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02)
- 2023(8874)
- 2022(7256)
- 2021(6568)
- 2020(5702)
- 2019(12522)
- 2018(12648)
- 2017(24863)
- 2016(13255)
- 2015(14635)
- 2014(14594)
- 2013(14956)
- 2012(13648)
- 2011(12018)
- 2010(12403)
- 2009(12004)
- 2008(12373)
- 2007(11445)
- 2006(10338)
- 2005(9250)
- 学科
- 业(82855)
- 企(66660)
- 企业(66660)
- 济(65897)
- 经济(65818)
- 管理(55613)
- 农(44222)
- 农业(29505)
- 业经(26974)
- 方法(26636)
- 财(24134)
- 数学(19401)
- 数学方法(19310)
- 务(19106)
- 财务(19096)
- 财务管理(19079)
- 企业财务(18104)
- 技术(14948)
- 制(14832)
- 中国(14405)
- 策(14397)
- 和(12419)
- 划(12223)
- 体(12041)
- 地方(11234)
- 经营(10683)
- 企业经济(10669)
- 理论(10554)
- 贸(10117)
- 贸易(10108)
- 机构
- 学院(200769)
- 大学(189724)
- 济(91611)
- 经济(90133)
- 管理(85997)
- 理学(73828)
- 理学院(73304)
- 管理学(72589)
- 管理学院(72248)
- 研究(59565)
- 中国(51852)
- 农(48117)
- 财(41899)
- 京(38729)
- 农业(36363)
- 科学(33680)
- 业大(32879)
- 财经(32810)
- 江(32328)
- 所(29755)
- 经(29672)
- 中心(29185)
- 经济学(26550)
- 经济管理(26467)
- 研究所(26334)
- 州(25027)
- 经济学院(24240)
- 商学(24170)
- 商学院(23985)
- 财经大学(23487)
- 基金
- 项目(127368)
- 科学(102480)
- 研究(96622)
- 基金(94153)
- 家(79905)
- 国家(79014)
- 科学基金(70339)
- 社会(65247)
- 社会科(61613)
- 社会科学(61596)
- 省(52297)
- 基金项目(50677)
- 自然(43686)
- 自然科(42560)
- 自然科学(42551)
- 自然科学基金(41862)
- 教育(41235)
- 编号(40225)
- 划(40130)
- 资助(37040)
- 业(33816)
- 成果(30248)
- 创(29562)
- 发(29094)
- 部(28822)
- 农(28260)
- 重点(27469)
- 制(27373)
- 国家社会(27189)
- 创新(26684)
- 期刊
- 济(112802)
- 经济(112802)
- 研究(54355)
- 农(52341)
- 中国(39399)
- 财(36371)
- 农业(35308)
- 管理(33540)
- 科学(27032)
- 业经(26074)
- 学报(25827)
- 融(20812)
- 金融(20812)
- 大学(20676)
- 学学(20126)
- 技术(18418)
- 业(18381)
- 财经(16409)
- 经济研究(15455)
- 问题(15431)
- 经(14211)
- 农村(13747)
- 村(13747)
- 农业经济(13566)
- 技术经济(13164)
- 世界(12220)
- 财会(11391)
- 经济问题(11148)
- 资源(10783)
- 现代(10704)
共检索到3050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魏宪昌 翟公敏
平原地区通过河道建闸、打机井和开挖深渠,是促进“四水”转化,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本文以豫东周口地区的多年实践为例,根据丰富的观测资料,进一步论证了建立“大闸、深渠、浅井”体系,对科学调度水资源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四水”转化 水资源调控 农业增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燕 张洪 高翔
农业生产中实际投入的具体资源及形成的产出均不单一,在缺少产出与特定资源对应数据的条件下,为方便讨论,一种可行之法是用几何意义清楚、又相对简便的TOPSIS法对多种产出进行综合;将其与资源的"边际投入量"结合,可以较清晰地了解种植业中人工添加资源的利用状况。用此方法探讨和分析安徽各市种植业的资源利用状态,结果显示,资源利用存在3种状态:可以继续追加资源投入以提高产出;不必追加资源仍可提高产出;不宜再用追加资源的办法来提高产出。前两种资源利用状态相对合理,尤其不必追加资源仍可增产正符合资源节约型农业的要求,是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的资源利用状态;相比之下,不宜再追加资源则意味着当地种植业已到了转变生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何杰 张士锋 李九一
根据全国新增500亿kg粮食生产的规划,松花江区承担粮食增产任务150亿kg。在此粮食增产的背景下,对松花江区的农业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评估,计算区域农业水资源能支撑的粮食生产规模是有实际意义的。本文通过构建松花江区的农业水资源最优配置模型,采用单一线性目标函数,约束条件综合考虑了各行业水资源分配、地形地貌、农耕制度、市场调节、区域气候、流域调水、农耕状况及制度等多方面因素,模拟结果显示,松花江区最优能实现粮食产量1 043.57亿kg,其中水稻产量达304.35亿kg,玉米产量为700.92亿kg,农业水资源能够承载预期的生产目标,并且粮食产量还有提升的潜力。模型的优化结果显示,二级区的嫩江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农业“增产不增收”现象剖析一、现状“增产不增收”现象是在深化农村改革、农村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出现的农业生产逐年稳定发展而农民实际收入水平下降(或增加很少,即相对下降)的现象。以河南省洛阳市为例,1992年底有农业人口470.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8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雪飞
一、问题与后果 1979-1988年,我国农业总产值(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年均增长6.2%,同期农民人均纯收入(扣除物价上涨因素,下同)年均增长11.8%,其中来自农业的纯收入年均增长8.6%.可见农业增产,农民能相应增收.但近年来,在我国农业连年获得全面增产的同时,农民收入却没有相应地增长,即出现了农业增产不增收甚至增产减收的问题.1989年农业总产值增长了3.1%,但同期农民人均纯收入反而下降了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小平 查多禄
该文运用旱地农业化学调控技术,研究了4种不同化学调控处理对旱地果园土壤水分、苹果新梢生长量、吸收根总量、净光合速率以及平均单果重、单株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所采用的4种化学调控处理与对照相比,土壤含水量增加了12.04%~27.13%,新梢生长量增加了16.65%~25.65%,吸收根总量增加了28.57%~58.50%,净光合速率提高了31%~64%,气孔导度增大了1%~20%;平均单果重、单株产量增加了11.21%~18.43%.表明4种处理具有明显的保墒增产作用,其中组合处理增产效果最好.4种处理的投入产出比为1:2.2~12.14.
关键词:
旱地果园 化学调控 蓄水保墒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尹首一
电子农情监测物联网是农业发展极为重要的增产力。电子农情监测技术是实施农业决策和应用现代农业技术的前提和基础。把电子农情监测技术与各类现代农业技术有机结合、同步推广应用,将明显增强现代农业技术应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力提高现代农业技术应用的效果,进而大幅度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从这个意义上说,电子农情监测物联网一旦大范围、多角度用于农业种植业,实现农情领域电子监测技术的应用,将引发农业领域应用农业科技的一场革命性变革并迸发出巨大的农业增产动力和发展潜力。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OECD)与FAO 7月1日发布《2015—2024年农业展望》报告称,作物产量提高、生产能力加强和全世界需求增长放缓等因素将有助于农产品实际价格在未来10年逐步回落,但仍可能保持在20世纪初的水平之上。报告称发展中国家的需求正发生着重大变化。发展中国家的人口保持继续增长,但增速放缓。人均收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振玉 孟晨
通过对粮食总产量增产因素的分析,指出近40 年主要是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使得中国粮食总产量连上台阶。对粮食生产中各种物质投入贡献率进行了排序,其中化肥位居第一。利用多元回归模型根据小麦主产区11 个省市121 个变量对小麦总产、单产与农业推广项目经费、良种覆盖率、播种面积、单位面积施纯氮量等因素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推广经费、良种、化肥均与单产密切相关。加大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投入可以显著增加粮食产量。文中还提出加大投入、依法推广的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徐海俊 高凌云
美国总统大选与农业发展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大选将导致农产品增产。在既定需求下,作为农产品出口的全球性大国,美国产量的增加将显著影响全球农产品的价格。必须加快我国农产品供给结构改革,在确保粮食总量安全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与两个市场减缓美国粮食产量的变动对我国农产品市场的冲击。具体应从如下方面着手:改变农业现有价格支持方式,促进农产品价格形成的市场化;加快农地流转,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逐步推进农业保险覆盖面,保障农民利益。
关键词:
美国总统大选 农业政策演进 中国与全球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推广现有农业技术仍有巨大增产潜力我国现有农业技术有多大潜力?农业专家认为,现成的成熟技术如果能完全推广,将能促使我国粮棉上一个台阶。农业技术推广对农业增产起着一种直接的和主导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取得的巨大成绩与一大批重大增产技术的推广有...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新华 巩前文
化肥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是粮食的"粮食",但是,日益凸显的农户过量施肥已经发展成为农业绿色生产形成的限制性因素,抑制农业生产中化肥使用量快速增长已经在政府和学界形成共识。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制定并实施的一系列农户施肥调控政策比较分析发现,调控政策目标经历了从"增量增产"到"减量增效"的历史演变。从农户施肥行为国家调控政策的演进逻辑上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出台并实施的农户施肥调控政策涵盖了三个历史演进阶段:化肥增量增产阶段、化肥增量调结构阶段、化肥减量增效阶段。在对农户施肥行为国家调控政策演进逻辑的分析基础上,形成了引导农户增施有机肥、耕地轮作休耕、从技术调控向制度调控倾斜等国家调控政策演...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魏玉海
山东省茌平县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措施,全力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特别是在农业科技创新上,财政部门全力跟进,在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经费保障、政策宣传、培训示范等方面给予最大限度支持,走出了一条基层财政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路子。到2011年,茌平县粮食生产连续9年增产增收,总产达到18.4亿斤,多种经营总收入达到13.1亿元,农业收入中科技贡献率达56%以上,农业增加值达37.45亿元,可比价增幅4.3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75元,同比增长21.3%。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聂青平
农业市场化就是改变农村几千年来传统小农经济的封闭式的经营方式,建立起农业生产要素和农产品市场体系,使农业生产的各要素和农产品全部进入市场。按照农业市场化的要求,要使樟树市农业早日适应市场需求,确保农民增产增收,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适...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成玉
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增产与农业增收有统一性,但也有矛盾性。传统的计划经济时期,农产品和农用生产资料价格由国家制定,长期稳定不变,产品统购统销,生产多少,收购多少,基本上不存在销路问题,因而农业增产与农民增收基本上是同步的,是统一的。三中全会之后,农产品供求环境发生了变化,政府减少了对农业生产和流通的直接干预,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销售等,主要决定于农民自己;农产品价格主要决定于市场,国家对农用生产资料价格的控制更加困难。因而出现了农业增产与农民增收的矛盾。其统一性和矛盾性的具体表现是:1978—1984年,农产品相对紧缺,而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对农产品的需求量又越来越大,因而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