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19)
2023(3102)
2022(2531)
2021(2406)
2020(2059)
2019(4490)
2018(4353)
2017(8334)
2016(4855)
2015(5089)
2014(5110)
2013(5013)
2012(4699)
2011(4240)
2010(4089)
2009(3760)
2008(3762)
2007(3355)
2006(2791)
2005(2518)
作者
(15658)
(13357)
(13056)
(12676)
(8689)
(6658)
(5893)
(5138)
(5021)
(4988)
(4711)
(4513)
(4453)
(4346)
(4282)
(4123)
(4058)
(4014)
(3920)
(3794)
(3494)
(3345)
(3260)
(3251)
(3068)
(3054)
(2925)
(2873)
(2834)
(2796)
学科
(16342)
经济(16322)
(12967)
管理(11925)
(10514)
企业(10514)
方法(8596)
数学(7600)
数学方法(7511)
(5250)
(5207)
中国(4105)
(4006)
(3798)
财务(3794)
财务管理(3787)
企业财务(3703)
(3649)
(3435)
银行(3413)
(3358)
金融(3357)
(3264)
技术(3249)
业经(2987)
理论(2701)
(2651)
贸易(2651)
(2595)
农业(2509)
机构
大学(68021)
学院(67438)
研究(26375)
(24560)
经济(24021)
管理(22138)
理学(19528)
(19358)
理学院(19241)
科学(18800)
管理学(18763)
管理学院(18631)
中国(17863)
农业(16066)
(15211)
业大(14516)
(14301)
研究所(14234)
(12017)
中心(11475)
农业大学(10301)
(10294)
财经(9888)
(9613)
(9371)
(9127)
(9046)
(8991)
科学院(8784)
实验(8433)
基金
项目(49810)
科学(38252)
基金(36872)
(35158)
国家(34937)
研究(30321)
科学基金(28349)
自然(20596)
自然科(20198)
自然科学(20188)
自然科学基金(19859)
(19853)
基金项目(19310)
社会(18947)
社会科(18028)
社会科学(18023)
(17470)
资助(15429)
教育(14244)
重点(11962)
计划(11767)
(10928)
(10419)
科技(10402)
编号(10269)
(10259)
科研(10203)
(9911)
创新(9871)
(9769)
期刊
(23342)
经济(23342)
学报(18820)
(17981)
研究(17261)
科学(14289)
大学(12955)
中国(12951)
农业(12716)
学学(12635)
(9741)
管理(7964)
(7048)
(6505)
金融(6505)
业大(6143)
农业大学(5397)
教育(5309)
财经(5210)
(4754)
(4448)
技术(4419)
经济研究(4378)
中国农业(3941)
科技(3452)
业经(3324)
林业(3289)
自然(3184)
问题(3104)
统计(2835)
共检索到942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乔永利  韩龙植  安永平  张媛媛  曹桂兰  高熙宗  
以籼粳交密阳23号/吉冷1号的F2:3代200个家系作为作图群体,构建了一张含有97个微卫星(SSR)标记的分子连锁图谱。在5℃低温条件下,对F3家系进行芽期耐冷性鉴定,并利用SSR标记进行了芽期耐冷性数量性状位点(QTL)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芽期耐冷性在F3家系群中呈单峰连续分布,表现为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共检测到与芽期耐冷性有关的QTL3个,分别位于第2、4和7染色体上,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范围为11.5%~20.5%。其中,位于第4染色体RM273~RM303的qCTBP4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最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春芳  张善磊  赵庆勇  周丽慧  赵凌  姚姝  张亚东  王才林  
水稻耐盐遗传位点的发掘可为其耐盐遗传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为耐盐品种培育提供基因资源。利用一套以9311为背景亲本导入了日本晴染色体片段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SSL)为试验材料,对芽期耐盐性进行快速鉴定,并分析了耐盐QTLs。结果表明,9个CSSLs表现出显著耐盐性,经过遗传背景的高密度分子标记检测,利用代换作图方法定位到4个芽期耐盐相关QTLs,分别位于水稻第1,2,4和11号染色体上,命名为q SAT1、q SAT2、q SAT4和q SAT11,其中q SAT1在含4个重叠片段的CSSLs中被检测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露霞  王松凤  江玲  万建民  
利用水稻籼粳亚种间组合Asominori×IR24重组自交系(R IL)群体71个株系和相应的全基因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SSL)群体65个株系,以芽期冷害死苗率为芽期耐冷性的鉴定指标,对芽期耐冷性进行了数量性状基因座(QTL)定位和遗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在R IL群体中检测到3个芽期耐冷性QTL,位于第5和第12染色体上(第5染色体上存在2个位点),分别命名为qCTBP5-1、qCTBP5-2和qCTBP12,其LOD值为4.7、2.9、2.9,解释表型变异的19.21%、12.00%、12.21%。qCTBP5-2增强芽期耐冷性的等位基因来自粳型耐冷亲本Asom inori,qCTBP5...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魏征  邹燕  陈澎军  韩继军  缪源卿  易镇邪  屠乃美  
对43份水稻材料进行芽期耐盐性比较试验,用0、0.2%、0.4%和0.6%共4个浓度的Na Cl溶液模拟盐胁迫,对芽期的发芽势、发芽率、根长、芽长、主根数、根鲜质量、芽鲜质量、根干质量、芽干质量和电导率等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不同水稻材料的根长、芽长、根数、发芽势、发芽率、根鲜质量、芽鲜质量、根干质量和芽干质量均呈下降趋势,而芽的电导率呈上升趋势;同一盐浓度处理下,不同水稻材料的耐盐表现有差异。通过综合分析,筛选出芽期耐盐性强的2个常规籼稻(R2803和YW01);耐盐性较强的6个材料,其中3个常规粳稻(淮稻5号、扬粳3491和越光),2个常规籼稻(黄华占和R889)和1个籼型杂交稻(椰香A/海品12)。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魏征  邹燕  陈澎军  韩继军  缪源卿  易镇邪  屠乃美  
对43份水稻材料进行芽期耐盐性比较试验,用0、0.2%、0.4%和0.6%共4个浓度的Na Cl溶液模拟盐胁迫,对芽期的发芽势、发芽率、根长、芽长、主根数、根鲜质量、芽鲜质量、根干质量、芽干质量和电导率等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不同水稻材料的根长、芽长、根数、发芽势、发芽率、根鲜质量、芽鲜质量、根干质量和芽干质量均呈下降趋势,而芽的电导率呈上升趋势;同一盐浓度处理下,不同水稻材料的耐盐表现有差异。通过综合分析,筛选出芽期耐盐性强的2个常规籼稻(R2803和YW01);耐盐性较强的6个材料,其中3个常规粳稻(淮稻5号、扬粳3491和越光),2个常规籼稻(黄华占和R889)和1个籼型杂交稻(椰香A/海品12)。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詹庆才  曾曙珍  熊伏星  齐藤浩二  加藤明  
进行耐冷性数量性状(QTLs)的精细定位,可为水稻耐冷性分子育种提供条件.以籼稻品种二九青和粳稻品种Yukihikari杂交后自交8代得到的79个重组自交系(RIL)群体为材料,用89个微卫星标记构建了该群体的分子连锁图谱.用4种低温处理21d的幼苗高度作为耐冷性指标,对RIL群体进行了耐冷性分析.4种温度条件下共定位了10个耐冷性数量性状位点,其中2个QTLs在4种环境条件下都能检测到,1个QTL在三种环境条件下能检测到,6个QTLs在2种环境条件下能检测到,而1个QTLs却只能在1种环境条件下检测到.10个QTLs可解释的表型变异从4.85%到22.47%.位于第1染色体上的RM104和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金明  刘旭升  逄洪波  王泽  赵宗耀  韩康顺  李彦利  贾玉敏  
为筛选水稻芽期耐寒指标并建立可靠的水稻芽期耐寒性数学评价模型,采用49个水稻种质资源,测定发芽率(GR)、相对发芽率(RGR)、发芽势(GP)、相对发芽势(RGP)、发芽指数(GI)、种子萌发指数(PI)、平均发芽时间(MGT)、成苗率(SR)和萌发系数(GC)9个指标并进行主成分及隶属函数等分析,对水稻芽期耐寒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根据水稻芽期耐寒性综合评价值(D)可以将49个水稻品种分为5个等级,分别是耐寒性极强品种(IRIS 313-11965、IRIS 313-8956和IRIS 313-11038,D为0.790~0.830)、耐寒性强品种(IRIS 313-11944等17个品种,D为0.609~0.745)、耐寒性中等品种(IRIS 313-11049等7个品种,D为0.503~0.576)、耐寒性弱品种(IRIS313-11986等13个品种,D为0.364~0.482)和耐寒性极弱品种(IRIS 313-10891等9个品种,D为0.187~0.282)。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水稻芽期耐寒性的最优回归方程:D=0.326+0.020GI+0.021SR-0.028MGT+0.025PI+0.012GR+0.137RGP,筛选出发芽率、相对发芽势、发芽指数、种子萌发指数、平均发芽时间和成苗率6个与水稻芽期耐寒性显著相关的指标。低温胁迫条件下,可通过测定这6个指标对水稻品种的芽期耐寒性进行快速准确的鉴定及评价。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子琪  王伟苹  赵宏强  王皓  韩笑  杨洛淼  辛威  刘化龙  郑洪亮  王敬国  
为定位控制水稻发芽期和芽期耐冷性的QTL,探究其遗传机制,以耐冷性强的粳稻品种彩稻为母本、耐冷性弱的籼稻品种WD为父本杂交衍生的含有189个株系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试验材料,以低温胁迫下的相对发芽率、平均发芽天数、成苗率、芽期耐冷级别为鉴定指标,结合978个Bin标记,运用IciMapping 4.2对发芽期和芽期耐冷QTL进行定位分析。结果显示,检测到2对与芽期耐冷有关的上位性QTL,LOD值分别为5.70,5.55,贡献率分别为13.22%,39.87%;此外,还检测到5个与水稻发芽期耐冷相关的QTL、5个与水稻芽期耐冷相关的QTL。这些QTL位于1,3,5,8号染色体上,LOD值为2.55~7.07,表型贡献率为6.41%~17.17%。其中,qLTG3在5个发芽期耐冷性QTL中表型贡献率最高,且与芽期耐冷性相关;qCTP1-2在5个芽期耐冷性QTL中表型贡献率最高;qCTB1、qCTP1-2和qLTG8等3个QTL未见报道。研究检测到的QTL以及上位性QTL,可为后续水稻耐冷性的遗传研究以及改良提供参考。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棋  范淑秀  郭江华  陈兆赫  梁银培  刘振宇  殷业超  王嘉宇  
为定位水稻发芽期和苗期耐冷性的QTL,鉴定新的耐冷基因位点,丰富水稻耐冷性的分子遗传基础。以籼型杂交稻恢复系品种泸恢99(Luhui 99,R99)和粳型超级稻品种沈农265(Shennong 265,SN265)杂交衍生的144个F8稳定遗传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ecombinant inbred lines,RILs)为试验材料,以低温条件下水稻种子发芽率和苗期叶片赤枯度为耐冷性鉴定标准,采用QTL Ici Mapping v3. 0软件基于完备复合区间作图法,对水稻发芽期和苗期耐冷性进行QTL分析。共检测到2个控制发芽期耐冷性的QTL和1个控制苗期耐冷性QTL,分别位于第3,5,9染色体上,命名为q LTG-3、q LTG-5、q SCT-9,3个QTL的LOD值分别为3. 60,2. 73,2. 52,加性效应为0. 09,-0. 10,-0. 09,可解释表型变异的11. 02%,14. 07%,12. 18%。其中,检测到控制发芽期耐冷性的q LTG-5位于分子标记R5M13~RS8,遗传距离约8.0 c M,该区间未见相关水稻耐冷性QTL的报道,可能是一个新的控制水稻发芽期耐冷性的QTL位点。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夏瑞祥  肖宁  洪义欢  张超  苏琰  张小蒙  陈建民  
【目的】研究东乡野生稻苗期耐冷性的QTL和连锁标记,为水稻耐冷种质资源的利用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以东乡野生稻作为非轮回亲本,南京11号为轮回亲本,构建144株BC2F1分离群体。通过SSR标记以根电导率作为耐冷性指标,以复合区间定位法对东乡野生稻苗期耐冷性进行QTL定位。【结果】检测到2个QTL qRC10-1和qRC10-2均位于第10染色体,对表型的贡献率分别为34.13%和37.02%,是两个主效的QTL。在与2个QTL的连锁标记RM171周围发展分子标记进一步定位,检测到3个QTL位于标记RM171附近。【结论】东乡野生稻第10染色体上的2个QTLqRC1...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周小梅  赵运林  李小湘  
利用6个抗性不同的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渗透胁迫下水稻芽期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水稻胚芽鞘、胚根长度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维生素C(Vc)、脯氨酸(Pro)、丙二醛(MDA)以及亚精胺(Spd)、精胺(Spm)含量等11项与抗旱性有关的形态和生理指标的相对值与抗旱系数相关显著或极显著,可作为水稻芽期抗旱性的评价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确立了Vc、GSH和Spm含量的相对值为水稻芽期抗旱性的综合指标,以抗旱系数为因变量,3个综合指标为自变量建立的回归方程对供试品种的抗旱性进行预测效果较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春芳  赵凌  张亚东  陈涛  赵庆勇  朱镇  周丽慧  姚姝  王才林  
水稻低氮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对研究氮素吸收和利用效率及培养耐性品种具有重要意义。缺氮是限制作物生长和产量提高的重要因素。利用一套以9311为遗传背景携带日本晴置换片段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为材料,对低氮胁迫下水稻苗期性状进行了QTL定位。共定位到高氮和低氮下株高、主根长、根干质量、苗干质量和总干质量及其相对性状的44个QTLs,其中2种氮水平下检测到28个QTLs,低氮与高氮相对性状检测到16个QTLs。检测到2个QTL热点区,聚集了不同氮水平及其相对性状的多个QTLs,通过搜索预测基因,发现这2个区域包含氮代谢的关键基因,说明极有可能是氮吸收和利用相关基因控制了这些QTLs的表达。以上结果将为利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志德  仲维功  王军  王洲飞  张红生  
利用韭菜青×IR26杂交后代建立一个重组自交系群体(recombinant inbred line,RIL)及相应的SSR分子标记连锁图谱,在2007和2008年进行Cd2+(5 mg.kg-1)胁迫下水稻幼苗耐Cd2+胁迫的QTL分析。结果表明:2007年检测到3个与幼苗耐Cd2+胁迫有关的QTLs,包括1个控制相对苗高的位点qRSH-7和2个控制单株相对干重的位点qRDW-11a和qRDW-11b,分别位于第7和第11染色体;2008年检测到6个与幼苗耐Cd2+胁迫相关的QTLs,包括3个控制单株相对干重的位点qRDW-1、qRDW-2和qRDW-7,1个控制相对苗高的位点qRSH-2,2...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林静  张云辉  陈海元  朱晓妹  张所兵  汪迎节  方先文  
水稻耐盐遗传位点的发掘可为耐盐遗传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为耐盐品种培育提供基因资源。以云南地方籼稻品种扎西玛与江苏著名优质粳稻品种南粳46为亲本构建的水稻重组自交系群体为研究对象,鉴定了各株系的苗期耐盐性,结合该群体的分子连锁图谱对控制水稻苗期耐盐性QTL进行分析,共检测到4个QTLs:qSST-1、qSST-3、qSST-5和qSST-11,分别位于第1,3,5,11号染色体上。4个QTLs的增效等位基因均来自于亲本南粳46。经比较发现有3个QTLs与已克隆水稻耐盐基因不在同一染色体区间,说明为新的耐盐基因候选位点。结果对进一步发掘和利用新的水稻耐盐QTL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喜  林秋云  孙爱玲  曹鹏辉  姜一梅  陈亮明  江玲  万建民  
[目的]在前期研究中,我们利用KoshihiKari/Kasalath//KoshihiKari衍生获得的回交重组自交系(bacKcross-inbred line,bil)群体和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hromosome segment substitution line,cssl)群体检测到1个控制种子耐贮性的Qtl Q ss-9。本研究在此基础上对Q ss-9进一步进行定位分析。[方法]利用以‘KoshihiKari’为背景、携带Q ss-9的‘Kasalath’染色体片段置换系sl226,在多年环境下采用人工老化和自然老化两种处理方法,验证Q ss-9的真实存在及稳定性;利用‘Koshih...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