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24)
2023(10970)
2022(9797)
2021(9420)
2020(7957)
2019(18742)
2018(18832)
2017(36495)
2016(20188)
2015(22867)
2014(22963)
2013(22613)
2012(20400)
2011(18211)
2010(18306)
2009(16536)
2008(15918)
2007(13627)
2006(11711)
2005(10028)
作者
(58735)
(48575)
(48392)
(46113)
(31278)
(23630)
(21952)
(19307)
(18667)
(17637)
(16758)
(16326)
(15575)
(15535)
(15039)
(14977)
(14781)
(14469)
(13940)
(13860)
(12292)
(11985)
(11895)
(11094)
(10943)
(10920)
(10911)
(10688)
(9959)
(9737)
学科
(76928)
经济(76849)
管理(55976)
(52720)
(44934)
企业(44934)
方法(40364)
数学(35507)
数学方法(34837)
(19325)
中国(18519)
(18163)
(17673)
业经(16528)
地方(14897)
理论(14862)
(13119)
贸易(13112)
农业(12847)
(12736)
(12709)
技术(12470)
(12196)
环境(11769)
(11669)
财务(11596)
财务管理(11576)
企业财务(10913)
(10798)
(10389)
机构
学院(279968)
大学(279946)
管理(113008)
(102286)
经济(99902)
理学(99089)
理学院(98005)
管理学(95778)
管理学院(95311)
研究(90277)
中国(64704)
科学(60783)
(59846)
(49227)
业大(46609)
(46255)
(45138)
研究所(42745)
中心(40791)
(39908)
农业(39224)
北京(37251)
(36974)
财经(36944)
师范(36579)
(33577)
(32815)
(32536)
技术(32092)
经济学(29349)
基金
项目(199838)
科学(155644)
基金(143522)
研究(141832)
(126559)
国家(125567)
科学基金(107316)
社会(85506)
社会科(80958)
社会科学(80932)
(80058)
基金项目(76487)
自然(73420)
自然科(71753)
自然科学(71739)
自然科学基金(70396)
(67420)
教育(66419)
资助(60613)
编号(58458)
成果(46501)
重点(44730)
(42878)
(41652)
(41638)
课题(40357)
创新(38738)
科研(38665)
计划(37984)
大学(36824)
期刊
(105900)
经济(105900)
研究(76091)
中国(50115)
学报(49639)
(44603)
科学(43657)
管理(40531)
大学(36387)
学学(34391)
教育(33320)
(32786)
农业(31981)
技术(25924)
(19544)
金融(19544)
业经(18066)
财经(16758)
经济研究(16745)
(16691)
图书(15522)
科技(14787)
(14078)
业大(13872)
理论(13816)
技术经济(13671)
(13635)
问题(13488)
实践(12951)
(12951)
共检索到3894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吴金红  张洪江  梅捍卫  李荧  杨华  王晓珊  林榕辉  罗利军  
目的比较不同类型样品建立水稻蛋白质近红外模型的效果和适配范围。方法通过对178份来自“II-32B/岳早籼6号”的重组自交系和496份水稻品种的近红外反射光谱的比较分析,选择其中59个株系和76份品种作为建模样品,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基于品种、重组自交系和混合样品的3个蛋白质含量回归模型。结果经模型内部交叉验证和对模型外部重组自交系和品种样品的验证结果的比较分析,发现基于分离群体的模型因蛋白质含量范围较窄,样品来源较单一,适应范围仅局限于本群体内样品蛋白质含量预测,而品种和混合模型对群体和品种样品都表现出良好的适应能力,交叉验证决定系数大于0.90,外部验证决定系数大于0.89,本试验可为近红...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焦爱霞  杨昌仁  曹桂兰  李点浩  郭建春  金钟焕  金弘烈  李圭星  韩龙植  
蛋白质含量的高低是衡量稻米营养价值的主要指标之一,因此提高蛋白质含量是稻米营养品质育种的重要目标。本文阐述了水稻蛋白质种类、氨基酸组成及其营养价值,并概括了水稻不同基因型和不同部位或组织间蛋白质含量的差异、蛋白质含量的遗传及分子机理以及种质创新的研究现状,可为水稻蛋白质含量的深入研究和高蛋白种质创新提供参考。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祁忠占  宋玖雪  彭永康  
对10个水稻栽培种和10个陆稻栽培种的研究结果表明,水稻和陆稻根系发育过程中蛋白质含量、POD和COD同工酶都有较明显的差异,陆稻根系中蛋白质含量高于水稻的含量,陆稻的POD同工酶谱带数虽少于水稻,但苗期和分蘖期酶谱带总面积却高于水稻.在不同发育时期,陆稻中POD同工酶谱型变化较水稻稳定.陆稻根系中COD同工酶谱带数多于水稻,但苗期和分蘖期大部分COD同工酶的相对酶活性低于水稻,陆稻根系发育过程中,在开花期尚能检测到COD_7酶带.与水稻相比,陆稻根系发育过程中COD同工酶谱型的变化较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徐寿军  杨恒山  范富  王云  许如根  庄恒扬  
【目的】构建大麦蛋白质含量预测模型,为建立大麦生产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定量分析不同品种和氮肥处理大麦氮素吸收、积累、分配和转移的变化过程,建立了大麦花前氮素积累及分配和花后氮素吸收转移动态模型。模型利用抽穗期植株临界含氮量来表达氮素最大积累量,引入叶片潜在分配指数和茎鞘潜在分配指数2个品种遗传参数来区别不同品种在器官间的氮素分配差异,采用Richards方程来描述大麦花前氮素积累动态变化;采用指数函数方程来描述叶片氮的转移量随叶面积指数的动态变化以及籽粒从土壤中吸收的氮量随干物重的动态变化;采用非线性函数方程描述茎鞘和穗部的氮浓度随生理发育时间的动态变化。利用独立的观测资料对...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红梅  刘强  荣湘民  彭建伟  谢桂先  陈军文  
比较研究了3种栽培法对水稻植株生长,光合速率,植株及籽粒全N,P,K含量,糙米全N,蛋白N含量,产量及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初拟栽培法最优,"三壮三高"栽培法次之,常规栽培法最低.与常规栽培法相比,初拟栽培法、"三壮三高"栽培法的糙米蛋白质含量,早稻分别增加了11.36,8.63g/kg,晚稻分别增加了8.33,6.19g/kg,早稻产量分别提高了19.14%,9.57%,晚稻产量分别提高了22.49%,13.53%.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隆艳喜  罗雁茹  竺正航  廖芷依  王兰  
为了探讨高产四倍体水稻的不同遗传组成与品质的关系,以及蛋白质含量变化的原因,以国家优质品种美香占2号(MXZ2)、象牙香占(XYXZ)、矮脚南特二倍体(AJNT-2x)、高产同源四倍体水稻矮脚南特(AJNT-4x)以及高产新型四倍体水稻华多1号(H1)为试验材料,利用BCA法测定胚乳蛋白质含量、近红外谷物分析仪进行品质分析、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氨基酸含量、qRT-PCR分析谷蛋白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AJNT-4x糙米、精米的蛋白含量分别为182.70,115.70 mg/g,高于国家优质品种MXZ2、XYXZ以及AJNT-2x,其营养品质大大提高;AJNT-4x的胶稠度为44.70 mm,低于MXZ2、XYXZ及AJNT-2x,且差异显著,其食用品质明显下降;而H1精米的蛋白含量最低,只有71.30 mg/g,但其胶稠度为112.70 mm,介于国家优质品种MXZ2与XYXZ之间。花后30 d AJNT-4x的17种氨基酸总量与人体必需氨基酸总量高于AJNT-2x与H1,H1的最低;H1的17种氨基酸总含量在花后15 d达到高峰,而AJNT-4x和AJNT-2x在花后20 d达到高峰,氨基酸含量积累过早停止导致H1在成熟期的总氨基酸含量下降,甚至低于AJNT-2x。在整个胚乳发育过程中,AJNT-4x、H1和AJNT-2x的4种贮藏蛋白积累趋势基本一致,但快速积累时间存在差异;AJNT-4x的谷蛋白快速积累的时间比AJNT-2x、H1早,且快速积累的时间长,导致AJNT-4x的蛋白含量最高。9个谷蛋白亚家族基因在花后5 d都有表达,随着胚乳的发育,各谷蛋白基因表达量逐渐升高、再逐渐下降并趋于稳定,不同的亚家族谷蛋白基因在相同的时间表达丰度不同;除GluB-1和GluB-4在H1中的表达峰值高于AJNT-4x和AJNT-2x,其他7个谷蛋白基因在H1中的表达峰值均远远低于AJNT-4x和AJNT-2x,差异显著;AJNT-4x的9个谷蛋白基因在花后30 d表达量均最高。上述结果为多倍体水稻优质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红梅  荣湘民  刘强  彭建伟  
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了正常氮和低氮水平下两个早稻常规品种氮素营养特性的差异 .结果表明 :高蛋白基因型湘早籼 2 4号在两种氮水平下其根系活性吸收面积 ,α-萘胺氧化力 ,叶、茎鞘、籽粒的全氮、蛋白氮含量与功能叶的硝酸还原酶活性、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明显高于低蛋白基因型中优早 81号 .合理增施氮肥有利于提高根系吸收能力、氮素的吸收和同化能力及籽粒蛋白质含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谢桂先  荣湘民  刘强  彭建伟  朱红梅  于方明  
为了指导水稻生产合理施肥,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氮、磷、钾、硅锰、有机肥配合施用对水稻养分迁移、光合特性、籽粒产量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硅锰、有机肥配合施用能促进水稻氮、磷、钾的吸收、转运、累积,提高籽粒氮、磷、钾含量及籽粒粗蛋白质含量;氮、磷、钾、硅锰、有机肥配合施用对水稻产量的形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提高功能叶的净光合速率、有效穗、每穗实粒数来实现.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荣湘民  谢桂先  彭建伟  刘强  朱红梅  卢向阳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3种不同栽培法对水稻光合特性、产量、糙米蛋白质含量及氨基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蛋白高产栽培综合技术体系与三壮三高栽培法、习惯栽培法相比能明显改善水稻灌浆后期功能叶光合特性,提高籽粒产量、糙米蛋白质、氨基酸总量、人体7种必需氨基酸、猪11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金正勋  钱春荣  杨静  刘海英  
选用蛋白质含量和品质性状不同的4个粳稻品种配制2个杂交组合,研究其杂种后代籽粒蛋白质含量选择与蒸煮食味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直链淀粉含量与蛋白质含量间存在动态变化关系;稻米味度值是先随着蛋白质含量的下降而增加,当蛋白质含量下降到某一临界值后,味度值则不再增加,反而随蛋白质含量的下降而下降,蛋白质和直链淀粉含量适中的后代株系味度值较高;在蛋白质含量水平较高时,稻米RVA谱特性随着蛋白质含量的下降有所改善,但蛋白质含量下降到一定程度后则又会导致RVA谱特性的变劣;蛋白质含量过高或过低稻米蒸煮食味品质均不同程度的变劣,协调蛋白质与直链淀粉含量的平衡关系是提高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关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万向元  胡培松  王海莲  孔令娜  毕京翠  陈亮明  张坚勇  翟虎渠  万建民  
利用AMMI模型对18个水稻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AC)、糊化温度(GT)和蛋白质含量(PC)进行两年三点的稳定性分析,并以AC、GT和PC的表型值及相应的稳定性参数(Di)为性状指标,对供试品种进行聚类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稻米AC、GT和PC在不同品种和环境间的差异以及G×E互作效应都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3项品质性状的稳定性随品种不同而变化较大(0.15≤Di≤2.68),AC、GT和PC稳定性都高的品种仅有W002;综合考虑AC、GT和PC等3项品质性状的表现、稳定性、产量水平等因素,W002、广陵香粳、早丰九号和南京16号等品种可作为育种亲本,以改良水稻品种食味品质及其稳定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卫国  朱艳  荆奇  曹卫星  
【目的】蛋白质含量是稻米的重要品质指标。通过解析和综合水稻植株氮素积累和转运的动态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和基因型的定量关系,构建一个基于氮流生理过程的水稻籽粒蛋白质形成模拟模型,以期为水稻生产中籽粒蛋白质指标的动态预测和管理决策提供量化工具。【方法】以田间试验资料为基础,结合已有水稻生长模型,采用生理发育时间作为定量生育进程的尺度,通过解析和综合水稻植株氮素积累和转运动态的基本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和基因型的定量关系,构建花前植株氮素吸收与积累、花后氮素吸收与转运及籽粒蛋白质形成过程的模拟模型。【结果】利用不同年份、不同生态点、不同品种类型和不同肥水条件下的大田试验资料对籽粒蛋白质形成模型进行了检验,...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邵源梅  李少明  李华慧  黄平  郭咏梅  
【目的】明确彩色稻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变异情况以及籽粒中蛋白质含量分布特点。【方法】对彩色稻新品系"云彩3号"的49个单株糙米、精米和米糠进行蛋白质含量测定,并对同一单株糙米、精米和米糠蛋白质含量,以及有色单株和无色单株的籽粒蛋白质含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不同单株籽粒蛋白质平均含量(%)为米糠>糙米>精米,米糠中的蛋白质平均含量最高(14.37%),糙米其次(10.25%),精米最低(9.11%);蛋白质含量糙米显著高于精米,在糙米加工成精白米的过程中损失了11.12%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主要留在米糠中,而80%以上的蛋白质主要存在于胚乳中;有色和无色单株蛋白质平均含量(%)均依次为米糠>糙米>精米,有色和无色精米间蛋白质含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而米糠和糙米间差异不大。【结论】由此可见,籽粒蛋白质含量有色单株高于无色单株,这种差异主要来源于胚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董洪平  孙耀中  王健  卢少源  李宗智  
采用6×6双列杂交设计,对小麦籽粒中蛋白质及其16种氨基酸的含量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性状的遗传不仅受加性效应控制,而且也受非加性效应控制.除组氨酸外,其余性状均符合加性——显性模型.各性状加性分量D与显性分量H_1都达到显著程度.平均显性度(H_1/D)~(1/2)值表明,少数性状(如蛋白质、苯丙氨酸)为超显性,其余多数性状为完全显性(如甘氨酸、丙氨酸等)或不完全显性(如赖氨酸和丝氨酸等).在亲本中控制蛋白质、赖氨酸的隐性基因多于显性基因,但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的频率相差不大.就其余性状而言,亲本中显性基因的频率则高于隐性基因的频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潘洁  戴廷波  姜东  朱艳  曹卫星  
在对4 个生态区、6 个不同品质类型小麦品种在不同播期下的试验数据进行系统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生态预测模型。通过分析籽粒蛋白质含量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关系,确定了显著影响蛋白质含量的5 个气象因子:开花至成熟期的日平均温度、平均日较差、总日照时数、总降雨量与积温。经逐步回归分析表明,高蛋白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主要受开花至成熟期间的平均日较差的影响;在日较差变异系数<5%的生态环境下,则决定于开花至成熟期日均温与总日照时数的互作。中蛋白品种蛋白质含量取决于开花至成熟期的总日照时数;而低蛋白品种由开花至成熟期的日均温、总降雨量与总日照时数共同决定。影响蛋白质含量的日较差与光照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