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89)
- 2023(2475)
- 2022(2267)
- 2021(2081)
- 2020(2027)
- 2019(4360)
- 2018(4535)
- 2017(8039)
- 2016(5142)
- 2015(5910)
- 2014(6124)
- 2013(5909)
- 2012(5668)
- 2011(5153)
- 2010(5212)
- 2009(4868)
- 2008(4802)
- 2007(4499)
- 2006(3848)
- 2005(3405)
- 学科
- 济(16199)
- 经济(16179)
- 管理(12900)
- 业(12276)
- 企(9895)
- 企业(9895)
- 方法(7594)
- 数学(6419)
- 数学方法(6363)
- 中国(5437)
- 学(5298)
- 农(5160)
- 财(4398)
- 理论(3812)
- 制(3693)
- 地方(3625)
- 业经(3444)
- 银(3436)
- 银行(3398)
- 教育(3350)
- 行(3268)
- 农业(3246)
- 贸(3055)
- 贸易(3055)
- 融(3044)
- 金融(3041)
- 和(2982)
- 易(2907)
- 技术(2906)
- 务(2684)
- 机构
- 学院(72284)
- 大学(71861)
- 研究(28667)
- 管理(23057)
- 济(22727)
- 经济(21958)
- 农(21404)
- 科学(21034)
- 中国(20146)
- 理学(19510)
- 理学院(19186)
- 管理学(18586)
- 管理学院(18488)
- 农业(17508)
- 所(17223)
- 京(16715)
- 业大(16226)
- 研究所(15942)
- 中心(12588)
- 江(12464)
- 省(11566)
- 农业大学(11233)
- 技术(11233)
- 财(10914)
- 北京(10451)
- 院(10103)
- 范(9965)
- 业(9879)
- 师范(9811)
- 州(9797)
- 基金
- 项目(49428)
- 科学(36441)
- 基金(32662)
- 研究(32658)
- 家(31067)
- 国家(30739)
- 科学基金(23961)
- 省(21566)
- 划(18305)
- 社会(17659)
- 基金项目(17102)
- 自然(17047)
- 自然科(16659)
- 自然科学(16651)
- 社会科(16503)
- 社会科学(16501)
- 自然科学基金(16374)
- 教育(16248)
- 资助(13839)
- 编号(13510)
- 重点(11808)
- 成果(11793)
- 计划(11521)
- 课题(11215)
- 科技(11106)
- 发(10696)
- 创(10234)
- 部(10122)
- 业(9781)
- 科研(9686)
共检索到1112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晓霞 张桂莲 陈立云 肖应辉
【目的】研究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种子裂颖特性与浆片的关系,揭示不育系种子裂颖的内在原因。【方法】以具有不同裂颖特性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福伊A、三香A、丰源A、T98A及其相应保持系为材料,对不育系间以及保持系与不育系间浆片的小维管束性状值、体积、重量、水势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并对不育系浆片的小维管束性状值、体积、重量、水势与其种子裂颖率和裂颖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种子裂颖重的不育系相比,种子裂颖轻的不育系浆片小维管束导管面积大、数目多且分布均匀、体积小、重量轻、水势低;且相应保持系也表现出大致相同的规律。不育系种子裂颖率与浆片单个小维管束的导管面积和数目、单个小维管束平均单个导管面积、整...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黄少白 周燮
以水稻野败型与B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珍汕97A,B,花76─49A,B)为材料,用酶联免疫检测法(EL1SA)测定了幼德与倒二叶中内源GA1+4与IAA含量。结果表明,珍汕97A与花76—49A倒二叶中的GA1+4含量低于各自保持系的,珍汕97A幼穗GA1+4含量低于其保持系的,而花76—49A的幼穗GA1+4含量近似于其保持系的。与此不同,珍汕97A与花76─49A的幼穗与倒二叶中IAA含量则均显著低于各自保持系的,其中珍汕97A的IAA含量显著降低的时期早于花76—49A的,从而提示GA1+4与IAA亏缺是导致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的一种生理原因。
关键词: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赤霉素,吲跺乙酸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蔡健 王敉敉 兰伟 范可章 马同富 姜双林
【目的】由华南农业大学选育的水稻单片段代换系W11-09-02-07-02-03-01(W11-09-02-,Rf3Rf3/Rf4Rf4)对于野败型(WA)和矮败型(DA)细胞质雄性不育(CMS)系均具有较强的恢复性。单片段代换系W11-09-02-分别与WA-CMS和DA-CMS不育系组配,根据其BC3F2植株的花粉和小穗的育性,研究这2种不育细胞质的遗传关系、恢复基因Rf3和Rf4的遗传效应及单片段代换系W11-09-02-对这2种不育细胞质的遗传模式。【方法】选用WA-CMS、DA-CMS 2种细胞质的不育系博白A(BoA)和协青早A(XqA)为母本,以单片段代换系W11-09-02-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国芳 张鲁刚 李冬霞
【目的】明确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恢保关系及其多样性。【方法】采用遗传学方法和已报道的5个不育细胞质orf138、orf222、orf224、orf263和orf288的特异引物的分子鉴定方法,对8种大白菜雄性不育材料(CMS3411-7、CMS7311、00S54-m-1、00S54-m-2、12XC4、00S11-1、00S11-3和00S11-8)进行鉴定。【结果】恢保关系分析表明,Pol CMS的恢复系和保持系对于Ogu类型(12XC4)及Ogu和Nap综合类型(00S54-m-1、00S54-m-2、00S11-1、00S11-3和00S11-8)雄性不育(简称Ogu-Nap CM...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夏涛 刘纪麟
对玉米Mo_(17)核背景三种雄性不育细胞质(T、C、S)系及正常可育细胞质(N)系小孢子发育过程中花药组织的物质代谢系统进行了研究。发现在小孢子发生及败育的所有过程中,雄性不育细胞质系花药组织淀粉、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脯氨酸含量以及淀粉酶活性均显著低于正常可育细胞质系。讨论了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性的“物质亏损”现象及其原因。
关键词:
玉米 细胞质雄性不育性 物质亏损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侯爱斌 柳青山 董良利 李团银 侯旭东 梁笃 段冰
首先对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系JnA进行小斑病菌接种鉴定,同时对其花药、花粉形态观察,通过恢保关系鉴定,F2育性分离观察及F1花粉碘液染色镜检,初步确定JnA属于S组细胞质雄性不育。从JnA×恢313的F2出现少量不育株和半恢株的情况看,JnA的不育性的恢复既受主基因控制,又受微效多基因作用。细胞学显微观察发现JnA的败育时期发生在单核晚期至二核花粉期,败育发生与绒毡层解体异常有关。同时对JnA在生产上利用的可行性作了初步研究。
关键词:
玉米 细胞质雄性不育 JnA 分组 利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陆贤军 任光俊 张翅
对296份四川水稻地方品种对野败雄性不育细胞质的育性恢复能力的测定结果表明,四川地方稻种资源中存在有强恢资源,但比例仅占1.35%,也有相当部分资源具高恢力(3.04%),而大部分地方品种属保持类(44.59%)。利用地方恢复资源的首要问题是降低株高,还讨论了高恢材料的利用问题。
关键词:
水稻,地方品种,野败,恢复力,四川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红兵 黄璜 朱卫平 戴林建
为探明玉米GDS不育系雄性败育的细胞学机理,用光镜对新育成的玉米GDS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同型保持系BG的小孢子发育进行了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GDS不育系小孢子败育发生的时间较早,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前期Ⅰ就表现出败育的特征,不能通过减数分裂.败育成2种形式:1)绒毡层异常膨大,小孢子母细胞浓缩解体;2)绒毡层液泡化程度低,小孢子母细胞早期开始浓缩解体.
关键词:
玉米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小孢子 败育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占芳 李睿 仲天庭 朱昌华 夏凯 甘立军
为了探索茉莉酸(jasmonic acid,JA)是否参与调控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性状,以协青早A和协青早B为材料,通过分析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的生理效应,比较2种材料对于外源MeJA敏感性的差异;通过检测机械伤害和幼穗发育过程中内源JAs(JA+MeJA)含量的变化,比较它们内源JAs合成的差异。结果表明:较低浓度的外源MeJA抑制协青早A的种子萌发,但不能抑制协青早B的种子萌发;MeJA抑制水稻的第2叶生长,协青早B表现出更强的抑制效应;MeJA诱导的离体叶片衰老进程2种材料无明显差异。当水稻叶片受到机械伤害后,协青早B内JAs含量的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协青早...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书芬 傅廷栋 宋文光
对9个甘蓝型单、双低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CMS)杂种的产量及有关性状的分析表明,杂种的产量优势明显,组合间差异较大。全株总有效角果数不仅优势明显,而且与单株产量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对单株产量的贡献最大。大多数性状存在程度不同的杂种优势,全株总有效角果数,单株产量、幼苗鲜重,幼苗干重的优势较强,可以作为杂种优势鉴定和杂交组合选择的主要性状。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细胞质雄性不育 杂种优势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红兵 黄璜 龙牧华 刘唐兴 杨友才
为给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恢复系的选育及杂交种的有效利用提供新途径和理论依据 ,2 0 0 0— 2 0 0 1年采用普通玉米自交系 478,8112和甜玉米自交系T0 1,T0 2 及糯玉米自交系N0 1,N0 2 与 6个来自 3种不同类型的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进行测交 ,鉴定了其测交后代的育性反应及完全恢复型组合的育性稳定性 .结果表明 :不育系GDS ,C836G ,CX36B ,C736CA ,C936G在试验条件下不育性稳定 ;自交系 8112 ,478是S型不育系C836H ,CX36B的恢复系 .甜玉米自交系T0 1,T0 2 是C型不育系GDS和T型不育系C936G的恢复系 ....
关键词:
玉米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恢复系 选育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廖小芳 周步进 杨健 陈鹏 周琼 周瑞阳
以7组红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保持系为材料,研究在12℃/6℃(昼/夜)低温胁迫下幼苗叶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及SOD和P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持续低温胁迫下,红麻叶片的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和SOD活性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而POD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则在胁迫9~15d后增加。利用隶属函数法和干物质重2种方法评定红麻材料间耐寒性强弱,发现相对电导率、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是反映红麻耐冷性差异的基本指标,上述2种方法比较红麻耐寒性强弱,其相关性达0.837**。供试的材料组合中耐寒性较强的材料分别是917A/B、722A/B和K03A/B。本...
关键词:
红麻 低温胁迫 不育系 保持系 耐冷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邓明华 邹学校 周群初 刘志敏 文锦芬
为探明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的败育机理 ,对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叶片和不同发育时期的花蕾的可溶性糖、蛋白质和脯氨酸含量的测定以及对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分析 ,发现随着花蕾的发育 ,不育系大花蕾期可溶性糖含量明显低于小、中花蕾时期 ,而保持系可溶性糖含量则保持一直升高的态势 ;不育系小花蕾蛋白质的含量较中、大花蕾时期高 ,而保持系花蕾蛋白质的含量一直升高 ;不育系脯氨酸含量略有下降 ,而保持系花器中游离脯氨酸迅速积累 ,含量明显高于不育系 ;POD活性是不育系明显高于保持系 ,且呈持续增强趋势 ,保持系逐渐减弱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华忠 吴则东 韩英 方智远
【目的】研究甜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与内源激素含量的关系。【方法】以表现型具明显差异的两对甜菜单胚CMS系及其O型系作为试验材料,采用间接酶联免疫(ELISA)检测技术,分析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的功能叶片和花蕾中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赤霉素等4大类内源激素的含量和比值变化。【结果】在营养生长的糖分积累期,ABA、IAA、GA3含量均为O型系高于CMS系,差异显著,而DHZR、IPA、ZR含量在营养生长期间均差异不显著;在开花初期的叶片,除IPA外,IAA、ABA、DHZR、ZR、GA3含量均为O型系高于CMS系;饱满花蕾的IAA、ABA、ZR、GA3含量均为O型系高于CMS系。甜菜激素变化较...
关键词:
甜菜 细胞质雄性不育 生育周期 内源激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德双 王国臣 张凤兰 王永健 方智远 余阳俊 赵岫云 徐家炳
提取高质量线粒体DNA(mtDNA)是研究大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不育分子特性的前提。以大白菜绿色叶片为试验材料,应用一种省时、简便、操作步骤少的方法,快速获得3组11份大白菜的mtDNA(包括保持系、Ogu CMS、Pol CMS和CMS96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试验中不需要加入DNase I酶消化核DNA,提取的mtDNA质量较好;同时,采用RAPD技术,对11份大白菜mtDNA进行多态性分析,获得了与大白菜Ogu CMS和CMS96不育系相关的差异片段10条,与大白菜Ogu CMS不育系相关的差异片段3条。初步证实:大白菜CMS96和大白菜Ogu CMS不育系既有相似性又存在差异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