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14)
- 2023(7513)
- 2022(6291)
- 2021(5971)
- 2020(4820)
- 2019(10411)
- 2018(10646)
- 2017(20721)
- 2016(11024)
- 2015(12551)
- 2014(11971)
- 2013(11833)
- 2012(10674)
- 2011(9856)
- 2010(9941)
- 2009(9877)
- 2008(9422)
- 2007(8429)
- 2006(7868)
- 2005(7059)
- 学科
- 济(40816)
- 经济(40775)
- 管理(33675)
- 业(29221)
- 企(22077)
- 企业(22077)
- 方法(16258)
- 农(15492)
- 中国(15082)
- 数学(14255)
- 数学方法(14100)
- 财(10914)
- 制(10777)
- 业经(10043)
- 农业(9795)
- 贸(9522)
- 贸易(9514)
- 易(9338)
- 银(8927)
- 银行(8923)
- 行(8642)
- 环境(7648)
- 和(7642)
- 资源(7332)
- 融(7252)
- 金融(7250)
- 地方(7085)
- 学(7009)
- 发(6959)
- 体(6725)
- 机构
- 学院(160337)
- 大学(156332)
- 济(65270)
- 经济(63838)
- 管理(60066)
- 研究(51905)
- 理学(50950)
- 理学院(50485)
- 管理学(49671)
- 管理学院(49383)
- 中国(41877)
- 京(33052)
- 财(32743)
- 科学(30665)
- 所(26166)
- 财经(25762)
- 农(24913)
- 江(23774)
- 中心(23765)
- 研究所(23378)
- 经(23239)
- 业大(21437)
- 北京(21026)
- 范(20945)
- 师范(20751)
- 农业(19635)
- 州(19630)
- 经济学(19540)
- 财经大学(19022)
- 院(18621)
- 基金
- 项目(100155)
- 研究(78009)
- 科学(77860)
- 基金(70207)
- 家(60360)
- 国家(59813)
- 科学基金(50271)
- 社会(48577)
- 社会科(45978)
- 社会科学(45966)
- 省(39796)
- 基金项目(36555)
- 教育(35891)
- 编号(34699)
- 划(33051)
- 自然(30254)
- 自然科(29336)
- 自然科学(29327)
- 自然科学基金(28766)
- 资助(28598)
- 成果(28345)
- 课题(23372)
- 发(22941)
- 重点(22564)
- 部(22254)
- 创(20853)
- 项目编号(20837)
- 性(20225)
- 年(20065)
- 国家社会(19617)
共检索到2414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颜加勇
水资源是粮食生产中不可替代的基本要素。但由于水资源利用效率低、水源污染加剧以及工农业争水等问题的出现,水资源的利用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严重威胁我国的粮食安全。通过对我国粮食安全和水资源现状的分析,文章提出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和水利设施建设、减少水体污染、发展节水农业和建设生态农业等措施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关键词:
水资源 粮食安全 路径选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尚旭东 朱守银 段晋苑
水资源约束下如何有效保障国家粮食供给安全是新时代贯彻落实"藏粮于技""藏粮于地"政策要求亟需研究的重要问题。解决的途径不仅要依靠技术创新与进步、主体节水意识的提升,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为技术扩散提供行之有效的政策配套和供给。通过对粮食主产区试验水肥一体化滴灌在技术效果、投入产出、生态效益三个维度的测算与估计,显示技术应用与推广无论是对微观经营效益,还是对宏观生态效益,都具有突出的技术贡献。但是,设备前期投入大、小规模和兼业农户缺乏动力等现实困境,使得增加技术扩散的政策供给势在必行。有为的政策供给应聚焦在技术扩散上,在适宜的地区,通过增加财政投入、加大水源设施建设、提供购置补贴、强化农技服务、加强主体培育、加大宣传推广等政策手段,为水资源缺乏地区保障粮食供给提供技术扩散和资源保障方面有针对性的政策供给。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德春 房泽伟 冯同祖
首先,阐述了水资源和能源对粮食生产的投入约束关系。然后利用贝叶斯网络构建了粮食安全风险评价模型,分析了我国31个省份粮食安全风险水平。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整体的粮食安全风险较低,但不同区域粮食安全风险有差异,对应的投入系统薄弱点也不同。最后基于研究结果,对我国粮食安全保障提出了合理对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欧胜彬 周长江
我国粮食安全受到人口增加、耕地减少、土壤退化、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等多种资源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耕地的数量、质量、生态等问题异常突出。本文分析了我国在实施粮食安全战略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探讨了如何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具体措施,提出了我国的粮食安全必须立足本国,实施农业科技革命,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关键词:
粮食安全 耕地保护 科技 土壤 水资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易 何君 张晨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离不开土地、资本、技术、劳动、企业家才能等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目前,利用资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路径包括国内粮食生产、国外粮食进口、农业"走出去"等三种主要形式。这三种路径在时间跨度、主体维度、"走出去"程度、资源利用度、市场利用度、对外开放度、路径指向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不同路径下的粮食安全形势,并对三种路径的优势和不足进行分析后认为,我国应选择综合式发展路径,立足国内市场、拓展国外市场,以实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目标。
关键词:
资源利用 粮食安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梁世夫 王雅鹏
在我国粮食安全政策以政府为主导的市场趋向强制性变迁和以调整利益关系、保护农民利益为核心的渐进性变迁中,粮食安全政策变迁所面临的农业资源与环境约束日益凸现;坚持粮食生产与流通市场化路径、强化粮食生产资源与环境保护、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护农民生产粮食积极性、完善粮食安全的政策与法制建设和粮食安全机制建设、节约粮食安全成本,是深化我国农业多重转型中粮食安全政策变迁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粮食安全 政策变迁 路径选择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杨静 陈亮 陈霞
尽管我国粮食生产2012年实现"九连丰",但水资源总量短缺、水土资源不匹配等问题使我国粮食生产面临严峻挑战,粮食安全保障的水资源问题将会刚性地长期存在。面对粮食生产中水资源问题的多重制约,我国应积极扩大有效灌溉面积,尤其是适度提高粮食主产区的有效灌溉面积是提高粮食产量、发挥水资源有力支撑作用的最有效途径。在农业用水总量不增长的刚性约束下,以提高粮食生产的水资源利用效率为中心,挖掘节水潜力,转变单纯供给管理水资源的管理方式,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下的供需协调管理方式,优化配置、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严格保护将是水资源支撑我国粮食安全的基本原则和战略举措。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志彬 王琼
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条件下,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需要充分利用国际农业资源以突破现实条件的制约,提高粮食安全的综合保障能力。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合理利用国际农业资源,有利于实现粮食供求紧平衡,规避粮食安全风险,促进粮食品种多元化和提高粮食产品质量。因此,应采取政策支持我国粮食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针对不同国家和不同粮食品种分别采取订单种植、海外屯田和扶持发展等模式,提高我国粮食安全保障的效率。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杜志雄
<正>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一些极度资源型缺水省份或地区的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华北平原地区由于地表水资源有限、客水资源不足,农业用水长期以来依靠开采地下水维持,造成地下水资源超采,形成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地下水漏斗。而作为农业生产大国,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要毫不动摇地把保证粮食安全放在首要位置,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如何实现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协调发展是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范月圆 董晋 崔宁波
确保东北地区粮食生产安全对稳定国内粮食有效供给至关重要。东北地区粮食生产呈现“高产出”和“高投入”并存的局面,资源环境经过长期高强度开发利用后已接近承载极限,尤其在粮食生产与生态保护、持续增粮与稳步提质、整体统筹与局部发展、政府监管与粮农逐利等多重目标间存在明显冲突。为实现资源环境约束与粮食生产的协同,各目标冲突的协同思路在于以资源利用红线、环境承载容量、中长期粮食产能为着力点,保住底线、稳住下限、突破上限,协同推进资源环境与粮食生产扩绿、提质、治理、增收。未来应着重从优扶持、守红线、兴主体、促转型、强监测五个方面发力,加快构建更具效率的东北地区粮食生产与资源环境协同体系。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康丽娜
为探索2020年以来的粮食安全危机问题,基于新冠疫情暴发后全球粮食市场的价格指数和供需情况,以中亚地区粮食安全问题为案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亚地区虽未出现饥饿威胁,但社会经济动荡的风险仍相当明显,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尤其在西方持续拱火俄乌局势的背景下,极端天气、粮食出口限制和能源危机等进一步恶化中亚粮食不安全状况。当前中亚粮食安全问题的产生除国际环境外,还受到自然生态条件、农业经济政策、人口问题等因素叠加影响。为从根本上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中亚国家应制定可持续发展的粮食安全战略,在提升粮食供给保障水平的同时,借助上合组织和欧亚经济联盟等实现深度合作以增强粮食储备能力,构建更具韧性的中亚粮食安全治理体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宋承国
建国后中国粮食生产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为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然而,粮食安全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及中国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变化,中国粮食安全又面临新的挑战,既有的安全隐患亦并未完全消除,潜在的粮食危机仍然存在。
关键词:
粮食 安全 历史 经济学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翁贞林 王雅鹏
尽管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九连增",但粮食安全并非高枕无忧。由于工业化、城镇化不断发展和人口递增趋势未减,保障粮食安全面临着诸多挑战,粮食安全仍需要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从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现实挑战入手,本文提出我国实现粮食安全的现实路径:严格保护水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节约资源;加强农业技术创新,提高粮食单产的技术支撑;增强政策支持,改善种粮的经济效益;粮食生产立足国内,粮食贸易多元自主发展。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现实挑战 路径选择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范东寿 杨福霞 李谷成
农业补贴政策为增强粮食生产能力、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建设农业强国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当前中国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呈现“产量补贴”和“绿色补贴”并存的特征,在粮食安全和农业减排双重目标约束下,两种目标导向补贴措施的协调性以及绿色补贴工具的有效性等核心问题依然缺乏系统的理论阐释。基于补贴资金结构配置视角,构建两种补贴共存情景下考虑消费者农产品绿色偏好的生产者利润实现模型,从理论上探讨农产品供给量增加和污染物排放量减少双重目标下绿色补贴额度的合理占比及其对补贴资金效率的影响,模拟分析其随消费者绿色偏好、农产品绿色度、环保意识和补贴规模等外生参数变动的动态调整路径。研究发现,若要实现粮食增产和农业减排的双重目标,农业补贴中绿色补贴资金的合理占比区间为30%~40%;外生参数动态调整分析结果表明,这一比例随消费者绿色偏好水平的提高、补贴规模的扩大而下降,但随农产品绿色化程度的提升、环保意识的增强而上升。此外,通过对不同占比情景下绿色补贴效率的对比分析,发现当绿色补贴占比处于上述区间时其补贴效率最佳且相对稳定。因此,应合理配置农业补贴资金结构,根据消费者绿色偏好水平或农产品绿色化程度适时动态调整,充分发挥补贴政策引导农业绿色化转型的驱动作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范东寿 杨福霞 李谷成
农业补贴政策为增强粮食生产能力、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建设农业强国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当前中国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呈现“产量补贴”和“绿色补贴”并存的特征,在粮食安全和农业减排双重目标约束下,两种目标导向补贴措施的协调性以及绿色补贴工具的有效性等核心问题依然缺乏系统的理论阐释。基于补贴资金结构配置视角,构建两种补贴共存情景下考虑消费者农产品绿色偏好的生产者利润实现模型,从理论上探讨农产品供给量增加和污染物排放量减少双重目标下绿色补贴额度的合理占比及其对补贴资金效率的影响,模拟分析其随消费者绿色偏好、农产品绿色度、环保意识和补贴规模等外生参数变动的动态调整路径。研究发现,若要实现粮食增产和农业减排的双重目标,农业补贴中绿色补贴资金的合理占比区间为30%~40%;外生参数动态调整分析结果表明,这一比例随消费者绿色偏好水平的提高、补贴规模的扩大而下降,但随农产品绿色化程度的提升、环保意识的增强而上升。此外,通过对不同占比情景下绿色补贴效率的对比分析,发现当绿色补贴占比处于上述区间时其补贴效率最佳且相对稳定。因此,应合理配置农业补贴资金结构,根据消费者绿色偏好水平或农产品绿色化程度适时动态调整,充分发挥补贴政策引导农业绿色化转型的驱动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