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38)
- 2023(12530)
- 2022(10457)
- 2021(9402)
- 2020(8219)
- 2019(18737)
- 2018(18419)
- 2017(35794)
- 2016(19669)
- 2015(21873)
- 2014(21960)
- 2013(22114)
- 2012(20540)
- 2011(18417)
- 2010(18736)
- 2009(17806)
- 2008(18078)
- 2007(16760)
- 2006(14918)
- 2005(13299)
- 学科
- 济(89684)
- 经济(89583)
- 业(89048)
- 企(71282)
- 企业(71282)
- 管理(65159)
- 农(47366)
- 方法(39796)
- 数学(31619)
- 数学方法(31393)
- 农业(31358)
- 业经(30365)
- 财(27186)
- 中国(20049)
- 务(19563)
- 财务(19548)
- 财务管理(19519)
- 企业财务(18443)
- 地方(18191)
- 制(18181)
- 技术(17540)
- 贸(16184)
- 贸易(16179)
- 易(15717)
- 和(15437)
- 策(15410)
- 划(14625)
- 学(14613)
- 理论(14046)
- 体(13875)
- 机构
- 学院(294455)
- 大学(285611)
- 济(124740)
- 经济(122325)
- 管理(117486)
- 理学(101294)
- 理学院(100283)
- 管理学(98860)
- 管理学院(98330)
- 研究(94040)
- 中国(74180)
- 农(68481)
- 科学(59008)
- 京(58703)
- 财(55654)
- 农业(52972)
- 业大(50464)
- 所(48880)
- 江(47429)
- 中心(45009)
- 研究所(44240)
- 财经(44167)
- 经(39872)
- 经济学(36965)
- 州(36557)
- 北京(35741)
- 范(35331)
- 师范(34998)
- 经济管理(34731)
- 省(34217)
- 基金
- 项目(192985)
- 科学(152444)
- 研究(140843)
- 基金(139492)
- 家(120920)
- 国家(119715)
- 科学基金(103519)
- 社会(90767)
- 社会科(85714)
- 社会科学(85683)
- 省(80521)
- 基金项目(75377)
- 自然(66708)
- 自然科(65126)
- 自然科学(65107)
- 划(64202)
- 自然科学基金(64016)
- 教育(62613)
- 编号(57905)
- 资助(55052)
- 成果(44677)
- 发(43431)
- 重点(43008)
- 业(42911)
- 创(42825)
- 部(42411)
- 创新(39343)
- 课题(38578)
- 科研(37087)
- 农(36967)
- 期刊
- 济(146995)
- 经济(146995)
- 研究(79320)
- 农(69672)
- 中国(55912)
- 农业(46910)
- 学报(46584)
- 财(45641)
- 科学(43889)
- 管理(42122)
- 大学(35442)
- 学学(34156)
- 业经(31280)
- 融(27532)
- 金融(27532)
- 技术(26127)
- 业(24910)
- 教育(22098)
- 财经(21682)
- 经济研究(20739)
- 问题(20339)
- 经(18698)
- 技术经济(17581)
- 版(16277)
- 世界(15151)
- 资源(14960)
- 农村(14938)
- 村(14938)
- 商业(14789)
- 农业经济(14419)
共检索到4353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晓东 彭晓彤 白丽 高春雨
【目的】河北省地下水超采严重、水资源长期供需不平衡的背景下,探究河北省农业用水真实消耗情况及其驱动因素,对水资源安全、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作物需水量和作物实际用水量测度河北省农业生产蓝水足迹及绿水足迹,利用LMDI模型解析河北省农业用水变化的影响因素及驱动机理。【结果】结果显示,2002—2018年河北省农业水足迹数量呈波动下降趋势,技术效应、种植规模效应和节水效应对河北省农业水足迹变化呈增量效应,其中技术效应对水足迹数量变化的正向驱动贡献值最大,这说明农业技术应用、规模效应带动和节水成效保障加快了河北省农业节约用水进程;管理效应和种植结构效应对河北省农业水足迹数量变化呈减量效应,这说明水利化程度、农业种植结构给河北省农业节水带来一定程度的压力。【结论】河北省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应重点强化农业节水技术、节水管理和结构调整。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进水肥一体化建设;加大节水政策的宣传和培训力度,提高设施维护保持能力;优化各地区种植结构,持续推进“一季休耕,一季雨养”的种植模式,提升水资源和种植结构的匹配度,从而减轻河北省水资源短缺压力。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贾浩 李硕 宋英杰 商蒙非 石晓宇 张海林 陈阜 褚庆全
为解析影响沧州市农业水足迹增长的驱动因素,本研究利用水足迹评价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方法,计算并分析沧州市农业水足迹的结构、利用和产出效率及其时空分布。结果表明:1994—2014年沧州市农业水足迹持续增长,21年增长1.63倍。在农业水足迹中,种植业水足迹所占的比重最大,畜牧业水足迹的总量和占农业水足迹的比重持续增长;水足迹构成分析表明,沧州市蓝水足迹所占比重最大,说明农业用水中灌溉水尤其是抽取的地下水占主体地位,沧州的农业生产特别是种植业生产严重依赖地下水资源。农业水足迹在空间上分布差异明显,中部县市高于北部和南部县市;沧州各县市的农业水足迹利用效率与产出效率也呈增长趋势,单位水足迹创造产值持续上升;灰色关联分析表明,有效灌溉面积比例、耕地复种指数和农村人口是农业水足迹关联度最高的3个驱动因子。
关键词:
水足迹 沧州市 驱动因素 灰色关联分析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梅 许新宜 王红瑞 王峰
在阐述虚拟水、水足迹概念,概述基于产品虚拟水含量的水足迹计算方法基础上,以河北省为例,计算了1995—2008年该省11个行政区的水足迹及其相关指数(水资源匮乏度、水资源依赖度、水资源自给率及水足迹强度),分析了水足迹和水足迹强度时间序列,并通过水足迹及其相关指数的系统聚类将河北省进行了空间分类,最后从虚拟水贸易平衡、水足迹与三次产业产值对比分析的角度,进一步探讨了各行政区水足迹的时空差异。结果表明,从时间上看,水足迹呈现增长趋势,而水足迹强度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从空间上看,各行政区在水资源消费类型、水资源利用效率、水资源匮乏程度、对当地水资源依赖度和水足迹外部化程度等方面存在差异。
关键词:
水足迹 虚拟水 产品消费和贸易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冯文丽 段亚东
中央政府试点农业保险补贴政策自2007年施行以来已有11年时间。各级政府每年耗费大量财力补贴农业保险,这到底为农业生产者提供了多大程度的风险保障,是政府非常关心的问题。论文对河北省农业保险保障水平进行测算和多维度比较,对影响河北省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保险 保障水平 回归分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周稳海 赵桂玲 梁芸
本文从分析河北省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入手,通过选取指标,建立数量经济模型,对影响农业保险发展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
关键词:
河北 农业保险 影响因素 实证研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蔚蔚 刘立坤
人类共生是社会共生的本质。其性质与生物共生大致相同,在社会共生的范围内,可以划分出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等模块。由于人类具有社会性以及主观能动性,因此社会共生的类型远比生物共生更加多元化,针对社会共生系统的组成,可以从共生的基本性质、共生资源的类型、共生收益分配、共生主体的意愿、共生关系的强弱程度等标准进行分类。共生在社会上是一种普遍现象,也是人类在社会上赖以生存的一种形式,因此可以将社会共生现象从客观角度进行分析,将其当作一种普世价值观,可以基于此作为研究社会现象的一种角度。因此本文从社会共生视域出发,以河北省发展现状出发,研究其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相关政策。
关键词:
社会共生 河北省 农业转移人口 市民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玲玲 沈家耀
文章基于水足迹理论测度了2002—2014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水足迹强度,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中国水足迹强度时空格局演变特征进行解析,在此基础上分析水足迹强度驱动因素的空间效应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水足迹强度具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存在空间集聚特征;水足迹强度空间集聚具有跃迁性,多以Ⅵ型为主,水足迹强度空间结构具有一定的路径依赖特征;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环保投资比重、科技进步指数等因素对降低中国省际水足迹强度起积极作用,城镇化率、灌溉面积、市场化指数则会增加水足迹强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玲玲 沈家耀
文章基于水足迹理论测度了2002—2014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水足迹强度,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中国水足迹强度时空格局演变特征进行解析,在此基础上分析水足迹强度驱动因素的空间效应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水足迹强度具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存在空间集聚特征;水足迹强度空间集聚具有跃迁性,多以Ⅵ型为主,水足迹强度空间结构具有一定的路径依赖特征;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环保投资比重、科技进步指数等因素对降低中国省际水足迹强度起积极作用,城镇化率、灌溉面积、市场化指数则会增加水足迹强度。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陈志国 刘婷婷 户艳领
水资源是农业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之一,在供给严重缺乏的自然条件下,提高利用效率就成为解决水资源问题的重中之重。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背景,以环首都地区为研究区域,综合考虑资源禀赋、地区差异等因素,并从农业生产、农业水资源利用、节水意识等方面展开问卷调查,结合典型调查等调研方式,在掌握大量一手数据的基础上,可深入分析河北省农业水资源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而从加强农民危机意识、培育社会节水风尚、完善水权市场、推动现代规模农业等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
水资源 效率 危机意识 节水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雷娜 赵邦宏 杨金深 谷岩
本文以河北省186个农户的调查数据为依据,通过Logit模型对农户对农业信息的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户对农业信息的支付意愿受到户主的文化程度、农业劳动力比重、对农业信息风险的承受能力、家庭人均收入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基于此,本文提出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投入和农村基层信息服务组织建设等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小静 冷熠 宗义湘
本文以河北省376个农户的调查数据为依据,通过Log it模型对农业补贴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业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受到农户所处地理位置、农户收入水平和农作物种植面积的影响。基于此,本文提出加大农业补贴力度、加强对种粮大户的支持和补贴方式应该体现区域差别等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刘荣多 赵邦宏
农业保险需求不足是困扰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重要理论根据之一。文章基于河北省11个地市的实地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对农业保险需求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农民年收入、农民对农业保险的了解程度、农业生产是否划算以及是否必要购买保险等对农业保险需求存在显著影响的结论,提出应当通过提高农民收入、扩大宣传、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以及扩大试点地区范围等措施来提高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促进农业保险的发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冯文丽 史晓
农户是否具有投保意愿事关我国农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了解影响农户投保意愿的关键因素,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农业保险制度,提高农业保险投保率,充分发挥农业保险的功能与作用。论文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受访农户农业保险投保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的投保意愿与土地规模、风险管理意识及保费承受能力有关。据此,论文提出了提高农户农业保险投保意愿的对策建议,以促进农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业保险 投保意愿 Logistic模型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郭秀琪 李如霞 刘妍
[目的]基于乡村振兴和“十四五”规划对于农业现代化的有关要求,构建河北省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河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时空差异及障碍因素进行测度及评价。[方法]文章依据现有发展成果,综合运用熵权法和K-means均值聚类分析法,从综合生产能力、产业经营能力、优质高效能力3个维度选取15个代表性指标构建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找出影响河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并对2015-2020年河北省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测度分析。[结果]结果表明:2015-2020年河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得分由0.133增长到0.784,发展趋势十分迅速;就区域发展而言,通过K-means均值聚类分析出,区域之间发展不均衡,冀中地区发展水平高;从障碍因素来看,影响因素各不相同,影响河北省的主要因素农业生产水平和农业产业结构,其次是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农业产业化水平、农业生产效率、农业科技发展水平的影响。[结论]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强化粮食生产、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技术装备、以第三方物流为依托,保障全产业链对接等建议,以更好的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向农业强省迈进。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曹永强 朱明明 郑爽
[目的]碳足迹及碳承载力的时空演变分析是当前分析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热点问题。[方法]文章采用2004~2014年河北省化石能源消费数据、土地利用结构数据以及经济社会数据,通过构建碳足迹模型,基于Arc GIS平台对河北省11个地级市的碳足迹、碳承载力、净碳足迹进行时空演变分析。[结果](1)2004~2014年河北省碳足迹由2.224 5亿t增长至4.792 2亿t,其中煤炭能源消费量占90%左右,唐山、邯郸和石家庄碳足迹值较高,分别占河北省碳足迹的33%、18%和16%;(2)2004~2014年河北省碳承载力由9 043万t增长至1.050 6亿t,其中林地碳承载力占河北省碳承载力的97%左右,西南地区农、林业发达,碳承载力相对较高;(3)2004~2014年河北省净碳足迹呈逐年上升趋势,由1.536 7亿t增长至4.236 5亿t,唐山、邯郸及石家庄净碳足迹较大,分别占河北省净碳足迹的40%、22%和16%;(4)除保定外,其他10个地级市的碳足迹压力指数变化强度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强趋势。此次研究成果将为河北省未来制定温室气体排放量等相关政策的建设提供参考。[结论]整体来看,河北省碳足迹及碳承载力呈逐年增长的变化趋势,应加强温室气体的管控力度,减小碳排放给河北省带来的负面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