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18)
- 2023(4925)
- 2022(4063)
- 2021(3733)
- 2020(3097)
- 2019(6797)
- 2018(7007)
- 2017(12194)
- 2016(7429)
- 2015(8518)
- 2014(8981)
- 2013(8406)
- 2012(8201)
- 2011(7498)
- 2010(7649)
- 2009(7177)
- 2008(7237)
- 2007(6802)
- 2006(6015)
- 2005(5369)
- 学科
- 济(22725)
- 经济(22678)
- 管理(18547)
- 业(14940)
- 企(12181)
- 企业(12181)
- 学(10654)
- 方法(8037)
- 农(7671)
- 中国(7620)
- 制(7510)
- 财(6699)
- 体(6501)
- 数学(6267)
- 数学方法(6078)
- 理论(5980)
- 业经(5135)
- 银(5133)
- 银行(5078)
- 行(4900)
- 融(4855)
- 金融(4848)
- 教育(4831)
- 农业(4733)
- 地方(4602)
- 和(4186)
- 体制(3996)
- 教学(3836)
- 策(3706)
- 贸(3620)
- 机构
- 学院(107857)
- 大学(107753)
- 研究(45166)
- 科学(33608)
- 中国(33144)
- 济(32575)
- 管理(31524)
- 经济(31489)
- 农(30834)
- 所(26601)
- 理学(25969)
- 京(25597)
- 理学院(25497)
- 农业(24841)
- 管理学(24582)
- 研究所(24547)
- 管理学院(24395)
- 业大(22533)
- 中心(19836)
- 江(18835)
- 省(17676)
- 财(16851)
- 院(16556)
- 技术(16329)
- 北京(16225)
- 室(15879)
- 农业大学(15705)
- 范(15427)
- 师范(15081)
- 州(14571)
- 基金
- 项目(72322)
- 科学(52773)
- 基金(48471)
- 家(46909)
- 国家(46513)
- 研究(46207)
- 科学基金(35856)
- 省(29607)
- 划(26098)
- 自然(25878)
- 自然科(25252)
- 自然科学(25237)
- 基金项目(24892)
- 社会(24868)
- 自然科学基金(24710)
- 社会科(23124)
- 社会科学(23116)
- 教育(21486)
- 资助(20740)
- 编号(18906)
- 重点(17726)
- 计划(17166)
- 科技(16882)
- 成果(16660)
- 发(15476)
- 课题(14804)
- 科研(14384)
- 部(14297)
- 创(14099)
- 创新(13336)
共检索到1736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利静 黎明 杨东 李伟
对水龙在不同富营养水体中生长时的光合生理生态特征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水龙可以在一定的富营养水平下正常生长,光合速率及表观量子产额表现为上升的趋势,叶绿素含量也相应增加;但在超富营养条件下,水龙植株的生长受到抑制,光合速率及呼吸速率均呈现出显著的下降趋势,气孔导度表现为上升的趋势,表观量子产额呈下降趋势,叶绿素含量尤其是叶绿素a含量受到显著影响;培养至38 d后,植株全部死亡。
关键词:
水龙 光合作用 富营养化 超富营养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雁 李永梅 张怀志 张维理
利用水生植物净化富营养化水体是污染水体生物治理的途径之一,选择5个水稻品种作为供试水生植物,通过静态水培试验,研究了各植物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的生长状况,以及对水体中N、P的去除效果,以期找出适宜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生长的优势水稻品种。结果表明,在不添加任何植物营养的条件下,5个水稻品种在富营养化水体中均能正常生长;有植物处理系统对水体中总磷(TP)、氨氮(NH4-N)的去除效果显著高于无植物对照;有植物处理系统TP的去除率为75.54%~88.54%,NH4-N的去除率为90.43%~96.82%;无植物对照TP的去除率为49.14%,NH4-N的去除率为88.13%。整个生育期,不同水稻品种对水体...
关键词:
水稻 富营养化 去除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成敏玲 刘陈飞 程丹逸 徐颖 梁运祥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东湖2个不同富营养化区域(官桥湖区和海洋世界区,简称H区和L区)在春夏季节水体细菌群落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H区和L区细菌的群落结构相似,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占优势,其次为蓝藻门(Cyanobacteria)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2个区域细菌的相对丰度随时间的变化出现差异,在门水平上,H区的蓝藻门(10.2%33.7%)与放线菌门(15.4%53.1%)波动较大,且两者呈显著负相关,L区则相对稳定;在纲水平上,H区波动明显的是放线菌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长虹 李伟斯 徐斌 李修岭
【目的】针对富营养化水质,在同等条件下分别对表面流、潜流、垂直流3种人工湿地的净化作用进行对比,探索不同湿地类型应用于富营养化水体处理效率之间的差异。【方法】采用原位观测和室内化验的方法测定了人工湿地不同季节水质状况(TN、NH_4~+-N、TP、高锰酸钾指数、BOD_5和COD_(Cr)),研究了不同类型人工湿地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作用。【结果】不同类型的人工湿地对水体的营养成分净化效果存在较大的差异,虽然具体的净化效果不尽相同,但3种类型的湿地对TN、NH_4~+-N、TP、高锰酸钾指数、BOD_5和COD_(Cr)去除率均体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特点,均呈倒"V"形的变化趋势,并在夏季达到最大水平的去除率,同样的月份,垂直流对水质各指标的去除效果最佳,其次是潜流、表面流,其中对BOD_5和COD_(Cr)的去除效果相对更佳,不同类型人工湿地对NH_4~+-N、TN的去除率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明显的差异,对高锰酸钾指数净化效果相差不大;垂直流和表面流对BOD_5和COD_(Cr)去除率差异并不显著。与潜流和表面流湿地相比,垂直流湿地植被N含量、P含量、N积累量和P积累量均为最高,而潜流和表面流差异不大。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就这3种不同类型的人工湿地而言,其对NH_4~+-N、TN、TP的去除率分别与湿地植物N、P含量及累计量存在显著相关性,以此达到去除水质中N、P等元素的目的。【结论】垂直流人工湿地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更佳。
关键词:
人工湿地 富营养化 水体试验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之浩 吴晓芙 李威
将沉水植物应用于富营养化水体的原位生态修复技术是一种低能耗、高效率、易管理、且具有良好景观价值的新方法,而基于工程应用的沉水植物功能研究却鲜见报道。为对比研究6种沉水植物的耐污与去污抑藻能力,本研究将苦草Vallisneria natans、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狐尾藻Myriophyllum verticillatum、伊乐藻Elodea Canadensis和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种植于富营养化水体中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施翔 陈益泰 王树凤 王小雪 李霞 潘红伟 孙海菁
【目的】比较旱柳无性系的生长以及对水体中氮、磷去除效果,以筛选出处理富营养化水体效果较好的无性系。【方法】利用8个旱柳无性系在富营养化水体中进行静态培养试验,研究各无性系的形态特征、叶绿素相对含量指数、对营养元素的吸收以及对废水中氮、磷的去除效率。【结果】旱柳无性系在整个试验期间生长良好,无死亡现象。各无性系最终生物量、苗高和相对生长率有显著差异,其中,旱59和旱97整体表现最好。旱柳无性系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吸收较好,地上部分营养元素浓度较高。旱柳各无性系对总氮、氨氮和硝态氮的去除效率分别为87.17%96.94%、90.35%99.33%和66.66%88.19%,对总磷的去除效率为76...
关键词:
旱柳 无性系 生长 富营养化 植物修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高镜清 燕启社 黄五星 熊治廷
通过控制pH(7和9)范围以区分分子态氨(NH3)和离子态氨(NH+4),研究了不同浓度铵态氮(NH+4-N)对金鱼藻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鱼藻相对生长速率的变化范围为每天-0.10~0.03。在分子态氨浓度小于0.22 mg/L时,铵态氮对金鱼藻的毒性是由离子态氨和分子态氨共同作用。在分子态氨达到最大浓度4.39mg/L时,金鱼藻的生长速率显著减少,直至死亡。随着铵态氮浓度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金鱼藻体内碳氮比下降,叶绿素含量下降,光合作用减弱,相对生长速率下降。试验结果为合理利用金鱼藻来改善水质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研究分子态氨对沉水植物的胁迫作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富营养化水体 铵态氮 金鱼藻 生长 生理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松波 耿红 刘娟娟 许浩
选取位于武汉城郊汤逊湖畔的30个养殖池塘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营养盐加富试验评价了浮游植物生长的氮磷限制类型。研究发现这些池塘的氮磷含量均较高,尤其是TP,绝大部分都在0.4 mg/L以上,TN/TP(原子比)变化范围为1.7~20.3。相关分析显示,浮游植物的生物量与氮素(TN,TDN,NO3-,NH4+,NO2-)显著正相关(r=0.402~0.677,P0.05)。营养盐加富试验显示浮游植物群落对加N的响应程度要显著大于加P;受N限制的池塘数量占50%;P限制的占13.3%;N、P共同限制的占23.3%;而不受N、P影响的仅...
关键词:
氮限制 磷限制 营养盐加富试验 氮磷比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戢小梅 许林 谢焰锋 王湛昌 陈法志 陈卫东 罗智勇
研究了黄菖蒲、石菖蒲、常绿水生鸢尾和黑三棱4种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程度不同的两种水体中氮、磷的去除效果,旨在为武汉地区湖泊湿地的生态修复、生态沟渠的构建和人工湿地的布置提供试验数据和技术支持。选取南湖排污口水体和林果所池塘水作为供试水体在室内模拟水生植物的水体净化试验,定期观测4种水生植物的生长状况并测定各供试水体中氮和磷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通过研究结果表明,黑三棱、黄菖蒲和常绿水生鸢尾在2种富营养化水体中均能生长,石菖蒲在高浓度富营养化水体中生长受到影响,这4种植物对不同程度富营养化水体中的氮、磷去除率不同,黑三棱对2种不同富营养化程度水体的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50.29%、44.59%,黄菖...
关键词:
富营养化水体 水生植物 净化能力 去除率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林飞 谢立群 周林林 高振东
将灰色聚类法应用到湿地水体富营养化评价中,旨在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善、适合于湿地水体富营养化的评价体系。把湿地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划分为6个级别,其阈值参照中国湖泊富营养化评价标准和湿地富营养化的特点。利用灰类白化权函数描述水体富营养化分级界限,正确地选择了各参评指标对于各等级的聚类权,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湿地水体富营养化灰色聚类法综合评判模型。并以扎龙湿地为例进行了实例计算与分析,验证了此模型的准确性、可比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
灰色聚类法 湿地富营养化 评价 聚类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俊 张清东 马芸莹 牛文亮 罗海力
通过实验室静态培养试验,以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 L.)对富营养化水体营养源的吸收和水质净化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金鱼藻能迅速有效地增加水体中溶解氧(DO),增长率达49.71%;pH随时间变化呈现先升高后回落的过程,其变化与生物量存在一定线性关系;②金鱼藻对水样的TN、TP、COD、Chl-a去除率分别为90.01%、35.13%、72.67%、99.82%,水质由中富营养型(Meso-eutrophic,MT)向贫营养型(Olig-eutrophic,OT)转变;③通过SPSS软件分析,指标间的皮尔森相关性高度显著,两两线性相关系数介于0.934~0.9...
关键词:
金鱼藻 富营养化 营养源 净化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聪 陈聚法 马绍赛 徐勇 赵俊
以褶牡蛎Crassostrea plicatula为研究对象,应用半静态双箱模型室内模拟了大、小两种规格褶牡蛎对重金属Cu、Cd的生物富集释放过程。通过对富集与释放阶段褶牡蛎体内重金属含量变化进行非线性拟合,得到了褶牡蛎对重金属Cu、Cd的生物富集曲线及富集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1)富集阶段褶牡蛎对Cu、Cd的生物富集系数BCF及吸收速率常数k1随着外部水体中重金属暴露浓度的增大而减少,理论平衡状态下生物体内重金属含量随外部水体中重金属暴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2)释放阶段褶牡蛎对重金属Cu、Cd的吸收速率常数k1随富集阶段外部水体中Cu、Cd暴露浓度的增大而减小,褶牡蛎体内Cu的生物学半衰期B1...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迟明宏 刘敏 徐迎春 金奇江 王小文 王彦杰
【目的】以适应性较强的挺水、浮水、沉水等观赏植物为试材,研究不同组合的水生观赏植物对不同质量浓度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方法】从2020年4月下旬开始,以挺水植物千屈菜Lythrum salicaria、黄菖蒲Iris pseudacorus、水葱Scirpus validus,浮水植物荇菜Nymphoides peltatum、睡莲Nymphaea tetragon,沉水植物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进行不同种植组合处理,比较这些组合处理植物在低、中、高3种不同质量浓度(3种实验水体的总磷、总氮、氨态氮、化学需氧量分别为:2.00、0.20、0.67、20.00 mg·L~(-1);10.00、1.00、3.34、50.00 mg·L~(-1);20.00、2.00、6.67、100.00 mg·L~(-1))的富营养化水体中的生长情况以及去除总磷、总氮、氨氮及降低化学需氧量等的水体净化效果。【结果】(1)总体来看,水葱在低质量浓度富营养化水体中长势较好,而千屈菜、黄菖蒲在中、高质量浓度处理下比低质量浓度处理下长势好;荇菜长势快,优于睡莲,但可能会影响组合配植植物的生长,而金鱼藻在与荇菜组合时长势弱于与睡莲组合。(2)总磷去除效果:在低质量浓度处理中,水葱+睡莲+金鱼藻组在前期对富营养水体总磷去除能力较强,去除率达47.57%;黄菖蒲+睡莲+金鱼藻的组合在后期净化效果最好,35 d时最高总磷去除率达74.59%;高质量浓度处理中,黄菖蒲+睡莲+金鱼藻组与水葱+睡莲+金鱼藻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3)总氮去除效果:在低质量浓度处理中,水葱所在的2个植物组合去除效果较好,总氮去除率均在30.00%以上;中质量浓度处理中,水葱+睡莲+金鱼藻组效果较好;黄菖蒲+睡莲+金鱼藻在低、中、高3种质量浓度处理中都有不错的净化效果。(4)氨氮去除效果:在低质量浓度处理中,水葱+荇菜+金鱼藻组去除氨氮效果最好,去除率达14.03%;中质量浓度处理中,千屈菜+睡莲+金鱼藻组净化效果最好,最高去除率达4.09%;高质量浓度处理中,黄菖蒲+睡莲+金鱼藻组和水葱+睡莲+金鱼藻组综合净化效果最好。(5)化学需氧量去除效果:在低质量浓度处理中,水葱+睡莲+金鱼藻组去除化学需氧量综合净化效果最好,去除率达108.33%;黄菖蒲+睡莲+金鱼藻组在低、中、高3种质量浓度处理下都有良好的净化效果,去除率分别为115.00%、46.00%、41.50%。【结论】结合各组合的景观应用价值分析,最终得出黄菖蒲+睡莲+金鱼藻组在不同质量浓度富营养化水体中均有良好的净化效果,且具有较高的景观应用价值,是最佳的种植组合。图4表6参25
关键词:
水生植物 富营养化 植物组合 水体修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紫霞 刘鹏 王妍 张超 刘云根 杨波 张叶飞
【目的】探索岩溶流域不同湿地水体中氮、磷的分布特征及富营养化风险,为岩溶地区的湿地和水资源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参考。【方法】以滇东南典型岩溶流域普者黑为研究区,通过对流域内沼泽湿地、库塘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的枯水期、平水期和丰水期水质进行监测,测定不同湿地水体中氮(总氮(TN)和氨氮(NH_3-N))、磷(总磷(TP)和正磷(PO_4~(3-)-P))和溶解氧(DO)质量浓度的变化,并利用对数型幂函数普适指数对水体富营养化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普者黑岩溶流域不同湿地水体中氮、磷质量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明显,在丰水期最高,达到Ⅳ类水质标准,枯水期最低。湿地水体中,TN、NH_3-N和TP、PO_4~(3-)-P最高质量浓度均出现在丰水期的河流湿地中,分别达到1.72,0.95和0.113,0.035 mg/L,DO质量浓度在平水期的库塘湿地最高,达7.97 mg/L;枯水期湖泊湿地水体中TN、NH_3-N和TP、PO_4~(3-)-P质量浓度最低,分别为0.18,0.13和0.016,0.006 mg/L,在丰水期的沼泽湿地DO质量浓度最低,为4.39 mg/L。在不同类型的湿地中,氮、磷质量浓度由高到低表现为河流湿地>库塘湿地>沼泽湿地>湖泊湿地,湿地大部分水体在不同时期均处于中等营养化状态,属磷限制状态。【结论】普者黑岩溶流域4种湿地水体在丰水期的富营养化程度为中等等级,面临水质恶化的风险,因此需合理利用及保护现有湿地,保证岩溶水资源有效补给,同时减少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污染。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原海燕 张永侠 刘清泉 杨永恒 苗金 黄苏珍
【目的】比较部分鸢尾属观赏植物对夏季及冬季不同浓度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能力。【方法】通过温室静态水培实验和人工湿地动态流水实验研究了花菖蒲(Iris ensata var.hortensis)、黄菖蒲(I.pseudacorus)、路易斯安那鸢尾(Louisiana iris)、红籽鸢尾(I.foetidissima)、鸢尾(I.tectorum)和蝴蝶花(I.japonica)6种鸢尾属观赏植物对夏季不同浓度富营养化水体以及路易斯安那鸢尾(Louisiana iris)、红籽鸢尾(I.foetidissi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