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35)
2023(3195)
2022(2864)
2021(2800)
2020(2503)
2019(5971)
2018(6178)
2017(11921)
2016(6723)
2015(7753)
2014(7774)
2013(7421)
2012(6555)
2011(5878)
2010(6319)
2009(5799)
2008(5532)
2007(4781)
2006(4125)
2005(3631)
作者
(20196)
(16945)
(16857)
(16074)
(11017)
(8218)
(7548)
(6670)
(6567)
(6360)
(5863)
(5809)
(5638)
(5508)
(5376)
(5269)
(5088)
(5034)
(4922)
(4855)
(4437)
(4288)
(4176)
(3969)
(3947)
(3825)
(3795)
(3704)
(3638)
(3444)
学科
(26898)
经济(26875)
管理(17343)
(16619)
方法(16306)
数学(15100)
数学方法(14622)
(14293)
企业(14293)
(6255)
中国(6006)
理论(5914)
(5458)
业经(4948)
(4572)
教学(4278)
(4261)
贸易(4257)
地方(4158)
(4140)
技术(4054)
(3990)
农业(3906)
(3669)
(3435)
(3348)
环境(3325)
(3213)
银行(3205)
(3046)
机构
学院(93300)
大学(91392)
管理(35985)
(33276)
经济(32500)
理学(31430)
理学院(31106)
研究(30537)
管理学(30028)
管理学院(29888)
中国(21626)
科学(21510)
(19992)
(19620)
业大(17349)
(17036)
农业(16316)
研究所(15731)
(14593)
(14119)
中心(13651)
技术(12501)
北京(11981)
(11472)
财经(11294)
(11147)
师范(10992)
(10900)
(10661)
农业大学(10614)
基金
项目(66053)
科学(50896)
基金(46509)
研究(44028)
(42381)
国家(42089)
科学基金(35410)
(28230)
社会(25718)
自然(25500)
自然科(24975)
自然科学(24970)
自然科学基金(24486)
社会科(24419)
社会科学(24411)
基金项目(24001)
(23561)
教育(22040)
资助(20891)
编号(18111)
重点(15331)
计划(14270)
(14130)
成果(13808)
(13777)
(13754)
课题(13234)
创新(13148)
科研(12901)
科技(12626)
期刊
(33495)
经济(33495)
研究(23200)
中国(18944)
(18668)
学报(18340)
科学(15524)
管理(13953)
农业(13415)
大学(13094)
学学(12484)
教育(11840)
技术(10731)
(10580)
(7811)
统计(7194)
(6479)
(6311)
金融(6311)
决策(5931)
业经(5898)
业大(5835)
经济研究(5597)
财经(5286)
技术经济(5195)
(5050)
农业大学(5008)
科技(4721)
(4527)
职业(4405)
共检索到1317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松文  施利利  吴宝艳  刘霞  张欣  丁得亮  孙海波  王妮妮  王洪伟  
通过R15 0 ,T89,T2 4 2及 982 9模型的建立 ,遗传育种模型建立的技术策略、技术路线、性状操作、育种选择等 ,从一个角度体现了水稻定向育种的定向性和快周期性。还就建立与应用遗传育种模型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庄嘉祥  姜海燕  刘蕾蕾  王芳芳  汤亮  朱艳  曹卫星  
【目的】快速并准确估算作物生育期模型参数。【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改进型遗传算法——个体优势遗传算法(individual advantages genetic algorithm,IAGA),并应用于水稻生育期模型参数估算。在遗传算法的基础上引入个体优势算子,并改进了变异算子及种群更新策略。以完全嵌入方式耦合RiceGrow和ORYZA2000水稻生育期模型,实现了模型参数的自动率定。利用汕优63等5个水稻品种在徐州、高要等地的多年田间试验资料,对IAGA算法的有效性进行对比试验。【结果】(1)试验验证结果的RMSE<3.19%,MDA0.9...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志伟  陈粟  李维明  
稻瘿蚊是亚州稻区主要害虫之一 ,采用抗虫品种进行防治是最理想的办法 ,而抗稻瘿蚊品种的收集和鉴定、抗虫机制的研究、抗性的遗传分析和抗性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等方面研究对抗稻瘿蚊品种的选育和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就上述几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一概述 ,并指出了抗稻瘿蚊遗传育种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孟丽君  王术  王伯伦  黄元财  贾宝艳  
利用半矮生水稻品种沈稻4号(P1)和中高秆品系沈农637(P2)及其杂交后代F1、F2群体,运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株高的遗传进行了联合分离分析。结果表明:株高性状受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和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共同控制。两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近似相等,分别为-4.742和-4.741,主基因遗传力为47.13%,多基因遗传力为41.33%。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苏展  程海涛  郭玉华  曹宏  张伟伟  付飞  
为了阐明盐胁迫下水稻苗高的遗传特点,利用两个籼粳杂交的DH群体,在0.40 mmol/L NaCl胁迫下,采用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多世代联合分析方法对盐胁迫下水稻苗高遗传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稻盐胁迫下的苗高受两对主效基因控制,两个DH群体的两对主基因分别表现为互补作用和累加作用,主基因的遗传力分别为28.56%和50.28%,微效多基因的遗传力为42.54%和29.94%,剩下的由环境决定。由两个DH群体主基因和多基因的遗传力表现和群体分离程度可知,DH-2群体更适合进行下一步耐盐基因的定位克隆。在选择遗传分析群体时,可以把群体亲本间的基因型差异和群体表现的极值范围作为一定的指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宝海  聂守军  高世伟  刘晴  刘宇强  马成  常汇琳  张佳柠  薛英会  白瑞  
为探寻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水稻育种多目标性状优化方案,利用7个主推水稻品种的22个农艺性状值和NSGA-II遗传算法、熵权综合评价法,对适宜的育种目标性状参数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水稻育种各优化参数值为:食味品质分值90.9~94.5分,较供试品种均值增加8.5~13.0分;产量9 916.3~10 959.8kg/hm2,较供试品种均值增加799.0~1 842.5kg/hm2。本研究提出的育种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可统筹设计不容易兼顾的育种多目标性状,以便获得更加合理的育种方案。综上,遗传算法和熵权评价法结合是一种可用于不同生态区水稻新品种育种多目标科学量化并高效设计的优化方法。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何华勤  陈祥旭  林文雄  董章杭  郭玉春  沈荔花  梁义元  陈芳育  
采用包括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的数量性状加性—显性发育遗传模型,分析了供试水稻对受体植物莴苣幼苗根长化感作用的动态遗传及与环境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Lemont和多产稻的化感作用潜力较弱;TN1、Dular和NC化感作用潜力较强,是水稻化感育种较理想的亲本.这3个品种在3、5和8叶期加性效应基因作用稳定性较好,表明在这3个叶龄期进行选择,效果较理想.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葆棠  彭仲明  徐运启  
用kiycsawa的累积分布曲线法对水稻杂交组合(矮梅早3号×华矮837)的F_3种子的糊化温度的遗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华矮837的高糊化温度由2个位点的显性基因共同控制。且此2个基因之间存在互补关系,矮梅早3号的低糊化温度由2个隐性基因所控制。杂种后代中出现的中等糊化温度类型由2个显性基因中的一个单独决定,并受到修饰因子的影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郝明  王玉博  曹志  肖应辉  
利用弱休眠水稻品系‘996’和强休眠性品系‘4628’杂交,构建包含286个株系的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inbred lines,RIL)群体,连续2年(2011、2012年)以当年收获的该群体种子的发芽率为指标,进行种子休眠性检测,并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早籼稻休眠性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在2011年试验中,‘996’ב4628’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休眠性符合4对主基因(其中3对基因加性效应相等)–多基因加性上位性模型;在2012年试验中符合4对主基因(其中2对基因加性效应相等)–多基因加性上位性模型。2年试验结果均表明,该群体种子休眠性遗传符合4对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炳谦  刘宗岳  高会江  白秀娟  谷伟  范兆廷  
采用单性状重复观测值动物模型(重复力模型)对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渤海冷水性鱼类试验站5个品系后代的4 026尾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的生长性状(体重、体长和肥满度)进行了遗传参数和育种值的估计,并对各个性状的表型和遗传趋势进行预测。在此模型中考虑了年份-季节固定效应、父本固定效应和母本固定效应,个体的随机效应和个体永久环境效应。结果表明:该5个品系虹鳟及后代体重的遗传力为0.35,体长为0.10、肥满度为0.34。从不同评定方法的秩相关来看,用综合育种值方法与单个性状方法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其相关度分别为0.998,0.877,0.850,-0.071,...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小林  陈宏  耿社民  雷初朝  秦国庆  
根据动物遗传育种系列课程的结构、教学特点、本学科学生的层次性、学科发展和对教师多能性的要求 ,对该系列课程进行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全面改革 ,构建了一套双螺旋循环教学模式 ,即教师与课程的螺旋循环链和学生层次与学习过程的螺旋循环链。这两条“教”、“学”互动的螺旋循环链有机结合 ,每完成一次循环教学过程 ,双螺旋上升一个螺距 ,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 ,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历提高一个层次。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廖伏明  周坤炉  阳和华  徐秋生  龙和平  
以具有广泛代表性的 7个不育系和 9个恢复系为材料 ,采用 NC 交配设计研究了 11个米质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的表现规律 ,以期为优质杂交稻育种提供理论参考 ,结果表明 :1)无论是亲本的一般配合力 ,还是组合的特殊配合力 ,对杂种所有米质性状均有显著的影响 ,但在不同米质性状上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的作用大小不同 .整精米率、精米长、长宽比、垩白粒率、垩白大小、糊化温度和直链淀粉含量等性状以加性效应占主导地位 ,而糙米率、精米率、胶稠度和蛋白质含量等性状则以非加性效应更为重要 .2 ) 11个性状中 ,有 7个性状受母本影响比父本大得多 ,3个性状父、母本效应相当 ,仅 1个性状 (垩白粒...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伟  左清凡  张建中  
利用 4个不同遗传背景的籼粳型品系及 1个粳型广亲和品种与籼型光温敏不育系配组杂交 ,对籽粒充实度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 :偏籼型品系G2 12 3、G2 4 17- 1和偏粳型品系G30 0 5 - 4 - 1的杂种F1籽粒充实度表现正常 ,而粳型品系G2 6 15及粳型广亲和品种 0 2 4 2 8的杂种F1籽粒充实度未达正常水平。G2 4 17- 1、G30 0 5 - 4 - 1以及G2 12 3具有较好的籽粒充实度一般配合力 ,而籽粒充实度特殊配合力高的组合多数源于一般配合力高的亲本配组 ,利用一般配合力高的亲本配组可以克服杂种后代的籽粒充实不良现象。籽粒充实度的遗传力较高 ,且以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光华  裴炎  杨光伟  
杂交水稻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遗传机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物学现象,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探讨。本文从育性指标的采用和划分、恢复基因的数目、恢复基因的等位性、恢复基因的三体定位和分子图谱定位等方面进行了概述,以期为恢复基因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邱振国  彭海峰  陈雄辉  万邦惠  
【目的】籼S是由常规稻籼黄占自然突变株选育而成的新型无花粉温敏核不育水稻,对籼S的不育特性遗传进行初步分析,为该品种的进一步研究和生产利用奠定基础。【方法】应用经典遗传学分析方法,将籼S与多个常规稻进行杂交,调查杂交后代F1、正反交F1、F2、BCF1育性,并分析F2不育株禾蔸的不育特性。【结果】籼S在广州(23°08′N)自然条件下,5月上旬至10月下旬为稳定不育期,不育期较培矮64S长近2个月;籼S的温敏核不育性可以被不同类型常规稻品种恢复,且恢复度较高,说明控制其不育性的基因为隐性遗传;各正、反交花粉可育率及套袋自交结实率差异均不显著,表明籼S的不育性遗传与细胞质无关;绝大多数F2代群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