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25)
2023(4654)
2022(4216)
2021(3867)
2020(3593)
2019(8557)
2018(8513)
2017(16680)
2016(9571)
2015(11021)
2014(11451)
2013(11592)
2012(11086)
2011(10113)
2010(10176)
2009(9677)
2008(9835)
2007(9151)
2006(7662)
2005(6803)
作者
(30939)
(26350)
(26116)
(25022)
(16603)
(12824)
(12038)
(10356)
(9805)
(9475)
(8990)
(8709)
(8571)
(8395)
(8368)
(8299)
(8295)
(7763)
(7705)
(7644)
(6726)
(6586)
(6409)
(6070)
(5931)
(5874)
(5859)
(5830)
(5471)
(5458)
学科
(41878)
经济(41842)
(24533)
管理(24268)
方法(22826)
数学(20701)
数学方法(20534)
(18868)
企业(18868)
(11793)
(10458)
(9839)
中国(9285)
(8434)
贸易(8434)
(8183)
地方(7993)
农业(7628)
业经(7181)
(6968)
(6507)
财务(6488)
财务管理(6467)
(6418)
企业财务(6068)
(5773)
银行(5736)
环境(5650)
(5502)
金融(5499)
机构
大学(146599)
学院(145372)
(58465)
经济(57184)
管理(53064)
研究(51070)
理学(45762)
理学院(45214)
管理学(44292)
管理学院(44030)
中国(37033)
科学(34347)
(34078)
(31261)
(28319)
农业(27828)
业大(27254)
研究所(26071)
(25893)
中心(23698)
(22702)
财经(20897)
北京(19315)
(18842)
经济学(18396)
(18292)
农业大学(18283)
师范(18055)
(17613)
(17379)
基金
项目(96478)
科学(73261)
基金(68397)
研究(65714)
(61548)
国家(61085)
科学基金(49873)
社会(39442)
(38931)
社会科(37294)
社会科学(37278)
基金项目(36620)
自然(33855)
(33114)
自然科(33025)
自然科学(33011)
自然科学基金(32423)
教育(30618)
资助(28824)
编号(26919)
重点(22391)
成果(22045)
(21473)
(21044)
计划(20076)
(19507)
科研(19394)
课题(18663)
创新(18373)
科技(18183)
期刊
(61153)
经济(61153)
研究(38073)
(30957)
学报(29863)
中国(25786)
科学(24132)
农业(21238)
大学(21025)
(20911)
学学(20099)
管理(16325)
技术(12242)
教育(12142)
(11796)
(11383)
金融(11383)
财经(10339)
业经(10020)
经济研究(9791)
问题(8848)
(8831)
(8609)
业大(8214)
技术经济(7923)
统计(7599)
理论(7335)
农业大学(7126)
(7060)
商业(6915)
共检索到2067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海成  程金平  冯培媛  刘晓刚  马嘉欣  田普江  田蕾  李培富  
【目的】铁是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必要微量元素之一,缺铁可导致贫血、心跳加速、嗜睡等铁素缺乏症。水稻作为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是人体获取铁元素的主要谷类作物之一,研究控制水稻籽粒铁含量的QTL对富铁水稻育种具有指导意义。【方法】本研究以“宁农黑粳”和“高粱稻-1”为亲本杂交再自交获得124个单株F_(6)群体为材料,通过Z-200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对水稻糙米铁含量的测定。通过上网查询已经公布的水稻分子遗传图谱和实验室现存的1558 对SSR标记在“宁农黑粳”和“高粱稻-1”之间筛选多态性,获得130个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标记进行水稻籽粒铁含量的遗传分析及QTL定位。【结果】表明亲本的铁含量分别为46.23和14.32 mg/kg,双亲铁含量差异较大,F_(6)群体铁含量平均为18.53 mg/kg,介于两亲本之间并且偏向于低值亲本“高粱稻-1”。通过对124个单株F6群体进行控制籽粒铁含量的QTL检测,共检测到3个控制铁的QTL,分别位于水稻第1、8和12号染色体上,贡献率为14.31%、18.44%和16.32%,其中位于第8号染色体上RM432~RM331之间的qFe8对表型贡献率最大,其增效等位基因来自于亲本“宁农黑粳”。【结论】本实验所检测到的QTL可用于控制水稻籽粒铁含量的基因精细定位及克隆。对今后富铁水稻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揭示水稻籽粒铁含量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华雄  杨克诚  任纬  吴元奇  
以16个玉米自交系,以及将其按Griffing方法4组配的120个杂交组合为供试材料,进行玉米籽粒铁含量杂种优势、亲子相关以及籽粒铁含量与主要农艺、经济性状和品质性状的遗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杂交种籽粒铁含量以超低亲杂种优势为主,也出现中亲优势和超高亲优势为正值的一些组合。杂交种籽粒铁含量与母本、父本、高值亲本、中亲和高低值亲本之差的相关均达正向极显著水平,与低值亲本的相关达正向显著水平。铁含量与蛋白质、轴重和单株产量的遗传相关达正向极显著水平,与穗重的遗传相关达正向显著水平,与淀粉和油分的遗传相关表现为微弱的负相关和正相关,与穗位高的遗传相关达负向极显著水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哲  李盼  刘渊  姬东华  赵永锋  祝丽英  黄亚群  陈景堂  
利用自交系178和郑58构建的F2:3家系群体为研究材料,对不同环境下玉米籽粒锌、铁含量、籽粒构型、百粒重等籽粒主要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并对锌、铁含量进行QTL定位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环境下籽粒锌含量与铁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59,0.395,粒长与粒厚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8,-0.252;粒长与百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相系数分别为0.445,0.341,粒宽与百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48,0.570。在保定、邯郸两个环境下,共定位到了21个QTL,其中保定环境下定位到16个,邯郸环境下定位到5个。在第5染色体的umc1097-umc1670区段...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正林  何光华  谢戎  郑家奎  左永树  
以6个不同类型的籼、粳、爪哇水稻品种配制的5个组合的P1、P2、F1、F2、B1、B2为试材,用世代均数法研究了籽粒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基因效应值及效应平方和与百分比。结果表明,游离氨基酸含量显性效应比加性效应重要,上位性效应同样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非加性类效应大于加性类效应,亲本显性基因较多。游离氨基酸含量以利用杂种优势为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罗小娇  郭蕾蕾  杨晓云  刘新春  余春磊  齐国昌  冯宗云  
本研究采用比色法测定了大麦DH群体(Steptoe/Morex)各系籽粒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简称GABA)的含量,并利用SSR及SRAP标记对其进行了QTL定位。结果表明:亲本间以及DH系间的GABA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范淑秀  刘进  王嘉宇  姜树坤  
采用Nipponbare(粳)/Kasalath(籼)//Nipponbare(粳)杂交衍生的98个株系所组成的回交重组自交系群体(backcross recombinant inbred lines,BILs)为试验材料,在生育前期(苗期-孕穗期),对水稻倒1叶和倒2叶的叶绿素含量进行数量性状基因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分析,结果表明:共检测到12个非条件QTL和3个条件QTL,分布在第1,3,4,5,6和12号染色体上,单个QTL贡献率10.62%~34.41%之间。在苗期检测到的QTL位点相对较多,其中在第4号染色体上检测到一个从苗期到拔节期持续表达...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沈波  庄杰云  张克勤  戴伟民  鲁烨  傅丽卿  丁佳铭  郑康乐  
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QTL分析对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进行遗传剖析。应用由247个株系组成的珍汕97B/密阳46重组自交系群体及其含207个分子标记的连锁图谱。分别在2002年和2003年考察亲本和重组自交系群体剑叶、倒二叶、倒三叶叶绿素a和b的含量,采用QTLMapper1.6统计软件进行QTL定位、上位性分析及其与环境的互作效应分析。在4个标记区间共检测到控制不同叶位叶绿素a、b含量的8个QTL,单个QTL的表型变异贡献率为1.96%~9.77%,其中2个QTL与环境之间存在显著互作;检测到9对影响叶绿素a、b含量的加性×加性上位性互作,其中1对具有显著的上位性×环境互作效应。与该群体产量性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晓梦  杜娟  曾亚文  普晓英  杨树明  杨涛  汪禄祥  杨加珍  
【目的】研究大麦籽粒蛋白质与功能成分含量的相关关系及其QTL,为功能大麦遗传改良、基因克隆及分子辅助育种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紫光芒裸二棱为母本,Schooner为父本构建包含193个株系的RIL群体,结合SSR技术和QTL Ici Mapping V3.3软件构建遗传连锁图谱,借助完全区间作图法(ICIM)对两年大麦籽粒蛋白质、总黄酮和γ-氨基丁酸(GABA)含量进行QTL检测;同时分析蛋白质、总黄酮和GABA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亲本及RIL群体籽粒蛋白质、总黄酮及GABA含量表现出较大差异,且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洪壮壮   曾占奎   宋俊乔   李琼   颜群翔   赵越   毕俊鸽   张伟   王春平  
钙和钾是小麦重要的矿质营养元素,发掘和探索与其含量相关的遗传机制及效应对于人体营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旨在为小麦籽粒矿质元素生物强化育种提供理论基础,以Avocet/Chilero(AC)构建的164份F6重组自交系(RILs)和以Avocet/Huites(AH)构建的175份F6 RILs为材料,分析了2个群体在5个环境下籽粒钙(GCa)和钾(GK)含量的表型变异,结合DArT芯片分型结果,共定位到19个与籽粒钙含量相关的QTL,分别位于1A、1D、2A、2B、3A、3D、4A、4B、4D、5A、5B、7A、7B和7D染色体上,解释了3.23%~16.29%的表型变异,同时共定位到23个与籽粒钾含量相关的QTL,分别位于1B、2A、2B、3A、3B、4A、4D、5A、6A、6B和7D染色体上,解释了3.31%~24.66%的表型变异。其中,QGCa.haust-1A、QGCa.haust-AC-5A和QGK.haust-AC-2A.2可在多环境下被定位到,QGCa.haust-1A和QGCa.haust-AC-5A分别解释了表型变异的7.82%~12.72%和9.68%~15.57%,其物理区间为498.67~532.21 Mb和461.52~486.26 Mb,QGK.haust-AC-2A.2解释了表型变异的8.15%~15.20%,其物理区间为354.61~462.37 Mb。通过对3个位点的遗传效应分析可知,分别携带QGCa.haust-1A、QGCa.haust-AC-5A和QGK.haust-AC-2A.2效应位点能有效增加小麦籽粒中的钙和钾含量,聚合效应分析表明,同时携带QGCa.haust-1A效应位点和QGCa.haust-AC-5A效应位点的株系钙含量极显著高于仅携带单一位点的株系。综上,在1A、2A和5A染色体上定位到3个与籽粒钙和钾含量相关的稳定主效位点,其显著提高了小麦籽粒钙和钾含量。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贾小丽  苗利国  林红梅  林文雄  
利用由穗型差异大的水稻品种密阳46和FJCD建立的一个包含130个株系的F10重组自交系,测定其在福建武夷山和莆田环境下的粒宽,并进行QTL定位和互作研究.结果表明,10个加性QTL和4个位点存在显著的加性×环境互作效应以及1对加加上位性效应.QTL定位分析获得的10个加性QTL,位于2、5、6、7号染色体,对表型变异贡献率为0.44%-20.49%,其中qGW-5-2和qGW-6-9单个QTL贡献率分别达14.99%和20.49%.环境互作分析获得4个GE互作位点,分布在水稻5、6、7号染色体上,均为微效QTL.在莆田环境下,与粒宽相关的1对QTL存在加加上位性效应,且对表型变异贡献率达33...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明茂  洪夏铁  李圭星  曹桂兰  于元杰  韩龙植  
微量元素营养失衡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给个人和整个社会医疗体系带来沉重的负担。植物育种策略,尤其是籽粒富集微量元素的谷物育种被认为是克服微量元素营养失衡的最经济和有效的途径。现有的研究已证实,在水稻基因组中存在控制籽粒高微量元素含量的基因位点,并且籽粒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增加不仅不会影响到水稻产量,而且当种植于微量元素缺乏的土壤中,籽粒富集微量元素水稻品种的产量高于普通水稻。本文在概述水稻籽粒微量元素含量的遗传差异、环境效应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水稻籽粒微量元素含量的遗传、遗传相关和分子机理的研究现状以及籽粒富集微量元素水稻种质鉴定、筛选与创新现状,并提出今后以提高水稻籽粒微量元素含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荣湘民  谢桂先  彭建伟  刘强  朱红梅  卢向阳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3种不同栽培法对水稻光合特性、产量、糙米蛋白质含量及氨基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蛋白高产栽培综合技术体系与三壮三高栽培法、习惯栽培法相比能明显改善水稻灌浆后期功能叶光合特性,提高籽粒产量、糙米蛋白质、氨基酸总量、人体7种必需氨基酸、猪11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朱占玲  刘宾  田宾  谢全刚  李文福  田纪春  
【目的】检测灌浆过程中控制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GPC)的条件及非条件QTL,阐明不同时期及不同时段内QTL的表达方式,揭示籽粒蛋白质积累的分子遗传机理。【方法】以花培3号×豫麦57的168个双单倍体(doubled haploid,DH)群体为材料,于6个不同的环境下种植,在籽粒灌浆的5个时期取样,对小麦GPC进行动态QTL分析。【结果】共检测到影响GPC的9个非条件QTL和10个条件QTL。QGpc3A为整个灌浆过程都能表达的非条件QTL,其余条件和非条件QTL只在几个或单独一个时期表达。花后12 d,控制GPC的基因表达活跃,非条件QTL和条件QTL总共能解释表型变异贡献率的42.62%;...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振  沈岩茹  韩冬伟  刘春燕  蒋洪蔚  陈庆山  胡国华  
【目的】定位大豆二粒荚长、宽QTL,培育二粒荚高库容含量的品种,稳定或提高大豆的产量。【方法】以美国大豆品种Charleston为母本、东北农业大学大豆品系东农594为父本及其F2:14-F2:18代的重组自交系的147个株系为试验材料,164个SSR引物经亲本筛选后用于群体扩增,并构建遗传图谱。利用前两年1个地点和后三年2个地点的调查数据对亲本二粒荚长、宽性状进行调查及QTL分析。【结果】采用WinQTL Cartographer V2.0软件的CIM和MIM分析方法对QTL检测结果表明,多年多点的种植环境下,共检测到19个二粒荚长QTL分别位于A1、B2、C2、D1a、D1b、N和G连锁群...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树明  夏小环  谢勇武  曾亚文  杜娟  杨涛  普晓英  白建明  
以散穗型和密穗型水稻品系为材料,研究穗上不同部位和粒位的粒重及籽粒抗性淀粉含量的差异及其分布特点。结果表明:在稻穗同一部位,一次枝梗籽粒千粒重和抗性淀粉含量高于二次枝梗;一次枝梗籽粒千粒重上部最高,且变异度显著小于中、下部;散穗型水稻中部籽粒的抗性淀粉含量相对较高,密穗型以下部较高;同一枝梗不同粒位间抗性淀粉含量均表现为顶部粒位相对较高,基部粒位较低,千粒重分布则相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