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71)
2023(6936)
2022(6252)
2021(5781)
2020(5384)
2019(12751)
2018(12635)
2017(24132)
2016(13767)
2015(15853)
2014(16314)
2013(16194)
2012(15259)
2011(13960)
2010(14353)
2009(13522)
2008(13554)
2007(12417)
2006(10495)
2005(9494)
作者
(42731)
(36249)
(36001)
(34311)
(22695)
(17397)
(16472)
(14251)
(13496)
(12993)
(12379)
(12098)
(11645)
(11490)
(11417)
(11298)
(11228)
(10649)
(10551)
(10437)
(9108)
(9083)
(8869)
(8303)
(8219)
(8062)
(8031)
(8027)
(7565)
(7338)
学科
(59912)
经济(59833)
管理(37623)
(35741)
方法(33175)
数学(30216)
数学方法(29760)
(28999)
企业(28999)
(15215)
(14548)
中国(13703)
(13308)
(11674)
地方(10643)
(10400)
贸易(10397)
业经(10271)
(10087)
农业(9668)
理论(9045)
(8731)
(8573)
财务(8536)
(8522)
财务管理(8509)
银行(8491)
(8286)
金融(8283)
(8046)
机构
大学(206923)
学院(204887)
(81565)
经济(79778)
管理(77184)
研究(69649)
理学(66912)
理学院(66129)
管理学(64534)
管理学院(64157)
中国(51525)
科学(45807)
(43826)
(41998)
(37685)
(37540)
业大(35447)
研究所(34452)
农业(33874)
中心(32325)
(31452)
财经(29766)
北京(27382)
(26836)
(26089)
师范(25780)
经济学(25318)
(24743)
(24132)
经济学院(22965)
基金
项目(137032)
科学(105893)
基金(98683)
研究(94469)
(87845)
国家(87177)
科学基金(72857)
社会(58082)
社会科(54919)
社会科学(54899)
(54682)
基金项目(51882)
自然(49293)
自然科(48169)
自然科学(48151)
自然科学基金(47278)
(46571)
教育(44755)
资助(42274)
编号(38301)
成果(31487)
重点(31466)
(30522)
(28640)
(27798)
计划(27294)
科研(27141)
课题(26900)
创新(26061)
教育部(25388)
期刊
(85969)
经济(85969)
研究(55083)
中国(39268)
学报(38120)
(37921)
科学(32572)
(29649)
大学(27639)
学学(26260)
管理(26039)
农业(25780)
教育(19712)
技术(18469)
(16631)
金融(16631)
财经(14830)
(14151)
经济研究(13597)
业经(13523)
统计(13040)
(12598)
问题(11993)
(11600)
(11172)
技术经济(11113)
决策(10766)
业大(10232)
理论(9703)
(9086)
共检索到2960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伟  左清凡  张建中  
利用 4个不同遗传背景的籼粳型品系及 1个粳型广亲和品种与籼型光温敏不育系配组杂交 ,对籽粒充实度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 :偏籼型品系G2 12 3、G2 4 17- 1和偏粳型品系G30 0 5 - 4 - 1的杂种F1籽粒充实度表现正常 ,而粳型品系G2 6 15及粳型广亲和品种 0 2 4 2 8的杂种F1籽粒充实度未达正常水平。G2 4 17- 1、G30 0 5 - 4 - 1以及G2 12 3具有较好的籽粒充实度一般配合力 ,而籽粒充实度特殊配合力高的组合多数源于一般配合力高的亲本配组 ,利用一般配合力高的亲本配组可以克服杂种后代的籽粒充实不良现象。籽粒充实度的遗传力较高 ,且以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仕贵  马玉清  何平  黎汉云  陈英  周开达  朱立煌  
利用籼稻窄叶青8号和粳稻京系17的杂交F1、F2 以及衍生的DH系和回交群体, 对水稻籼粳杂交的落粒性进行遗传分析, 结果表明, 难脱粒对易落粒为显性,易落粒植株受两对隐性基因控制。应用DH系已构建的分子图谱将这两对落粒性基因定位于第1染色体的G270-RG541和第11染色体的G320-RZ638之间,分别定名为sh-4和sh-5; 该两对基因与经典遗传图谱上已定位的sh-2和sh-1位于相同的染色体, 但其遗传效应相反, 只有双隐性基因型(sh-4sh-4sh-5sh-5) 的植株才表现易落粒。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荣改  孟令启  冯瑞光  宁文书  
以 5个粳型不育系和 5个广亲和品种为亲本 ,按 p×q交配模式配制 2 5个亚种间杂交稻组合 ,进行了子粒充实度的遗传分析。结果表明 :子粒充实度差具有全穗性 ,充实度以穗的上位、中位和下位依次递减 ;子粒充实度的变异主要是由遗传因素引起的 ,其广义遗传力在 0 82以上 ,以加性效应为主 ;子粒充实度与其他性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通径分析表明 ,饱粒数、千粒重、结实率和受精粒数对子粒充实度有较大的影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旺兴  卓伟  马彬林  邹文广  韦新宇  张受刚  祁建民  许旭明  
【目的】探讨分子标记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方法】利用SSR标记分析8个水稻不育系和12个籼粳亚种间杂交衍生系的遗传多样性,按照不完全双列杂交(NCII)获得96个杂交组合,分析亲本间遗传距离与其主要产量性状杂种优势表现。【结果】(1)籼粳衍生系杂种后代株高、穗长和千粒重表现为正向优势,变异幅度较小;每穗实粒数和结实率虽表现相对不平衡,但均为较强正向优势;有效穗数表现较弱,为负向中亲优势。(2)籼粳衍生系杂种F1在SSR标记遗传距离0.25470.5660,穗长、株高、每穗实粒数、每穗总粒数、单株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威  张鉴  吕文彦  程海涛  曹萍  韩勇  邵国军  
为明确辽宁省水稻品种的籽粒充实状况,以最新育成的13个新品系和1个对照品种为试材,根据糙米厚度分级对籽粒充实程度及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糙米千粒重与糙米厚度的变化趋势相同,可以由籽粒厚度代表充实程度。新育成品系的籽粒充实度分布在77.60%~93.03%之间,品种间差异显著。新品系充实度与平均千粒重呈极显著正偏相关,与其他产量性状相关不显著。充实程度与产量水平不完全一致,高产品种多具有较高的有效穗数、着粒密度、实粒数·m-2和中等的充实度。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许娜   唐颖   徐正进   孙健   徐铨  
【目的】籼粳亚种间杂交F_1的育性问题严重阻碍了亚种间杂种优势的利用,探究籼粳杂种不育的遗传机理,挖掘新的籼粳杂种不育调控基因,为促进籼粳杂种结实率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粳稻品种Sasanishiki和籼稻品种Habataki杂交后,采用单粒传法自交10代,获得包含95个株系的稳定遗传重组自交系(RIL),基于Illumina平台,对双亲和RIL进行高通量测序,在全基因组水平分析RIL中Habataki血缘的分布与比例,进而鉴定偏分离区域作为潜在的籼粳杂种不育位点。同时,剖析“全球3000份水稻核心种质资源重测序计划”中典型籼粳稻基因组变异数据,对群体水平进一步验证并趋近目标育性基因区域。最终通过序列比对锁定籼粳杂种不育候选基因。应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进行定点基因敲除,对目标基因进行功能验证。【结果】Habataki和Sasanishiki的杂交F_1在穗数、每穗粒数和千粒重上体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但其结实率显著降低,I_2-KI镜检发现F_1花粉育性显著降低。RIL的全基因组高通量测序在第1、3、5、6、7和12染色体上检测到明显的偏分离,即该区域的基因型趋向于籼稻Habataki。通过序列比对,进一步确定已知育性基因Sc、S5和HSA1为第3、6和12染色体上偏分离区域的目标基因。应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敲除Habataki中Sc-Haba-3的多拷贝,成功改善了其与Sasanishiki杂交F_1的花粉育性和结实率,说明该基因可独立行使功能。同时,在第1染色体的偏分离区域发现Habataki和Sasanishiki之间存在复杂的结构性变异,Sasanishiki基因组中一段24.7 kb包含4个预测基因的片段在Habataki中被一段64.8 kb包含10个预测基因的片段取代,此结构性变异可能参与籼粳杂种育性的调控。【结论】检测到多个籼粳杂种不育相关位点,应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敲除Habataki中Sc的多拷贝成功改善其杂种F_1育性,确定其为水稻亚种间育性改良的目标基因。同时锁定了第1染色体Sd区域的目标基因。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卓伟  许旭明  张受刚  韦新宇  马彬林  
本文比较分析了水稻不同籼粳分化类型材料在抽穗期和成熟期的净光合速率、水分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等反映光合作用特性的性状指标.本研究基于分子聚类结果选出8个育成恢复系,与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8个水稻不育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8×8)组配成一套包括亲本和F1代在内的2个世代遗传材料,采用加性—显性遗传模型(AD模型)系统分析了不同类型材料光合特性表现的遗传效应及与产量性状间的遗传相关性.结果表明:(1)不同籼粳分化类型品种的光合生理特性存在差异,籼型品种在齐穗期光合速率较高,成熟期光合作用明显减弱;粳型品种在成熟期仍然保持一定的光合作用,光合功能期较长.(2)不同分化类型的恢复系亲本及所配组合F...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卢瑶  赵芳明  钟秉强  查仁明  谢戎  余国东  李经勇  何光华  
采用禾谷类作物胚乳品质性状的遗传模型及其分析方法,对两套双列杂交组合粒形性状(谷粒粒形、糙米粒形和整精米粒形)的长、宽、厚及长宽比等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籼型杂交水稻粒形性状除谷粒厚和糙米厚外主要受种子直接效应和母体效应的影响,以种子直接加性效应为主,谷粒厚和糙米厚两性状主要受母体效应影响。大多数粒形性状的普通直接遗传率和普通母体遗传率都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且除糙米厚和整精米厚外都以普通直接遗传率为主,糙米厚和整精米厚以普通母体遗传率为主,但因材料和性状的不同有所差异。遗传效应预测值结果表明,缙香1A、缙香2A、缙2A、N45、缙恢34、蜀恢527和泸恢17等对改良粒性状有较好的效果,其中以...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强  梁康迳  郑秀平  吴志源  周天理  周元昌  
以6个籼稻不育系为母本和5个早籼恢复系为父本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采用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对早籼杂交稻粒形与产量性状进行遗传效应与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1)谷粒长、谷粒宽、谷粒长宽比、谷粒长厚比、穗实粒数、穗空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等性状同时受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控制,谷粒宽厚比、穗数、单株产量主要受显性基因控制,穗总粒数主要受加性效应影响.(2)穗空粒数与谷粒长、谷粒长厚比,穗总粒数与谷粒厚,结实率与谷粒长、谷粒宽厚比、谷粒长厚比,千粒重与谷粒厚间的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正值或负值已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利用加性相关为主的性状进行间接选择可取得较好的育种效果.(3)各个性状群体平均优势和群体超亲优势...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匡勇  罗丽华  周倩倩  何云丽  范锡麟  肖应辉  
利用由大穗籼稻品系1126与粳稻品种日本晴构建的包含216个株系(F7)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调查每穗总粒数、穗长、一次枝梗数和二次枝梗数的表型分布,对4个穗部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和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相关分析表明,除穗长与一次枝梗数以外,其余性状均呈1%显著水平的两两正相关,其中二次枝梗数对于增加每穗总粒数的作用最大。遗传分析表明,每穗总粒数遗传由2对具有重叠作用的主基因控制;穗长和一次枝梗数由2对加性主基因+多基因控制;二次枝梗由4对主基因(2对等效)+加性多基因控制。4个性状均以主基因遗传为主。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雪仁  梁康迳  林文雄  陈志雄  梁义元  郭玉春  李亚娟  
采用数量性状的加性—显性发育遗传模型分析了按 NC 交配设计的两套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株高的发育遗传规律 .结果表明 ,株高在不同发育阶段均受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的共同控制 ,分蘖期以加性效应为主 ,抽穗期以显性效应为主 .随着发育进程的推进 ,抽穗期的杂种优势最强 .另外 ,株高在整个发育时期易受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的影响 ,该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株高性状的表现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光辉  周清明  王建龙  刘玉球  
为了弄清两系法杂交水稻籽粒充实度与双亲亲缘差异的关系 ,确定两系杂种优势利用的最适遗传距离 ,选用 10个籼型光温敏核不育材料作母本 ,6个籼型材料作父本 ,配制两系品种间杂交组合 2 0个 ,研究两系杂交水稻籽粒充实度与双亲亲缘关系 .结果表明 ,两系品种间 (籼型 )杂种 F1 的籽粒充实指数与其本身的程氏指数呈负相关 ,但相关不显著 ,相关系数仅为 - 0 .10 92 ;两系品种间 (籼型 )籽粒充实指数与双亲的亲缘距离 (程氏指数差值 )呈显著负相关 ,相关系数为 - 0 .4113.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光辉  官春云  陈立云  
选用 4个光温敏核不育系和 8个广亲和品种 ,采用 p× q不完全双列杂交法进行配合力研究 .结果表明 ,32个两系籼粳亚种间杂种 F1 的籽粒充实度间差异显著 ;其父、母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效应都达到了显著差异 ;亚种间杂种 F1 籽粒充实度的表现中 ,父、母本的一般配合力作用大于组合的特殊配合力作用 ,一般配合力方差占总基因型方差的 78.2 0 % ,特殊配合力方差占 2 1 .80 % .在双亲的一般配合力作用中 ,父本即粳型广亲和品种的作用 (基因型方差为 4.86 )大于母本即籼型光温敏核不育两用系的作用 (基因型方差为 2 .34 ) .两系亚种间杂交稻的籽粒充实...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黄庭旭  朱玉君  樊叶杨  游晴如  周鹏  杨东  谢华安  庄杰云  
【目的】研究超级稻宜优673的遗传构成和籼粳属性,为其所携带有利基因的进一步利用提供基础,并为在水稻育种中确定合适的籼粳配比提供参考。【方法】选用明恢63、明恢86和福恢673这同一个衍生系统中不同辈序的骨干材料,以及以福恢673为父本配组育成的超级稻品种宜优673及相应母本宜香A,应用13个重要基因的17个标记和15个籼粳特异性SSR标记,分析其等位基因变化。【结果】受测材料在8个基因区间呈现差异,包括控制抽穗期和产量性状的基因2个、米质关键基因2个、抗稻瘟病基因4个。其中,在对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具有关键作用的Wx上,明恢63中的优质等位基因经明恢86传递到福恢673;在对稻米糊化温度...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占烈  林泽川  戴高兴  曹立勇  
为加强水稻籽粒灌浆过程中糖类代谢途径生理因子和遗传因子的研究,更好了解灌浆充实内在信息,以促进水稻高产优质品种的选育及相应栽培措施的制定。对水稻籽粒灌浆充实特性、影响灌浆充实的生理因素、相关酶活性和同化物转运基因研究以及相关籽粒灌浆充实QTL定位等进行综述,并对水稻籽粒灌浆充实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提出分子水平上解析灌浆相关性状的遗传机制的可能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