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57)
2023(6114)
2022(5205)
2021(4837)
2020(4181)
2019(9385)
2018(9182)
2017(17333)
2016(9994)
2015(11009)
2014(10967)
2013(10845)
2012(10610)
2011(9664)
2010(9766)
2009(8919)
2008(9219)
2007(8388)
2006(7337)
2005(6786)
作者
(34746)
(29078)
(29064)
(27682)
(19044)
(14356)
(12904)
(11373)
(11313)
(10750)
(10488)
(9988)
(9936)
(9838)
(9573)
(9074)
(8960)
(8743)
(8664)
(8474)
(7716)
(7340)
(7317)
(7010)
(6878)
(6642)
(6474)
(6349)
(6347)
(6233)
学科
(34628)
经济(34571)
(25297)
管理(24951)
(20593)
企业(20593)
方法(16223)
数学(13542)
数学方法(13301)
(13047)
(10797)
(9668)
中国(9283)
(7849)
业经(7452)
(7228)
财务(7220)
财务管理(7203)
企业财务(7000)
理论(6721)
(6609)
银行(6563)
(6539)
金融(6534)
农业(6423)
(6353)
贸易(6352)
(6289)
(6162)
技术(5831)
机构
大学(151851)
学院(148151)
研究(61581)
(52273)
经济(51001)
管理(47771)
科学(44048)
中国(42978)
(41617)
理学(41081)
理学院(40403)
管理学(39222)
管理学院(38973)
(35787)
(34236)
农业(33968)
研究所(33247)
业大(30740)
中心(26485)
(25286)
(24116)
(21710)
(21662)
农业大学(21445)
北京(21233)
(20171)
(20132)
财经(20124)
科学院(19927)
师范(19735)
基金
项目(104340)
科学(79120)
基金(75223)
(71846)
国家(71295)
研究(65398)
科学基金(56797)
自然(41463)
(41028)
自然科(40526)
自然科学(40502)
自然科学基金(39822)
基金项目(39162)
社会(38686)
(36830)
社会科(36455)
社会科学(36438)
资助(32184)
教育(30566)
重点(25444)
计划(24370)
编号(23644)
(22715)
(22235)
科技(22222)
科研(21401)
(21272)
成果(20604)
创新(20061)
(19864)
期刊
(56464)
经济(56464)
学报(40649)
研究(40603)
(37746)
科学(31725)
中国(31537)
大学(28210)
学学(27021)
农业(26199)
(19704)
管理(17962)
教育(15739)
(14177)
(13129)
金融(13129)
业大(12702)
农业大学(10689)
(10556)
财经(10214)
技术(10030)
经济研究(9222)
(8746)
林业(7995)
业经(7941)
科技(7770)
中国农业(7427)
问题(7331)
自然(7037)
世界(6746)
共检索到2219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邓应德  贺立伟  肖层林  张海清  邓化冰  
以7个水稻三系不育系和7个水稻两用核不育系为材料,研究水稻不育系的花器性状和柱头外露特性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7个两用核不育系的平均颖花长度长于三系不育系的平均颖花长度;平均颖花宽度窄于三系不育系的平均颖花宽度;平均颖花长宽比大于三系不育系的平均颖花长宽比,说明两用核不育系的粒形较三系不育系的细长.相关和通径分析的结果表明,与柱头外露率关系最密切的花器性状有颖花长、颖花长宽比、柱头跨度和子房长度,其中颖花长宽比对柱头外露率的作用最大,说明颖花长度和颖花长宽比的增加有利于提高柱头外露率,因此在高柱头外露率不育系的选育中应加强粒形的选择,细长粒形的不育系其柱头外露率较高.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爱国  华泽田  王嫘  李志彬  苏玉安  肖艳云  王彦荣  
将高柱头外露率60B与低柱头外露率辽粳9杂交,以P1、P2、F1和F2为材料,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柱头外露性状(开颖单边外露率、开颖双边外露率、开颖总外露率、闭颖单边外露率、闭颖双边外露率、闭颖总外露率)的遗传效应;并以F2群体为材料,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各性状进行了QTL定位。结果表明:柱头外露率的遗传符合E-2、E-1、E-1、E-0、E-1、E-1模型;共检测到控制柱头外露的主效QTLs12个,分别位于第1,2,5,8,9染色体上,其中位于第9染色体上RM257~RM215的位点效应最为显著,其LOD值为12.96,贡献率为32.04%;柱头外露性状的遗传分析结果与QTL定...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邓应德  应杰政  石媛媛  肖层林  张海清  
为研究柱头外露率的遗传机理,用柱头外露率低的粳稻品种糯5号与柱头外露率高的籼稻品种优ⅠB构建包含190株的F2群体.在长沙对各单株进行柱头外露率调查,并用均匀覆盖水稻整个基因组的92个SSR标记构建连锁遗传图谱,进行控制柱头外露率的数量性状基因座QTL分析.结果表明,控制柱头外露率的3个QTL为qPES-2、qPES-5、qSPES-8,分别位于第2染色体的RM1285~RM12595、第5染色体的RM17952~RM18114、第8染色体的RM8020~RM7080,QTL的LOD峰值分别为3.54、4.79、3.85,解释的表型变异分别为10.1%、11.1%、9.0%,增效基因皆来源于高...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邓应德  肖层林  邓化冰  张海清  邓晓娟  刘玉龙  
利用水稻柱头外露率差异极显著的亲本Ⅱ-32B和冈46B杂交,对亲本、F1和F2群体进行柱头外露率鉴定,F1柱头外露率介于高、低柱头外露率亲本Ⅱ-32B和冈46B之间;F2群体柱头外露率表现正态分布,说明柱头外露率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在498个F2单株群体中选择极端高柱头外露率和极端低柱头外露率的单株分别组成高、低柱头外露率池,利用914对SSR引物对其进行PCR扩增多态性检测结果发现,引物RM3437、RM31、RM3188、RM5310和RM3395在两亲本和两池间均检测到多态性;单标记分析法表明,第5染色体上的RM3437和RM31,第2染色体上的RM3188,第1染色体上的RM53...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晓娟  万华  高俊文  顾伟航  谢振威  赵志刚  万建民  
[目的] 柱头外露率是杂交水稻制种中的一个重要指标,本研究旨在检测控制水稻柱头外露率QTL及精细定位相关基因。[方法] 以低柱头外露率粳稻品种‘02428’和高柱头外露率亲本ZH464配组的F_(2)群体进行QTL位点检测,在目标区域内利用分子标记筛选杂合单株连续自交获得F_(2:3)和F_(3:4)群体进行多年稳定QTL位点定位,同时利用BSA-seq技术对F_(3:4)群体进行了柱头外露率QTL定位和候选基因序列分析。[结果]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单柱头外露率、双柱头外露率和总柱头外露率这3个性状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本研究以总柱头外露率作为表型数据,利用已构建的覆盖全基因组分子连锁遗传图谱进行QTL定位,检测到第2和4染色体上两个位点:qTSE2和qTSE4,选择贡献率大的qTSE4位点进行后续研究,该位点在F_(2:3)和F_(3:4)群体中重复检测到。结合BSA-seq测序结果,在qTSE4位点区间内筛选到两个存在差异的基因。[结论] qTSE4位点作为柱头外露相关的主效QTL位点,可进行后续的精细定位,筛选到的两个候选基因有待进一步转基因功能验证。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赵宏波  周莉花  郝日明  
对蜡梅科Calycanthaceae夏蜡梅属Sinocalycanthus夏蜡梅Sinocalycanthus chinensis和美国蜡梅属Calycanthus光叶红蜡梅Calycanthus floridusvar.oblongifolius的花发育进程进行了观察,同时利用活体花粉萌发法对其柱头可授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夏蜡梅和光叶红蜡梅花发育进程均可以分为:紧蕾期、大蕾期、松蕾期、花开放而花药未裂和花开放花药开裂等5个时期,各个时期间隔1~2d,晴朗、高温天气将加速花的发育;雄蕊和退化雄蕊的发育进程从紧蕾期到花开放散粉阶段为直立到平展再到合拢状,这种花部动态变化特征有利于异交;两者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宏生  丁明亮  顾坚  田玉仙  赵红  吴绍柱  杨素梅  杨和仙  李绍祥  
不育系的柱头外露是提高小麦异交结实率的关键因子之一。本研究以高柱头外露率的小麦温光敏核不育系K239S与低柱头外露率的不育系K92S杂交构建DH群体,对亲本、正反交F1和DH群体进行柱头外露率鉴定,结果正反交F1柱头外露率差异不显著,表明柱头外露受细胞核基因控制;DH群体低柱头外露率与高柱头外露率的分离比符合3∶1,推测该小麦温光敏核不育系的柱头外露由1对隐性主基因控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泽福  夏加发  苏泽胜  翟虎渠  万建民  
利用由 98个家系组成的Nipponbare/Kasalath//Nipponbare回交重组自交系 (backcrossinbredlines,BIL)作图群体(BC1F9) ,以及混合线性模型的数量性状位点 (QTL)定位方法 ,对水稻有效穗、每穗颖花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着粒密度和单株产量等 7个重要农艺性状进行了QTL分析。共检测到分布在 8条染色体上的 2 6个QTL ,其贡献率差异较大 ,在 5 2 %~ 4 9 2 %之间 ,其中有 4个QTL的贡献率超过 30 % ,分别是控制有效穗的qPN 4、每穗颖花数的qSN 3、每穗实粒数qGN 2和千粒重的qGW 3a。相...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建新  陈建国  陈冬玲  宋兆建  戴兵成  蔡得田  
【目的】许多农作物在其起源和进化过程中,均向多倍体方向发展,作物多倍体化后产量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水稻的多倍体化往往带来营养体和种子"巨大性"的改变。水稻种子生产中,要求恢复系的花药大、花粉量多。但人们常有的疑虑是多倍体水稻花器的增大可能仅仅是细胞体积的增大。为此笔者课题组研究了四倍体水稻的花器和花粉性状。【方法】从分期播种以及倍性水平上对水稻Sg99012、HN2026及对照品种9311、HD9802S和PA64S的花器和花粉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分期播种对各品系的花器性状影响不大,染色体加倍则对花器性状影响较大,表现出巨大性。相关性分析中一般都表现出:颖花长与颖花宽、花药长相关性显著...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张飞  房伟民  陈发棣  赵宏波  贾文珂  
通过了解目标性状在基因型中的遗传变异特性,可以对菊花Dendranthema×grandiflora目标性状进行有效的遗传改良。调查了52个切花菊品种花器性状的遗传变异度、广义遗传力和遗传进度等相关遗传特性。结果表明,表型变异系数的变异范围为28.66%(花径)至82.63%(舌瓣数)。遗传变异系数的变异范围为28.20%(花径)至82.10%(舌瓣数)。就单个性状而言,表型变异系数略大于遗传变异系数。5个花器性状遗传力均较高(>96%),其中舌瓣数和管瓣数的遗传力最大(分别为99.36%和99.07%),而且具有较高的遗传进度(分别为168.59%和149.42%),表明舌瓣数和管瓣数为加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傅志强  黄璜  朱华武  陈灿  
为比较不同水稻品种间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差异,采用圆柱体静止箱取样、气相色谱分析,测定了不同早、晚稻品种在不同生育期甲烷和氧化亚氮的排放通量,考察其与水稻植株特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早稻甲烷、氧化亚氮排放通量分别在抽穗期、孕穗期出现峰值;晚稻甲烷、氧化亚氮排放通量分别在拔节期、乳熟期出现峰值。不同水稻品种间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通量差异显著,早稻分蘖数、根系干重与甲烷排放呈极显著正相关,根体积、地上部干重与氧化亚氮排放呈显著正相关;晚稻甲烷排放与根体积、根系干重呈极显著正相关,氧化亚氮排放与分蘖数、地上部干重呈极显著负相关;早稻常规品种单位产量温室气体增温潜势是杂交品种的1.77倍,晚稻常规品种与...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团结  盖钧镒  
从栽培大豆地方品种黄山七月黄与辽宁野生大豆N23460杂交后代中发现柱头外露突变体PSA-1,其花形态正常,但开花时花丝伸长受阻,使部分花柱和柱头伸出花药。不同播期的PSA-1植株生长正常,其花器柱头外露性状表现稳定。遗传分析表明,此柱头外露性状受2对独立遗传的隐性重叠基因控制。因此,该性状可用于大豆异交结实性改良。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傅志强  黄璜  何保良  谢伟  
用改良刮制法观测了13个早稻品种剑叶、20个晚稻品种上三叶的气孔特性,比较了常规稻与杂交稻气孔差异,并对气孔密度、长度与宽度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气孔密度变幅大于气孔长度与宽度;早稻杂交稻剑叶气孔密度、长度与宽度大于常规稻;剑叶气孔长度与宽度呈显著正相关,但长度、宽度与密度相关性不显著;晚稻杂交稻剑叶气孑L密度大于常规稻,倒二叶、倒三叶均要小于常规稻;而杂交稻上三片功能叶气孔长度均大于常规稻;杂交稻倒三叶气孔宽度大于常规稻,其他2叶均比常规稻小;上三片功能叶气孔长度与密度、气孔宽度与密度均表现为显著负相关关系,而气孔长度与宽度呈显著正相关.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郑文凯  陈光辉  周清明  王建龙  
选用8个两用核不育系作母本,30个恢复系作父本,共配制两系杂交组合147个,分析了所有杂种一代植株上的F2种子10个品质性状的表现和相关性.结果表明:两系杂交水稻优质率低,10项指标同时达到三等优质稻米标准的组合有16个,占10.2%,同时达到二等优质稻米标准的组合有1个,占0.68%,没有1个组合10项指标同时达到一等优质稻米标准.各品质性状中,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两项指标达到优质标准比例最低,达到三等优质稻米标准的组合分别占21.09%和18.37%,达二等优质稻米标准组合比例仅为12.24%和12.24%,达一等优质稻米标准的组合仅为4.08%和4.76%.两系杂交水稻品质性状之间存在相关性...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黄众基   朱镕一   荆凤鸽   俞倩   赵光武  
【目的】种子活力的高低与作物出苗性能、群体质量、产量和品质潜力密切相关。通过研究不同类型水稻Oryza sativa品种稻米品质性状与种子活力的相关性,揭示种子活力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并筛选出优质水稻品种,为农业生产提供指导。【方法】以12个常规粳稻和12个杂交籼稻品种为供试材料,测定不同发芽条件下的种子活力及糙米率、整精米率、垩白度、透明度、胶稠度、直链淀粉质量分数、蛋白质质量分数等品质指标,并分析其差异性与相关性,探究种子活力与品质性状间的关系。【结果】不同水稻类型和品种间的种子活力和稻米品质存在显著差异,品质优的品种在糙米率、整精米率、垩白度、透明度、胶稠度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其中‘沈农702’‘沈农9816’‘两优0367’‘Y两优900’‘晶两优华占’的发芽指数为23.8~27.2,活力指数为2.8~3.7,糙米率为79.0%~82.7%,整精米率为54.4%~66.0%,与其他水稻品种相比,种子活力较高,品质较好。稻米品质与活力指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其中整精米率与活力指数相关度在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中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结论】水稻种子活力高的品种具有更好的稻米品质,综合各指标,‘沈农9816’‘沈农702’‘两优0367’‘晶两优华占’‘Y两优900’可推广种植和应用。表4参32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