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58)
2023(9109)
2022(7908)
2021(7141)
2020(6325)
2019(14420)
2018(14414)
2017(27684)
2016(15536)
2015(17762)
2014(17950)
2013(17913)
2012(16845)
2011(15292)
2010(15510)
2009(14686)
2008(14993)
2007(13720)
2006(11800)
2005(10846)
作者
(47656)
(40297)
(40174)
(38559)
(25603)
(19536)
(18263)
(15660)
(15168)
(14380)
(13816)
(13553)
(12986)
(12886)
(12877)
(12608)
(12426)
(11958)
(11893)
(11761)
(10139)
(10113)
(9919)
(9138)
(9098)
(9093)
(9056)
(9032)
(8212)
(8112)
学科
(62095)
经济(61998)
管理(47469)
(44138)
(36383)
企业(36383)
方法(28970)
数学(25527)
数学方法(25303)
(19998)
(17835)
(17302)
中国(15507)
(14688)
业经(13455)
(12141)
财务(12111)
财务管理(12076)
(11733)
贸易(11730)
企业财务(11427)
(11393)
(11369)
农业(11275)
地方(11171)
(10920)
银行(10885)
(10330)
(10145)
金融(10140)
机构
大学(232446)
学院(230143)
(93582)
经济(91464)
管理(84678)
研究(80573)
理学(72468)
理学院(71617)
管理学(70351)
管理学院(69914)
中国(60516)
科学(50701)
(48951)
(46789)
(45532)
(42929)
研究所(38862)
业大(37400)
中心(37281)
(37067)
农业(36394)
财经(36346)
(32781)
北京(30357)
经济学(29361)
(29150)
师范(28809)
(28448)
(28170)
(26819)
基金
项目(151870)
科学(118107)
基金(110028)
研究(107690)
(97318)
国家(96564)
科学基金(80910)
社会(67641)
社会科(64018)
社会科学(63998)
(59678)
基金项目(58523)
自然(52913)
自然科(51614)
自然科学(51598)
自然科学基金(50705)
(50704)
教育(49857)
资助(44743)
编号(43508)
成果(36458)
重点(35215)
(34268)
(32390)
(31369)
(31320)
课题(30397)
科研(29815)
创新(29515)
计划(28854)
期刊
(104170)
经济(104170)
研究(66882)
中国(46553)
(41677)
学报(41587)
(38662)
科学(35733)
大学(30708)
管理(29687)
学学(29209)
农业(27924)
教育(21817)
(20883)
金融(20883)
技术(18805)
财经(18569)
业经(16180)
经济研究(16165)
(15848)
(14829)
问题(14152)
(12792)
理论(11279)
技术经济(11204)
(11202)
业大(10856)
财会(10342)
科技(10294)
实践(10126)
共检索到3440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穰中文  周清明  符习勤  
以野败型雄性不育系V20A及其保持系V20B为核心材料,应用荧光显微、半薄切片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比较分析了不育与可育水稻花药及花丝的形态特征差异。结果表明:正常可育水稻花药气孔带(IMS2)分布的常开状气孔及其角质化表皮细胞保障了花药的正常失水,失水导致快速伸长的花丝中形成"气塞",进而形成反向拉扯开裂带(IMS1)两侧纤维层的裂药"驱动力",纤维层细胞内外壁非均匀增厚决定裂药受力方向,而花药表面纤维层细胞次生增厚的"V"形分布特征决定了花药开裂的位置顺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凌  朱镇  张亚东  赵庆勇  陈志德  Tsutomu Matsui  王才林  
通过3×2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6个杂交籼稻组合,对和水稻开花期高温耐性相关的花药基部开裂长度和宽度(the length and width of basal dehiscence of anther,bdl,bdw)以及花药顶部开裂长度和宽度(length and width of apical dehiscence of anther,adl,adw)4个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实验材料的不同组合间花药基部开裂性状存在极显著差异。bdl、bdw和adw的遗传中加性和非加性效应都很重要。bdw和adw均以利用一般配合力为主,双亲互作对bdl和adl具有重要作用。bdl、bdw和adw的广义...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谭照国  李艳梅  白建芳  郭昊宇  栗婷婷  段文静  刘子涵  苑少华  张天豹  张风廷  陈兆波  赵福永  赵昌平  张立平  
【目的】β-葡萄糖苷酶(4-β-D-glueosidase,BG)是一种水解酶,可以从糖聚合物或寡聚糖中水解糖苷键释放出非还原性糖基,对控制花药开裂具有重要作用。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BS366在不育环境下花药不开裂,在可育环境下花药开裂或不完全开裂。从BS366中克隆TaBG,分析其在花药开裂中的潜在功能,为进一步解析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花药开裂异常的分子机理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不育系BS366花药的cDNA为模板,克隆TaBG;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TaBG及其蛋白结构进行预测,构建系统进化树、预测互作蛋白并对TaBG进行上游启动子元件以及互作miRNA预测;构建TaBG-16318hGFP载体,观察其在小麦原生质体中的亚细胞定位;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测定TaBG在不育环境、可育环境下不同发育时期花药中的表达量,以及MeJA处理下TaBG及与其互作的tae-miR395a在花药和颖壳中的表达模式。【结果】TaBG属于糖基水解酶超家族基因,全长为1 473 bp,编码490个氨基酸,蛋白理论等电点为8.12,属于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通过miRNA互作预测,发现TaBG可能受miR169、miR395a等抗逆性相关的miRNA调控。通过蛋白互作预测,发现TaBG可能与氧化还原酶(glucose-methanol-choline oxidoreductase,GMC)、内切葡聚糖酶(endoglucanase,EG)等蛋白互作。TaBG定位于小麦原生质体的液泡中。qPCR结果表明,TaBG在花药发育双室期(stage13)、花药开裂时期(stage14)和衰退期(stage15)中的表达量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花药开裂时期表达量最高,并且在不开裂花药中的表达量是正常开裂花药的2.8倍。经MeJA处理后,花药和颖壳中的TaBG均呈下调表达,tae-miR395a表达模式与其相反。【结论】TaBG可能受miR169、miR395a等抗逆相关miRNA的调控,参与花药开裂调控。由于TaBG表达量的升高,增加了不育环境下花药中可溶性糖的含量,进而增加花药中的渗透势,从而减缓花药开裂时的脱水活动,导致花药不开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崔珺   杜明杰   谢钰   季润泽   成仿云   钟原  
【目的】探究芍药属组间杂交种皮开裂种子的内部状态和胚培养成苗表现,为揭示种皮开裂种子的成苗潜力、提高组间远缘杂交育种效率提供参考。【方法】以24个芍药属组间杂交组合种皮开裂的种子为试验材料,解剖后观察并统计胚和胚乳的发育情况,通过离体培养观察胚的萌发和生长规律,分析不同组合种皮开裂种子发育和成苗差异。【结果】芍药属24个组间杂交组合中均出现了种皮开裂的杂交种子,平均种皮开裂率高达61.08%;1 767粒种皮开裂种子中,有11.09%的胚乳已腐烂;胚乳未腐烂种子中,约90%以上种子的胚乳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或病变,24.18%的种子内部未观察到可见胚。对解剖得到的1 185个组间杂种胚进行离体培养发现,有24.73%的胚不萌发,63.47%的胚生长异常,仅有4.47%的胚能正常生长,得到完整植株。胚培养得到的完整植株具备良好的活力,移栽成活率达到86.79%。24个杂交组合种皮开裂种子通过离体胚培养共得到46株移栽成活的组间杂种苗,平均成苗率为2.60%,接近正常组间杂交种子的播种成苗率(2.75%)。【结论】种皮开裂现象在芍药属组间杂交种子中普遍存在,是组间远缘杂交障碍的重要表现之一,用离体胚培养技术能有效克服这类障碍,提高成苗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邹礼平  张端品  林兴华  谢岳峰  李泽炳  
以5×3不完全双列杂交法对光敏核不育水稻4个花药培养性状进行了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花药培养性状是可遗传的,对于愈伤组织诱导率和白苗分化率,基因的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同等重要,而对于绿苗分化率和绿苗生产率则以加性效应为主,这2个性状的狭义遗传力均较高,通过合理配组提高花药培养能力是可能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卫东  王庆云  
对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原砂姜黑土进行了野外剖面和室内微形态观察。结果表明,我国大部分原砂姜黑土具有明显变性特征,表现在旱季土体开裂,土体中具有大量滑擦面和楔形体,显微薄片上可看到大量纤维状光性定向粘粒。粘粒含量、粘粒矿物学组成和线胀系数等都符合变性土的特征。拟将具有变性特征的原砂姜黑土划归为变性土;而将那些不具变性特征的变异和过渡类型的原砂姜黑土仍列入砂姜黑土土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上都  余显权  赵福胜  马天进  
为了研究水稻脆秆重组体茎秆与普通茎秆形态结构与理化性的差异,对两者的茎秆差异通过茎秆形态解剖和纤维素、可溶性糖含量测定进行了比较,通过扫描电镜对茎秆观察得到,重组体734的小维管束数目多于对照(733),小维管束之间的凹陷比对照深,而皮层纤维细胞层数少于对照。茎秆组织的光学显微镜解剖观察结果为734茎秆基本组织的细胞大、排列较疏松,对照的细胞比较小、排列紧密;734维管束内的韧皮部与木质部细胞少而疏松,对照多且排列紧密。虽然734茎秆单位面积内的细胞数与对照相近,但细胞壁比对照薄,细胞腔比对照大。茎秆的相对含水量和粗纤维含量测定显示:重组体734的含水量比对照高4.5%,粗纤维含量比对照低2....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梁康迳  王俊兰  姚小兰  林晶  陈仁财  柯庆明  林文雄  
在水稻Lemont×Dular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ILs,F10)中发现了裂颖突变体(split rice glume,srg).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野生型水稻和裂颖水稻的颖花原基分化情况,结果发现,突变体水稻的幼穗在形成内、外稃原基后,有些颖花在形成浆片后并不是直接发育形成雄蕊原基,而是在外稃或内稃原基内侧又分化出浆片原基;有些颖花原基从中间缢裂,缢裂的颖花原基又分别形成类稃片的结构,颖花发育后期,6枚雄蕊发育畸形,并且观察到不同数目的雄蕊.同时以突变体作母本,Dular、Lemont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进行遗传分析,F2表型和χ2测验结果表明,该突变性状受单基因隐性控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祎颖  洪汝科  张锦文  李铮友  曾千春  
用低海拔优质粳稻江南香糯和高海拔高抗稻瘟病粳稻云系3号进行常规杂交,稻瘟病抗性跟踪,于F2取稻瘟病抗性好的稻穗进行花药培养,共接种花药4608枚,获得绿苗567株,绿苗克隆35个。经宜良稻瘟病病圃田间稻瘟病抗性筛选获得19个高抗稻瘟病克隆,结合米质外观考察等筛选到H18等9份优质抗稻瘟病水稻材料。同一份克隆来源的花培后代植株株系内性状整齐一致,可直接测恢或转育不育系,为开展优质抗稻瘟病滇型杂交水稻新品种选育提供了材料。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雪梅  
为研究解放眉足蟹形态学特征(包括雌雄外部形态差异),补充国内解放眉足蟹相关资料的空缺,通过对采集到的野生活体进行解剖及显微观察,对成体口前板、组成口器的各个部分、第四步足、肛门及雌雄差异等进行了研究。口前板位于头胸部腹面第一、二触角的后方,口器的前方。口器由大、小颚及3对颚足共同组成,大颚单枝型,大颚须3节;第一小颚单枝型;第二小颚双枝型,内肢即小颚须棒状,外肢很发达,形成颚舟叶;第一颚足双枝型,内肢1节,外肢2节,具有上肢;第二颚足双枝型,内肢5节,外肢3节;第三颚足双枝型,内肢5节,外肢3节。胸足4对,均为单枝型,第1对为螯足,后3对为步足。腹部共7节(包括尾节),尾节无附肢,腹面有一肛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范建新  邓仁菊  刘涛  彭思维  朱英  刘永翔  
为了给贵州杨梅雄株资源的保护利用及其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利用扫描电镜对贵州12个杨梅雄株资源花序的形态特征和花粉活力进行观察。结果表明,1贵州12个杨梅雄株花序的平均长度为2.569~4.235 cm、粗度为0.582~0.698 cm,每个花序有小花81.2~123.9朵,花序有红黄色、玫瑰红、粉黄色、浅粉色、黄绿色、粉色和红色7种颜色,花药充实度和花粉量均以9号和10号样品最好。2电镜扫描观察12个杨梅雄株花粉粒的大小为(25.3×28.5)~(19.2×22.8)μm,萌发孔横径为3.29~4.35μm,生活力为68.64%~87.39%,花粉均有3个萌发孔,外壁纹饰清晰,并呈颗粒状突起...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雪梅  
为研究解放眉足蟹形态学特征(包括雌雄外部形态差异),补充国内解放眉足蟹相关资料的空缺,通过对采集到的野生活体进行解剖及显微观察,对成体口前板、组成口器的各个部分、第四步足、肛门及雌雄差异等进行了研究。口前板位于头胸部腹面第一、二触角的后方,口器的前方。口器由大、小颚及3对颚足共同组成,大颚单枝型,大颚须3节;第一小颚单枝型;第二小颚双枝型,内肢即小颚须棒状,外肢很发达,形成颚舟叶;第一颚足双枝型,内肢1节,外肢2节,具有上肢;第二颚足双枝型,内肢5节,外肢3节;第三颚足双枝型,内肢5节,外肢3节。胸足4对,均为单枝型,第1对为螯足,后3对为步足。腹部共7节(包括尾节),尾节无附肢,腹面有一肛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山春  覃伟权  李朝绪  李磊  魏娟  阎伟  
描述了红棕象甲的外形态特征及生殖系统。结果表明,红棕象甲体长19~34 mm,宽8~15 mm,身体红褐色。雄性成虫内生殖器官包括一对睾丸、输精管、贮精囊、射精管、附腺组成;雌性成虫内生殖器官由一对卵巢、一对侧输卵管、中输卵管、受精囊等部分组成。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常有民  张涛  庄平  侯俊利  宋超  杨刚  章龙珍  
利用2010年2月~2012年5月从江苏启东、福建东山、海南海口、广东湛江和台湾沿海海域采集到的192 ind多鳞四指马(鱼友)(Eleutheronema rhadinum)标本,取3对耳石,并以矢耳石长、宽、重、长宽比、面积、周长、矩形趋近率、成形系数、密度等指标为基本形态学参数,研究多鳞四指马(鱼友)的耳石形态特征。结果显示,多鳞四指马(鱼友)矢耳石都有基叶和翼叶,中央听沟明显,前缘开阔,后缘窄且闭合。矢耳石的大小和形状随个体生长变化明显,叉长较短的样品,耳石呈瓜子状,边缘规则;叉长较长的样品,矢耳石呈狭长叶片状,边缘有较多波浪形突起。矢耳石形态特征比较显示:多鳞四指马(鱼友)矢耳石在形...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范镇明  钱龙向  伟艾涛  姜正炎  李胜忠  曹桂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