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27)
2023(9224)
2022(8388)
2021(8056)
2020(6783)
2019(15679)
2018(15740)
2017(29880)
2016(16659)
2015(18778)
2014(18830)
2013(18553)
2012(16978)
2011(15160)
2010(14860)
2009(13437)
2008(12827)
2007(10746)
2006(9248)
2005(7785)
作者
(49486)
(40950)
(40681)
(38790)
(26275)
(19809)
(18444)
(16240)
(15583)
(14728)
(14155)
(13640)
(13081)
(12847)
(12692)
(12634)
(12589)
(12194)
(11709)
(11653)
(10415)
(9912)
(9876)
(9281)
(9203)
(9190)
(9159)
(8942)
(8419)
(8362)
学科
(61091)
经济(61023)
管理(45614)
(43154)
(36329)
企业(36329)
方法(30761)
数学(26632)
数学方法(26315)
(16132)
(15801)
中国(15230)
(14432)
业经(13539)
地方(12557)
理论(11178)
农业(10866)
(10526)
(10496)
贸易(10491)
技术(10213)
(10165)
环境(9797)
教育(9639)
(9581)
(9542)
财务(9484)
财务管理(9470)
企业财务(8969)
(8763)
机构
大学(232704)
学院(230290)
管理(92957)
(83339)
理学(81775)
经济(81376)
理学院(80820)
管理学(79248)
管理学院(78855)
研究(77088)
中国(53573)
科学(52579)
(49690)
(43378)
业大(40031)
(39805)
研究所(36944)
(36282)
农业(34850)
中心(34356)
(32196)
北京(30749)
(30533)
师范(30166)
财经(29977)
(27690)
(27349)
技术(26521)
(26413)
师范大学(24434)
基金
项目(167942)
科学(130967)
基金(121469)
研究(118918)
(107398)
国家(106525)
科学基金(90769)
社会(71575)
社会科(67708)
社会科学(67690)
(67105)
基金项目(65569)
自然(62337)
自然科(60894)
自然科学(60881)
自然科学基金(59759)
(56837)
教育(54640)
资助(49632)
编号(48562)
成果(38895)
重点(37433)
(36010)
(35255)
(35249)
课题(33359)
创新(32791)
科研(32714)
计划(32593)
大学(30915)
期刊
(86668)
经济(86668)
研究(63516)
学报(43684)
中国(41040)
(40063)
科学(37709)
管理(32852)
大学(31328)
学学(29507)
农业(28706)
教育(26461)
(25553)
技术(19309)
(15184)
金融(15184)
(14560)
业经(14544)
图书(13899)
财经(13433)
经济研究(13233)
科技(12501)
业大(12351)
理论(12176)
(11598)
实践(11516)
(11516)
(11223)
问题(11182)
技术经济(10704)
共检索到3193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荣华  张书标  章清杞  白德朗  杨仁崔  
以杂交稻亲本胚乳糯质基因突变体南恢175wxR、湘恢288wxR、II-32wxB、明恢86wxR、蜀恢527wxR、明恢63wxR、龙特浦wxB以及D62wxB为材料,肉眼鉴定其自交后代胚乳性质,结果发现诱变糯质基因wx发生回复突变(即胚乳性质由糯质回复突变为非糯质),回复突变频率为0~6.34×10-5,平均为3.74×10-5.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志勇  蒲志刚  王平  向跃武  蔡平钟  张志雄  
将航天诱变突变体和野生型水稻材料进行全基因组测定,以已经完成全基因组测定的籼型水稻9311基因组序列为对照,利用SOAPsnp、SOAPindel和SOAPsv软件对序列进行SNP、InDel和SV等分析。结果发现野生型中出现SNPs 348966个,插入缺失片段(1~5 bp)62 298个,结构变异9962个;突变体材料中出现SNPs 452173个,插入缺失片段(1~5 bp)66 977个,结构变异10336个。分析表明航天诱变因子对水稻基因组的诱变作用基本上平均分布,它与各对染色体的大小呈正相关。突变体中发生的诱变类型是SNPs>InDel>SV,表明航天诱变因子对水稻基因组中单碱基...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春艳  江玲  沈贝贝  冯志明  王新华  万建民  
利用60Co-γ射线辐照处理无休眠粳稻品种‘南粳35’,对M2代5 238个单株进行田间农艺性状考察和发芽势筛选,并对发芽势和表型与‘南粳35’具有明显差异的材料在M3和M4代进行表型验证和分子标记验证。通过表型验证获得4个休眠性增强的突变体,7 d发芽率约50%~70%,比野生型‘南粳35’的7 d发芽率低30%~50%。获得抽穗期延迟突变体2个,分别在播种(130±1)d和(135±2)d开始抽穗,比‘南粳35’迟抽穗约30和35 d。获得株高突变体1个,其株高为(77.3±2.41)cm,比‘南粳35’矮约25 cm。获得穗顶端退化突变体1个,成熟后其穗长与南粳35穗长差异极显著。获得内...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开  陈宇峰  封昱均  唐瑭  杨超  华夏  张冬平  陈云  吕冰  
【目的】以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武运粳8号”水稻的M2和M3代根系突变后代多样性和群体变异情况为切入点,归纳水稻根系性状与其生理功能的关系,以期强化根系发育对植株表型和作物产量影响的认知,为进一步改良和利用武运粳8号水稻品系提供依据。【方法】在对EMS诱变水稻突变株系7 d龄幼苗根系表型及其形态指标、成株表型及其农艺性状和产量等指标进行测量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各性状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另对14个突变株系及其野生型进行了聚类分析和多维偏好分析。【结果】突变株系之间在苗期根系性状、株高、有效分蘖数、穗长和单株产量等性状指标上均存在显著差异,群体变异较丰富,其中单株产量和幼苗总根尖数变异系数均大于20%;相关性分析表明,水稻突变株系的单株产量主要与有效分蘖数、穗长、每穗粒数、百粒重以及幼苗根平均直径正相关;聚类分析将突变株系分为5类,类Ⅰ包含W8与RM6等5个株系,类Ⅱ为RM4和RM9共2个株系,类Ⅲ包含RM1等5个株系,而RM3和RM13各成一类;最后,通过多维偏好分析筛选出6份相对理想的育种与试验材料。【结论】EMS诱变对水稻株高、穗长、粒长、百粒重、幼苗总根长和总根尖数等性状都有较好的正向诱导效果。此外,从幼苗根系表型更为粗短的材料中选育后期高产水稻的可能性更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灿  徐庆国  李海林  彭波  伍旭东  
以不同浓度的化学诱变剂EMS,NaN3及MNU处理3个不同水稻品种的种子,对水稻秧苗期和齐穗期的主要生理特性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经诱变剂处理后水稻的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变化因品种与诱变浓度而异.诱变处理后水稻的生理抗性降低,表现为叶片中SOD活性下降,MDA含量随诱变剂处理的浓度升高而增加.秧苗期、齐穗期的SOD活性与MDA含量均表现出一定的负相关,即SOD活性高的处理MDA含量相对较低.同时,试验证明诱变后不同的水稻品种在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方面的代谢特性差异较大.与杂交稻恢复系品种相比,诱变处理后常规稻的生理抗性减弱较明显.水稻在生理方面的这些变化情况可能是由于不同品种的遗传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洪彦彬  杨祁云  林佩珍  王慧  陈志强  
对空间诱变的丽江新团黑谷SP1~SP3代株系稻瘟病抗性变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过空间诱变后,510株SP1代植株中有70株对接种的GD 531菌株由感病变为抗病,占总株数的13.7%;SP2代多数抗病株系对接种菌株的抗感分离比例符合3∶1或15∶1的规律,说明SP2代多数抗病株系受1对或2对显性主效基因控制;SP3代受1对抗病主效基因控制的抗病株系抗性继续分离,而受2对抗病主效基因控制的抗病株系抗性基本稳定;利用LR 8-SP2群体对丽江新团黑谷经过空间诱变后产生的抗病基因进行分子标记,结果发现该基因位于第9染色体上,与微卫星标记RM 409连锁。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彭卫欣  刘国庆  刘国振  朱立煌  谢晓亮  
中籼3037诱变得到新的类病变坏死突变体Sp1801,以粳稻品种02428为父本与其杂交构建分离群体,并利用RAPD技术对此突变相关基因进行了遗传连锁分析,引物OPI11和OPL03扩增的稳定的差异片段与突变性状紧密连锁,两标记与目的基因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 6cM和5 6cM,并且两差异片段分别为556bp和944bp,因此OPI11 556和OPL03 944可以作为此突变基因的RAPD标记。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OPI11 556与一个抗稻瘟病基因pib有高度同源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备芳  陈玉宇  张迎信  刘群恩  孙滨  向小娇  曹永润  程式华  曹立勇  
【目的】对水稻叶片早衰突变体es5进行遗传分析及精细定位,探索水稻叶片衰老的分子机制。【方法】es5是嘉禾212经EMS诱变获得的一个叶片早衰突变体。利用es5与籼稻中恢8015杂交获得F1,F1自交获得分离群体F2。在杭州和海南观察F1和F2的表型,并分析该突变表型的遗传行为。取F2中隐性单株,利用图位克隆方法精细定位该基因。抽穗期时对突变体和野生型叶片进行SOD活性、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测定、组织化学分析、透射电镜观察以及衰老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分析。成熟后调查es5和嘉禾2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萍  李飞  颜谦  
【目的】定向选择马铃薯抗寒突变体。【方法】以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为材料,用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处理费乌瑞它愈伤组织,结合添加L-羟脯氨酸(L-Hyp)培养筛选,定向选择抗寒突变体。【结果】诱变费乌瑞它愈伤组织的最佳EMS浓度是0.8%,处理时间4 h;L-Hyp最佳浓度为0.5%。经检测诱变后代再生苗脯氨酸含量明显高出对照,而电解质渗出率均低于对照。【结论】用EMS诱变处理马铃薯愈伤组织可获得抗寒突变体。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严兴洪  梁志强  宋武林  黄健  马平  有賀佑勝  
坛紫菜叶状体经一定剂量的60Co-γ射线辐射再培养一段时间后,出现了少量色素体颜色发生变异的细胞,它们呈点状无规则地镶嵌在野生型细胞中。培养3周后,色素变异细胞分裂并形成了不同颜色的细胞块, 其颜色呈桔红、桔黄、浅黄褐、浅红、紫红、紫褐、黄绿、绿色等。在辐射剂量0-1 100 Gy范围内,叶状体上色素变异细胞块的出现频率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辐射剂量增至1400 Gy时,色素变异细胞块出现的频率反而下降,说明1 100 Gy是合适的辐射剂量。在同一个叶状体的不同部位上色素变异细胞块出现的频率是不同的,从基部到稍部,随着部位的上移而逐渐增加。用酶解法把含色素变异细胞的叶状体细胞单个分离出来...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魏力军  王俊敏  杨谦  骆荣挺  张铭铣  鲍根良  徐建龙  孙野青  
【目的】了解空间环境诱变对水稻当代生长促进和生长抑制及M2代株高和抽穗期的诱变效应。【方法】从辐射敏感的粳稻品种Lemont与钝感的籼稻品种特青的重组自交系后代选择空间搭载处理当代效应不同的两组株系,比较其后代株高和抽穗期的突变频率和诱变效率。【结果】空间搭载导致“促进组”苗高平均比对照增高34.9%,“抑制组”比对照降低39.1%,两组的结实率与对照没有明显差异。两组株系M2代均出现株高和抽穗期突变,但“促进组”出现高秆、矮秆、早熟和迟熟的平均突变频率和诱变效率都显著低于“抑制组”。地面γ辐照诱发两组材料的当代平均生理损伤无显著差异,诱发M2代抽穗期的突变频率与诱变效率是“抑制组”高于“促进...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庞爱军  庞伯良  彭选明  邓钢桥  金龙新  朱校奇  
本文介绍了诱变育种的特点,国内外简况及湖南省在水稻诱变育种领域的成就。至2006年止,通过省级审定的水稻突变品种有24个,并育成了一批通过地(市)级审定的品种,同时获得了一批优质、抗病、矮秆、早熟及具有恢复能力的新种质资源;诱变育成品种累计推广面积1000万hm2以上;在应用基础研究方面也取得了长足进展,并提出了在发展该项研究领域的设想和建议。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慎家辉  秦安  李甲明  刘伦  吴俊  
为了获得杜梨Pyrus betulifolia突变体,以杜梨种子为试材,分别使用不同体积分数甲基磺酸乙酯(EMS)[0(ck),0.1%,0.2%,0.3%,0.4%,0.5%,0.6%,0.7%,0.8%,0.9%]对层积后的种子进行诱变处理。然后,统计了种子发芽率,使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标记鉴定遗传变异位点,测量幼苗田间株高和节间长度。试验结果表明:杜梨种子发芽的半致死剂量为0.3%EMS处理。结合SRAP标记鉴定和表型数据分析,筛选出最适宜的EMS处理体积分数为0.4%,变异率为37.3%;同时,使用SPSS软件对表型数据分析显示,处理组的杜梨苗株高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郭贺峰  何悦  殷庭超  蔡冬  刘信宝  张敬  徐彬  
本研究利用~(60)Co-γ射线辐射诱变希腊牛至(Origanum vulgare ssp. hirtum)种子,构建突变体群体,并筛选具有优异性状的牛至突变体。结果表明,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牛至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显著下降(P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志勇  孙其信  黄铁城  王力江  
利用链霉素在普通小麦品系BAU92和BAU3338中分别诱导出雄性不育突变,遗传分析表明其不育性分别受隐性和显性细胞核基因控制。BAU92雄性不育突变体雄性器官败育彻底,遗传稳定;BAU3338雄性不育突变体雄性器官败育不彻底,自交有较低结实率。这些雄性不育材料可作为新的小麦雄性不育道传资源。链霉素诱变小麦雄性不育具有较好重视性,可作为创造小麦雄性不育的新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