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04)
- 2023(3887)
- 2022(3234)
- 2021(2965)
- 2020(2689)
- 2019(5802)
- 2018(5811)
- 2017(10154)
- 2016(6144)
- 2015(6996)
- 2014(6843)
- 2013(6774)
- 2012(6590)
- 2011(5974)
- 2010(6004)
- 2009(5498)
- 2008(5365)
- 2007(5041)
- 2006(4486)
- 2005(3919)
- 学科
- 济(20683)
- 经济(20647)
- 管理(13810)
- 业(12379)
- 企(9557)
- 企业(9557)
- 方法(8563)
- 学(7835)
- 数学(7310)
- 数学方法(7209)
- 中国(6426)
- 农(6012)
- 财(5045)
- 地方(4282)
- 制(4123)
- 业经(4067)
- 理论(4054)
- 农业(3960)
- 贸(3813)
- 贸易(3811)
- 银(3777)
- 融(3737)
- 金融(3735)
- 银行(3728)
- 易(3713)
- 行(3593)
- 教育(3527)
- 和(3276)
- 环境(3232)
- 技术(3060)
- 机构
- 大学(88979)
- 学院(87506)
- 研究(38835)
- 济(30587)
- 经济(29806)
- 科学(28623)
- 农(28254)
- 中国(27001)
- 管理(25724)
- 农业(23310)
- 所(22973)
- 理学(21619)
- 研究所(21294)
- 理学院(21252)
- 京(21099)
- 业大(20656)
- 管理学(20552)
- 管理学院(20430)
- 中心(16626)
- 江(15261)
- 农业大学(15041)
- 省(15013)
- 院(14180)
- 室(14078)
- 财(13815)
- 技术(13366)
- 业(13173)
- 北京(12998)
- 科学院(12851)
- 实验(12732)
- 基金
- 项目(62711)
- 科学(46625)
- 基金(43745)
- 家(42826)
- 国家(42516)
- 研究(38310)
- 科学基金(33200)
- 省(26203)
- 自然(24415)
- 自然科(23822)
- 自然科学(23809)
- 自然科学基金(23379)
- 划(22921)
- 基金项目(22449)
- 社会(21658)
- 社会科(20394)
- 社会科学(20388)
- 资助(18714)
- 教育(18284)
- 重点(15676)
- 计划(15584)
- 科技(15008)
- 编号(14227)
- 发(13846)
- 部(12931)
- 科研(12858)
- 创(12752)
- 业(12403)
- 创新(12083)
- 课题(12019)
共检索到1377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占芳 李睿 仲天庭 朱昌华 夏凯 甘立军
为了探索茉莉酸(jasmonic acid,JA)是否参与调控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性状,以协青早A和协青早B为材料,通过分析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的生理效应,比较2种材料对于外源MeJA敏感性的差异;通过检测机械伤害和幼穗发育过程中内源JAs(JA+MeJA)含量的变化,比较它们内源JAs合成的差异。结果表明:较低浓度的外源MeJA抑制协青早A的种子萌发,但不能抑制协青早B的种子萌发;MeJA抑制水稻的第2叶生长,协青早B表现出更强的抑制效应;MeJA诱导的离体叶片衰老进程2种材料无明显差异。当水稻叶片受到机械伤害后,协青早B内JAs含量的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协青早...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艳 潘秋红 战吉宬 黄卫东
【目的】研究内源茉莉酸类(JAs)和水杨酸(SA)对机械伤害的响应特点。【方法】以豌豆幼苗为试材,设置机械伤害、外施茉莉酸(JA)和SA3个处理,分别采用ELISA、HPLC和分光光度法测定内源JAs与SA含量,及其合成关键酶活性。【结果】伤害处理后30min,内源JAs含量显著增加,随后迅速下降;JAs生物合成关键酶脂氧合酶(LOX)和丙二烯氧化物合成酶(AOS)活性增加滞后于JAs含量增加。伤害处理后24h,内源JAs含量又有小幅升高,此时LOX和AOS活性也维持在较高水平。与此相对应,内源自由态SA在JAs突发时呈下降趋势。外源JA处理后内源SA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变化同伤害处...
关键词:
水杨酸 茉莉酸类 机械伤害 豌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黄俊宝 何永明 曾晓春 向妙莲 付永琦
【目的】水稻颖花开放是由浆片膨大所启动的,并与花丝伸长和花药开裂同步发生。脂类衍生的茉莉酸(JA)激素在植物生殖发育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本文分析水稻颖花开放过程中花器官JA水平及浆片JA信号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以进一步揭示内源JA信号在水稻颖花开放中的作用。【方法】以粳稻中花11颖花自然开放前18 h(18 h BF)和临近开放时0 h(0 h BF)的颖花器官(小穗梗、内外稃、浆片、雄蕊、雌蕊)为试验材料。100 mg液氮研磨的样品经甲醇﹕水﹕乙酸(80﹕19﹕1,体积比)混合液提取、氮气浓缩和0.22μm滤膜过滤后,直接应用超高速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系统(UFLC-ESI-MS)测定JA...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闫志强 徐海 马作斌 高东昌 徐正进
【目的】籼粳稻杂交可产生明显的杂种优势,是培育高产多抗品种的主要途径,但是籼稻花时早,粳稻花时晚,两者花时不遇的困难直接影响籼粳间杂种优势的充分利用。喷施茉莉酸甲酯(MeJA)可有效促进水稻花时提前,本文旨在研究MeJA对籼粳稻花时性状的调控效果及其敏感性差异,为亚种间杂交稻制种产量的提高和籼粳稻杂种优势的直接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6个籼稻和6个粳稻品种为试材,2012年和2013年分别种植于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试验田。试验按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于调查花时性状的前一日17:00、当日6:00及8:00分别喷施0.04、0.4和4 mmol·L-1浓度的MeJA,调查始花时、盛花时、...
关键词:
茉莉酸甲酯 花时 籼稻和粳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袁书艳 胡青 陈雪梅 李悦 蒋湘宁
以胡杨悬浮培养细胞为材料 ,研究茉莉酸在细胞抗盐性中的作用 .经 10 0mmol LNaCl处理 3d ,部分胡杨细胞发生质壁分离 .NaCl处理的同时加入 10 - 3mg L茉莉酸 (jasmonicacid ,JA)处理 3d ,罕有细胞发生质壁分离 ,说明JA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NaCl对胡杨细胞造成的渗透胁迫 .经 10 - 3mg LJA和 10 0mmol LNaCl分别处理培养 ,两处理悬浮培养的细胞内的可溶性蛋白发生了明显变化 .JA处理诱导出 6 0 ,4 0 ,30 ,2 6和 2 4kD蛋白 ,NaCl处理诱导出分子量约为88,6 8,6 0 ,5 0和 33kD蛋白...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国兴 王维金
以两系杂交粳稻华粳杂1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施肥方法下二氢茉莉酸丙酯(PDJ)对两系杂交粳稻灌浆结实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拔节期和灌浆初期叶面喷施10~30mg/L浓度的PDJ溶液,对齐穗后干物质生产、茎鞘贮藏物质向穗部输出和灌浆速率等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导致结实率和千粒重的提高而表现增产效果,其中以PDJ20mg/L浓度的促进效果最佳。PDJ处理在重施穗肥法条件下增产作用大于常规施肥法。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马勇 吴建勇 邢朝柱 郭立平 巩养仓 崔明晖 王海林
【目的】通过筛选哈克尼西棉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间败育关键时期花药中差异表达的基因,为进一步揭示棉花雄性不育机理,更好地利用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奠定基础。【方法】以哈克尼西棉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间败育关键时期,即花粉母细胞时期之前的花药为研究材料,应用cDNA-AFLP技术分离和鉴定两材料间差异表达的片段,并对差异片段进行验证、克隆、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共得到108个差异表达片段,其中67个被成功克隆,通过BLAST分析发现,29个片段可以在NCBI数据库中找到同源序列,对这些序列进行Gene Ontology分析后得知这些片段主要参与信号转导、转录、能量代谢、细胞壁发育等相...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袁稳 吴国平 王述彬 刁卫平 刘金兵 潘宝贵 戈伟
以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21A及其保持系21B的线粒体DNA为材料进行SRAP分析,结果表明,从128对引物扩增获得了1 440条100~1 000 bp的条带,多态性位点仅有9个,占0.63%,其中7条多态性条带位于21A中;对多态性条带回收、克隆和测序分析后发现,9个克隆在GenBank中找到了相似的功能,绝大部分与能量代谢有关;利用21A中的多态性序列特点设计SCAR引物,对21A和21B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验证,3对引物在21A中扩增出目的条带,表明已成功地将SRAP标记转化为SCAR标记,是新发现的与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相关的片段。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亚洲 张翠 孙一丁 杨奕 李铷 卢红 郭怡卿
[目的]肉桂酸-4-羟化酶(C4H)是苯丙烷合成途径次生代谢的重要酶,通过对不同化感潜力水稻中4个C4H基因:Os01g0820000、Os02g0467000、Os02g0467600、Os05g0320700的表达分析,研究它在不同化感潜力水稻中的区别,有助于揭示水稻化感抗(耐)性的内在机制。[方法]选用非化感水稻Lemont和化感水稻PI312777,进行水杨酸(SA)和茉莉酸(JA)处理,通过q-PCR对4个C4H基因的表达进行分析比较,同时以水稻叶片水浸提液测定其对稗草根生长的影响。[结果]经过JA和SA处理的非化感水稻Lemont叶片水浸提液对稗草根生长的抑制率分别提高了22%和18%,而化感水稻PI312777的抑制率分别提高了40%和28%。q-PCR结果表明,JA和SA处理后,Os01g0820000和Os02g0467000在2种水稻中相对表达量相似;而Os02g0467600和Os05g0320700两个基因在PI312777中相对表达量上调程度均高于Lemont,表明这2个基因在PI312777中可能更多的参与到C4H的合成代谢。[结论]JA和SA处理后的2种水稻化感潜力增强,Os02g0467600和Os05g0320700在PI312777和Lemont中表达差异较大,因此推测这2个基因是造成2种水稻化感潜力不同的重要因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大清 王雪英 李亚男
选用马铃薯Mira和N552继代脱毒苗为材料,在人工诱导条件下研究水杨酸 (SA)、茉莉酸甲酯 (MJ)对试管马铃薯形成的作用,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SA和JA均能提高微薯的结薯率,其中SA的最佳浓度为10. 0×10-1mol/L,MJ的最佳浓度为 10×10-6 mol/L,但Mira和N552对SA和MJ诱导反应的敏感程度有差异。SA对Mira和N552的单株结薯数影响较小,但对提高两品种的单株结薯重有明显作用。MJ对Mira的单株结薯数和单薯重有显著促进效应,但对N552的作用不显著。与对照比较, SA和MJ处理均导致茎叶和微薯的可溶性糖含量的降低,但对淀粉含量表现为茎叶中的下降,微薯...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廖小芳 周步进 杨健 陈鹏 周琼 周瑞阳
以7组红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保持系为材料,研究在12℃/6℃(昼/夜)低温胁迫下幼苗叶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及SOD和P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持续低温胁迫下,红麻叶片的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和SOD活性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而POD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则在胁迫9~15d后增加。利用隶属函数法和干物质重2种方法评定红麻材料间耐寒性强弱,发现相对电导率、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是反映红麻耐冷性差异的基本指标,上述2种方法比较红麻耐寒性强弱,其相关性达0.837**。供试的材料组合中耐寒性较强的材料分别是917A/B、722A/B和K03A/B。本...
关键词:
红麻 低温胁迫 不育系 保持系 耐冷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邓明华 邹学校 周群初 刘志敏 文锦芬
为探明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的败育机理 ,对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叶片和不同发育时期的花蕾的可溶性糖、蛋白质和脯氨酸含量的测定以及对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分析 ,发现随着花蕾的发育 ,不育系大花蕾期可溶性糖含量明显低于小、中花蕾时期 ,而保持系可溶性糖含量则保持一直升高的态势 ;不育系小花蕾蛋白质的含量较中、大花蕾时期高 ,而保持系花蕾蛋白质的含量一直升高 ;不育系脯氨酸含量略有下降 ,而保持系花器中游离脯氨酸迅速积累 ,含量明显高于不育系 ;POD活性是不育系明显高于保持系 ,且呈持续增强趋势 ,保持系逐渐减弱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奇瑞 刘小林 徐胜光 范志伟 马焕锦 李宇 洪永忠 阮亚男 张瑞
【目的】施用外源茉莉酸甲酯(MeJA)可以消减作物连作障碍,但是就消减机理而言,已有的研究尚未关注施用外源MeJA后,与作物连作障碍发生密切相关的连作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酶活性的变化。【方法】以草莓3年连作土壤和红颜草莓为材料,通过观测草莓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土壤pH值、土壤酶活性、单株果数和单果重等指标,研究施用不同浓度(0、10、50、100、200、500 μmol/L)外源MeJA后,草莓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无论是在幼苗期还是开花结果期,相对不施加MeJA的对照处理,MeJA处理的草莓根际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钾含量在总体上呈降低趋势,且多数达显著程度;MeJA处理的pH值相对比对照处理均有提高,且在幼苗期达到显著程度,提高幅度为3.90% ~ 5.58%;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蛋白酶和脲酶的活性在总体上相对比对照处理表现提高,且多数达显著程度;MeJA处理相对比对照处理显著降低了草莓株高且降低幅度为22.33% ~ 27.19%,MeJA处理相对比对照处理提高了草莓单株果数且T3处理的提高幅度高达26.25%,不同浓度MeJA处理对草莓单果重的影响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具体处理为100 >50 >10 >0 >200 >500 μmol/L,50 μmol/L处理和100 μmol/L处理较对照显著提高了4.02% ~ 31.60%;施加外源茉莉酸甲酯后,草莓根际土壤养分、pH和土壤酶活性的变化呈现随着MeJA浓度增加而在100 μmol/L或其邻近浓度发生转折的规律。【结论】施用适量外源茉莉酸甲酯后,连作草莓表现出根际土壤养分被较多吸收,土壤酸化程度缓解和土壤酶活性上升,从而使得草莓的单株果数和单果重增加。但是,上述趋势会随着MeJA浓度的增加而发生转折。以上发现有利于指导生产实践应用外源茉莉酸甲酯改善连作草莓根际土壤的理化性质和土壤酶活性,以促进植株生长和缓解连作障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彭喜旭 胡耀军 唐新科 周平兰 邓小波 王海华
【目的】分离水稻WRKY30,为阐明WRKY转录因子在水稻抗病反应中的调节作用提供依据,为抗病性的合理利用和品种遗传改良提供基因材料。【方法】采用RT-PCR获得包含最大开放阅读框(ORF)的WRKY30 cDNA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手段进行序列分析,通过Southern杂交确定基因在基因组中的拷贝数,利用Northern分析或RT-PCR方法,研究基因的器官特异性表达和病原、激素以及非生物胁迫诱导表达的特征。【结果】WRKY30包含一个长2 022 bp的完整ORF,编码674个氨基酸,具有1个核定位信号和2个典型的WRKY保守结构域,锌指纹组成为C2H2,归类于WRKY第一组,与大麦、高粱...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新岗 刘惠霞 侯慧波 高文海
在松果梢斑螟幼虫转移危害期,研究外源茉莉酸甲酯(MJA)处理和油松球果小卷蛾幼虫危害引起油松球果挥发物、多酚氧化酶(PPO)、蛋白酶抑制剂(PI)以及球果游离氨基酸、松脂和含水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小卷蛾幼虫危害后,1年生和2年生球果单萜挥发物种类没有变化,只是含量发生了变化,并且挥发物总量明显增加;2年生球果受害后,α-蒎烯、莰烯、β-水芹烯和β-蒎烯含量下降,而β-月桂烯和D-柠檬烯含量增加,这种成分和挥发量的变化对天敌具有吸引作用。外源MJA处理后,与1年生和2年生受害球果挥发成分有类似的变化,但变化的程度要小得多。外源MJA处理和小卷蛾幼虫危害后,均可引起1年生和2年生球果PPO和PI活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