以2015—2021年沪深A股市场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了资管新规实施对国有企业过度负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民营企业而言,资管新规实施显著抑制了国有企业的过度负债水平,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实证结果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资管新规实施降低金融化水平,减少银行借款,进而抑制国有企业过度负债;异质性分析表明,资管新规实施对国有企业过度负债的抑制作用在竞争性行业、中央企业以及影子银行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中更为明显,而企业高管的金融背景却削弱了资管新规的实施效果。进一步研究发现,资管新规实施会抑制国有企业过度负债水平,进而提高实体投资水平和每股经济增加值。上述研究结果不但为治理国有企业高杠杆的问题提供了新视角,还对加强金融监管和促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资管新规 国有企业 过度负债 影子银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