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16)
2023(5897)
2022(5221)
2021(4835)
2020(4386)
2019(10429)
2018(10416)
2017(20544)
2016(11665)
2015(13170)
2014(13437)
2013(13775)
2012(13090)
2011(11939)
2010(12175)
2009(11530)
2008(11689)
2007(10781)
2006(9249)
2005(8276)
作者
(37120)
(31271)
(31256)
(29805)
(19718)
(15202)
(14339)
(12403)
(11697)
(11267)
(10679)
(10411)
(10115)
(10020)
(9982)
(9877)
(9786)
(9277)
(9159)
(9063)
(7952)
(7797)
(7794)
(7193)
(7034)
(7013)
(6987)
(6971)
(6497)
(6307)
学科
(51724)
经济(51685)
管理(32203)
(30700)
方法(26248)
(24175)
企业(24175)
数学(23584)
数学方法(23399)
(14221)
(13109)
中国(12258)
(11719)
地方(10472)
(9780)
业经(9307)
(9253)
贸易(9251)
农业(9250)
(8973)
(8968)
(8292)
财务(8275)
财务管理(8251)
企业财务(7828)
环境(7562)
资源(7303)
(7112)
银行(7080)
(6873)
机构
大学(177394)
学院(176086)
(71989)
经济(70455)
管理(65581)
研究(61825)
理学(56526)
理学院(55854)
管理学(54816)
管理学院(54491)
中国(45356)
科学(41134)
(38557)
(38070)
(34085)
(31851)
研究所(31344)
农业(31303)
业大(30894)
中心(28382)
(27337)
财经(25758)
北京(23722)
(23284)
(22864)
经济学(22639)
师范(22585)
(21356)
(20958)
经济学院(20720)
基金
项目(117154)
科学(89771)
基金(83537)
研究(80932)
(74936)
国家(74372)
科学基金(61222)
社会(49666)
社会科(47076)
社会科学(47053)
(46764)
基金项目(44688)
自然(40951)
自然科(39821)
自然科学(39801)
(39770)
自然科学基金(39108)
教育(37326)
资助(35045)
编号(33244)
重点(27289)
成果(27050)
(26397)
(26120)
(23635)
计划(23607)
科研(23090)
课题(22561)
创新(22275)
教育部(21595)
期刊
(76452)
经济(76452)
研究(46418)
学报(34524)
(34509)
中国(32636)
科学(28697)
(25338)
大学(23787)
农业(23559)
学学(22448)
管理(21002)
教育(14566)
技术(14426)
(13406)
金融(13406)
(13289)
财经(12960)
业经(12537)
经济研究(12177)
(11148)
问题(11024)
资源(10336)
图书(9907)
技术经济(9543)
(9490)
统计(8824)
业大(8722)
理论(8608)
商业(8305)
共检索到2531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魏霞  杨正林  何光华  李云峰  赵芳明  
本研究使用携带空心莲子草DNA片段的变异系旱H8和H10,巴西陆稻和国审旱稻沪旱3号、水稻原受体6527为实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析了在旱作条件下4个耐旱品种(品系)的农艺性状特性。结果表明,1变异系旱H8比巴西陆稻显著增产834.55 kg/hm2,比国审旱稻沪旱3号增产466.09 kg/hm2,但没有显著差异。旱H10比巴西陆稻增产228.41 kg/hm2,但差异不显著。2耐旱品种的产量主要取决于多实粒数和高结实率。研究结果对于水稻耐旱品种的培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吕思晓   肖敏敏   陈信波  
以粳稻品种日本晴(CK)和农杆菌介导转化的OsmiR530–OE转基因水稻为材料进行耐旱和耐盐性相关功能的鉴定。结果表明:OsmiR530有2种成熟的序列形式OsmiR530–5p和OsmiR530–3p,其表达量在OsmiR530–OE转基因植株均有明显增加;靶基因表达量预测分析发现,OsmiR530–5p的靶基因OsTAP46、OsC3HC4、OsPWI和OsE1等在OsmiR530–OE转基因植株中的表达都有一定程度的下调;在干旱、盐胁迫条件下,OsmiR530能提高种子的发芽率、根长和苗高以及萌芽期幼苗对干旱胁迫和盐胁迫的耐受性;检测干旱处理植株的SOD、POD和CAT活性,发现OsmiR530–OE转基因水稻的SOD、POD和CAT活性增长显著;对成熟期水稻植株的农艺性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过表达OsmiR530水稻植株的剑叶的叶表面积、千粒质量以及结实率显著降低。推测OsmiR530可以调控水稻对盐胁迫、干旱胁迫的耐受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吕思晓   肖敏敏   陈信波  
以粳稻品种日本晴(CK)和农杆菌介导转化的OsmiR530–OE转基因水稻为材料进行耐旱和耐盐性相关功能的鉴定。结果表明:OsmiR530有2种成熟的序列形式OsmiR530–5p和OsmiR530–3p,其表达量在OsmiR530–OE转基因植株均有明显增加;靶基因表达量预测分析发现,OsmiR530–5p的靶基因OsTAP46、OsC3HC4、OsPWI和OsE1等在OsmiR530–OE转基因植株中的表达都有一定程度的下调;在干旱、盐胁迫条件下,OsmiR530能提高种子的发芽率、根长和苗高以及萌芽期幼苗对干旱胁迫和盐胁迫的耐受性;检测干旱处理植株的SOD、POD和CAT活性,发现OsmiR530–OE转基因水稻的SOD、POD和CAT活性增长显著;对成熟期水稻植株的农艺性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过表达OsmiR530水稻植株的剑叶的叶表面积、千粒质量以及结实率显著降低。推测OsmiR530可以调控水稻对盐胁迫、干旱胁迫的耐受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蕊  张欢欢  陈志雄  SHAHID Muhammad Qasim  傅雪琳  刘耀光  刘向东  卢永根  
【目的】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建立一种可有效转移药用野生稻有利基因的方法,为进一步大量开展利用药用野生稻有利基因提供技术基础。【方法】以植物抗性相关转录因子AP2/EREBP和bZIP家族基因保守序列为探针,采用同位素α-32P对探针进行标记,通过Southern杂交对药用野生稻TAC文库进行第一轮筛选;所获得阳性克隆用地高辛标记的探针进行第二轮筛选;最后利用PCR方法对第二轮筛选所获得的阳性克隆进行验证。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阳性克隆转入栽培稻品种日本晴,利用TAC载体插入片段两端的抗性标记Hpt和SacB,通过PCR扩增检测和和Southern杂交对转化植株进行鉴定。采用PEG胁迫法和生理指标变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武斌  李新海  肖木辑  谢传晓  郝转芳  李明顺  张世煌  
【目的】了解53份玉米自交系的苗期耐旱性,挖掘耐旱玉米种质。【方法】采用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片保水力和叶片丙二醛含量,结合水分胁迫下的幼苗存活率,评价了53份玉米自交系的苗期耐旱性,筛选出耐旱系13份、中等耐旱系16份和旱敏感系24份。【结果】在水分胁迫下,耐旱系的叶片相对含水量较高、叶片保水力强、丙二醛含量低,胁迫解除后,植株能恢复生长。随着胁迫强度增大,旱敏感系的叶片保水力下降、叶片相对含水量和丙二醛含量迅速降低,复水后植株不能恢复生长。叶片相对含水量和保水力是玉米耐旱性的重要指标,可用于评价玉米自交系的苗期耐旱性。利用63对SSR引物分析了53份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共检测出245个等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陆小静  张振文  罗秀芹  安飞飞  李开绵  陈松笔  
利用在线提供的生物信息学软件及Pathway Studio软件,以木薯(Manihot esculenta)过氧化氢酶(CAT)为研究对象,与蓖麻、麻风树、橡胶树、常绿大戟、杨树、盐地碱蓬、樟子松、水稻、甘薯、马铃薯10种植物CAT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分析,揭示CAT氨基酸结构与耐旱特性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木薯CAT1全长为1782 bp,包含一条长1479 bp的开放读码框,编码492个氨基酸,通过同源性比对发现木薯CAT氨基酸序列与蓖麻、麻风树、橡胶树、常绿大戟、杨树、盐地碱蓬、樟子松、水稻、甘薯、马铃薯的同源性分别为82%、92%、81%、84%、80%、80%、79%、78%、78%、...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严婷  李霞  曹悦  吴博晗  王净  张嫚嫚  
为了揭示DNA甲基化在高表达转C_4-PEPC基因水稻植株对干旱耐性的作用,以高表达转玉米C_4型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基因(C_4-PEPC)水稻(PC)和受体Kitaake(WT)为材料,通过发芽、水培和盆栽试验,研究了施用不同浓度的DNA甲基化抑制剂5-氮杂胞苷(5-azaC)联合干旱处理下,水稻芽期、苗期和生育后期,种子发芽率,苗期叶片的相对含水量、丙二醛、脯氨酸、总可溶性糖及其组分及总可溶性蛋白含量、PEPC酶活性以及C_4-PEPC、与蔗糖非发酵1(SNF1)相关蛋白激酶(SNF1-related protein kinase 1s, SnRK1s)基因以及甲基转移酶基因表达的变化、剑叶的光合参数,并最后考察产量构成因子的变化,结果表明:5-azaC对水稻芽期和苗期干旱胁迫作用浓度呈现剂量效应,即低浓度促进,而高浓度抑制,其中作用浓度:芽期<苗期;而对芽期和苗期有促进和抑制的2个浓度外施于水稻生育后期的水稻植株后,则出现恶化的效应,表现为矮化、剑叶的净光合速率和单株产量下降。在缓解干旱抑制的浓度下,PC苗期的缓解效果好于WT,这种差异的表现与其内源蔗糖、SnRK1s基因以及OsMET1b的表达差异同步,而且PC叶片C_4-PEPC表达对不同浓度的5-azaC处理也呈现剂量效应。综上,DNA甲基化参与了水稻干旱响应,但不同生育期表现不同,其中糖信号在调节DNA甲基化增强PC干旱耐性起重要作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莹  盖钧镒  吕慧能  
从83份黄淮海地区代表性材料中按根系类型选取28份,在苗期以株高、叶龄、根干质量和茎叶干质量隶属函数的平均值为指标进行2年耐旱性重复鉴定,从中筛选出晋豆14强耐旱型材料。比根干质量、比总根长、比根体积与耐旱隶属函数值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可作为耐旱性的根系性状指标。利用科丰1号×南农1138-2衍生的RIL群体为材料,对耐旱相关根系性状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离分析法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该两亲本间比根干质量、比总根长、比根体积的遗传均为两对主基因加多基因模型,后两者主基因间有连锁(重组率4.30%,1.93%);主基因遗传率为62.26%~91.81%,多基因遗传率为2.99%~24....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小双  刘廷利  袁洪波  张保龙  王荣富  
【目的】分析棉花中钠尿肽Gh PNP1的结构特征、表达模式以及耐旱功能,并分析其耐旱机制,为将该基因应用于作物改良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对从植物中水平转移到大丽轮枝菌中的钠尿肽基因AVE1进行同源性搜索,得到与AVE1蛋白序列相似度较高的其他物种的蛋白序列;使用MEGA5软件对AVE1蛋白序列及其同源序列进行多序列比对分析并构建同源物种间系统进化树;利用MEGA和expasy在线工具进行蛋白序列分析;并根据编码该蛋白的核酸序列设计引物在陆地棉品种奥3503中克隆到其同源基因Gh PNP1。使用多种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Gh PNP1的分子特性,包括Gh PNP1编码蛋白的等电点、分子量、信号肽、进...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辛明金  任文涛  宋玉秋  蒋圣田  曾山  罗锡文  
为探索水稻精量旱直播技术在辽宁中部地区的适应性,以机械插秧为对照,采用2BD-H10型水稻精量旱直播机,对直播条件下水稻的生长性状、产量、经济效益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稻机械化旱直播与机械插秧相比较,生育期较短,生长速度快;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多177815穗·hm-2,穗长短1.1cm,每穗粒数少3粒,结实率低1%,谷草比高0.21;叶片数相差1片,但株高差异不显著;机械化旱直播水稻的有效分蘖率较低,为0.57,而插秧水稻的有效分蘖率为3.0,旱直播与机插秧产量均为9050 kg·hm-2,没有显著差异,但旱直播经济效益高出2960元·hm-2。机械化旱直播与插秧相比节省了育苗和插秧等环节及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郭超  魏霞  李云峰  赵芳明  
本研究选用携带空心莲子草DNA片段的变异系H8和H10,水稻原受体6527(CK1)、巴西陆稻(CK2)为实验材料,采用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分析在全生育期干旱胁迫12 d和正常水栽条件下,极耐旱变异系H8和H10与水稻受体6527和旱稻巴西陆稻的叶绿素含量及渗透调节生理特性差异。结果表明:①12 d干旱胁迫下脯氨酸含量的均值均大于无干旱胁迫处理,达显著差异。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均显著下降。②H8的脯氨酸含量比巴西陆稻含量高14.16μg/g,具有显著差异。H8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及总叶绿素含量亦均显著高于巴西陆稻。③耐旱品种H8和巴西陆稻具有较高的脯氨酸增加幅度,同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谭静  刘帆  李自卫  王建华  番兴明  
干旱是造成中国乃至世界各地玉米产量低而不稳的首要原因。本研究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主处理为水分处理,设水分充足和干旱胁迫2个水平;副处理为玉米组合,包括145个杂交玉米新组合,试验期间收集与产量和耐旱性相关的主要农艺和生理性状,通过两个水分处理下各性状的比较、方差分析、各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研究干旱对玉米各性状的影响以及各性状与产量和耐旱性的相关性,鉴定出与产量紧密相关且表达稳定、可可靠用于耐旱选择的鉴定指标,并筛选一批产量高、耐旱性强及其他农艺性状优良的玉米新品种。结果表明,组合B119、B148、B85、B143、B95在2个水分处理下产量都高,其它性状也表现优良,是优良的高产、耐旱玉米新...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卜庆梅  柏新富  朱建军  
以自然生长的国槐、加杨、银杏和黑松的离体枝叶为材料,利用连续激发式叶绿素荧光仪测定脱水过程中叶绿素快速荧光动力学曲线及相关参数的变化,以分析4种树木叶绿素荧光特性随体内水分状况的变化规律及其耐旱特点。结果表明:随着脱水的延续,4种树木的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曲线发生明显的变化,主要荧光参数Fv/Fm,Fv/Fo,PI等逐渐降低,说明PSⅡ的光化学效率、潜在活性和整个光合电子传递链的效率等均随脱水而下降。以离体后脱水时间为横坐标,主要荧光参数Fv/Fm,Fv/Fo,PI等的下降表现为国槐最快、杨树次之、银杏较慢、黑松最慢,即4种树木抗脱水能力依次增强;但4种植物叶绿素荧光参数快速降低的RWC阈值分别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莉  蒋开锋  张涛  赵建国  郭小蛟  杨乾华  万先齐  游书梅  曹应江  罗婧  郑家奎  
以‘日本晴’与‘泸恢99’及其构建的RIL群体的188个家系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含207个分子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对同一地点两年再生力及6个产量相关性状进行了基因定位。7个性状共检测到20个QTL,分布于除4、6、10、11号染色体外的8条染色体上,单个QTL的贡献率为0.01%~13.85%,单个性状QTL个数为1到6个。其中再生力QTL3个,位于第7、8染色体上,贡献率3.4%~5.39%。7个性状共检测到4对加性上位性互作效应,但均不显著。单株产量、每穗颖花数、每穗实粒数检测到了较明显的环境互作效应。再生力与单株有效穗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晓燕  李吉跃  翟洪波  朱国彬  
于 2 0 0 1年 8月下旬在北京林业大学校园内选取油松、元宝枫等 10个树种为研究对象 ,测定 1年生枝条的水势和水力结构参数的昼夜变化 .结果表明 ,1年生枝条水势与水力结构参数的昼夜变化趋势呈明显的“单峰型”变化 .分别建立了水势与导水率、比导率、叶比导率关系的数学模型 :y =axb 和y =ax2 +bx +c ,探讨了模型中各参数的生理生态学意义 ,并比较了各供试树种木质部栓塞脆弱性的大小 ,依次如下 :刺槐 >皂荚 >元宝枫 >山桃 >红瑞木 >侧柏>雪松 >白皮松 >油松 >迎春 .木质部输水效率及空穴和栓塞化程度的大小 ,依次如下 :环孔材树种 >散孔材树种 >无孔材树种 ...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