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55)
- 2023(4839)
- 2022(4045)
- 2021(3539)
- 2020(2876)
- 2019(6301)
- 2018(6216)
- 2017(10741)
- 2016(6468)
- 2015(7189)
- 2014(7614)
- 2013(7144)
- 2012(6607)
- 2011(5896)
- 2010(5977)
- 2009(5585)
- 2008(5425)
- 2007(4963)
- 2006(4209)
- 2005(3669)
- 学科
- 济(22874)
- 经济(22840)
- 管理(19846)
- 业(16167)
- 企(13590)
- 企业(13590)
- 方法(9523)
- 数学(8015)
- 数学方法(7941)
- 中国(7537)
- 财(7292)
- 农(6574)
- 学(6494)
- 制(6409)
- 体(5914)
- 地方(5364)
- 理论(5162)
- 业经(4959)
- 务(4460)
- 财务(4436)
- 财务管理(4427)
- 银(4389)
- 银行(4365)
- 融(4283)
- 金融(4275)
- 企业财务(4253)
- 教育(4218)
- 行(4213)
- 农业(4111)
- 贸(3821)
- 机构
- 学院(91188)
- 大学(90960)
- 研究(34183)
- 济(31710)
- 管理(31602)
- 经济(30858)
- 理学(27131)
- 理学院(26755)
- 管理学(26083)
- 管理学院(25941)
- 中国(24323)
- 科学(22735)
- 农(22433)
- 京(20192)
- 所(18737)
- 农业(18247)
- 业大(17534)
- 研究所(17181)
- 财(16046)
- 江(15196)
- 中心(15008)
- 省(12708)
- 技术(12446)
- 院(12375)
- 范(12348)
- 财经(12329)
- 北京(12298)
- 师范(12143)
- 农业大学(11776)
- 州(11723)
- 基金
- 项目(63047)
- 科学(48183)
- 基金(43849)
- 研究(43596)
- 家(40234)
- 国家(39906)
- 科学基金(32636)
- 社会(26183)
- 省(26176)
- 社会科(24697)
- 社会科学(24692)
- 基金项目(22797)
- 划(21910)
- 自然(21903)
- 自然科(21412)
- 自然科学(21405)
- 自然科学基金(21014)
- 教育(20954)
- 资助(17906)
- 编号(17758)
- 成果(15006)
- 重点(14796)
- 课题(13581)
- 发(13492)
- 部(13288)
- 创(12816)
- 计划(12812)
- 科研(12016)
- 创新(11972)
- 体(11780)
共检索到1405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全志 黄丕生 凌启鸿 高尔明 董家胜
在大田条件下 ,对水稻茎基伤流量、穗颈伤流量与产量库及群体质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颖花穗颈伤流量与粒叶比、抽穗至成熟期积累的干物量关系密切 ,颖花茎基伤流量与实粒数 /cm2 (叶 )、粒重 /cm2 (叶 )关系密切。颖花伤流量可作为水稻经济产量形成期源库关系的质量指标
关键词:
水稻 颖花 伤流量 群体质量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静静 王绍华 李刚华 刘正辉 丁艳锋
以常规籼稻品种扬稻6号为材料,在盆栽条件下,于生长锥伸长期外喷6-苄基腺嘌呤(6-BA)后,定期取样,测量穗部细胞分裂素(cytok in ins,CKs)含量,同时采用RT-PCR检测水稻穗分化过程中细胞分裂素氧化酶基因(O sCKX2)的表达模式,考察水稻穗部性状。结果发现:6-BA处理促进水稻穗长发育并显著提高每穗枝梗和颖花数,分化枝梗数和总颖花数分别为60和255.4,比对照分别提高了10%和30.5%。穗部细胞分裂素含量的增加,刺激了更多颖花分化。6-BA处理的水稻穗部O sCKX2表达时间提前,但表达量下降。认为:水稻穗分化始期喷施6-BA可降低穗部O sCKX2的表达强度,提高穗...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刚华 王惠芝 王绍华 王强盛 郑永美 丁艳锋
以粳稻品种武育粳3号和86优8号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了0、60、120、180、240 kg·hm~(-2)穗肥施氮量对水稻穗分化期碳氮代谢及颖花数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穗分化前期(抽穗前32~20 d)水稻氮代谢旺盛,后期碳代谢旺盛。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NSC)主要在库器官中积累。增加穗肥施氮量,加速了器官的氮积累却推迟了NSC的积累。氮积累量随穗肥氮用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NSC积累量则呈单峰曲线变化。穗分化始期至抽穗期氮积累量与颖花数呈二次曲线关系,NSC积累量与颖花数呈极显著正相关,86优8号R~2=0.891 8~(**),武...
关键词:
水稻 穗分化期 碳氮代谢 颖花数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惠哲 朱德峰 饶龙兵 林贤青 张玉屏
以高产水稻品种两优培九和II优7954为材料,研究强化栽培对水稻中后期群体质量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强化栽培在单位面积穗数不占优势下,主要是通过改善水稻后期群体质量,促进大穗形成从而实现增产。在强化栽培适宜种植密度下,抽穗期功能叶的配置比较合理,叶片宽且挺,能较好的截获光能,且水稻抽穗期至花后20 d的叶面积衰退率较少,有利于抽穗后光合能力的提高和物质积累,抽穗期茎鞘物质积累多,有利于提高穗粒数和结实率,保证水稻大穗形成。
关键词:
水稻 强化栽培 群体质量 大穗 产量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潘圣刚 莫钊文 罗锡文 王在满 田华 段美洋 唐湘如
以超级杂交稻培杂泰丰和超级常规稻玉香油占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机械同步深施肥不同施肥量对直播水稻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1 500kg/hm2范围内,施肥可以显著增加培杂泰丰和玉香油占的收获产量、单位面积穗数和每穗实粒数;可以显著增加水稻株高和叶面积指数,提高叶片SPAD,增加干物质积累总量,从而明显改善水稻群体质量。
关键词:
机械深施肥 水稻 直播 群体质量 产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凌启鸿 张洪程 蔡建中 苏祖芳 凌励
本文从水稻栽培学角度提出了高产群体质量这一新的理论问题,重点论述了水稻抽穗后物质生产量、群体总颖花量、粒叶比、有效及高效LAI、平均茎鞘重、颖花根活量以及有效分蘖率等与高产形成的关系,分别分析了它们在群体质量上的意义,并在有些方面初步指明了作为高产群体质量指标的数量范围。文章还阐述了高产群体质量优化控制的基本程序。
关键词:
水稻 群体质量 优化控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郝建华 丁艳锋 王强盛 刘正辉 李刚华 乔晶 刘杨 王绍华
以粳型水稻品系2645为材料,在等氮量条件下设麦秸半量还田、麦秸全量还田和全施化肥(对照)3种处理,研究麦秸还田对水稻群体构建、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还田初期,两个麦秸还田处理平均土壤pH值和氧化还原电位(Eh)分别比对照降低4.2%和19.8%,土壤微生物数量较对照显著增加,土壤矿质氮含量较对照降低3.8%,导致拔节前水稻茎蘖数、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均降低;还田后期,土壤矿质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47.4%、10.4%、6.2%、4.5%,麦秸还田后根系伤流速率增加19.9%,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增加30.1%,氮肥利用效率明显提高。...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宇秋 李国邦 杨娟 黎良 赵志学 樊晶 王文明
【目的】近年来稻曲病日益严重,但目前对稻曲病菌(Ustilaginoidea virens)与水稻相互作用机制仍不清楚。论文旨在利用水稻感病颖花材料构建酵母双杂交文库并筛选稻曲病菌效应因子互作蛋白,为解析稻曲病菌侵染水稻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感病水稻ChUannong h2s为试验材料,在水稻破口前5—7 d左右,从水稻穗中上部接种PsB摇培7 d的稻曲病菌荧光标记菌株P4,接种13 d后取颖花进行激光共聚焦观察,收集感病颖花。提取感病颖花总rna,使用含有oligo(dt)的接头引物反转录Cdna第一链,并PCr扩增ds Cdna,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切胶回收ds Cdna片段,与载体P...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黄俊宝 何永明 曾晓春 向妙莲 付永琦
【目的】水稻颖花开放是由浆片膨大所启动的,并与花丝伸长和花药开裂同步发生。脂类衍生的茉莉酸(JA)激素在植物生殖发育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本文分析水稻颖花开放过程中花器官JA水平及浆片JA信号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以进一步揭示内源JA信号在水稻颖花开放中的作用。【方法】以粳稻中花11颖花自然开放前18 h(18 h BF)和临近开放时0 h(0 h BF)的颖花器官(小穗梗、内外稃、浆片、雄蕊、雌蕊)为试验材料。100 mg液氮研磨的样品经甲醇﹕水﹕乙酸(80﹕19﹕1,体积比)混合液提取、氮气浓缩和0.22μm滤膜过滤后,直接应用超高速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系统(UFLC-ESI-MS)测定JA...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邓化冰 王天顺 肖应辉 唐文帮 盘毅 陈立云
以耐冷性不同的水稻品种996和4628为材料,采用人工气候室进行低温(19℃(06:00-08:00;19:00-23:00)/21℃(08:00-10:00;16:00-19:00)/23℃(10:00-16:00)/17℃(23:00-06:00)和适温(24℃(06:00-8:00;19:00-23:00)/26℃(08:00-10:00;16:00-19:00)/30℃(10:00-16:00)/22℃(23:00-06:00))处理,研究了低温胁迫对水稻颖花中保护酶类活性和过氧化物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处理期间水稻颖花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X),过氧化氢酶(...
关键词:
水稻 低温胁迫 颖花 保护酶 过氧化物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金波 徐波 李建红 李健 刘艳 周振玲 杨波 迟铭 宋兆强 卢百关 方兆伟 王宝祥 徐大勇
为探明杂交水稻株高和每穗颖花数的遗传规律,以2个大穗高秆籼稻恢复系WHR2和DSBao、1个矮秆籼稻恢复系矮93为试验材料,配制2个杂交组合WHR2×矮93、DSBao×矮93,由此产生的P_1、P_2、F_1、B_1、B_2和F_2 6个世代群体,运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株高和每穗颖花数2个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株高和每穗颖花数性状的遗传模型均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模型。根据遗传模型,对模型中成分分布进行拟合,真实地再现性状的次数分布规律。同时发现,2个性状
关键词:
水稻 株高 每穗颖花数 遗传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文绪
用扫描电镜对稻属植物21个种颖花稃尖进行观察,看到外稃尖的两侧各有一个突起或折痕。根据其形状不同,将21个稻种的外稃尖分为“乳突型”、“钝用型”、“折痕型”和“融合型”4种型。
关键词:
稻属 外稃 稃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曾研华 张玉屏 王亚梁 向镜 陈惠哲 朱德峰
【目的】探讨播期对不同籼粳杂交稻穗粒数形成规律的影响。【方法】以杂交稻偏粳型中熟中粳甬优8号、偏籼型迟熟中粳甬优15号、中熟晚籼钱优2号和常规品种迟熟中粳浙粳88为材料,通过分期播种研究不同类型水稻枝梗和颖花分化与退化的特性及其与籼粳性成分的关系。【结果】籼粳杂交稻甬优8号及甬优15号每穗总颖花分化数均显著高于籼稻钱优2号和粳稻浙粳88;甬优品种的一次枝梗及颖花分化数显著高于籼、粳稻,二次枝梗和颖花分化数以偏籼型品种甬优15号和钱优2号较高,而甬优8号二次颖花分化数与钱优2号的基本持平。随播期推迟,每穗总颖花分化数显著降低,尤为二次颖花分化数,而一次颖花分化数以适期播种最高。甬优8号和钱优2号...
关键词:
籼粳杂交稻 播期 枝梗 颖花 籼粳成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付永琦 向妙莲 蒋海燕 何永明 曾晓春
【目的】水稻颖花开放是由其基部的一对浆片吸水膨大所启动。测序技术的发展为从细胞整体水平研究浆片对颖花开放的分子响应,从而对掌握浆片调控颖花开放的内在分子机制提供更为快速、有效的方法。【方法】以常规籼稻品种中早25为材料,应用IllumIna测序技术对水稻颖花开放前12 h和临开放前1 h 2个时间点的浆片转录组进行测序,将所得高质量的序列(clean reads)与籼稻9311参考序列比对,获得唯一比对上某一参考基因匹配的reads(unIque reads),采用rPKm法计算基因表达量,并在此基础上以Fdr≤0.001和|log2ratIo|≥1为条件筛选出两样本间差异表达的基因,通过与g...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田青兰 刘波 钟晓媛 赵敏 孙红 任万军
【目的】研究播栽方式对杂交籼稻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积累与分配及对枝梗和颖花分化与退化的影响,并探明穗分化期NSC代谢与枝梗及颖花分化与退化的关系及抽穗后NSC积累与产量构成的关系。【方法】在前2年试验的基础上,于2014年采用两因素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3种播栽方式(机直播、机插和手插)下2个杂交籼稻组合(宜香优2115和F优498)抽穗前和抽穗后植株NSC积累与分配、稻穗不同部位枝梗和颖花分化与退化的规律及差异。【结果】(1)穗分化期NSC的竞争茎鞘较幼穗有明显优势;机插在抽穗期茎鞘贮藏了较多NSC,在籽粒灌浆结实期茎鞘向籽粒高效输送较多的NSC,使其成熟期穗部获得较高的NSC积累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