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51)
2023(7795)
2022(6843)
2021(6320)
2020(5651)
2019(13030)
2018(13158)
2017(24853)
2016(14384)
2015(16568)
2014(17223)
2013(16913)
2012(16215)
2011(14683)
2010(15292)
2009(14315)
2008(14441)
2007(13452)
2006(11619)
2005(10472)
作者
(46335)
(39006)
(38942)
(37060)
(24854)
(18733)
(17747)
(15318)
(14763)
(14200)
(13502)
(13213)
(12626)
(12600)
(12548)
(12232)
(12139)
(11551)
(11425)
(11361)
(9962)
(9921)
(9755)
(9032)
(8833)
(8804)
(8780)
(8696)
(8192)
(8103)
学科
(57264)
经济(57190)
管理(37230)
(34750)
方法(27074)
(27046)
企业(27046)
数学(23643)
数学方法(23372)
(17473)
(15823)
中国(15076)
(14954)
(12951)
地方(11850)
农业(11150)
业经(11134)
(10666)
贸易(10665)
理论(10299)
(10285)
(9984)
银行(9938)
(9658)
(9645)
金融(9635)
(9510)
(9493)
(8566)
财务(8532)
机构
大学(217450)
学院(215598)
(81857)
经济(79846)
研究(78746)
管理(75703)
理学(64396)
理学院(63533)
管理学(62077)
管理学院(61691)
中国(57667)
科学(52697)
(48574)
(47910)
(43567)
研究所(39892)
农业(39142)
(39121)
业大(38298)
中心(35691)
(35462)
财经(30573)
(30083)
北京(29798)
师范(29679)
(27504)
(27479)
(27271)
(26286)
技术(25542)
基金
项目(141245)
科学(107734)
研究(99177)
基金(99088)
(89109)
国家(88374)
科学基金(72034)
社会(58993)
(56844)
社会科(55586)
社会科学(55565)
基金项目(52520)
(48669)
自然(47856)
自然科(46702)
教育(46697)
自然科学(46680)
自然科学基金(45842)
编号(41299)
资助(41250)
成果(35386)
重点(32986)
(31024)
(30637)
课题(29815)
(28469)
计划(28395)
科研(27592)
创新(26741)
科技(25537)
期刊
(92383)
经济(92383)
研究(60913)
中国(44794)
(44734)
学报(44153)
科学(36329)
大学(31582)
(31279)
农业(30447)
学学(29843)
教育(25834)
管理(25274)
技术(18550)
(18485)
金融(18485)
(16149)
财经(15230)
业经(15162)
经济研究(14297)
(13248)
(13052)
问题(12803)
业大(12326)
图书(11196)
农业大学(10564)
技术经济(10468)
统计(10458)
理论(10269)
(10030)
共检索到3237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彭昊  翟英  张芊  张治国  宛淑艳  郭玉朋  吴金霞  孙学辉  孙颖  孙大业  路铁刚  
【目的】在水稻中建立高效RNA干涉(RNAi)技术体系。【方法】构建适合水稻转化的RNAi诱导载体pCADS1341;为检测其有效性,使用它构建针对GUS基因的RNAi载体,并利用基因枪转化法导入GUS基因稳定表达的转基因水稻愈伤组织;为探讨影响水稻中转基因诱导的RNAi效率的因素,针对水稻基因AK121286进行系统的RNAi分析:通过Southern和Northern杂交从T0代RNAi植株中筛选出T-DNA为单拷贝插入,且基因的表达被高效抑制的株系,对来源于该株系的T1代植株进行半定量RT-PCR检测。【结果】GUS染色分析结果表明RNAi诱导元件的瞬时表达可显著抑制GUS基因的表达;R...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坚  兰涛  段远霖  刁志娟  童治军  连肖华  吴为人  
大麦糖信号转录因子SUSIBA2是WRKY超基因家族的一员,通过识别某些淀粉合成酶基因启动子区的糖应答元件调控胚乳中淀粉的积累.本研究根据SUSIBA2序列,从水稻基因组中搜索到1个与SUSIBA2相似的基因,称为SUSIRI.利用PCR方法,从水稻基因组DNA中克隆出该基因第3外显子455 bp的片段,它包含1个WRKY保守结构域.以此作为干扰序列,构建了干扰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其转化水稻,获得了16株T0代阳性植株.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菊萍  郭蔼光  张开泰  
RNA干涉(RNA interference,RNA1)是由双链RNA导入而引起的转录后基因沉默,它可以作为一种有力的工具在多种有机体中抑制特异性基因的表达。文章简要介绍了RNA干涉的发现史、作用机制、特点及该项技术的用途。RNA1的作用机制可以分为起始阶段和效应阶段。双链RNA被Dicer消化成siRNAs(small interfermg RNAs),进一步形成RNA诱导沉默复合物(RNA-mduced silencmg complex,or RISC),在siRNAs的引导下切割靶mRNA。RNAi技术在疾病的基因治疗、功能基因组学及细胞信号通路分析等力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高永峰  刘继恺  范晶  彭奕  黄科  张敦房  刘永胜  
【目的】穗发芽是种子在收获前遇到阴雨潮湿环境时,在田间母体植株上发芽的现象,是水稻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水稻穗发芽的表现性状和玉米种子特异的viviparous1(vp1)突变体表型非常相似。VP1是种子成熟和休眠所必须的脱落酸信号转导途径中的重要转录因子,因此利用转基因技术研究水稻同源基因OsVP1的生物学功能对有效控制杂交水稻穗发芽的发生和危害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将水稻OsVP1片段导入到植物表达载体pHB,构建OsVP1的RNA干涉植物表达载体pHB-OsVP1RNAi;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入水稻品种日本晴,并获得阳性植株。【结果】半定量RT-PCR分析显示,转基因植株胚中的OsV...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虹颖  苏彦华  
为了能准确、快捷地追踪目标基因在水稻中的表达,并提供在不同植物中基因表达的研究基础,优化了水稻RNA原位杂交体系。以卡诺固定液处理材料,原位杂交结果显示:细胞边界清楚,标本背景清晰,检测信号强。设置了0、15、25、35和45 min 5个消化时间梯度,消化时间是25 min的试验结果显示:杂交信号分布于整个受检表面,信号可检测性强,并在不同组织结构中信号强弱不同。以根尖为材料,杂交液A的检测信号符合分布规律,杂交液B验证反义探针检测信号较弱,杂交液C验证反义探针检测信号进一步减弱,并伴随着验证正义探针信号增强。以叶片为试验材料,杂交液A和B的原位杂交结果差异不大,而杂交液C验证反义探针信号减...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西若曲宗   向登豪   郭子龙   姚义龙   董发明   熊立仲  
为进一步挖掘控制水稻抗倒伏的基因,以524份水稻种质资源为材料,采用GWAS(Genome-wide association analysis)鉴定与抗倒伏性状显著关联的位点qRLG7,通过基因表达水平分析和候选基因关联分析确定调控水稻抗倒伏性的候选基因,在分析候选基因的表达特征和启动子区自然变异基础上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2个候选基因的突变体家系,考察转基因材料的抗倒伏性状。结果显示,编码肌醇-1-单磷酸酶的2个串联排列基因LOC_Os07g37220和LOC_Os07g37230在离茎秆基部5 cm节间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余候选基因,而且这2个候选基因的表达量在极端抗倒伏和易倒伏2组材料中存在极显著差异;通过候选基因关联分析发现这2个基因启动子区的SNP与离基部5 cm茎秆直径(CD5)的表型值显著关联,且基于显著关联SNP的2种单倍型的CD5表型值存在显著差异,这2个候选基因的2种单倍型启动子活性检测结果也表明2种单倍型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2个基因的功能缺失突变体植株在基部节间抗折力、茎秆厚度、茎秆直径以及株高和穗质量等性状方面与野生型对照存在显著差异。结果表明,候选基因LOC_Os07g37220和LOC_Os07g37230具有一定的抗倒伏功能。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颖  王春台  覃永华  
水稻Os VDAC3是编码一个可能12次跨膜的线粒体基因,芯片数据显示该基因在水稻根和花器官中表达最强,并受干旱、盐及多种激素显著诱导.以T1代Os VDAC3超表达转基因植株为材料,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植株中基因Os VDAC3的表达水平,筛选超表达家系进行盐胁迫和甘露醇胁迫试验,结果显示超表达Os VDAC3能显著增强水稻的抗逆性,表明Os VDAC3是水稻逆境胁迫中的正调控因子.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秋韵  田云录  刘晓岚  余珺  唐伟杰  陈高明  林之希  李静  王春明  万建民  
[目的]氮元素是水稻最重要的营养元素之一,对水稻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因此,研究新的高效利用氮素基因将有助于水稻品种的改良。[方法]通过对117份水稻地方品种的耐低氮表型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鉴定了一个水稻氮素利用相关基因OsTPP6,对野生型DongJin和OsTPP6 T-DNA插入突变体进行氮素利用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不同浓度、不同时间硝酸盐响应分析,硝酸盐~(15)N吸收速率的分析,苗期和大田表型验证,籽粒表型观察、淀粉代谢相关基因差异表达分析和籽粒淀粉理化性质分析。[结果]与野生型相比,OsTPP6 T-DNA插入系与硝态氮利用相关的基因均显著上调,OsTPP6对低浓度硝酸盐有积极的响应,T-DNA插入系对硝酸根的响应要高于野生型。田间试验表明,T-DNA插入系与产量相关的性状,例如单株有效分蘖数、结实率、千粒重对氮素的响应均要高于野生型。T-DNA插入系籽粒淀粉代谢紊乱,理化性质改变,与淀粉代谢相关的基因均显著上调。[结论]OsTPP6参与硝态氮利用相关途径,影响籽粒淀粉代谢,为研究水稻高效利用氮素、籽粒品质改良提供了部分理论基础。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高华  
民国时期,当时的政学界人士对地方审计取干涉主义抑或放任主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有关省、县审计监督制度体系构建方案不断提出并付诸实践。虽然有些主张及其实践未必符合审计的独立原则,从中枢、省至县的垂直型审计监督体系也并没有真正构建起来,但当时的地方审计尤其是省级审计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至今仍然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许子怡  程行  沈奇  赵亚男  汤佳玉  刘喜  
【目的】为了丰富和加深人们对植物叶色形成的分子机理认识,对水稻黄绿叶突变体ygl3(yellow green leaf 3)进行表型鉴定和基因克隆,阐明YGL3的分子功能,为解析YGL3调控水稻叶色形成的分子机理奠定基础。【方法】从水稻中花11 CRISPR-Cas9敲除突变体库中鉴定出2份稳定遗传的等位黄绿叶突变体,命名为ygl3-1与ygl3-2,对突变体的表型进行鉴定,测定野生型和突变体苗期的叶绿素含量,运用透射电镜观察野生型和突变体ygl3的叶绿体结构。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YGL3的组织表达模式,并使用BioXM 2.6软件对YGL3及其同源蛋白序列进行比对,采用酵母双杂交方法筛选YGL3的互作蛋白。【结果】在苗期,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ygl3叶片黄化,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总光合色素含量显著降低。透射电镜结果表明,突变体ygl3叶绿体形态异常,类囊体片层结构较少,而野生型叶绿体形态正常,类囊体片层结构排列有序。CRISPR-Cas9敲除位点鉴定结果表明,LOC_Os01g73450发生单碱基插入,导致蛋白翻译提前终止,该基因编码351个氨基酸的蛋白突变为55个氨基酸的截短蛋白。与野生型相比,LOC_Os01g73450的表达水平在突变体中显著下调。qRT-PCR结果表明YGL3在水稻根、穗、种子、叶鞘以及叶片中均有表达,且叶片中表达水平最高。YGL3编码一个质体定位的尿嘧啶核苷酸激酶。蛋白氨基酸序列比对表明YGL3蛋白在玉米、高粱、拟南芥等物种中均较为保守,与拟南芥同源蛋白氨基酸的同源性为59.4%。qRT-PCR结果表明,叶绿素合成基因(如HEMC、HEME和URO-D)在突变体ygl3中显著下调,而HEMB、HEMF和HEML等叶绿素合成基因在野生型与突变体之间无显著差异。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水稻叶片酵母cDNA文库,发现YGL3与RNA编辑因子MORF8存在互作。【结论】水稻黄绿叶突变体ygl3的表型是由LOC_Os01g73450突变导致,该基因与已报道的水稻黄绿叶基因YL2/YGL8等位。YGL3在叶片中高度表达,同时YGL3与MORF8在酵母中互作。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姚栋萍  盛文涛  吴俊  柏斌  肖贵  傅爱斌  
以籼型两系不育系Y58S的窄叶突变体nrl2(1)为试验材料,对nrl2(1)突变体材料进行表型、组织学分析,发现该突变体主要表现为叶片变窄且卷曲,维管束发育异常,大、小叶脉数显著减少;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该窄叶表型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通过基因精细定位,发现NRL2(1)定位在第3染色体46 000 bp区间内;图位克隆及候选基因验证结果表明该基因是NRL2的等位基因;测序比对结果显示,突变体的第17个外显子由碱基C变为T,对应的氨基酸由谷氨酰胺变为终止密码子,造成翻译提前终止。以nrl2(1)为亲本材料,选育两系不育系,预期可选育出叶片较窄、株型紧凑、分蘖多的新型两系不育系。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姚栋萍  盛文涛  吴俊  柏斌  肖贵  傅爱斌  
以籼型两系不育系Y58S的窄叶突变体nrl2(1)为试验材料,对nrl2(1)突变体材料进行表型、组织学分析,发现该突变体主要表现为叶片变窄且卷曲,维管束发育异常,大、小叶脉数显著减少;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该窄叶表型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通过基因精细定位,发现NRL2(1)定位在第3染色体46 000 bp区间内;图位克隆及候选基因验证结果表明该基因是NRL2的等位基因;测序比对结果显示,突变体的第17个外显子由碱基C变为T,对应的氨基酸由谷氨酰胺变为终止密码子,造成翻译提前终止。以nrl2(1)为亲本材料,选育两系不育系,预期可选育出叶片较窄、株型紧凑、分蘖多的新型两系不育系。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忠学  张渝竣  刘林  刘世家  田云录  周时荣  江玲  万建民  刘玲珑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水稻叶色突变体yellow-green leaf 4进行表型分析及基因定位和功能分析,探讨水稻叶绿体发育分子机制。[方法]水稻黄绿叶突变体yellow-green leaf 4(ygl4)来自粳稻品种‘中花11’化学诱变突变体库。ygl4与籼稻品种‘N22’杂交构建F_(2)分离群体用于YGL4基因定位,并对基因进行初步功能分析。[结果] 相比于野生型,ygl4在幼苗2~3叶龄出现黄绿叶症状,在6月下旬移栽大田后,黄绿叶症状加剧,甚至开始出现白化,突变性状可以一直保持到全生育期直到种子成熟。温敏性实验表明,ygl4突变体在20 ℃下表现出更严重黄化表型。透射电镜观察表明,ygl4的叶片细胞结构中出现了较多的双膜囊泡结构。基因定位显示,ygl4突变性状由一个隐性核基因LOC_Os04g42000突变导致。该基因编码一个核黄素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6,7-二甲基-8-核糖醇基二氧四氢蝶啶合酶(LS),且突变体叶色表型可被外施核黄素恢复为正常表型。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YGL4定位于叶绿体。荧光定量RT-PCR分析表明,在突变体中,叶绿素暗反应阶段参与ALA到原叶绿素酸酯合成过程的基因表达上调。[结论]水稻LS基因通过调控植物体内核黄素合成途径,影响叶色和叶绿体发育。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明玉  石杨  李斌  王若霖  肖强  陈龙  陈稷  杨其亮  黄进  
【目的】克隆水稻镉(Cadmium,Cd)响应基因OsGLP1-2,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及Cd胁迫处理的表达模式分析,为探索OsGLP1-2基因在水稻中应对重金属胁迫的分子机制提供基础。【方法】以水稻为材料,利用PCR克隆OsGLP1-2基因,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顺式作用元件、二级结构和疏水性等进行分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其在100 μmol/L Cd处理下,水稻茎部和根部中的表达特征,再利用转基因酵母进行Cd耐受性分析。【结果】水稻OsGLP1-2基因编码区(CDS)序列长度为651 bp,编码216个氨基酸,其编码蛋白的相对分子量为22.48 kDa,理论等电点(PI)为7.16,为稳定性的中性疏水性蛋白,含有Cupin结构域,属于Cupin家族,该家族在植物防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源家族进化树表明该基因是单独的一支,但与大麦HvGER5a的亲缘关系最为接近,表明OsGLP1-2可能具有HvGER5a类似的功能。二级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该蛋白含有10个β折叠、8个α螺旋和17个无规卷曲结构。并且OsGLP1-2具有光、干旱等环境诱导相关的调节元件以及生长素、赤霉素和茉莉酸甲酯等激素相关调节元件,表明目的基因可能参与水稻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100 μmol/L Cd处理下,在6 h时地上部分目的基因的表达水平约为对照组3倍,且地下部分也为对照组的3倍,即OsGLP1-2基因能对Cd产生响应。最后斑点实验表明该基因在酵母中无明显表型。【结论】成功克隆了水稻OsGLP1-2基因,且该基因对Cd有一定的响应,可为水稻应对重金属胁迫的反应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沈晴  张雁冰  陈磊  钱国良  范加勤  胡白石  刘凤权  
根据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o)PXO99的tatB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采用PCR方法从PXO99中克隆了tatB基因,命名为tatBXoo。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了tatBXoo的插入突变株TBM,在含有X-gluc的抗性平板上筛选,并经Southern blot杂交验证确认。表型测定结果表明:与野生型相比,tatB突变株在水稻(寄主)上的致病性减弱,但在烟草(非寄主)上仍具有引起过敏反应的能力;tatB突变导致Xoo致病相关的重要表型如胞外多糖减少,游动性及趋化性减弱。但是,tatB突变不影响Xoo在基本培养基(MMX)中正常生长、胞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