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49)
2023(2057)
2022(1822)
2021(1685)
2020(1488)
2019(3160)
2018(3183)
2017(5280)
2016(3253)
2015(3662)
2014(3761)
2013(3720)
2012(3676)
2011(3373)
2010(3603)
2009(3430)
2008(3464)
2007(3187)
2006(3063)
2005(3067)
作者
(10328)
(8701)
(8577)
(8390)
(5628)
(4366)
(3941)
(3301)
(3264)
(3241)
(3060)
(3042)
(3012)
(2916)
(2846)
(2776)
(2628)
(2556)
(2549)
(2546)
(2328)
(2221)
(2195)
(2107)
(2068)
(2009)
(2000)
(1901)
(1880)
(1782)
学科
(11385)
经济(11355)
管理(8655)
(7407)
(5975)
企业(5975)
地方(4579)
(4270)
中国(4245)
(4097)
(4026)
(3150)
业经(2959)
方法(2931)
(2847)
银行(2844)
教育(2779)
(2745)
农业(2641)
(2394)
制度(2393)
地方经济(2330)
数学(2318)
理论(2242)
数学方法(2219)
(2199)
金融(2199)
(2186)
(2047)
(1933)
机构
大学(44989)
学院(44228)
研究(18026)
(14912)
中国(14588)
经济(14390)
管理(13971)
科学(11813)
理学(10803)
理学院(10626)
(10440)
管理学(10341)
(10317)
管理学院(10253)
(10056)
(9764)
中心(9004)
(8790)
研究所(8682)
(8475)
农业(8024)
(7856)
(7278)
师范(7153)
业大(7033)
北京(6696)
(6237)
财经(5920)
技术(5860)
师范大学(5745)
基金
项目(25811)
科学(19296)
研究(18391)
基金(17395)
(15684)
国家(15517)
科学基金(12518)
社会(10491)
(10485)
社会科(9822)
社会科学(9821)
(9156)
教育(8904)
基金项目(8558)
自然(8387)
自然科(8166)
自然科学(8162)
自然科学基金(8002)
编号(7607)
资助(7381)
成果(7292)
重点(6298)
课题(6224)
(5672)
(5297)
(5122)
(5121)
计划(5121)
科研(4884)
创新(4867)
期刊
(21909)
经济(21909)
研究(15874)
中国(13900)
(9491)
学报(9128)
教育(8705)
科学(7664)
(7510)
(6894)
金融(6894)
管理(6611)
大学(6459)
农业(5806)
学学(5767)
图书(4432)
技术(4285)
(3929)
书馆(3744)
图书馆(3744)
业经(3339)
财经(3052)
(2957)
问题(2898)
经济研究(2736)
(2688)
(2504)
论坛(2504)
职业(2444)
资源(2368)
共检索到842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永康  
辽宁省档案馆保存了一部《明太祖实录》稿部份抄本,不少学者认定其为建文初修《明太祖实录》抄本,此说有误。建文时期,朱棣很早就被废为"燕庶人",抄本称其为"燕王",恰恰证明其不可能是建文初修《明太祖实录》。抄本记事日期、每日记事条目、内容与永乐三修《明太祖实录》完全对应,仅语言风格略有差异,二者承袭关系明显,据此可以推断,抄本是现存唯一的永乐三修《明太祖实录》底草部分抄本。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吴劲雄  
何维柏的著作原有一部《天山草堂存稿》孤本藏于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为广东著名文献学家徐信符旧藏。2008年有何维柏之《天山草堂存稿》《天山草堂诗存》《诚征录》光绪抄本在其家乡南海沙滘村被发现,均为何维柏后人何沅所抄。何沅所抄之《天山草堂存稿》与徐信符旧藏本同源但字句略有差别;《天山草堂诗存》《诚征录》则为过往所未见,可资校勘、补遗,并为何维柏相关研究提供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韩宁  徐文武  
裴庾《诸家集注唐诗三体家法》在国内早已失传,现仅藏于日本,日藏抄本是唯一的完本。裴庾的生平资料很少,从他与陈氏家族交往的情况,可以大概推断出他生活的时间。日藏裴庾注本与另一传入日本的增注本关系密切,简单地说,增注本是假托裴庾而作,对裴庾注多有删减,也因此更适合读者阅读。裴庾注本有文献补遗和文献正讹的价值,同时通过参看裴庾注本可以梳理出其失传的大致时间;当然,裴庾注本也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刘明  
影宋抄本《鲍氏集》的底本,经考察乃南宋孝宗年间所刻,其版本及文本特征表明出自唐写本,属于六朝旧集,纠正了四库馆臣认为鲍照集属重辑本的错误判断。齐梁时期的虞炎编本鲍照集,推断即《七录》著录的六卷本,萧子显和钟嵘均据此本而论定鲍照的文学地位。《鲍照集》在流传中也可能混入了他人诗作。明朱应登本应据宋本(影宋抄之底本)而刻,产生了讹误字和脱字,不宜作为底本使用。影宋抄本是校注整理鲍照集的最佳版本。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彦霞  郝艳华  
元代政书《经世大典》明中叶散亡,仅有少量清儒辑本流传于世。今于辽宁省图书馆发现有清抄本《经世大典》,与传世本颇有不同,可作《经世大典》辑佚之资。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黄睿  柳宏  
"上图抄本"《刘端临先生文集》是刘宝楠所编地方文集《宝应文征》百余卷之一的新见草稿本。考察"上图抄本"成书缘由及其所收5篇佚文来源,可以大致复原《宝应文征》编纂过程。刘宝楠沿承家集《刘氏清芬集》采录同宗已故者诗文之泛收思路,改变地方文集《象求集》原本不收专集之标准,广采宝应诗文以呈现乡邦文学面貌。并且,借编纂《象求集》之契机,完善其中所收刘氏家族遗文,"上图抄本"便是其中代表成果。道光二十六年《象求集》稿本粗备且改名为《宝应文征》,但最终未能正式分卷编定刊行而逐渐散佚。"上图抄本"既是写手所录阶段性清本,遂也成为最终定本,具有填补目前研究《宝应文征》材料缺失的特殊文献价值。此外,厘清《宝应文征》编纂情形,也为考察家集与地方总集之关系,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研究个案。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张云  
《明史艺文志》经历了一个长期的编纂过程,之间产生多部成果。这些作品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一直为学者所研究,而尚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笔者借助新发现久已失传的清初学者黄虞稷的《明史艺文志稿》,及通过校理国图藏416卷抄本《明史》中的《艺文志》,从《志稿》所附四朝艺文的删削、条目的批改与微调、条目及小注删削等方面,对《志稿》到抄本《明史艺文志》这两部前后相承的作品之间的变化进行探讨。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翟艳芳  
分析徐润《上海杂记》之最早版本1927年香山徐氏铅印本的成书过程,比较《上海杂记》抄本与铅印本之异同,并补铅印本之遗漏。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韩进  朱春峰  
明徐光启《诗经六帖》(一作"毛诗六帖")在《诗经》学研究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现在较通行的是明万历金陵唐振吾刻本。这个本子实由书商私刻而成,殊多缺略。今发现清残抄本《诗经六帖》一种,源出别本,具有重要的校勘和文献价值。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户圆圆  
《我侬说诗》作者为徐我侬,非贾赤夫、苏静涵、文鲁斋三人。此书发展了金圣叹和徐增的分解说诗理论,将其细化到诗艺技法层次,标志着分解说的最终完成。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沈燕红  朱惠国  
晚清民初学者冯幵所著《回风堂词》一卷,早在民国时期辑入《彊村丛书·沧海遗音集》雕版行世;而所著《秋辛词》,后人却未曾亲见。今发现宁波天一阁藏有冯幵未刊抄本《秋辛词》一卷五十四首,为其十六至二十六岁回肠荡气时所作,由冯幵亲自编定。《秋辛词》为冯词全璧或可面世开启了关键性一步,为冯词文本校勘、版本流变的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对其词学实践、词风演变的探讨具有重要价值,并能丰富和完善晚清近代名家词集的整理研究成果。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刘廷新  王诗瑶  李红兵  
秧歌灯是在秧歌的基础上配以花灯道具进行表演的民间歌舞,金坛"谈庄秧歌灯"是江南秧歌灯的代表,已被确立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1世纪初,金坛发现秧歌灯手抄本的消息引起了业界关注,一批有识之士对此进行了先期研究。研究发现,手抄本的源头最早可追溯到太平天国时期,通过几代传承,1999年由艺人汤光有捐赠给了金坛区档案馆。该手抄本中共有5页插图,杂乱地绘制了秧歌灯10种灯具的结构图和大小尺寸,常人难以辨别其意,但其内容却极具价值。通过2年的研究,对插图内容有了基本认知,并逐一对其进行了解读。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柳和城  
笔者偶阅《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史部》下册,见有《清绮斋藏书目》两种:一、清绮斋藏书目四卷清张宗松藏清道光二十三年管庭芬抄本清管庭芬跋姜殿扬跋(北京图书馆藏)二、清绮斋藏书目四卷清抄本佚名录清管庭芬跋(上海图书馆藏)我对这两部书目曾作过考释,上述著录略有误。北图本第二篇跋文非姜殿扬所撰,上图本则渊源可考,“佚名”说似不确。另两处关于《清绮斋藏书目》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刘勇  
民间抄本涵盖底层书籍和私文书的抄写形态,产生于日常生活的需要,各类型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各个阶层的传播使其由私密走向流通,与特定的时间和地点构成社会文化的背景。民间抄本成为各个阶层的集体记忆,精英阶层和下层民众均依赖于抄写来参与日常生活。从民间抄本的生产、传播、阅读与使用等角度构建文本,是探究不同类型抄本融合的重要途径。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尤婷婷  张觉  
陶宗仪所辑《说郛》之原本久佚,如今的通行本为张宗祥校订的《说郛》一百卷本。上海图书馆藏有明抄本《说郛》,从其中的《韩非子》来看,其资料价值远胜于张宗祥校订本,因为从该明抄本中可以考知陶宗仪所用之《韩非子》为宋刻本,其所辑文字有不少优于今存的《韩非子》善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