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78)
- 2023(9261)
- 2022(7003)
- 2021(6437)
- 2020(5197)
- 2019(11333)
- 2018(11481)
- 2017(22342)
- 2016(12476)
- 2015(13809)
- 2014(13867)
- 2013(13711)
- 2012(12337)
- 2011(11289)
- 2010(11263)
- 2009(10452)
- 2008(10497)
- 2007(9572)
- 2006(8745)
- 2005(7930)
- 学科
- 济(53995)
- 经济(53942)
- 农(46117)
- 业(41704)
- 农业(30431)
- 管理(30076)
- 企(20080)
- 企业(20080)
- 方法(18090)
- 业经(17521)
- 数学(15989)
- 数学方法(15856)
- 中国(15802)
- 发(12245)
- 地方(11663)
- 制(11281)
- 学(10730)
- 农业经济(10351)
- 财(10034)
- 发展(9667)
- 展(9660)
- 村(9128)
- 农村(9119)
- 策(8967)
- 体(8814)
- 银(8236)
- 银行(8223)
- 土地(8192)
- 贸(8093)
- 贸易(8089)
- 机构
- 学院(181372)
- 大学(175918)
- 济(77720)
- 经济(76258)
- 管理(67571)
- 研究(65625)
- 理学(58698)
- 农(58133)
- 理学院(58113)
- 管理学(57071)
- 管理学院(56768)
- 中国(51229)
- 农业(44694)
- 科学(41952)
- 京(37078)
- 业大(36854)
- 所(34721)
- 研究所(31799)
- 财(31511)
- 中心(30918)
- 江(28414)
- 农业大学(27224)
- 财经(25241)
- 范(23467)
- 师范(23213)
- 经(23168)
- 经济学(23042)
- 省(22818)
- 业(22754)
- 科学院(22345)
- 基金
- 项目(124966)
- 科学(98210)
- 研究(90899)
- 基金(90872)
- 家(81083)
- 国家(80330)
- 科学基金(67565)
- 社会(59289)
- 社会科(55860)
- 社会科学(55846)
- 省(50067)
- 基金项目(48221)
- 自然(42704)
- 自然科(41562)
- 自然科学(41549)
- 自然科学基金(40823)
- 划(40701)
- 教育(39082)
- 编号(37808)
- 资助(35701)
- 农(32851)
- 成果(29368)
- 发(29182)
- 重点(28118)
- 部(27943)
- 创(25500)
- 国家社会(25479)
- 业(25016)
- 性(24688)
- 课题(24660)
- 期刊
- 济(91341)
- 经济(91341)
- 农(63175)
- 研究(48061)
- 农业(43250)
- 中国(40283)
- 学报(33669)
- 科学(30419)
- 大学(25320)
- 学学(24188)
- 业经(22030)
- 财(21840)
- 业(21140)
- 管理(20296)
- 融(19322)
- 金融(19322)
- 教育(15252)
- 农业经济(14321)
- 农村(14175)
- 村(14175)
- 技术(14119)
- 问题(13975)
- 经济研究(12120)
- 资源(12000)
- 财经(11972)
- 版(11728)
- 世界(11637)
- 业大(10495)
- 经济问题(10407)
- 经(10327)
共检索到2716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长松 周玉玺
在测度粮食生产脆弱性的基础上,利用2006—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脆弱性的影响及其门槛效应。结果表明:水资源非农化会加剧粮食生产脆弱性,但呈现边际效应递减的非线性特征;从功能区与南北方异质性来看,水资源非农化会加剧非主产区和南方地区粮食生产脆弱性,而对主产区和北方地区的影响不显著;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脆弱性的影响存在单一门槛效应,跨过门槛值后,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脆弱性的影响显著降低。因此,在因地制宜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及保障能力的同时,应不断夯实粮食生产基础,通过生产技术革新和制度优化等方式,增强粮食生产韧性,弥补农业用水转移引致的生产损失。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谢立勇 李悦 钱凤魁 赵洪亮 韩雪 林而达
气候变暖延长了作物适宜生长季.缩短了实际生育期.改变了作物的种植界线;在一些区域促进了产量增高.给作物品质带来负面影响.并改变了气象灾害与病虫害的规律.导致损失增加。未来粮食生产系统对气候变化表现出较强的敏感性.如温度增高1 0C.冬小麦生育期日数平均缩短17d左右.水稻和玉米平均缩短7-8 d.但地区之间存在差异。气候变化将威胁作物产量的稳定性.并影响作物品质。脆弱性主要是面对极端事件的影响.特别是在减小暴露度和提高适应能力两个方面.因为雨养农业的暴露度明显高于灌溉农业。为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降低粮食生产系统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一是加强对敏感性的评估能力建设.包括完善和改进各类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谢立勇 李悦 钱凤魁 赵洪亮 韩雪 林而达
气候变暖延长了作物适宜生长季,缩短了实际生育期,改变了作物的种植界线;在一些区域促进了产量增高,给作物品质带来负面影响,并改变了气象灾害与病虫害的规律,导致损失增加。未来粮食生产系统对气候变化表现出较强的敏感性,如温度增高1℃,冬小麦生育期日数平均缩短17d左右,水稻和玉米平均缩短7-8 d,但地区之间存在差异。气候变化将威胁作物产量的稳定性,并影响作物品质。脆弱性主要是面对极端事件的影响,特别是在减小暴露度和提高适应能力两个方面,因为雨养农业的暴露度明显高于灌溉农业。为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降低粮食生产系统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一是加强对敏感性的评估能力建设,包括完善和改进各类评估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姚成胜 殷伟 黄琳 崔会芳
基于脆弱性理论,构建了我国粮食生产与消费能力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全局主成分、重心—标准差椭圆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了2000—2016年我国省域粮食生产与消费能力脆弱性的时空演变及其耦合协调性的变化状况,结果表明:①粮食生产能力脆弱性呈现出由东南向西北和东北逐步降低,较高脆弱区地域范围明显缩小的时空演变特征,其重心整体向南移动了95.70 km。②粮食消费能力脆弱性呈现由西向东降低的趋势,高脆弱区和较高脆弱区范围大幅缩小的时空演变特征,其重心整体向西北移动了131.55 km。③粮食生产与消费能力脆弱性的耦合协调性呈现由东北部向南,东部沿海省区向中西部,藏、新两地向内陆腹地省区逐步升高的分布格局,两者的耦合协调度由2000年的0.695变化到2016年的0.768。④粮食生产能力能够完全保障粮食消费的地区(类型Ⅰ)绝大部分位于我国藏、新、蒙等边疆地区,以及西北、西南、东北等地,其耦合协调性低的短板在于粮食消费能力过低;基本能够保障粮食消费的地区(类型Ⅱ)大部分属于粮食主产区,其粮食生产与消费能力匹配较好;无法保障粮食消费的地区(类型Ⅲ)绝大部分位于东部沿海的粮食主销区,其耦合协调度低的原因在于粮食生产能力过低而消费能力过高。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贾利军 马潇然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农民的收入逐渐呈现非农化趋势,这种趋势在促进农业部门转型的同时也会导致农民种粮意愿降低,影响粮食生产,威胁粮食安全。本文在阐述农民收入非农化的成因机理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全球的粮食战略,分析收入非农化对我国粮食生产与安全的影响,并提出要辩证认识收入非农化的发展趋势,正确处理好农民增收和粮食生产的矛盾以保障粮食安全。
关键词:
粮食安全 收入非农化 粮食生产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陈倬
粮食供应链的脆弱性分为结构型和胁迫型两种。结构型脆弱性由供应链的主体组织化程度和网络一体化程度决定,胁迫型脆弱性则由供应链的风险承受弹性和风险发生概率决定。粮食供应链管理目标就是降低这两种脆弱性,形成"高效+安全"的粮食供应链。供应链整合是降低粮食供应链脆弱性的有效途径。本文从探索组织创新模式、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实施信息共享技术和实行风险闭环管理等四个方面给出了整合思路,并提出了由政府、产业化龙头企业、商业流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主导的四种可供操作的整合模式。
关键词:
粮食供应链 脆弱性 整合 风险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于水 陈迪桃 黄法融 李兰海
[目的] 农业水资源脆弱性是分析农业水资源系统对自然条件变动或人类开发利用响应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研究目的是分析中亚农业水资源脆弱性空间格局,并对其进行分区与评价,为农业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中亚为研究区,依据水资源脆弱性概念框架,从暴露度、敏感度和适应度等3个要素中共选取18个指标建立农业水资源脆弱性指标体系,采用等权重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对1992-2017年中亚农业水资源脆弱性空间格局及分区进行研究。[结果] (1)中亚农业水资源暴露度、敏感度、适应度和脆弱性空间差异显著,主要受敏感度和适应度因素的影响,农业水资源脆弱性整体表现为自东北向西南升高的趋势。(2)根据中亚农业水资源脆弱性空间分布特征,将其划分为北部湿润-半干旱耕草地微度脆弱区、中北部半干旱-湿润林草地轻度脆弱区、中南部半湿润裸地中度脆弱区、南部半干旱裸地重度脆弱区和西南部干旱裸地极度脆弱区5个大区,并对分区提出未来发展方向和对策。[结论] 由于农业水资源供需矛盾不断加剧、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导致农业水资源脆弱性较高,因此管理农业水资源和调整农业生产布局成为中亚农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刘宁
"订单粮食"政策在我国农业政策中占有重要地位。"订单粮食"政策经历了政策萌芽、初步制定、逐渐深入三个阶段,虽然该政策经历了近30年的演变,但仍然存在诸多的脆弱性,制约了"订单粮食"的可持续进行,应针对政策的脆弱性进行"订单粮食"政策的改进。
关键词:
粮食订单政策 演进 脆弱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海平 李卓雅 胡学英 王佳铖
脆弱性作为粮食安全系统的重要属性,是综合度量区域粮食紧缺风险及应对风险能力的有效指标。文章参照VSD模型框架,从暴露性、敏感性、适应能力三个维度构建粮食安全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重心迁移模型来研究2000—2021年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安全脆弱性时空演变过程及重心迁移轨迹。研究结果表明:2000—2021年粮食主产区的粮食安全脆弱性水平总体呈下降趋势;粮食安全脆弱性水平呈由“南低北高”向“南北齐低”转变的空间分布格局;从重心迁移路径来看,研究期内粮食安全脆弱性重心呈明显南移趋势,南方、北方主产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分化加剧;暴露性重心和敏感性重心均自东北向西南方向迁移,南北差异扩大;适应能力重心呈明显的西移趋势,东西差异扩大。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 粮食安全 脆弱性 重心迁移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邹君 杨玉蓉 田亚平 谢小立
论文旨在探讨中国南方丘陵区农业水资源脆弱性的概念及内涵,构建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定量评价实证研究。首先,在了解资源环境科学领域有关脆弱性研究相关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南方丘陵区农业水资源系统的特点,给出了农业水资源脆弱性的概念,并分析了其脆弱性内涵。然后,以衡阳盆地为例构建了一个包括自然脆弱性、人为脆弱性、承载脆弱性3个方面12个具体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运用模糊物元模型对衡阳盆地7个县(市)的农业水资源脆弱度进行评判,发现祁东县、衡阳县、衡南县、衡东县和耒阳市农业水资源脆弱度为强脆弱度等级,常宁市、衡山县为微脆弱等级。经验证,评价结果与评价区水资源脆弱性的实际表现比较吻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生云
在脆弱性概念回顾基础上,对国内外有关水资源脆弱性和其他脆弱性评价技术进行总结,并指出各种评价方法的优缺点以及水资源脆弱性评价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
水资源 脆弱性 指标体系 评价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潘争伟 金菊良 刘晓薇 周戎星
水资源系统脆弱性是当前水问题研究的热点问题,在综合脆弱性和脆弱性分层面两方面需深入研究。论文通过对水资源利用系统脆弱性形成过程的分析,从水资源自然禀赋、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和用水效率等方面,构建符合过程机理的水资源利用系统脆弱性模型,旨在对脆弱性分层面进行深入研究。针对当联系分量系数取值具有峰值较宽的分布特征时,可能导致基于三角模糊数的联系数存在较大误差的问题,进一步分析差异度系数取值的特征,以标准阈值为参数构造差异度系数的梯形模糊数,提出基于梯形模糊数联系数的评价方法,并应用于安徽省水资源利用系统脆弱性评价。应用结果表明,2001—2014年安徽省水资源利用系统脆弱性等级在3.611~2.49...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邓慧平 赵明华
论文首先分析了在现状年 (1993年 )供水能力和需水条件下 ,1960~1993年的气候波动对莱州湾地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和脆弱性的影响。然后根据未来气候情景分析了在2000规划年和2020规划年供水能力和需水要求下 ,未来气候变化 (2000~2042年 )对水资源供需平衡及脆弱性的影响。在农业需水保证率50 %时 ,2000~2019年水资源供需基本平衡 ,但2020~2042年水资源短缺2 0~5 7亿m3。若考虑未来气温的上升 ,则水资源短缺进一步加大。因此 ,2020年以后需在调入5 6亿m3客水资源基础上 ,从区外调入更多稳定的水量以保证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水资源影响 脆弱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邹君 刘兰芳 田亚平 谢小立
近年来国内水资源脆弱性研究存在理论探讨多于实践应用,北方地下水资源研究多于南方地表水资源研究以及水质脆弱性研究多于水量脆弱性研究的突出问题。本文以南方地表水资源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对比资源环境科学领域有关脆弱性研究相关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地表水资源系统的特点,提出了地表水资源脆弱性的概念,分析了地表水资源脆弱性的内涵和影响因素。认为地表水资源脆弱性包括水质和水量两个方面,从脆弱性构成因素上来看它们都可以分解为自然脆弱性、人为脆弱性和承载脆弱性。最后以衡阳盆地为研究区域构建了一个反映南方地表水资源系统自然脆弱性、人为脆弱性和承载脆弱性共12个指标的评价我国南方地区地表水资源在水量方面脆弱性的指标...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玲 王秀鹃 周玉玺
[目的]农户作为微观经营主体,其节水技术的采用将提高粮食生产用水效率,达到节约水资源与保证粮食生产的双重目的。通过分析农户粮食生产用水行为,探讨水资源短缺约束对农户粮食生产技术采用的诱致效应。[方法]本文基于山东省728份农户调查问卷数据,以农户行为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统计分析、Logit模型等方法,对农业用水非农化约束下农户的粮食生产用水行为进行分析。[结果]在农业用水非农化态势下,作为理性经济人的农户倾向于采用节水技术,以保证粮食生产。农户年龄、家庭农业劳动力人数、灌溉水源与灌溉方式对其节水技术的采用影响显著为负,农业年收入、小麦及玉米种植面积对农户节水技术的采纳行为影响显著为正。[结论] 规模化经营是大型节水设施应用的基本条件,应当加快农地流转,推进粮食生产规模化经营,提高粮食灌溉的规模化和标准化水平;同时加快建立科学合理的农业水价改革制度,促进农民节约农业用水,以此实现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与粮食生产能力稳定的双重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