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99)
- 2023(11500)
- 2022(10353)
- 2021(9903)
- 2020(8408)
- 2019(19832)
- 2018(19799)
- 2017(38024)
- 2016(21033)
- 2015(23776)
- 2014(23720)
- 2013(23571)
- 2012(21343)
- 2011(19090)
- 2010(19064)
- 2009(17667)
- 2008(17293)
- 2007(15357)
- 2006(13653)
- 2005(11792)
- 学科
- 济(83286)
- 经济(83112)
- 管理(68111)
- 业(60718)
- 企(53692)
- 企业(53692)
- 方法(42930)
- 数学(35895)
- 数学方法(35356)
- 财(22551)
- 农(20899)
- 中国(20098)
- 业经(19045)
- 学(18213)
- 地方(17557)
- 理论(16719)
- 和(15586)
- 务(15257)
- 财务(15178)
- 财务管理(15149)
- 制(14567)
- 企业财务(14384)
- 农业(13895)
- 划(13040)
- 贸(12599)
- 贸易(12592)
- 技术(12354)
- 环境(12315)
- 易(12158)
- 银(11617)
- 机构
- 大学(293325)
- 学院(290926)
- 管理(122529)
- 济(109667)
- 经济(107002)
- 理学(105497)
- 理学院(104271)
- 管理学(102216)
- 管理学院(101651)
- 研究(92674)
- 中国(69663)
- 京(63341)
- 科学(59689)
- 财(51762)
- 所(46287)
- 农(44396)
- 业大(43600)
- 中心(42855)
- 江(42399)
- 研究所(42252)
- 财经(41092)
- 北京(39938)
- 范(38891)
- 师范(38566)
- 经(37222)
- 州(35079)
- 农业(34550)
- 院(33583)
- 经济学(31240)
- 师范大学(31071)
- 基金
- 项目(201548)
- 科学(158163)
- 研究(146974)
- 基金(145897)
- 家(126683)
- 国家(125629)
- 科学基金(108380)
- 社会(91521)
- 社会科(85920)
- 社会科学(85890)
- 省(78703)
- 基金项目(78020)
- 自然(71984)
- 自然科(70301)
- 自然科学(70290)
- 自然科学基金(68970)
- 教育(68158)
- 划(66321)
- 资助(60890)
- 编号(60795)
- 成果(49311)
- 重点(44608)
- 部(44150)
- 发(41495)
- 创(41434)
- 课题(41327)
- 科研(38678)
- 创新(38489)
- 教育部(37955)
- 项目编号(37913)
- 期刊
- 济(120669)
- 经济(120669)
- 研究(83371)
- 中国(54932)
- 管理(46783)
- 学报(45757)
- 科学(42774)
- 财(40668)
- 农(39613)
- 大学(34685)
- 教育(33981)
- 学学(32401)
- 农业(27614)
- 技术(26383)
- 融(22511)
- 金融(22511)
- 财经(19637)
- 业经(19061)
- 经济研究(17773)
- 图书(17473)
- 经(16647)
- 业(15556)
- 问题(15192)
- 技术经济(14743)
- 理论(14586)
- 科技(14325)
- 资源(13696)
- 实践(13531)
- 践(13531)
- 现代(13480)
共检索到4235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静
开展水质型缺水地区的节水型社会建设不仅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与可持续利用的前提和关键,也是推进节能减排的重要方面和具体内容。文章从水质型缺水地区节水型社会内涵与特征出发,建立节水管理框架,以期为水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静 程东祥 吴秀玲 颜大伟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水质型缺水地区的节水型社会建设研究无论在内涵、评价体系,还是在市场机制上均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开展水质型缺水地区的节水型社会评价系统与经济驱动研究,将有利于在中国的水质型缺水地区推广节水工作。文章辨析了水质型缺水地区节水型社会的基本内涵及构成要素。根据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之间的结构关系,遵循全面性、层次性、协调性、可操作性和阶段性等基本原则,建立水质型缺水地区节水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利用工业水资源价格模型与生活水价模型对上海地区节水型社会发展进行不同情景设置的预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合理的水价可以较为有效减少上海优质水资源的需求量,减轻上海水源地的供水压力。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莹 赵勇 刘昌明
该文分别考虑了包括节水水平、生态环境建设、经济发展、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指标,在构建了一个具有层次结构的节水型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权重,通过对各个体指标的发展趋势和与国外的用水水平进行横向比较后确定了不同指标的标准值,并建立了"综合目标分层次评价模型"进行节水型社会发展水平的量化综合评价。该评价模型由节水型社会目标模型和节水型社会发展子模型(Dt)、节水型社会保障系统子模型(St)2个子模型构成。以水利部确定的节水型社会试点城市绵阳为例,进行节水型社会综合评价的实例研究,分别计算了绵阳市的节水型社会评价综合指数、以及节水型社会发展子系统和保障子系统的实现指数。研究结...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乔聚玲 刘芳
本文立足于山东省的实际,以2003年作为水平年,基于大量的统计数据,由比分析了山东省农业的用水现状,并进行了农业节水潜力分析,还通过公式推算出了山东省农业用水的年节水潜力。在此基础上,根据多年工作实践与研究,提出了构建节水型农业的体系框架,从工程系统、技术系统、管理系统等三方面分别进行了阐述,同时,还从完善管理机构、创新节水制度、强化政策法规等方面探讨了构建节水型农业体系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节水型农业 体系框架 对策措施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节水对策研究”课题组 刘宇 李后强 李万友 左小川 张旭
近年来,四川省水资源的时间、空间分布不均,水环境恶化,已严重制约区域经济的发展。四川省应从战略高度全面推进节水型经济发展和节水型社会建设,具体对策措施为一是加强宣传,提高认识;二是借鉴先进经验;三是建立和健全投入保障体系;四是推广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水平和使用效率;五是健全科学的节水评价指标体系;六是成立水务局,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七是全面发展节水农业。
关键词:
经济 节水 对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爱胜 李锋瑞 康玲芬
西北地区面临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危机,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谋求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节水型社会的概念及其特征,系统总结了近几年来甘肃省张掖市建设节水性社会的实践经验和成果,提出了在西北地区建立节水型社会的对策体系,主要包括:建立和完善以流域管理为主体的水资源综合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以水资源市场化配置为核心的节水型社会运行机制;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逐步形成节水型农业种植体系;加强工业"三废"治理,逐步建立节水防污型工业体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国华 赵国浩 郭淑芬 李红
建立节水型社会的核心是建立有效的制度。文章针对现阶段山西省构建节水型社会的发展阶段和建立节水型社会的制度的发展状况,借鉴国内外构建节水型社会的成功经验,并结合山西省实际,提出了山西省构建节水型社会的制度体系。
关键词:
山西省 节水型社会 制度创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周盼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的用水人口和建筑面积不断增加,其用水量也与日俱增。根据国家提出的节水行动,调动专业技术力量和社会资本参与到节水型高校建设之中,将成为我国创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关键环节。基于此,由刘伊生编著、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节水型社会建设研究》一书,以节水型社会建设为研究内容,从节水型社会的法规政策及建设理论、建设支撑体系、建设监管体系以及建设模式等方面对其建设现状及潜在问题加以分析,另外还涉及到考核评价体系及水资源消耗计量等因素,并根据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本书内容全面,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系统性,既可供高等学校使用,《节水型社会建设研究》全书共包括六章。第一章阐述节水型社会的内涵及建设意义与现状。第二章探析节水型社会的建设理论及相关法规政策,其基础理论涵盖可持续发展理论、水循环理论、水环境承载理论、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韩一军 李雪 付文阁
小麦是我国耗水最多的农作物之一,麦农是否采用农业节水技术对提高我国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缓解水资源短缺形势十分重要。本文基于北方干旱缺水的小麦主产区273户农户调查数据,利用Logit模型分析了麦农采用三类农业节水技术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户主的教育程度、对节水技术的认知程度、政府补贴以及农技培训是影响麦农采用节水技术的关键因素。同时我们也发现,本应反映水资源稀缺程度的水价对麦农采用节水技术的影响并不显著,这可能与目前我国农业用水缺乏定价机制有关。建议加强对农业节水技术的宣传,继续加大对采用农业节水技术的补贴力度和制定适当的水价促进麦农更多地采用节水技术。
关键词:
农业节水技术 北方干旱缺水地区 农户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查曼丽
"十三五"时期是中国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关键时期,以水定产、以水定城的制度建设作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核心将进一步向纵深发展,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布局奠定制度基础。节水型社会制度建设的发展特征:节水型社会制度建设亟待深入、体系有待健全,制度间存在出入或潜在冲突,制度可操作性应进一步强化。依据霍尔三维结构理论对中国节水型社会制度建设按时间维、逻辑维和知识维进行细化剖分,刻画中国节水型社会制度建设的各阶段、各步骤及所涉及的领域,形成集成化逻辑模型,可为节水型社会制度建设方向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雪 郑志来
[目的]文章从公平性和效率性2个方面选取6个指标构建了缺水地区微观主体农用水权初始分配指标体系,在该指标体系基础上,提出了投影寻踪混沌粒子群优化模型,研究了在土地流转背景下如何对缺水地区微观主体农用水权进行初始分配的问题。[方法]该文利用了投影寻踪技术对微观主体农用水权初始分配问题进行降维处理,采用混沌优化和粒子群优化算法寻找最优投影方向,并通过算例验证分析证明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为农用水权初始分配问题提供了相应的方法和思路。[结果]研究认为,土地流转使农业生产向土地规模化、经营主体职业化、分工专业化方向发展,为农用水权在微观主体之间进行初始分配提供了条件;农用初始水权明晰有利于缺水地区优化农业用水结构,节约农业用水,实施农用水权置换,促进农业用水转向第二、三产业,以推动缺水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社会经济转型发展;在农用水权初始分配过程中各指标重要性水平不能主观评估,应当由不同地区的样本数据驱动,客观地计算决策方案的最优值,公正地确定权重和水权分配比例。[结论]农用水权初始分配应考虑法律制度政策、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多种因素,以构建完善的农用水权初始分配体系。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雪 郑志来
[目的]文章从公平性和效率性2个方面选取6个指标构建了缺水地区微观主体农用水权初始分配指标体系,在该指标体系基础上,提出了投影寻踪混沌粒子群优化模型,研究了在土地流转背景下如何对缺水地区微观主体农用水权进行初始分配的问题。[方法]该文利用了投影寻踪技术对微观主体农用水权初始分配问题进行降维处理,采用混沌优化和粒子群优化算法寻找最优投影方向,并通过算例验证分析证明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为农用水权初始分配问题提供了相应的方法和思路。[结果]研究认为,土地流转使农业生产向土地规模化、经营主体职业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