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93)
- 2023(15053)
- 2022(13045)
- 2021(12103)
- 2020(9964)
- 2019(22903)
- 2018(22893)
- 2017(43590)
- 2016(23911)
- 2015(26896)
- 2014(27018)
- 2013(26795)
- 2012(24832)
- 2011(22566)
- 2010(22797)
- 2009(21018)
- 2008(20623)
- 2007(18270)
- 2006(16334)
- 2005(14856)
- 学科
- 济(97700)
- 经济(97568)
- 管理(70822)
- 业(66679)
- 企(55028)
- 企业(55028)
- 方法(38164)
- 数学(32267)
- 数学方法(31888)
- 中国(28876)
- 农(27006)
- 财(25049)
- 地方(24841)
- 业经(23731)
- 制(22349)
- 学(20836)
- 农业(18013)
- 银(17305)
- 银行(17255)
- 贸(16892)
- 贸易(16877)
- 行(16573)
- 融(16548)
- 金融(16544)
- 环境(16461)
- 易(16303)
- 技术(15955)
- 和(15837)
- 理论(15836)
- 体(15191)
- 机构
- 大学(342780)
- 学院(341672)
- 济(134116)
- 管理(132102)
- 经济(131013)
- 研究(119873)
- 理学(113035)
- 理学院(111698)
- 管理学(109830)
- 管理学院(109210)
- 中国(89209)
- 京(74946)
- 科学(74508)
- 财(64393)
- 所(61358)
- 农(58962)
- 研究所(55429)
- 中心(53440)
- 业大(52090)
- 江(51842)
- 财经(49983)
- 北京(47999)
- 范(46162)
- 农业(45934)
- 师范(45717)
- 经(45218)
- 院(43268)
- 州(42155)
- 经济学(39377)
- 省(37647)
- 基金
- 项目(228942)
- 科学(179045)
- 研究(168451)
- 基金(163921)
- 家(143216)
- 国家(141967)
- 科学基金(120874)
- 社会(104387)
- 社会科(98813)
- 社会科学(98789)
- 省(90720)
- 基金项目(86949)
- 自然(78270)
- 教育(76915)
- 自然科(76372)
- 自然科学(76354)
- 划(76309)
- 自然科学基金(74943)
- 编号(69274)
- 资助(67165)
- 成果(57328)
- 发(52243)
- 重点(51546)
- 部(49878)
- 课题(48750)
- 创(47751)
- 创新(44594)
- 制(43618)
- 科研(43303)
- 项目编号(42523)
- 期刊
- 济(156984)
- 经济(156984)
- 研究(105637)
- 中国(72803)
- 学报(55807)
- 农(55643)
- 管理(51002)
- 科学(50894)
- 财(48755)
- 教育(41951)
- 大学(41781)
- 学学(39163)
- 农业(38028)
- 融(32559)
- 金融(32559)
- 技术(29726)
- 业经(26519)
- 财经(24417)
- 经济研究(23972)
- 经(20736)
- 问题(20182)
- 业(19446)
- 图书(18363)
- 科技(17314)
- 理论(17016)
- 技术经济(16018)
- 版(15846)
- 现代(15798)
- 实践(15538)
- 践(15538)
共检索到5209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黄辉 邓媛方 程志鹏 徐宁 徐继明
在中温(35±1)℃条件下,以水花生和麦秸为发酵原料,研究了其单独和在不同干物质配比(水花生与麦秸比例为21.67:1、7.50∶1和4.23∶1)下的厌氧发酵产气特性。结果表明,当发酵原料总固体(TS)负荷为8%、接种沼液量为20%,水花生和麦秸干物质配比为7.50∶1时产气效果最好,TS和挥发性固体(VS)产气率分别为325.98±4.03 ml/g和437.12±5.01 ml/g,容积产气率为0.36±0.01/d,甲烷含量为60.53±1.09%。VS降解率与日均产气量、TS产气率、VS产气率、容积产气率和沼液总有机碳(TOC)变化率等五项指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性(p<0.01),而其...
关键词:
水花生 麦秸 混合发酵 沼气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楚莉莉 冯永忠 李轶冰 杨改河 任广鑫
【目的】研究不同配比猪粪与小麦秸秆混合厌氧发酵的产气特性,为提高小麦秸秆利用率和产气效率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猪粪、小麦秸秆及其不同配比(干物质质量比1∶1,2∶1,3∶1)的混合物为发酵原料,以沼液为接种物,研究不同发酵原料厌氧发酵过程中pH值、日产气量、累积产气量、气体成分和干物质产气率的变化。【结果】仅以猪粪为原料进行厌氧发酵时,日产气量的峰值(2 142.2 mL/d)、累积产气量(70.36 L)和干物质产气率(351.8 mL/g)明显高于其他4种发酵原料;在3种混合发酵原料中,猪粪与小麦秸秆配比为3∶1时,其日产气量的峰值(2 011.7 mL/d)、累积产气量(49.08 L)...
关键词:
沼气 混合发酵 猪粪 小麦秸秆 产气效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楠 薛胜荣 杨改河 王晓娇
【目的】研究NaOH及其与超声联合预处理对小麦秸秆与猪粪混合厌氧发酵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0%,3%,6%NaOH单独(分别命名为CK,3%,6%处理)或其联合250 W超声波15 min (分别命名为CK+,3%+,6%+处理)预处理小麦秸秆,用扫描电镜观察小麦秸秆表层结构的变化,之后将预处理的小麦秸秆与猪粪按照2∶1,1∶1,1∶2比例(质量比)进行混合发酵,测定小麦秸秆与猪粪不同配比下混合厌氧发酵过程中产气量、pH、碱度和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 fatty acids,VFA)的变化。【结果】经NaOH单独预处理或其与超声波联合预处理后,小麦秸秆表面结构均受到了明显破坏。从发酵开始,各处理的日产气量均在第3天左右达到第1次峰值,在第8天左右下降到最低值;随着水解酸化的进行,各处理的日产气量又出现第2次高峰,但出现高峰时间差异较大。在NaOH单独预处理组或其与超声波联合处理组中,当小麦秸秆与猪粪按照2∶1,1∶1比例混合时,随NaOH含量的增加,累积产气量均呈增大趋势;当小麦秸秆与猪粪按照1∶2比例混合时,NaOH单独预处理组中CK组累积产气量最大,而联合预处理组中3%+处理累积产气量最大。预处理小麦秸秆与猪粪混合厌氧发酵效果依赖于两者混合比例。在整个发酵过程中,当小麦秸秆与猪粪配比分别为2∶1,1∶1和1∶2时,NaOH单独预处理的pH分别为5.6~7.7,5.6~7.6,5.7~7.7,NaOH与超声波联合预处理的pH分别为5.7~7.9,5.6~7.6,5.7~7.7,可见NaOH单独预处理及其与超声波联合预处理的pH并无明显差异。当小麦秸秆与猪粪按照2∶1比例混合时,碱度增加速率最快,并在整个发酵期内总体较高,其次是1∶1配比组,1∶2配比组最低。在发酵过程前期VFA质量浓度变动幅度较大,发酵后期VFA质量浓度变动幅度较小。总体上各预处理小麦秸秆与猪粪配比为1∶1时的VFA质量浓度与1∶2配比组接近,但是高于2∶1配比组。超声单独预处理可提升产气效果,但相比NaOH单独处理,超声与NaOH联合预处理并不具有增强产气效果的协同作用。【结论】经6%NaOH预处理后小麦秸秆与猪粪按照2∶1比例混合后,可获得良好的产气效果。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希 姜婉茹 叶平生 王换换 闫书平 谢娜娜 聂信天 张源淑
为探讨麦秸作为粗饲料的可行性,以苜蓿作为对照,通过对湖羊的饲喂试验分析麦秸对瘤胃发酵代谢及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测定湖羊的消化道内容物pH及重量、血液及瘤胃液脂多糖含量、瘤胃液酶活力、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及脏器指数,并观察肠道组织形态。结果表明:1)与苜蓿干草组相比,麦秸组瘤胃pH显著降低(P<0.05),网胃、瓣胃、皱胃及肠道pH无显著差异;2)与苜蓿干草组相比,麦秸组瘤胃内容物重及占宰前活重比例极显著升高(P<0.01);3)两组湖羊瘤胃内容物和血液中脂多糖浓度均无显著性差异;4)麦秸组瘤胃内容物中木聚糖酶活力显著高于苜蓿干草组(P<0.01);5)两组湖羊瘤胃中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无显著差异;6)两组湖羊脏器指数无显著差异;7)两组湖羊十二指肠、空肠和盲肠组织形态无病理性变化。综上,与苜蓿相比,饲喂麦秸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湖羊瘤胃排空速率,显著提高瘤胃木聚糖酶活力,促进纤维水解;饲喂苜蓿或麦秸均不会改变湖羊瘤胃发酵类型,不会影响瘤胃代谢及肠道组织形态,为麦秸在反刍动物上的合理利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关键词:
湖羊 麦秸 瘤胃发酵 肠道组织形态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宗成 吴金鑫 朱九刚 董志浩 李君风 邵涛 刘秦华
【目的】随着食品业与加工业的不断发展,产生了诸如西瓜皮,蚕豆荚以及啤酒糟等大量的农副产物,造成环境的污染。为提高农副产物和小麦秸秆的饲料化程度,减小环境压力,通过探究添加剂对农副产物(西瓜皮、蚕豆荚和啤酒糟)与小麦秸秆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为提高农副产品利用率和青贮品质研究提供借鉴。【方法】以混合农副产物(西瓜皮﹕蚕豆荚﹕啤酒糟=1﹕3﹕4)和小麦秸秆为原材料,按鲜重比100%﹕0(MW)、25%﹕75%(X25)、50%﹕50%(X50)和75%﹕25%(X75)进行混合青贮,并对各混合青贮进行添加剂处理:添加1×10~6 cfu?g~(-1)布氏乳杆菌(B),0.2%FW纤维素酶(C)和1×10~6 cfu·g~(-1)鼠李糖乳杆菌(R),以无添加剂(CON)为对照,将不同处理的200g新鲜材料装入容积为250 mL的聚乙烯塑料瓶中。在室温下青贮60 d后,开窖分析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不同处理的青贮饲料与原料通过两层纱布和定性滤纸过滤,浸提液用于pH测定;将原材料和青贮饲料烘干至恒重后测定干物质含量(DM);蛋白质(CP)采用凯氏定氮法进行测定;采用范氏纤维测定法测定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采用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WSC);培养基培养微生物后计数;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有机酸;氨态氮含量(NH_3-N)采用苯酚-次氯酸钠比色法测定。【结果】与MW相比,X25中NH_3-N含量显著降低(P<0.05);X50中pH和NH_3-N含量显著下降(P<0.05);此外,相比于MW,X25、X50和X75显著降低丁酸含量(P<0.05)。在MW中,与对照组相比,添加C显著降低pH和NH_3-N含量(P<0.05)。在X25中,与对照组相比,添加C显著降低pH(P<0.05),提高LA含量(P<0.05);添加R显著降低NH_3-N含量(P<0.05)。在X50中,与对照组相比,添加C显著降低pH和NH_3-N含量(P<0.05),添加B显著降低NH_3-N含量(P<0.05)。在X75中,与对照组相比,添加C能够显著降低pH和NH_3-N含量(P<0.05)。DM、NDF和ADF含量随小麦秸秆混合比例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相比之下,CP随小麦秸秆混合比例的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与MW相比,X25、X50和X75显著提高了WSC含量(P<0.05)。在X25中,与对照组相比,添加C显著降低了NDF和ADF含量(P<0.05);在X50中,相比于对照组,添加B和C显著降低NDF含量(P<0.05);在X75中,相比于对照组,添加B、C和R显著降低NDF和ADF含量(P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庄贵阳 孙金世
秸秆经发酵制沼气和氨化制取氨化饲料是提高秸秆利用价值的2种方法。对利用麦秸兼制沼气和氨化饲料的结合工艺进行了研究。实验证明,固体床酸化两步发酵及氨化工艺实现了秸秆能流和物流的分流转化,工艺是可行的。提出了牛粪和麦秸共同处理的新工艺。
关键词:
发酵 酸化 氨化 固体床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文静 张彤 李伟 李轶冰 杨改河
【目的】研究温度、原料配比对鸡粪与水稻秸秆混合原料厌氧发酵产气特性的影响,为提高厌氧发酵的产气效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可控性恒温沼气发酵装置,以不同配比(0.5∶1,1∶1,2∶1,3∶1)的鸡粪与水稻秸秆为发酵原料,在总固体(TS)质量分数为8%的情况下,研究各配比鸡粪与水稻秸秆在25,30,35,40℃下的厌氧发酵情况,并用SAS软件对温度、鸡粪与水稻秸秆配比和累积产气量的关系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25~40℃条件下,各配比鸡粪与水稻秸秆均能正常发酵产生沼气,发酵时间随温度上升而下降,鸡粪与水稻秸秆各配比对发酵时间无显著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除鸡粪与水稻秸秆配比为1∶1时的...
关键词:
鸡粪 水稻秸秆 厌氧发酵 温度 配比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燕梅 王源超 乔广行 庄义庆 郑小波
为了开发恶性杂草水花生的生防真菌制剂,从自然发病的水花生病组织上分离了1株对水花生具有强致病性的病原真菌菌株WNJ01。该菌株在PSA平板上菌落为粉红色,生长速率为0.475 cm.d-1;不产生小型分生孢子,大型分生孢子3~5隔,具有明显的足胞,孢子大小为(36~56)μm×(4.0~5.6)μm,鉴定为镰刀菌(Fusariumsp.)。该菌株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当喷雾接种病原菌的孢子量为1×106mL-1时,接种后5 d水花生地上部完全萎蔫,15 d后地下部完全腐烂;接种后保湿超过6 h可以明显提高该菌株的致病效果;在孢子悬浮液中添加0.1%的吐温-20可以提高51.8%的致死效...
关键词:
水花生 生物防治 镰刀菌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俊龙 胡宏伟 张成虎
为探索3种饲草作青贮的最佳混合比例,本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根据燕麦(Avena sativa)、全株玉米(Zea mays)和大豆(Glycine max)秸秆质量的不同比例分为7个处理,分别为90:0:10(Ⅰ)、72:18:10(Ⅱ)、54:36:10(Ⅲ)、45:45:10(Ⅳ)、36:54:10(Ⅴ)、18:72:10(Ⅵ)、0:90:10(Ⅶ),每个处理3个重复。按照1~2 cm的切割长度将3种饲草铡碎,晾晒至含水量在65%~70%后按照设计比例混合均匀。用青贮裹包机制作成裹包青贮,紧实度为600 kg·m~(-3),单个包重55 kg,裹包5层,置于阴凉干燥处45 d后采样。结果表明:青贮料感官品质随全株玉米占比增加而提高,青贮料的芳香味变浓,茎叶结构变完整,色泽由淡褐色变为黄绿色。随着全株玉米占比提高,丁酸、乙酸的含量均逐渐降低,丁酸含量从处理Ⅰ的0.89%降至处理Ⅶ的0.32%(P 0.05),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 <0.01)。综合考虑,燕麦、全株玉米、大豆秸秆按照36:54:10的比例混合青贮,其发酵品质及营养品质最好,DM、CP、NDF、ADF、WSC含量分别为33.30%、6.65%、53.48%、29.73%和2.71%。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军德 陈思 杨璐 闫潇 陈璋
为降低纳豆氨腥味,提高纳豆激酶活力,从工艺条件入手,以纳豆感官、挥发性盐基氮含量和纳豆激酶活力作为评判标准,首先采用单因素试验探索了沼泽红假单胞菌与纳豆芽孢杆菌的比例、发酵温度、发酵时间3个单因素的最佳条件,然后通过正交试验探索了这3个因素的最佳联合条件。结果表明:最佳联合条件为沼泽红假单胞菌与纳豆芽孢杆菌比例1∶50,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22h,在此发酵条件下,纳豆口感好,氨腥味明显降低,纳豆激酶活力增大显著,可达8432.003U·g~(-1),与纳豆芽孢杆菌单独发酵纳豆时相比提高53.74%,氨含量降低79.81%。纳豆芽孢杆菌与沼泽红假单胞菌混合发酵在保持纳豆原有的保健功效外,还丰...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尹梦丽 黄文明 陈煜 李顺豪 韦艳群 左福元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添加不同比例的花生(Arachis hypogaea)秧和玉米(Zea mays)粉对浓香型白酒糟厌氧发酵品质和体外瘤胃降解率的影响,提高白酒糟的营养价值和延长安全储存期。采用2因素3水平试验设计,花生秧的添加量分别为白酒糟(鲜重)的0、5%、10%;玉米粉的添加量分别为白酒糟(鲜重)的0、2%、4%。厌氧发酵后评定发酵品质和体外瘤胃降解率。结果表明:1)厌氧发酵180 d时,添加花生秧显著提高了白酒糟的pH (P <0.05),对乳酸(LA)、乙酸(AA)含量无显著影响(P> 0.05),添加玉米粉显著降低了白酒糟的AA含量(P <0.05),对pH和LA含量无显著影响(P> 0.05)。同时添加5%花生秧和4%玉米粉显著降低了NH3-N/TN以及丙酸(PA)含量(P <0.05)。对照组的V-Score评分最低,为87.83,同时添加5%花生秧和4%玉米粉处理组的V-Score评分最高,为97.23。2)未经厌氧发酵时,添加花生秧显著提高了干物质(DM)、中性洗涤纤维(NDF)的体外瘤胃降解率(P <0.05),添加玉米粉对DM、NDF的体外瘤胃降解率无显著影响(P> 0.05)。同时添加10%花生秧和4%玉米粉显著提高了粗蛋白(CP)、酸性洗涤纤维(ADF)的体外瘤胃降解率(P <0.05)。厌氧发酵180 d时,添加花生秧和玉米粉均显著提高了DM、ADF的体外瘤胃降解率(P <0.05)。同时添加10%花生秧和4%玉米粉显著提高了CP、NDF的体外瘤胃降解率。综上所述,添加花生秧、玉米粉可改善白酒糟厌氧发酵品质,提高发酵白酒糟的体外瘤胃降解率;同时添加5%花生秧和4%玉米粉改善厌氧发酵品质的效果最好,同时添加10%花生秧和4%玉米粉提高发酵白酒糟体外瘤胃降解率的效果最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司美茹 薛泉宏 蔡艳
采用混合培养法 ,研究了假丝酵母对黑曲霉和烟曲霉固态发酵中纤维素酶及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1接入少量假丝酵母混合培养 ,可明显提高黑曲霉和烟曲霉纤维素酶系中滤纸酶、羧甲基纤维素酶、微晶纤维素酶及淀粉酶的活性。混合培养时 ,黑曲霉发酵产物中上述 4种酶的峰值酶活较黑曲霉单独培养时分别提高 36 .1% ,11.1% ,16 .2 %及 4 1.8% ;烟曲霉分别提高 2 4 .9% ,5 2 .8% ,4 0 .8%及 16 3.5 %。 2混合培养时 ,在黑曲霉和烟曲霉中 ,除黑曲霉的滤纸酶和淀粉酶外 ,其余纤维素酶和淀粉酶的产酶高峰期较单纯培养提前 2 4 h出现 ,接入酵母菌加快了...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磊 李雅乾 陈捷 衣思瑶 任大明
通过对峙培养试验从4株木霉菌株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SH2303、HF3407,深绿木霉(Trichoderma aureoviride)LY1208、SG3407中筛选出了2株对尖孢镰刀菌、串珠镰刀菌、番茄灰霉菌均具有较好抑制作用的菌株SH2303和HF3407,并对这2株菌进行生长特性及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SH2303和HF3407平板培养生长迅速,产孢量大,遗传稳定性较强。将SH2303与其他3株菌分别进行复配,并选定接种量、接种比例、转速共4因素,做四因素三水平混合发酵正交设计试验,结果表明:SH2303和HF3407混合发酵的产孢量较高,可达4.7×...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伟 李文静 张彤 李轶冰 任广鑫
【目的】研究鸡粪、猪粪与玉米秆不同配比对混合厌氧发酵产气效果的影响,为提高混合原料厌氧发酵产气效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研究设计的可控性恒温厌氧发酵装置,在恒温35℃和料液总固体质量分数为8%的条件下,以常温厌氧发酵沼气池的发酵底物沼液为接种物,研究鸡粪、猪粪与玉米秆按4种不同配比(干物质质量比分别为3∶1,2∶1,1∶1,1∶2)混合发酵对产气效果的影响。【结果】在35℃条件下,鸡粪与玉米秆、猪粪与玉米秆均以2∶1配比的产气效果最好,其中鸡粪与玉米秆混合的平均累积产气量最高,为13 493 mL,其次是猪粪与玉米秆,平均累积产气量为12 433 mL。通过模型预测,当鸡粪与玉米秆配比为1...
关键词:
鸡粪 猪粪 玉米秆 厌氧发酵 沼气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倩倩 覃杰 马得草 陶永胜
【目的】研究优选发酵毕赤酵母(Pichia fermentans)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混合发酵对‘爱格丽’(Ecolly)干白葡萄酒的增香作用,优化干白葡萄酒的酿造工艺。【方法】将发酵毕赤酵母菌株H5Y-28与酿酒酵母菌株F5以10﹕1、4﹕1、1﹕1、1﹕4、1﹕10比例接种,进行模拟葡萄汁的混合发酵,并以酿酒酵母纯发酵为对照,发酵过程中监测酵母的活菌数、总菌数,建立菌体生长动力学模型。按相同接种比例进行爱格丽干白葡萄酒的发酵应用,以酿酒酵母纯发酵和添加发酵毕赤酵母胞外酶处理作为对照,酿造次年4月,对所酿葡萄酒酒样进行香气的感官分析和GC-MS分析。【结果】菌体生长动力学表明,随着发酵毕赤酵母接种比例的升高,其存活数量和存活时间明显增加,但优选菌株H5Y-28的高比例(10﹕1、4﹕1)接种处理会降低酿酒酵母的最大生长数量。感官分析结果表明,混合发酵有利于增强‘爱格丽’葡萄酒的果香和花香,尤其是热带水果香气,但高发酵毕赤酵母接种比例(10﹕1)会给葡萄酒带来较强的生青味,而酒样1﹕1、4﹕1仅引入较弱的生青味。挥发性香气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品种香气成分的含量随着发酵毕赤酵母接种比例的升高而增加,尤其是萜烯类和C13-去甲类异戊二烯化合物。此外,添加胞外酶能显著提高葡萄酒品种香气的含量,尤其是C13-去甲类异戊二烯化合物的含量(高于纯酿酒酵母发酵酒样90%)。混合发酵显著增加了酒样中发酵香气中的乙酸酯、C6—C12脂肪酸及其酯类、异戊醇与苯乙醇的含量。与单一酿酒酵母发酵酒样相比,1﹕1接种比例有助于提高酒样中26%品种香气成分和39%发酵香气成分的含量,尤其是显著地提高了中链脂肪酸乙酯的含量(40%)。【结论】毕赤酵母与酿酒酵母1﹕1接种处理不影响酿酒酵母生长,且具有较强的增香酿造潜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