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37)
2023(12047)
2022(10324)
2021(9622)
2020(8284)
2019(19211)
2018(18998)
2017(37021)
2016(19979)
2015(22597)
2014(22408)
2013(22246)
2012(20230)
2011(18239)
2010(17970)
2009(16732)
2008(16510)
2007(14592)
2006(12452)
2005(10818)
作者
(57178)
(48010)
(47792)
(45677)
(30177)
(23093)
(21879)
(18782)
(17916)
(17011)
(16260)
(16217)
(15036)
(14950)
(14890)
(14810)
(14778)
(14210)
(13711)
(13657)
(11755)
(11573)
(11540)
(10956)
(10824)
(10726)
(10487)
(10457)
(9642)
(9473)
学科
(81213)
经济(81131)
管理(63587)
(55358)
(45701)
企业(45701)
方法(42147)
数学(37737)
数学方法(37294)
(25806)
(21856)
(21701)
税收(20403)
环境(20242)
(20228)
中国(18603)
(17675)
业经(16191)
(15566)
财务(15522)
财务管理(15492)
地方(15438)
(15028)
(14931)
贸易(14928)
企业财务(14740)
(14542)
农业(14377)
(13957)
(12930)
机构
学院(285400)
大学(284068)
(116572)
经济(114242)
管理(113620)
理学(99178)
理学院(98182)
管理学(96499)
管理学院(95993)
研究(89476)
中国(67461)
(58359)
(57392)
科学(57108)
(46216)
财经(45750)
(44717)
业大(43293)
中心(42811)
(41688)
(41517)
研究所(40772)
农业(36454)
经济学(36368)
北京(35944)
(34879)
师范(34519)
财经大学(34026)
经济学院(33343)
(33022)
基金
项目(198681)
科学(156725)
基金(146181)
研究(141646)
(128032)
国家(127064)
科学基金(109756)
社会(91144)
社会科(86653)
社会科学(86625)
基金项目(78085)
(77322)
自然(72364)
自然科(70496)
自然科学(70473)
自然科学基金(69188)
(65094)
教育(64273)
资助(60067)
编号(57016)
重点(44696)
成果(44501)
(44132)
(42289)
(41180)
科研(39110)
创新(38636)
国家社会(38607)
教育部(37755)
课题(37414)
期刊
(117555)
经济(117555)
研究(77284)
中国(46718)
学报(45671)
(45363)
科学(40515)
(39405)
管理(37337)
大学(33516)
学学(31842)
农业(27082)
技术(24051)
财经(21395)
教育(21147)
业经(19553)
(19541)
金融(19541)
经济研究(18989)
(18268)
(16638)
资源(16536)
问题(16284)
(15715)
(14966)
统计(14277)
技术经济(13980)
税务(13961)
图书(13951)
(13585)
共检索到3995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卫铭  
水资源税与环境保护税是保护水生态环境的重要税收举措。水资源税改革试点不仅抑制了污水排放总量,而且提高了污水减排效率;而环境保护税的污水减排效应不显著;但在水资源税改革试点与环境保护税同时实施的地区,污水减排效应显著,且其效应大于水资源税的污水减排效应。因此,应扩大水资源税改革试点范围,逐步提高水资源税税率和环境保护税应税水污染物税率,促进水生态环境保护。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晔  张训常  
本文以我国在部分省市调整二氧化硫排污费征收标准为外生政策冲击,采用2003-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排污费在污染减排方面的有效性,以及排污费的减排效应是否存在区域差异性。研究发现,提高二氧化硫排污费征收标准能够显著降低工业二氧化硫的排放,排污收费制度对于抑制我国污染排放确实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还发现提高排污费只在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起到了显著的减排作用,并且东部地区的减排效应更大,然而对于西部地区,虽然提高排污费也有减排效应,但并不显著。由此从总量减排目标出发,建议设置东中西部依次递减的环境保护税税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尚远  薛钢  茅诗婕  
文章基于2003~2013年的各省资源税与SO2排放量的数据,并引入其他控制变量,构建多元双对数面板模型,研究结论表明在现今的财政分权体制下,资源税作为地方筹集财政收入的方式之一,并没有充分发挥补偿环境污染的作用,并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苏昕  杨林  吴隆杰  曲松玲  
我国现行有关环境保护的税费政策,其力度和系统性不足以形成对环境的保护。本文在对我国环境保护税费政策现状进行分析之后,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保护税制体系。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何辉   魏卓凡  
作为我国绿色税制的重要税种,环境保护税能否发挥环境改善与经济增长的双重红利效应,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本文基于2014—2021年的县级面板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以及双重差分空间杜宾模型,对环境保护税的环境与经济红利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环境保护税的实施显著降低了环境污染程度,促进了经济增长,实现了环境改善与经济增长的双重红利效应,而且其双重红利效应具有空间溢出性。进一步分析发现,法律制度环境、环境绩效考核以及技术创新对环境保护税释放红利效应具有调节效应,地区行政等级和地理位置会影响环境保护税双重红利效应的空间溢出程度。基于此,本文提出完善环境保护税制度、加强环境保护税征管协作以及完善其他相关制度的政策建议,以期充分发挥环境保护税的双重红利效应,助力环境改善与经济增长共同提升。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胡伟  龙珍妮  胡顺义  
《环境保护税法》的实施对于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同时也对排污和环保行业企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运用事件研究法,通过对排污类、"纯"环保类和"混"环保类等三类公司在《环境保护税法》实施后的短期市场效应进行分析发现:环保税的开征在短期内对三类公司均产生了负面影响,且三类公司在窗口期[-10,15]内的CAR存在统计上的显著性差异,其中排污类公司受到的影响最小。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引导中小投资者树立价值投资理念、敦促排污类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加快环保行业产业布局调整以及强化机构投资者市场行为监管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薛钢  李尚远  陈婕瑶  
文章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资源税与区域经济及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从全国范围来看,资源税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与环境污染水平呈负相关关系;从区域来看,资源税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程度各不相同,征收资源税在东部与中部地区可以降低环境污染水平,而对西部和东北部则没有明显的效果。现行税制下资源税的效应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魏光兴  姚艳玲  
2018年实施的《环境保护税法》确立了排污征税的法律依据。环境保护税会增加成本并沿着供应链向下游逐级转移,从而改变社会分配格局。对此,基于供应链视角研究环境保护税的社会分配效应:首先,分析环境保护税沿着供应链的逐级转移,发现环境保护税会同时减少企业利润和消费者剩余;其次,比较企业利润和消费者剩余的减少程度,发现环境保护税会提高消费者的社会分配地位,也会提高零售企业的社会分配地位,但是会降低制造企业的社会分配地位;最后,比较环境保护税减少的企业利润和消费者剩余与形成的税收收入之间的相对大小,发现环境保护税会导致净社会福利损失,而且税负分担非常不均衡,制造企业承担最多,零售企业次之,消费者最少。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琦  
环境污染具有负外部性,影响居民福祉水平。本文基于福利经济学理论,利用MA模型预测了环境保护税对企业排污行为的影响,得出了环境保护税具有约束企业行为、将环境污染负外部性内在化的福利效应,验证了作为环境保护税理论基础的庇古税原理,并针对如何提高环境保护税的经济福利和社会福利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黄新华  
2014年4月24日《环境保护法》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了修订。该法为开征环境保护税预留了制度空间。制定环境保护税法必须明确立法的指导思想和目的,在这个指导思想下构建完善的法律制度,最终才能实现立法的目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唐明  明海蓉  
2018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以下简称环保税法)正式施行,这标志着我国环境保护领域"费改税"以立法形式得到确认,意味着近40年的排污收费制度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根据环保税法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减少污染物排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制定本法"可知,环保税本质上是一种纠正性税收,不是为了给国家开源,而是利用税收这一价格经济杠杆促进企业主动治理污染,减少污染物排放,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陈雯  
采用熵权法计算2000~2010年各年我国环境绩效的综合得分,在此基础上,分别计算了各项环境保护税费与环境绩效的灰色关联度,并进行关联度排序,得出如下结论:当前我国各环境保护税费与环境绩效综合得分关联度均偏低;我国环境保护税费的环境保护作用有限。因此,我国应对现行各项环境保护税费制度进行相应的改革,并加快独立的环境税收体系的建设。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高萍  
环境保护税作为我国特定阶段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税制改革举措,自2018年1月1日开征至今已经一年有余。环境保护税在实施过程中显现出应税污染物与当量值规定较为陈旧、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未整体纳入征税范围、污水处理厂的直接免税政策不利于促进污染治理等政策层面的问题以及征管难题。为此,在政策层面,应尽快研究修订应税污染物及其当量值、将全部VOCs纳入征税范围、将污水处理厂纳入环境保护税监管范围;在征管层面,应顺应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的要求,基本目标定位于寻求与我国综合型环境税制度相适应、相匹配,并借力信息化管理的现代征管方式。重点考虑以排污许可制度为依托,对实施排污许可制度的环境保护税纳税人按照其执行报告征收环境保护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任雅娟  杨琦佳  
2007年《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提出"研究开征环境税"之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环境保护部随即联合开展"开征环境税"研究。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再次提出"积极推进环境保护税费改革,选择防治任务繁重、技术标准成熟的税目开征环境保护税,逐步扩大征收范围",进一步明确了开征的时间要求和具体内容。目前中国开征环境保护税研究和制定工作正在加快推进中。尽管从理论上看环境税具有双重红利等优势,但其在中国的实践不仅存在环境税实施所具有的普遍障碍,还受到我国特定国情下一些外界因素和内部技术因素的制约。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唐明  明海蓉  
采用环境治理成本分摊法测算我国31个省(区、市)环境保护税大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的最优税率,发现各地当前制定的税额标准远低于最优税率。综合考虑各地税率情况,测算发现水污染物当前税率仅能达到最优税率10年均值的26%,大气污染物当前税率为最优税率10年均值的55%。按当前税率水平估算的环保税收入远不能弥补环境治理成本,对企业形成的约束较为有限,难以实现环保税以税治污的开征目的。为此,应按照污染因子进行差别税率征收,逐步提高环境保护税税率,适时提高环境保护税的最低限额;同时,增强税收优惠多样性和加入惩罚性加征条款,以期实现环保税鼓励治污和倒逼治污的基本功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