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33)
2023(14151)
2022(12353)
2021(11644)
2020(9746)
2019(22304)
2018(22349)
2017(43133)
2016(23664)
2015(26782)
2014(26833)
2013(26542)
2012(24210)
2011(21876)
2010(22039)
2009(20434)
2008(19927)
2007(17902)
2006(15902)
2005(13980)
作者
(68009)
(57031)
(56512)
(53576)
(35824)
(27270)
(25367)
(22301)
(21580)
(20247)
(19335)
(19173)
(17978)
(17856)
(17530)
(17202)
(17062)
(16616)
(16305)
(16143)
(14172)
(14115)
(13728)
(13017)
(12803)
(12755)
(12635)
(12604)
(11560)
(11216)
学科
(93058)
经济(92926)
(73464)
管理(69679)
(52364)
企业(52364)
(48350)
方法(39012)
数学(33524)
数学方法(33123)
农业(32105)
业经(25465)
(24785)
中国(24018)
(22494)
(19851)
地方(18673)
(16054)
(15877)
贸易(15870)
(15458)
环境(15449)
技术(15257)
理论(15010)
(14823)
财务(14754)
财务管理(14718)
(14651)
银行(14613)
(14261)
机构
学院(336336)
大学(334508)
管理(134695)
(133351)
经济(130386)
理学(116791)
理学院(115550)
管理学(113676)
管理学院(113077)
研究(111302)
中国(84084)
(70886)
(70470)
科学(68975)
(61624)
业大(56159)
(55822)
农业(54084)
中心(51559)
研究所(50555)
(50064)
财经(48490)
北京(44213)
(44055)
(43606)
师范(43242)
(40103)
(39718)
经济学(38229)
经济管理(36805)
基金
项目(230564)
科学(180930)
研究(171762)
基金(166245)
(144167)
国家(142893)
科学基金(122687)
社会(107496)
社会科(101491)
社会科学(101467)
(91149)
基金项目(88966)
自然(78865)
教育(77551)
自然科(76885)
自然科学(76869)
(75498)
自然科学基金(75480)
编号(72163)
资助(67213)
成果(58581)
重点(51015)
(50988)
(49142)
课题(48600)
(47824)
(45692)
创新(44558)
国家社会(43651)
科研(43520)
期刊
(152192)
经济(152192)
研究(97636)
(71311)
中国(68093)
学报(53873)
科学(49544)
农业(48251)
(46507)
管理(46155)
大学(41571)
学学(39369)
教育(36940)
(30877)
金融(30877)
业经(29588)
技术(28621)
财经(23006)
(22895)
经济研究(21008)
问题(20989)
(19445)
(17774)
图书(16709)
理论(16697)
科技(16694)
技术经济(15836)
现代(15547)
实践(15376)
(15376)
共检索到4954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胜利  
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是在统筹城乡背景下保护耕地的重要方式。建立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补偿制度的正当性在于形成基本农田保护的激励机制、缩小建设用地与基本农田的利益差距,实现统筹城乡发展,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结合部分地市探索基本农田保护补偿机制的实践,我国在《土地管理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修改中应增加基本农田保护补偿的相关条款,从永久基本农田补偿的目的、补偿资金的投入、补偿对象、补偿标准、补偿资金的使用以及补偿的监管机制和法律责任等方面构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补偿制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胜利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补偿制度创新的价值在于合理配置耕地保护利益、适应耕地保护规制方式转型的趋势、缓解政府与市场双重失灵的困境。结合部分地区的制度创新实践,我国应从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补偿基金、补偿标准、补偿方式、保护补偿合同等方面,完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补偿制度创新机制。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孔祥斌  党昱譞  
本文提出,将最为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到实处,必须立足历史,厘清耕地保护主要矛盾转化的阶段特征,分析我国永久基本农田制度演变的内在驱动逻辑,并结合中央最新部署和要求,对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进行系统性创新,以实现国家对优质耕地永久保护的战略目标。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蔡银莺  张安录  
20世纪90年代以来,针对耕地资源流失速度加快的基本形势,国家实施严厉的管制制度及措施不断强化对优质农田的保护及管理。然而,采取禁止性或限制性强的规划管制制度,严格限制或剥夺管制区域内相关群体使用资源和空间的权利,如未提供相应的补偿和经济援助,将侵害相关群体的发展机会及利益,导致不同分区利益群体福利非均衡,违背环境公平。因此,可以说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设立在一定程度上使区域内土地的发展权利受到限制,给保护区内相关群体带来机会及利益的损失。如何从政策层面上探讨实现基本农田保护供给面由非均衡性向均衡性转变的补偿移转制度及举措,构建激励相容的利益分配机制,设计基本农田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是一个重要的研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臧俊梅  王万茂  李边疆  
我国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的变迁是典型的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本文从我国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的概念与内涵谈起,分阶段分析了我国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的形成与发展的演变过程,重点对改革开放后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绩效进行了评价与分析,并对我国现阶段基本农田保护失控的原因进行了制度层面上的分析,最后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明发  欧名豪  杨渝红  周飞  
本文运用经济学分析方法,分析了基本农田利用的外部性导致市场机制作用下基本农田配置过小;政府管制下限制了基本农田生产的机会成本,造成基本农田经济价值损失。基本农田经济价值损失可以运用政府管制措施纠正市场配置的失灵,并通过经济补偿予以实现,补偿额下限为基本农田利用的机会成本损失,上限为为社会提供的正外部性价值。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钱凤魁  王秋兵  边振兴  董秀茹  
基本农田是耕地的精华,构建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的理论体系,是划定和保护永久基本农田的重要保障。该研究运用文献综述法,归纳演绎法,LESA体系方法,研究结果认为:(1)界定了永久基本农田内涵,即永久基本农田是指优质、连片、永久、稳定的耕地;(2)提出当前基本农田划定方法中存在划定条件模糊、无科学量化标准以及缺乏评价体系等一系列问题;(3)科学分析和借鉴美国LESA体系思想,构建耕地质量与立地条件评价体系,建立了基本农田划定标准。研究结果认为: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应具备两个必要条件,一是要具有良好的耕地自然质量条件,二是要具有协调的立地环境条件。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杨利民  
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永久基本农田是耕地中的精华,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社会稳定,保护基本农田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推动难,特别在城镇周边,遇到的阻力大、问题多。目前,全国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总体完成,已有成果来之不易。如何加快构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新格局,研究探索制度化安排和长效机制,值得思考。笔者结合湖南省工作实际,浅谈永久基本农田划定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叶红玲  周序端  
划定不易,实现永久保护更难。永久基本农田全面划定工作完成后,如何实现"特殊保护"的目标?这是对地方政府耕保责任意识的考验,也是对政府主要领导耕地目标责任制考核的要求,更是对进一步建立切实保护耕地、尤其是保护永久基本农田的制度和机制的呼唤。对此,在全国率先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任务的杭州市,再次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以制度创新,让耕地生命力永葆。完善耕地保护补偿机制2012年,杭州市政府办公厅就出台了《关于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兴  杜新波  曹端海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建立保护补偿机制,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这标志着我国的基本农田管理制度即将跃上一个新台阶。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晓叶  
当基本农田的概念于1988年被首次公开提出,甚至当10年后的1998年《土地管理法》重新修订、基本农田被明确列入法律保护范畴时,我们头脑中对于基本农田的认识还是单一的:它是为了满足我国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需求而特地划出并实行特殊保护的优质耕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不得随意占用。当永久基本农田的概念于2008年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上被首次提出时,上述认识依然是绝大多数人对于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浮  谭敏  朱凤武  
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态势来看,耕地保护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城市化、工业化中后期的耕地保护和资源环境压力仍然巨大。土地的无序流转、用地结构失衡、集约效率低下、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严重影响农村的建设、发展和土地制度改革。严格的制度保障了耕地保护的基本面向好,但一系列的现实问题和困境仍然存在,这说明现行的耕地保护制度还有许多不足,仍有需要改进的空间。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臧俊梅  王万茂  李边疆  
制度选择及制度变迁可以用“需求-供给”这一经典的理论构架来进行分析,将其引入我国基本农田保护的政策分析,分阶段对建国以来基本农田保护政策的演变过程、影响因素、绩效进行研究发现:我国基本农田保护政策演变具有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的特点;基本农田保护政策演变的路径依赖不容忽视;地方政府、利益集团和农民是现阶段基本农田保护政策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基本农田保护政策演变过程是一个利益结构不断调整的过程。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冉曾红  
永久基本农田法律制度的完善是“藏粮于地”目标与“十四五规划”实现的重要依托,目前制度规范中仍存在永久基本农田与基本农田的混用表述。围绕文义解释、论理解释和社会学解释对永久基本农田进行阐述,分析表明永久基本农田与基本农田并无迥异,且前者的表述更契合现有实践。研究认为,上下位阶条文不统一、新旧政策性术语不匹配、法律制度体系不完备等问题均源自永久基本农田概念的含糊,以及规范性文件对永久基本农田与基本农田的混用。基于此,建议统一规范性文件中永久基本农田的表述,从宏观与微观层面对既有制度进行完善,其中宏观构造包括三方面:一是更新和完善法律与条例之间的良性互动,二是相关法律的系统性衔接,三是政策规范的及时性回应;微观设想表现在客体明晰下的范围划定与耕地补偿整合,责任主体明确下的监测监管治理力度的加强,以及价值衡平下保持粮食安全用途不变的生态发展型道路。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冉曾红  
永久基本农田法律制度的完善是“藏粮于地”目标与“十四五规划”实现的重要依托,目前制度规范中仍存在永久基本农田与基本农田的混用表述。围绕文义解释、论理解释和社会学解释对永久基本农田进行阐述,分析表明永久基本农田与基本农田并无迥异,且前者的表述更契合现有实践。研究认为,上下位阶条文不统一、新旧政策性术语不匹配、法律制度体系不完备等问题均源自永久基本农田概念的含糊,以及规范性文件对永久基本农田与基本农田的混用。基于此,建议统一规范性文件中永久基本农田的表述,从宏观与微观层面对既有制度进行完善,其中宏观构造包括三方面:一是更新和完善法律与条例之间的良性互动,二是相关法律的系统性衔接,三是政策规范的及时性回应;微观设想表现在客体明晰下的范围划定与耕地补偿整合,责任主体明确下的监测监管治理力度的加强,以及价值衡平下保持粮食安全用途不变的生态发展型道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