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41)
2023(10674)
2022(9502)
2021(9018)
2020(7571)
2019(17399)
2018(17626)
2017(33342)
2016(18740)
2015(21189)
2014(21404)
2013(20713)
2012(19046)
2011(17009)
2010(16819)
2009(15267)
2008(14546)
2007(12540)
2006(10805)
2005(9228)
作者
(56161)
(46455)
(46104)
(43910)
(29670)
(22335)
(20944)
(18542)
(17704)
(16719)
(15943)
(15571)
(14847)
(14647)
(14473)
(14319)
(14190)
(13844)
(13318)
(13199)
(11860)
(11356)
(11334)
(10585)
(10430)
(10417)
(10414)
(10084)
(9487)
(9407)
学科
(66313)
经济(66228)
管理(50862)
(46462)
(38915)
企业(38915)
方法(31348)
数学(26820)
数学方法(26504)
(18591)
(18338)
中国(17448)
(16583)
业经(14838)
地方(14176)
理论(13103)
(13073)
农业(12005)
(11650)
(11031)
贸易(11026)
教育(10922)
技术(10892)
环境(10766)
(10666)
(10487)
财务(10417)
财务管理(10397)
(10187)
银行(10136)
机构
大学(259248)
学院(257752)
管理(100835)
(91648)
经济(89355)
研究(88447)
理学(87808)
理学院(86745)
管理学(85110)
管理学院(84669)
中国(62410)
科学(60273)
(56266)
(50850)
(46180)
业大(45145)
研究所(42760)
(41586)
农业(40826)
中心(39432)
(37694)
北京(34937)
(34642)
师范(34158)
财经(33598)
(31984)
技术(31227)
(30551)
(30440)
(27469)
基金
项目(185182)
科学(143537)
基金(132305)
研究(131780)
(117600)
国家(116620)
科学基金(98361)
社会(78428)
(74546)
社会科(74022)
社会科学(74002)
基金项目(71090)
自然(67145)
自然科(65550)
自然科学(65534)
自然科学基金(64312)
(63205)
教育(60564)
编号(54376)
资助(53949)
成果(44302)
重点(41694)
(39510)
(39099)
(38647)
课题(38029)
计划(36236)
科研(36016)
创新(36005)
大学(33716)
期刊
(98967)
经济(98967)
研究(71724)
学报(50201)
中国(49664)
(46845)
科学(42703)
管理(35984)
大学(35928)
学学(33927)
农业(33060)
教育(31899)
(30292)
技术(22036)
(18088)
金融(18088)
业经(16958)
(16679)
财经(15342)
图书(15320)
经济研究(15080)
业大(14282)
科技(13788)
(13507)
理论(12954)
(12878)
问题(12782)
实践(12162)
(12162)
农业大学(11634)
共检索到3661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梦醒  姜慧  田泽  刘学群  谭艳平  王春台  
从红莲型不育系粤泰A(YTA)线粒体基因组中克隆并鉴定了一个6.7kb的CMS相关片段HLsp1,序列预测发现了2个orf,其中一个编码290个氨基酸,暂命名为orf290。构建带有线粒体信号肽的超表达载体35S::Rf1b5’::orf290,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受体保持系粤泰B(YTB),以水稻的单拷贝基因蔗糖磷酸合成酶基因(SPS)作为内参基因,以潮霉素抗性基因(hpt)作为目的检测基因,基于实时荧光定量PCR鉴定转基因T0代植株中外源基因的拷贝数,并对阳性植株进行花粉镜检和结实率统计。结果显示获得了2株单拷贝转35S::Rf1b5′::orf290植株,并且都有orf290的表达。单拷贝超表达orf290植株的平均花粉可育度30.8%,平均套袋结实率41.6%。这些结果初步证实,线粒体基因orf290可能与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相关。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夏春皎  王卓  徐鑫  马亢  刘学群  王春台  
以水稻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HL-CMS)不育系粤泰A(YTA)和保持系粤泰B(YTB)黄化苗线粒体为材料,研究了YTA和YTB离体线粒体KA+TP通道对其诱导调节剂KCl、ATP、ADP和GTP等的响应特性。结果表明,KA+TP通道诱导剂KCl,能明显诱导YTA和YTB线粒体膨胀,但YTA的膨胀程度较YTB的明显;KA+TP通道的内源性抑制剂ATP对YTA和YTB线粒体膨胀起显著抑制作用;KA+TP通道的内源性激动剂ADP和GTP引起的不育系YTA离体线粒体短暂收缩及之后的再膨胀程度均较YTB的明显;此外,比较YTA和YTB离体线粒体在Rh123一起孵育10 min后,KCl和解偶联剂FCC...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文明  周开达  
对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分子机理的探索促进了水稻线粒体基因组的研究。线粒体基因组的物理和遗传图谱已经构建。线粒体基因组在不同水稻品种组间存在广泛的多样性。发现线粒体基因组中含有经重排了的叶绿体DNA序列;也在核基因组中发现线粒体类质粒DNA的同源序列,并且这些同源序列在核基因组中分布于有限的染色体区域。核背景的变换不仅会引起线粒体基因组的结构变异,也会造成线粒体基因的表达差异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潘英华  余建平  张强  熊海燕  朱汝财  李自超  
利用穗粒数和穗长差异较大的2个粳稻品种日本晴与大穗型粳稻种质B0801组配群体,对水稻穗粒数、穗长和着粒密度等穗部性状进行数量基因位点检测,共检测到11个QTL,分布于第1,2,5,7以及9号染色体上,QTL的贡献率范围为0.21%~68.20%。其中,4个控制穗粒数的QTL分别位于第1,2,7,9号染色体,其贡献率为0.21%~25.06%。第9号染色体RM1328~RM3533标记区间的控制穗粒数性状的qGNP9-1位点,为主效QTL;控制穗长的QTL 4个,4个QTL分别位于第1,2,5,9号染色体。其贡献率范围为0.28%~61.19%,其中qPL9-1的LOD值为31.88,对表型变...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姚茜  杨频  陈立侨  郭慧  张浩  禹娜  杨国梁  王军毅  
通过测定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人工养殖群体(A)(浙江湖州)、缅甸引进群体F2代(B)和"南太湖1号"(C)3个群体线粒体控制区(D-loop)基因序列片段(约1200bp),探讨罗氏沼虾群体遗传结构。结果发现,在用于分析的1121 bp基因序列中有86个变异位点,共计14个单倍型。其中,群体A、C的遗传多样性均较低,其π值分别为0.022和0.025,相比之下,群体B的遗传多样性则明显要高于上述两个群体(π=0.032)。AMOVA分析表明,群体间的遗传变异占总遗传变异的6.32%,而93.68%的遗传变异源于群体内。对三群体的遗传学参数计算结果表明,...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金晓玲  巩菊芳  乌云塔娜  
为了研究tRNAs被相应的氨酰酶识别的种属特异性,构建了7个水稻线粒体tRNATrp3个碱基(G73,U72,A68)的单点或多点突变的突变体.突变基因,经体外转录后分别用枯草杆菌(B.subtilis)和人色氨酰tRNA合成酶(TrpRS)进行氨酰化反应,并测定动力学常数.结果表明:与野生型水稻线粒体tRNATrp相比,7个突变体的转录产物被B.subtilisTrpRS氨酰化的活力分别下降了53.33%~99.79%;被人TrpRS氨酰化的活力则提高了4~330倍,其中以pMPH7的氨酰化活力改变最大.识别位碱基G73,G1/U72,U5/A68对水稻线粒体tRNATrp的种属特异性识别起...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步勇  王峰  李丹蕾  马玲  陈俏丽  王博文  
为防治水稻干尖线虫病提供理论支持,研究了水稻干尖线虫氨基肽酶基因特征,并对其编码蛋白结构与功能进行分析。基于水稻干尖线虫转录组测序,并通过RACE技术,从水稻干尖线虫中克隆得到了一氨基肽酶基因AbAmpep。生物信息学进行基因分析,原位杂交实验进行表达定位分析。该基因CDS序列全长为2 787 bp,含有2个开放阅读框(ORF)。最长开放阅读框(ORF)大小2 661 bp,可编码886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为101.74 k Da,理论等电点(PI)为5.78。编码蛋白氨基酸序列中具有2个Zn2+结合位点和1个Pep N保守结构域,有特征信号序列TISHELAHFW,属于谷氨酸锌蛋白(Glu ...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志雄  戴双凤  夏昌选  谢海媚  李亚娟  
为研究水稻SAND结构域蛋白的序列和功能,利用BlASt在水稻基因组中搜索编码SAND结构域的基因,然后构建增强表达载体并通过遗传转化研究基因功能。结果表明,水稻基因lOC_OS01g57240(命名为OSUlt1)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含有SAND结构域和UltB-BOx共有序列,与其他植物Ult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49.3%~92.3%,具有较好的保守性;35S::OSUlt1转基因株系部分颖花发育异常,出现内稃发育滞缓或退化、浆片过度发育或数目变多、雄蕊数目3~7枚、雌蕊2枚的现象;颖花内产生多余的小花,表明OSUlt1对水稻花分生组织正常分化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利维  王春台  余光辉  徐鑫  覃永华  
从水稻中分离获得的一个新的、功能未知的MYB基因,序列分析发现是一个典型的R2R3-MYB转录因子,与拟南芥中的MYB106高度同源,因此命名为OsMYB106。亚细胞定位检测结果表明,OsMYB106蛋白定位于细胞核中。Real Time PCR结果显示OsMYB106在水稻幼穗时期表达最高,并且受干旱、盐处理和冷胁迫的显著诱导上升表达。OsMYB106RNAi抑制植株表现出矮化以及花粉败育。基因表达分析显示花粉发育相关基因OsMS2和CYP704B2在抑制植株中表达显著降低,揭示OsMYB106可能是通过调控OsMS2和CYP704B2介导花粉细胞壁的发育进而影响花粉的育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斌   李小慧  
为探究氨基酸转运蛋白(AAT)的功能和可能的分子机制,首先,通过建立隐马尔可夫新模型对水稻AAT家族成员进行鉴定,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水稻与拟南芥AAT成员之间的进化关系;其次,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水稻多胺转运蛋白基因1(OsPUT1)的启动子、蛋白结构和功能结构域进行了分析;再次,构建了OsPUT1-GFP载体在水稻原生质体中表达以确定其亚细胞定位,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OsPUT1基因在不同组织以及不同逆境胁迫下的表达模式;最后,采用水稻OsPUT1基因过表达(OE)、日本晴(Nip)和RNA干扰(RNAi)株系初步研究了基因的功能。结果显示:在水稻中含有96个OsAAT蛋白家族成员,分为13个亚家族;PUT亚家族含有6个OsPUT成员,其中OsPUT1和AtPUT3遗传距离最近且分布在同一个分支;OsPUT1基因启动子中含有涉及生长发育、光调节、植物激素和胁迫响应的顺式作用元件;OsPUT1蛋白含有多胺转运蛋白结构域PotE,亚细胞定位试验表明其位于细胞膜上;在叶片中OsPUT1基因表达量相对较高,在花中表达量相对较低;基因表达受JA、甘露醇和ABA抑制;低温胁迫下,基因表达先下降后恢复正常;在SA、亚精胺和百草枯处理下,基因表达先上升后降低;在氯化钠处理下,基因表达量先上升,在1 h达到最高,之后下降,在12 h达到最低,在24 h恢复到正常水平;OE株系显著降低了对0.2μmol/L百草枯的抗性,而RNAi株系则显著增强了对0.2μmol/L百草枯的抗性。综上说明,OsPUT1蛋白可能具有运输多胺和参与胁迫响应的功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任鄄胜  李仕贵  肖培村  陈勇  张仁  谢丛简  孙泽武  赵慧霞  
内江杂交水稻科技开发中心从恢复系"万恢88/内恢92-4"杂交组合F2代不育株选育的细胞质不育系,被暂时定名为"万恢88型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利用PAGE电泳、琼脂糖凝胶电泳和克隆测序等技术对其不育系和保持系线粒体基因组进行研究,分析其雄性不育的分子基础和分子机理。通过PAGE电泳发现,其不育系线粒体基因组PCR带型与野败型(WA)、印水型(ⅡA)、D型(D i)、冈型(GA)存在差异。对其不育系内香2A和保持系内香2B的差异片段回收测序,获得两条667 bp长度的m tDNA片段2A和2B,通过序列比对和电子杂交分析,获得片段为atp6基因的部分序列及其上游序列。2A和2B相比有3个碱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高玉时  唐修君  屠云洁  陆俊贤  薛茂云  施祖灏  张小燕  
【目的】探明地方鸡种与引进鸡种遗传多态性特点,探讨COⅠ这一特定基因的特定区段作为DNA条形码在识别鸡种方面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以13个中国地方鸡种和2个国外引进品种为研究对象,利用DNA测序技术测定了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ytochrome c oxidaseⅠ,COⅠ)基因部分序列。【结果】选择的这段COⅠ基因序列有38个突变位点,15个鸡种单倍型多样度平均为0.963,核苷酸多样度平均为0.00518,其中引进鸡种明显低于地方鸡种(除藏鸡外);15个鸡种品种间Kimura双参数遗传距离为0.056%—0.917%,种内遗传距离为0—0.346%,15个鸡种的DNA分类和形...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闫永斌  程起群  
为了明确鲳属鱼类的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结构、寻找有效的种间鉴别分子标记,并剖析其系统发育信息,以期为鲳属鱼类的分类学、进化遗传学和种质鉴定提供参考依据,测定了鲳属5种鱼类(中国鲳Pampus chinensis、灰鲳P. cinereus、银鲳P. argenteus、珍鲳P. minor、翎鲳P. punctatissimus)的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并结合NCBI数据库中已有的鲳属鱼类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鲳属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长度在16551bp到18062bp之间,其基因组结构与大多数硬骨鱼类一致;比较特别的是,银鲳和镰鲳具有两个tRNA~(Met)结构,珍鲳出现ND1基因重排以及两个重复的D-loop结构。2)银鲳与镰鲳的D-loop区出现重复CSB3结构,灰鲳与翎鲳D-loop区出现重复TAS结构。3)ND2基因条形码及其微型条形码均可将鲳属鱼类区分开,可作为有效的鲳属鉴别分子标记。4)东海区的银鲳与镰鲳应为同一物种,灰鲳可能为翎鲳的同物异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志杰  
系统了解牦牛线粒体基因组(mtDNA)的研究现状,探究其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为今后更好地开展牦牛基因组学研究提供依据和基础材料。笔者通过查阅近20年有关牦牛mtDNA研究的文献资料,对牦牛mtDNA全序列和部分序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mtDNA作为一种很好的分子标记已被研究者用于探究牦牛的起源驯化、遗传多样性、迁徙模式、历史发展动态、分类学地位、适应性机理及系统发育关系等问题,并取得了具有结论性的诸多成果。然而,有关牦牛mtDNA全序列基础上的群体基因组学研究、线粒体转录组和蛋白质组学研究、核基因组与线粒体基因组间的互作和调控研究、线粒体基因组与部分性状间的关联分析等内...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卢孟柱  
本研究利用PCR和PCR产物直接序列分析技术,获得了分属于松属(Pinus)两个亚属Pinus和Strobus12个松树种coxI、atp6和orf25三个线粒体基因DNA片段的序列。发现coxI基因的DNA序列在属内没有任何变异,但atp6和orf25在两个亚属间和亚属内出现了较多的碱基置换。这说明尽管裸子植物线粒体基因有较多的RNA编辑(RNAediting)存在,可促进DNA序列的变异,但促进程度因不同基因而异。依据atp6和orf25所做的系统进化树不仅与分类结果一致,而且进一步表明了亚属内种间的亲缘关系。尽管线粒体基因序列变异比叶绿体和核DNA变异小,线粒体基因编码序列变异仍适于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