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70)
- 2023(6963)
- 2022(5822)
- 2021(5190)
- 2020(4397)
- 2019(9662)
- 2018(9288)
- 2017(17058)
- 2016(9612)
- 2015(10213)
- 2014(9695)
- 2013(9378)
- 2012(8699)
- 2011(7611)
- 2010(7307)
- 2009(6729)
- 2008(6596)
- 2007(5776)
- 2006(4949)
- 2005(4283)
- 学科
- 济(32871)
- 经济(32824)
- 业(26282)
- 管理(25769)
- 企(20723)
- 企业(20723)
- 方法(15845)
- 数学(14182)
- 数学方法(14041)
- 学(11309)
- 财(10350)
- 农(10013)
- 中国(8565)
- 贸(8401)
- 贸易(8399)
- 易(8210)
- 业经(7509)
- 农业(7001)
- 务(6696)
- 财务(6694)
- 财务管理(6682)
- 企业财务(6372)
- 制(6100)
- 技术(6021)
- 环境(5793)
- 银(5240)
- 银行(5174)
- 地方(5015)
- 融(5008)
- 金融(5008)
- 机构
- 大学(135371)
- 学院(134105)
- 研究(52401)
- 济(51400)
- 经济(50474)
- 管理(47057)
- 理学(41723)
- 理学院(41174)
- 管理学(40145)
- 管理学院(39951)
- 农(39695)
- 科学(38686)
- 中国(37443)
- 农业(32251)
- 业大(31064)
- 所(29785)
- 京(29458)
- 研究所(27872)
- 中心(22799)
- 财(21417)
- 农业大学(21365)
- 江(19804)
- 院(19258)
- 省(18721)
- 室(18399)
- 北京(18104)
- 财经(17576)
- 科学院(17473)
- 业(17384)
- 实验(17210)
- 基金
- 项目(101920)
- 科学(78081)
- 基金(75295)
- 家(72407)
- 国家(71862)
- 研究(61036)
- 科学基金(58573)
- 自然(43033)
- 自然科(42050)
- 自然科学(42027)
- 自然科学基金(41342)
- 基金项目(40254)
- 省(39762)
- 社会(38766)
- 社会科(36743)
- 社会科学(36731)
- 划(35258)
- 资助(30489)
- 教育(26925)
- 计划(24121)
- 重点(24094)
- 科技(22333)
- 发(21536)
- 创(21513)
- 科研(21256)
- 部(21252)
- 编号(20890)
- 创新(20269)
- 业(20178)
- 专项(18304)
共检索到1875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唐海龙 龚伟 王景燕 舒正悦 黄帅 赵昌平 周书玉
为了解水肥措施对竹叶花椒Zanthoxylum armatum土壤养分含量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通过盆栽设置土壤含水量(20.0%, 40.0%, 60.0%和80.0%的田间持水量),氮肥(氮施肥量分别为0, 75.0, 150.0和300.0 kg·hm~(-2)),磷肥(五氧化二磷施肥量分别为0, 30.0, 60.0和120.0 kg·hm~(-2))和钾肥(氧化钾施肥量分别为0, 75.0, 150.0和300.0kg·hm~(-2))4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研究水肥耦合对盆栽竹叶花椒生长、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竹叶花椒地径(D),苗高(H)和D2H,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总微生物数量、碱解氮和有效磷质量分数均随土壤水分含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地径、苗高和D2H,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质量分数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和总微生物数量随施肥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养分含量与竹叶花椒地径和苗高均呈显著相关;土壤肥力隶属度和D2H呈显著相关。通过对土壤肥力隶属度(y)与土壤含水量(x1),氮肥(x2),磷肥(x3)和钾肥(x4)的多元回归预测得到,最适宜竹叶花椒幼苗土壤养分和微生物提高的水肥组合为:土壤含水量为61.5%,施肥量为244.3 kg·hm~(-2)氮肥, 112.4 kg·hm~(-2)磷肥和240.1kg·hm~(-2)钾肥。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林启美 熊顺贵 孙明德
将含自生固氮菌、解磷菌和解钾菌的生物肥料加入土壤进行原位培养,发现这些微生物在土壤中能够存活,并且大量繁殖;自生固氮菌表现出一定的固氮效果,解磷菌能够增加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具有一定的解磷能力,但解钾菌没有明显的解钾作用。
关键词:
自生固氮菌 解磷菌 解钾菌 土壤养分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郭萍 文庭池 董玲玲 魏成熙 石俊雄 李波
本文研究了施肥对烟田土壤养分含量和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对土壤养分含量有显著影响,施肥能显著增加土壤养分的含量,尤其以施用烟草专用肥+菌液最为显著。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对不同施肥处理响应是不同的,施肥能够显著增加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增强土壤酶的活性。将土壤养分与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进行回归分析可以发现,其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与土壤养分相比,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变化更加敏感,其作为土壤肥力的评价指标更为合理。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彬 孙龙 胡海清 孙志虎
以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火后不同强度(重度、中度、轻度)及未火烧区的土壤为研究对象,于火烧结束3年后(2009年)的秋季,采用氯仿熏蒸浸提法测定了不同强度火烧后土壤的微生物生物量碳(Cmic)和微生物生物量氮(Nmic),并研究其与土壤养分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兴安落叶松林重度火烧区的Cmic显著高于中度、轻度和未火烧区,Nmic在不同强度火烧样地间差异不显著,但在重度火烧区出现最高值。其中重度、中度、轻度和对照的Cmic平均为692.8、499.94、28.8和498.7 mg.kg-1,而Nmic分别为70.65、5.25、0.9和54.1 mg.kg-1。土壤含水量、土壤pH值、土壤有机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申为宝 杨洪强
蚯蚓和微生物是重要的土壤生物,对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改变土壤养分及重金属的有效性有重要影响。本文综述了蚯蚓和微生物在改善土壤结构、调控土壤养分等方面的作用,以及它们通过吸附、富集、沉淀、溶解、氧化还原等行为,对重金属生物有效性产生的影响,目的是为现代农业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蚯蚓 微生物 养分 重金属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洪坤 严贤春
【目的】本文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免耕、翻耕、旋耕)对果园土壤养分及微生物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大田控制实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养分、微生物活性。【结果】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pH值略显酸性,土壤容重与pH值变化趋势相反,大致表现为免耕>翻耕>旋耕;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养分(有机碳、全氮含量)和有效养分(有效磷、有效氮和有效钾)均呈现出一致性规律,大致表现为翻耕>旋耕>免耕,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全磷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与免耕相比,翻耕和旋耕条件下,土壤土壤微生物总数量均有明显的增加,大致表现为翻耕>旋耕>免耕;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变化趋势相一致,细菌数量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土壤放线菌和细菌数量基本表现为翻耕>旋耕>免耕,其中不同耕作方式差异均显著(P旋耕>免耕;不同耕作方式脲酶活性、脱氢酶活性、蔗糖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均表现为翻耕>旋耕>免耕,其中不同耕作方式脱氢酶活性差异均显著(P旋耕>免耕,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微生物活度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微生物量碳周转率高于氮周转率,说明微生物量碳更新比微生物量氮快,其中翻耕处理下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更新较旋耕和免耕快。
关键词:
耕作方式 果园 土壤养分 微生物活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丹梅 段玉琪 杨宇虹 晋艳 黄建国 袁玲
【目的】了解施肥与土壤培肥和作物真菌病害的关系,为烤烟科学施肥、保持农业生产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积累资料。【方法】利用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的长期肥料定位试验,设置长期不施肥(CK)、纯施化肥(CF)和有机无机肥配施(MCF)等处理,采用常规分析方法测定磷脂脂肪酸(PLFAs)和454高通量测序技术,分别就施肥对植烟土壤有机质、养分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经16年长期施肥后,MCF使土壤有机质提高19.63%,有效磷增加;CF降低土壤有机质20.56%,碱解氮和有效钾减少。施肥显著增加微生物标记性磷脂脂肪酸(PLFAs)的种类和总量,尤以MCF最为显著,说明施肥尤其是MCF显著提...
关键词:
长期施肥 土壤养分 土壤微生物 烤烟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伟 周波 束怀瑞
【目的】研究生物炭和生物有机肥处理对平邑甜茶根系及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等指标的影响,为果园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添加生物炭和生物有机肥处理,分析不同生物炭和生物有机肥处理对植株根系、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施用生物有机肥和生物炭均可增加细吸收根量、细吸收根面积、土壤和根际可培养微生物量,提高土壤FDA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二者联合施用效果最佳。生物炭处理对细吸收根面积的改善效果优于生物有机肥处理,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改善效果则不如生物有机肥处理;10%生物肥+6%生物炭、10%生物肥+3%生物炭处理细吸收根面积分别是CK的6.6和10倍,10%生物肥处理...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翔 范艺宽 毛家伟 孙春河 桂言伟 陈启龙
分析了烤烟连作与轮作对土壤养分含量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以及底肥中硝态氮(NO3--N)、铵态氮(NH4+-N)不同配施比例对烤烟生育期土壤NO3--N的影响。结果表明,烟田连作3年、6年与轮作相比,土壤有机质均下降,速效氮、磷和钾含量增加,pH值上升;连作6年与3年相比,土壤pH值、速效磷和速效钾又有所升高,碱解氮持平,有机质降低4.3%。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随连作年限增加而呈减少趋势,真菌以连作3年最低;连作使细菌和真菌有益菌群数量降低,而腐霉等有害菌群数量增加。烤烟生育前期,随着底肥中NO3--N施用比例增加,耕层土壤NO3--N含量增加,而生育中后期没有显著差异;随着烤烟生育期推进,土壤N...
关键词:
烤烟 种植制度 施肥 土壤养分 微生物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熊顺贵 孙明德 徐菁
将无机化肥、有机肥和微生物生物肥作底肥施入种植冬小麦的土壤,并在作物生长发育不同时期,测定微生物生物量碳(Bc)、速效 N,P,K 含量。研究发现各施肥处理之间 Bc 没有显著差异,而土壤无机氮(NH_4~+-N 和 NO_~--N)含量大幅度增加,尤其是施用化肥的小区,在整个冬季,土壤都保持很高的 NH_4~+-N 水平(比施用生物肥的土壤,高出30mg·kg~(-1)以上),极易造成氨的挥发损失。施肥也大幅度提高土壤速效磷含量,尤其生物肥处理,土壤速效磷含量比其他肥料处理要高10mg·kg~(-1)左右,但施肥对土壤速效钾的含量没有显著地影响。施肥各处理的小麦产量比不施肥处理略有增加,但没...
关键词:
化肥 有机肥 生物肥 冬小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侯建伟 邢存芳 邓晓梅 陈芬 余高
【目的】研究不同秸秆生物质炭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为土壤改良和秸秆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玉米、水稻和油菜秸秆500℃炭化6 h得到的生物质炭为材料,以花椒林下黄壤为供试土壤,通过室内培育试验,以不添加任何生物质炭为对照(CK),测定了不同添加量(1%,2%,4%,均为质量分数)玉米、水稻和油菜秸秆生物质炭处理土壤的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和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中性磷酸酶)活性,并分析了土壤微生物数量与酶活性之间的相关性,计算了不同处理的土壤酶指数(SEI)。【结果】秸秆生物质炭类型和添加量均会影响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与对照相比,秸秆生物质炭处理土壤的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分别增加了42.7%~211.8%和4.9%~291.7%,真菌数量降低了15.2%~52.5%。3种秸秆生物质炭中,当添加量相同时,水稻秸秆生物质炭处理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及微生物总量最高。与对照相比,添加生物质炭显著降低了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提高了土壤脲酶、蔗糖酶和中性磷酸酶活性,当添加量为2%时,水稻秸秆生物质炭的土壤酶指数最大(SEI=0.62),是其他秸秆生物质炭SEI的1.07~1.23倍。【结论】花椒林下土壤微生物数量与酶活性密切相关,施用生物质炭改善了土壤生物环境。从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指数综合考虑,添加2%水稻秸秆生物质炭对改善花椒林下土壤生物环境的综合效果最优。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吕军 文庭池 郭坤亮 康冀川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施用酒糟生物有机肥和微生物菌剂对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及高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都随生育期推进表现为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施用酒糟生物有机肥和微生物菌剂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明显高于复合肥和普通有机肥,且随酒糟生物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在处理Ⅲ达到拐点,再增加施肥各指标变化不显著。同时,施用酒糟生物有机肥+微生物菌剂的最高产量高于复合肥和普通有机肥。从总体上讲,施用酒糟生物有机肥+微生物菌剂的施肥方式效果好、产量高,是有机高粱生产的新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