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17)
2023(10630)
2022(9547)
2021(9143)
2020(7645)
2019(17950)
2018(18016)
2017(34332)
2016(18933)
2015(21642)
2014(21693)
2013(21367)
2012(19443)
2011(17418)
2010(17299)
2009(15678)
2008(15390)
2007(13257)
2006(11506)
2005(9790)
作者
(55831)
(46017)
(45658)
(43517)
(29353)
(22410)
(20946)
(18456)
(17552)
(16447)
(16141)
(15418)
(14598)
(14451)
(14177)
(14109)
(14013)
(13689)
(13128)
(13056)
(11510)
(11308)
(11135)
(10494)
(10456)
(10342)
(10164)
(10153)
(9382)
(9371)
学科
(73108)
经济(73034)
管理(56421)
(51402)
(44399)
企业(44399)
方法(37752)
数学(32491)
数学方法(31893)
(17759)
(17688)
中国(17331)
(17227)
业经(15939)
地方(14808)
理论(14350)
(13933)
环境(12457)
技术(12382)
农业(12125)
(11814)
财务(11736)
财务管理(11710)
(11465)
贸易(11458)
(11309)
(11098)
企业财务(11035)
(10897)
教育(10246)
机构
大学(268081)
学院(266677)
管理(110506)
(97002)
理学(96426)
理学院(95363)
经济(94582)
管理学(93368)
管理学院(92913)
研究(85250)
中国(61942)
(58292)
科学(57343)
(43133)
(42953)
(42348)
业大(42118)
研究所(39793)
中心(38778)
(37546)
北京(36940)
(35913)
师范(35588)
财经(35316)
农业(33317)
(32001)
(31552)
(31467)
技术(29821)
师范大学(28694)
基金
项目(189733)
科学(147823)
研究(136952)
基金(135463)
(118249)
国家(117262)
科学基金(100874)
社会(82591)
社会科(78212)
社会科学(78187)
(75387)
基金项目(72482)
自然(68151)
自然科(66460)
自然科学(66445)
自然科学基金(65176)
教育(63297)
(63260)
资助(57113)
编号(56873)
成果(45404)
重点(41930)
(40920)
(39271)
课题(38948)
(38892)
科研(36404)
创新(36172)
项目编号(35093)
大学(34867)
期刊
(102255)
经济(102255)
研究(72252)
中国(49163)
学报(44285)
科学(39934)
管理(39100)
(36743)
大学(32483)
教育(32353)
(31641)
学学(30175)
农业(26423)
技术(25511)
图书(18140)
业经(16811)
(16443)
金融(16443)
财经(15625)
经济研究(15049)
资源(14617)
科技(14154)
技术经济(13850)
(13809)
理论(13454)
统计(13242)
(13116)
情报(12834)
问题(12771)
实践(12700)
共检索到3749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云玲  郭旭宁  郭东阳  王晓红  
为全面客观评价水资源承载状况,进而为经济社会发展合理布局提供理论支撑,本文在对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考虑水量、水质、水生态3个要素,讨论分析了水资源承载能力内涵,从水资源承载负荷和承载能力2个方面出发,构建了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实物量指标对水资源承载能力各因素分别评价,采用"短板法"全面考虑各要素评价结果,进而得到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结果。并以河北省为案例进行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最后结合资源承载状况和超载成因,提出了河北省水资源调控措施建议,以验证评价方法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云玲  郭旭宁  郭东阳  王晓红  
为全面客观评价水资源承载状况,进而为经济社会发展合理布局提供理论支撑,本文在对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考虑水量、水质、水生态3个要素,讨论分析了水资源承载能力内涵,从水资源承载负荷和承载能力2个方面出发,构建了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实物量指标对水资源承载能力各因素分别评价,采用"短板法"全面考虑各要素评价结果,进而得到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结果。并以河北省为案例进行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最后结合资源承载状况和超载成因,提出了河北省水资源调控措施建议,以验证评价方法的合理性与可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南祥  徐敏  
【目的】探索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方法,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鉴于物元可拓的概念,引入改进的可拓方法——最大贴近度法,并用熵值法确定权重系数,避免了权重系数确定过程中的主观性,由此提出了熵权可拓模型。以河南省禹州市为例,利用该模型对禹州市不同频率年的不同规划年份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结果】利用熵权可拓模型对禹州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评价,得出禹州市不同频率年的不同规划年份水资源承载力距离各等级值的远近,表明该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已有相当规模,但仍有一定的开发利用潜力,水资源的供给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该区的社会发展。【结论】与禹州市社会发展及水资源利用的实际情况相比,该评价结果合理,说...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徐勇  张雪飞  周侃  王传胜  徐小任  
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和对超载区域实行限制性措施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大任务,而超载成因分析既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技术方法的重要组成内容,也是制定超载区域限制性政策的基础。本文在搭建超载成因分析总体框架、阐述关键因素识别和成因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梳理总结了陆域/海域基础和专项评价结果以及综合预警超载成因分析的要点,进而在京津冀地区进行了实证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导致京津冀地区资源环境超载的因素涉及自然、发展和管理各个类别,但关键因素的作用程度及其组合叠加状况在基础评价结果、专项评价结果和综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徐勇  张雪飞  周侃  王传胜  徐小任  
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和对超载区域实行限制性措施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大任务,而超载成因分析既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技术方法的重要组成内容,也是制定超载区域限制性政策的基础。本文在搭建超载成因分析总体框架、阐述关键因素识别和成因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梳理总结了陆域/海域基础和专项评价结果以及综合预警超载成因分析的要点,进而在京津冀地区进行了实证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导致京津冀地区资源环境超载的因素涉及自然、发展和管理各个类别,但关键因素的作用程度及其组合叠加状况在基础评价结果、专项评价结果和综合预警超载成因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形和气象等自然条件是导致超载的基础原因;人口和产业过度集聚以及低端产业、能源消费结构等发展类因素是超载的首要原因;内海净化能力差和海域生态退化、海岸开发强度大综合导致了海域生态环境超载;现行的资源环境管理政策尚不具备有效遏制和解决资源环境超载的能力。既有的超载成因分析框架、方法及要点可供各省、市、自治区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借鉴。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勋贵  魏霞  沈冰  卢玉东  
资料缺乏且水资源已严重超载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分析研究无法应用传统的方法,论文以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巴润绿洲灌区2010、2015水平年地下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有限的基础资料进行分析,以水资源供需平衡原理为依据,应用非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提出了新的评价准则,建立了区域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模型,并应用拉格朗日乘数法进行模型求解,结果表明,论文提出的研究方法可应用于资料缺乏且水资源超载地区的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分析研究,为其它资料缺乏地区的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分析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作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浩  秦大庸  王建华  李令跃  
在西北内陆干旱区水资源生产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定量地给出了该区域重点地区的水资源承载力。针对生态环境脆弱的内陆干旱区特点,探讨了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研究内容、特性和影响它的主要因素,然后提出了水资源承载力的指标体系、计算流程和边界条件,分析计算了其水资源生产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新疆、河西、宁夏的农产品弥补关中和柴达木农业生产的不足,利用新疆、关中、柴达木的工业生产弥补河西、宁夏工业生产的不足,2020年西北重点地区完全可以承载其6384×104人的预测人口,且能保证每人有年均400kg粮食和2×104元以上的富裕生活水平。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咏飞  邹欣庆  
根据曹妃甸地区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异常紧缺、降水量不足、主要依靠跨区域调水的特点,综合考虑环境、人口、社会、经济等各方面要素,选取水资源子系统、生态环境子系统和社会经济发展子系统,并运用区域水资源规划管理理论,采用多目标规划技术建立了水资源承载力的多目标评价模型;结合按照各种发展模式设定的A,B,C,D四种情景,采用隶属度的方法分析计算了曹妃甸工业区2010,2020,2030年在A,B,C,D四种不同发展情景下的水资源承载力,得出A,B发展模式下曹妃甸工业区水资源准不可承载,C,D发展模式下可承载的模型预测结果;并针对评价结果,结合工业区实际情况,提出曹妃甸工业区提高水资源承载力的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江宜  窦世权  黎清华  张洁  
海岛是海洋经济发展的支点,资源环境的有限性是制约海岛持续开发利用的瓶颈因素。论文以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切入点,分析旅游海岛资源环境禀赋对人类活动的支撑力度;运用系统动力学,根据海岛水资源环境特性和经济发展特征,构建了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体系;选择对海岛生态环境影响最大的海水入侵作为承载能力评价标准,以"边际风险递增"思路对海水入侵风险进行量化;并以广西涠洲岛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对不同人类活动规模和强度下的海岛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进行了情景分析,最后针对海岛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秦大庸  裴源生  于福亮  陈一鸣  
通过对宁南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的剖析,建立了农业发展模式,提出当地水资源承载能力和合理的搬迁人口规模。讨论了干旱区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理论和方法,以2000年作为基准年对宁南山区的人口、粮食需求进行了分析预测,提出了当地的农业发展模式和相应的农业生产能力,最后根据GDP和粮食生产能力,给出了宁南山区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将从现状的230×104人提高到2020年的400×104人,以县为单元累计的行政合理移民规模为不到50×104人,可使生态环境得到不断恢复和有效保护。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谢高地  周海林  甄霖  鲁春霞  肖玉  
本文对我国目前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在此基础上估算了水资源人口承载力、水资源对居民生活、工业和农业的承载力、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及水资源承载能力超载率。结果表明,如果我国保持现有耗水水平,那么我国水资源理论上的自然承载力为63×108人,我国能够实现的水资源实际人口承载力为25×108人。在今后20年间,我国大陆地区水资源有效人口承载力在15×108~18×108人之间,总体上我国的人口数量在水资源人口承载能力范围之内,承载力盈余约在2·5×108~5·1×108人。但由于各地人口和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一些地区表现出水资源人口严重超载,超载达50%以上,而一些地区具有极高的水资源人口承...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朱一中,夏军,谈戈  
本文首先明确了水资源承载力的基本概念 ,指出可持续发展理论、水 -生态 -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理论、二元模式下的水文循环机制和过程是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对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基本内容、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评价方法进行了较全面的概括和总结。认为水资源承载力的进一步研究应加强学科综合研究 ,促进 RS、GIS等信息技术和现有模型方法的结合 ,并考虑区域分异与空间配置问题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吉献  李敏纳  宋绪钦  
文章首先对各区域的灌溉率、水资源利用率、产水系数、供水模数、用水模数和人均供水量6个主要指标所包含的信息进行最佳的综合与简化,研究其在各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不同贡献率及综合效应。据此,对河南各个地市的水资源承载潜力进行了评价,最后,以河南省各地市的统计资料为实例进行了研究。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佳骏  董锁成  李泽红  
中国水资源短缺,加之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分布不匹配,水资源已成为制约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研究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与水资源的协调发展关系,运用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模型,通过选取特定年份相关数据计算其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数,描述中国各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状况,以此综合分析评价中国水资源的承载能力。结果表明:中国水资源分布不均,与人口分布和经济布局不相匹配;西南省区水资源承载潜力相对较大;长江、珠江流域及东部沿海地区,已无水资源承载力优势;华北平原、西北地区如新疆、宁夏、甘肃等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水资源超载严重,水资源承载力渐趋枯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