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88)
2023(7674)
2022(6121)
2021(5409)
2020(4752)
2019(10905)
2018(11058)
2017(21556)
2016(12305)
2015(14152)
2014(14683)
2013(14521)
2012(13421)
2011(11967)
2010(12185)
2009(11555)
2008(11673)
2007(10856)
2006(9305)
2005(8470)
作者
(38129)
(32147)
(32121)
(30839)
(20407)
(15434)
(14740)
(12546)
(12213)
(11611)
(11016)
(10641)
(10275)
(10239)
(10207)
(10186)
(10150)
(9552)
(9460)
(9355)
(8110)
(8072)
(7958)
(7360)
(7347)
(7328)
(7240)
(7195)
(6625)
(6609)
学科
(54458)
经济(54411)
(32296)
管理(31671)
方法(25322)
(24537)
企业(24537)
数学(22658)
数学方法(22335)
(17017)
中国(15199)
(12658)
业经(11942)
(11728)
地方(11335)
农业(11206)
(9764)
贸易(9762)
(9597)
(9454)
(7953)
(7875)
银行(7845)
(7701)
财务(7675)
财务管理(7652)
(7438)
理论(7435)
金融(7435)
(7420)
机构
大学(183813)
学院(183099)
(74181)
经济(72562)
管理(66693)
研究(64135)
理学(57228)
理学院(56565)
管理学(55390)
管理学院(55064)
中国(47052)
科学(41720)
(39269)
(39265)
(34657)
(33071)
研究所(31725)
农业(31612)
业大(31379)
中心(29453)
(29133)
财经(26466)
北京(24289)
(24183)
(23921)
师范(23896)
经济学(23351)
(22724)
(22178)
经济学院(21282)
基金
项目(120695)
科学(92913)
基金(85741)
研究(85258)
(76016)
国家(75412)
科学基金(62692)
社会(52834)
社会科(49952)
社会科学(49934)
(48613)
基金项目(45410)
自然(40736)
(40715)
自然科(39765)
自然科学(39751)
教育(39404)
自然科学基金(39031)
编号(35387)
资助(35176)
成果(29086)
重点(27840)
(26872)
(26501)
课题(24514)
(24326)
科研(23526)
计划(23304)
创新(22866)
大学(21960)
期刊
(81170)
经济(81170)
研究(50712)
(36923)
中国(34574)
学报(34157)
科学(28845)
(26354)
农业(25220)
大学(24688)
学学(23348)
管理(22205)
教育(18009)
技术(15929)
(15608)
金融(15608)
业经(13855)
(13755)
财经(13182)
经济研究(13072)
问题(11823)
(11322)
(10418)
技术经济(9655)
业大(9019)
图书(9010)
统计(8902)
(8833)
商业(8755)
理论(8753)
共检索到2673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葆棠  彭仲明  徐运启  
用kiycsawa的累积分布曲线法对水稻杂交组合(矮梅早3号×华矮837)的F_3种子的糊化温度的遗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华矮837的高糊化温度由2个位点的显性基因共同控制。且此2个基因之间存在互补关系,矮梅早3号的低糊化温度由2个隐性基因所控制。杂种后代中出现的中等糊化温度类型由2个显性基因中的一个单独决定,并受到修饰因子的影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薛进  苏建伟  黎家文  陈秋芳  
以中国水稻二化螟5个地理种群的基因组DNA为材料,对其进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从50个引物中筛选出29个稳定性好、多态性高的引物,单个引物扩增出的DNA条带数从2~15条不等,其片段大小为200~3 000 bp,5个地理种群共扩增出条带220条,其中为多态片段的97条,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条带7.59条.通过公式计算多态性位点、遗传相似性指数和遗传距离,结果表明:(1)5个地理种群遗传变异较高,其中以广西省全州市多态位点百分率最高(52.73%),吉林省柳河县多态位点百分率最低(34.55%);(2)5个二化螟地理种群间的遗传相似性指数的变异范围为0.551 88~0.849...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何华勤  陈祥旭  林文雄  董章杭  郭玉春  沈荔花  梁义元  陈芳育  
采用包括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的数量性状加性—显性发育遗传模型,分析了供试水稻对受体植物莴苣幼苗根长化感作用的动态遗传及与环境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Lemont和多产稻的化感作用潜力较弱;TN1、Dular和NC化感作用潜力较强,是水稻化感育种较理想的亲本.这3个品种在3、5和8叶期加性效应基因作用稳定性较好,表明在这3个叶龄期进行选择,效果较理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胡景涛  黄成志  黄文章  雷树凡  吕直文  李杰  严明建  
本文选用5个抗稻瘟病特异性标记、31对籼粳特异性标记及42对功能基因标记对万恢88等18份材料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万恢88仅在RM205所在区域检测出粳稻成分;5个稻瘟病抗性基因中,万恢88携带抗性基因Pi1和Pi2。61对SSR标记中有53对检出多态性,多态性位点百分率86.88%;检测到等位基因151个,平均每个标记检测到2.85个,等位基因变化范围2~5;其中有效等位基因数98.22个,占65%,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1.85个。遗传多样性指数(He)变化范围0.10~0.67,平均值0.43;多态性信息含量指数(PiC)变化范围0.46~0.82,平均值0.66。供试材料的相似系数(G...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曾宪平  何跃忠  
本文报告“早显A”早熟性的遗传行为及特点。该不育系与晚熟恢复系配组,F1比它们的父本(晚亲)提早抽穗15~20天,并早于中亲值而接近不育系(早亲)。遗传分析表明,该不育系含有2对早熟主效基因和1~2对修饰基因控制抽穗期,属不完全显性,其显性度为-0.41~-0.56。同时,这两对主效基因中一对等位基因表现出基因互作关系,F2代早和晚的分离比为9∶7。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肖武名  吴亚辉  王慧  郭涛  刘永柱  张建国  陈志强  
为了弄清一个水稻种质类病变性状的发生特点并探明其类病变的遗传特征,以一个籼型地方水稻品种抗白油占为研究对象,采取症状观察、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等方法,结果发现:其于孕穗期开始在植株中部叶片上出现褐色斑点,早晚季种植均出现;遗传分析表明,其类病变由隐性单基因控制,暂命名为lm-(t),并通过SSR和In Del标记将该基因定位于水稻11号染色体长臂。目前,11号染色体上尚未见相关基因的报道,该基因可能是一个新的类病变基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艳洪  李海霞  董红霞  曾汉来  
为了探讨一种简单适用的可用于水稻品种资源的光合速率高温稳定性评价指标,以指导水稻高温适应性研究和高光效生理育种,利用CIRAS-Ⅰ型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在武汉夏日高温和人工控制温度条件下的光合作用日变化进行了多年测定,并用光合高温稳定性较好的品种蜀恢527和稳定性较差的品种特籼占杂交F2群体对光合作用高温稳定性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在自然高温条件下,09:00与13:00的叶片净光合速率之差值能较好反映品种间光合高温稳定性差异,同时气孔导度、光合下降起点温度值也可作为参考指标;蜀恢527/特籼占的F2群体各单株高温下光合速率下降值特性呈连续分布,但偏向高温稳定性好的亲本分...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卓伟  许旭明  张受刚  韦新宇  马彬林  
本文比较分析了水稻不同籼粳分化类型材料在抽穗期和成熟期的净光合速率、水分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等反映光合作用特性的性状指标.本研究基于分子聚类结果选出8个育成恢复系,与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8个水稻不育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8×8)组配成一套包括亲本和F1代在内的2个世代遗传材料,采用加性—显性遗传模型(AD模型)系统分析了不同类型材料光合特性表现的遗传效应及与产量性状间的遗传相关性.结果表明:(1)不同籼粳分化类型品种的光合生理特性存在差异,籼型品种在齐穗期光合速率较高,成熟期光合作用明显减弱;粳型品种在成熟期仍然保持一定的光合作用,光合功能期较长.(2)不同分化类型的恢复系亲本及所配组合F...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卢丙越  马孟莉  江玲  李春燕  苏一兰  刘艳红  
以南粳35和N22杂交得到的F2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遗传连锁图谱,对控制水稻抽穗期的QTL进行定位。利用Win QTLcart2.5软件共检测到7个控制水稻抽穗期的QTLs;分别位于第2、3、5、6、10和12染色体上,其中在第3染色体上检测到2个QTLs,每个QTL能够解释4.33%~18.12%的表型变异,其中q Hd-3-1对抽穗期表型贡献率最大。利用QTLNetwork2.0在第3和第5染色体上检测到有1对上位性QTLs,对表型的贡献率只有2.17%。进一步利用N22/南粳35//南粳35高代回交群体对q Hd-3-1功能进行验证,结果证明在南粳35背景下q Hd-3-1能明显缩短...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贾小丽  苗利国  林红梅  林文雄  
利用由小穗小粒型水稻Milyang 46和大穗大粒型FJCD建立的一个包含130个家系F10的重组自交系,测定福建省武夷山和莆田环境下籽粒灌浆期功能叶性状,并进行QTL定位及环境互作分析.结果表明,2种环境下共检测到35个加性QTL,位于1、2、5、6、7、11、12号染色体上,表型变异贡献率为0.66%-56.75%;检测到12个位点存在显著的加性×环境互作效应,位于1、2、6、11号染色体上,表型变异贡献率为1.45%-12.05%;莆田环境下,检测到7对加加上位性QTL位点,表型变异贡献率为0-15.64%.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晨  孔维一  尤世民  钟秀娟  江玲  赵志刚  万建民  
【目的】水稻叶片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场所,也是理想株型的重要构成因素,通过对卷叶相关基因进行遗传分析和精细定位,为水稻卷叶基因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紧密连锁标记。【方法】从60Co-γ射线辐射诱变籼稻品种9311(wild-type,WT)所得突变体库中获得了一份卷叶突变体材料,暂时命名为rl16(t)(rolled leaf 16)。首先,对突变体rl16(t)进行连续多代套袋自交,确定突变表型的稳定性。在抽穗期,随机选取rl16(t)和WT各10株,分别测量剑叶卷曲度以及主要农艺性状。同时取rl16(t)和WT新鲜叶片的相同部位用FAA固定,乙醇系列脱水,石蜡包埋,用石蜡切片机切10μm薄片置于...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任光俊  陆贤军  张翅  李青茂  刘光春  
本试验以香稻品种香丝苗2号、川香28B、赣香糯(中国)、A301、ScentedLemont(美国)、Jasmine85(泰国)和非香稻品种珍汕97B为材料,研究水稻香味的遗传和香稻品种间香味基因的等位性。结果表明,供试香稻品种的香味受2对独立遗传的隐性基因控制;赣香糯、川香28B、A301和ScentedLemont等4个香稻品种的香味基因是等位的;赣香糯、Jasmine85和香丝苗2号彼此间有一对香味基因不等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曾黎琼  段玉云  孙一丁  殷富有  钟巧芳  程在全  胡强  黄兴奇  
本文综述了水稻紫色性状的遗传分析、紫色基因定位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并对此类相关工作进行了展望。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付新民  王岩  高冠军  何予卿  
以明恢63与B5和中国香稻构建的重组自交系为材料,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恢复基因(Rf3/Rf4)和B5来源的抗稻飞虱基因(Bph14/Bph15)共获得17个恢复系,分别与3个野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杂交,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分析了9个农艺性状的配合力、遗传力和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除单株有效穗数外,其他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均达极显著水平,生育期、每穗实粒数和结实率的特殊配合力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9个性状加性效应占主导地位。大多数农艺性状受不育系影响比较大,仅株高和结实率受恢复系的影响较大。大多数农艺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均大于60%,仅单株有效穗数和单株产量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小于...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爱国  华泽田  王嫘  李志彬  苏玉安  肖艳云  王彦荣  
将高柱头外露率60B与低柱头外露率辽粳9杂交,以P1、P2、F1和F2为材料,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柱头外露性状(开颖单边外露率、开颖双边外露率、开颖总外露率、闭颖单边外露率、闭颖双边外露率、闭颖总外露率)的遗传效应;并以F2群体为材料,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各性状进行了QTL定位。结果表明:柱头外露率的遗传符合E-2、E-1、E-1、E-0、E-1、E-1模型;共检测到控制柱头外露的主效QTLs12个,分别位于第1,2,5,8,9染色体上,其中位于第9染色体上RM257~RM215的位点效应最为显著,其LOD值为12.96,贡献率为32.04%;柱头外露性状的遗传分析结果与QTL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