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70)
2023(9279)
2022(8436)
2021(8060)
2020(6833)
2019(15829)
2018(15872)
2017(30465)
2016(16996)
2015(19089)
2014(19165)
2013(18985)
2012(17194)
2011(15356)
2010(15035)
2009(13659)
2008(13099)
2007(11111)
2006(9531)
2005(8017)
作者
(50563)
(41762)
(41547)
(39569)
(26666)
(20402)
(18830)
(16770)
(16027)
(15051)
(14507)
(14061)
(13209)
(13147)
(12897)
(12879)
(12804)
(12387)
(12021)
(11897)
(10635)
(10243)
(10214)
(9538)
(9532)
(9378)
(9372)
(9146)
(8657)
(8590)
学科
(63600)
经济(63534)
管理(46867)
(44235)
(37604)
企业(37604)
方法(32656)
数学(28417)
数学方法(28057)
(16346)
(15573)
(14976)
中国(14921)
业经(13935)
地方(13399)
(11185)
理论(11167)
农业(10989)
环境(10767)
技术(10481)
(10337)
贸易(10333)
(10004)
(9960)
财务(9900)
财务管理(9881)
(9585)
企业财务(9346)
(9239)
教育(9036)
机构
大学(237368)
学院(235448)
管理(96571)
(85130)
理学(84814)
理学院(83857)
经济(83069)
管理学(82303)
管理学院(81917)
研究(78273)
中国(54002)
科学(53584)
(50972)
(43748)
业大(41103)
(40572)
研究所(37711)
(36823)
农业(35016)
中心(34788)
(33021)
北京(31514)
(31016)
师范(30687)
财经(30486)
(28320)
(27733)
(27099)
技术(26468)
师范大学(24890)
基金
项目(172485)
科学(133511)
基金(123208)
研究(121876)
(108889)
国家(108009)
科学基金(91722)
社会(73444)
(69507)
社会科(69466)
社会科学(69445)
基金项目(66642)
自然(62655)
自然科(61174)
自然科学(61152)
自然科学基金(59998)
(58472)
教育(55652)
资助(50887)
编号(49872)
成果(39549)
重点(38588)
(36934)
(36226)
(35813)
课题(34322)
科研(33568)
计划(33536)
创新(33374)
大学(31242)
期刊
(88164)
经济(88164)
研究(63972)
学报(43795)
中国(40559)
(39485)
科学(38232)
管理(33036)
大学(31632)
学学(29889)
农业(28745)
(26204)
教育(25701)
技术(20325)
业经(14879)
(14728)
(14385)
金融(14385)
图书(13726)
财经(13453)
经济研究(13221)
科技(13068)
业大(12438)
理论(12122)
(11747)
技术经济(11521)
实践(11473)
(11473)
问题(11277)
资源(11270)
共检索到3231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胡容平  叶慧丽  姚琳  龚学书  卢代华  毛建辉  刘建国  
通过对416份水稻材料进行稻曲病田间抗性鉴定筛选,发现一批高抗稻曲病的资源材料,从中选取20份进行分期播种鉴定。结合材料田间农艺性状、室内拷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多数品种表现抗性,病指在0到4之间,发病率在15%以下,所测20份材料,不同株高的品种稻曲病的发生病率不同,对株高相同或相近的品种,其病穗率存在较大差异,也存在病率相同或相近的品种株高差异较大;不同的抽穗期稻曲病发生病率不同,同一抽穗期的品种对稻曲病的抗性亦表现出很大差异。水稻的稃尖颜色,芒色的不同,稻曲病的发生病率差异较大;结实率与穗长度、千粒重、粒色与稻曲病发病率无直接关系。多抗性试验表明,抗源的筛选可以考虑多因素复合性状的选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尹小乐  陈志谊  于俊杰  聂亚锋  俞咪娜  刘永锋  
用人工注射接种的方法鉴定了江苏省2012年区试水稻品种对稻曲病的抗病性,并研究了稻曲病菌的致病力分化。结果表明,在99个品种中,43个品种对稻曲病表现为免疫;7个品种表现为高抗(HR);14个品种表现为抗病(R);8个品种表现为中抗(MR);5个品种为中感(MS);7个品种表现为感病(S);15个品种表现为高感(HS)。用69个单孢菌株分别对两优培九、淮稻5号、武运粳3号等3个已知不同抗性品种进行致病力分化的研究表明,不同抗病性的品种对同一菌株的反应差异较大,不同菌株对同一品种的致病力有显著差异,致病力分化较明显。根据69个稻曲病菌菌株在3个不同抗性水稻品种上的致病性,将参试的水稻稻曲病菌划分...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小娟  刘二明  肖启明  刘年喜  王金辉  谭小平  郑和斌  
对24个水稻品种(系)与稻曲病抗性有关的3个主要组分(病穗率、平均每穗病粒数、每千粒含病粒数)进行主成分分析;用线性回归法分析衡阳具代表性的14个水稻品种产量损失率与平均每穗病粒数的关系;以中选组分用欧氏距离和最长聚类法对101个品种进行聚类。结果表明:平均每穗病粒数为主要抗性组分;14个品种的产量损失率与平均每穗病粒数的回归方程为y=2.8624x+0.5427(P=0.0001);用平均每穗病粒数组分,当阈值T=0.4000,将101个水稻品种聚为6类,依6类品种间的平均每穗病粒数值,并参照国际水稻病害分级标准,将水稻品种对稻曲病的抗性划分为6级,并将各级平均每穗病粒数值代入回归方程得出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秦钢  阎勇  马增凤  陈远孟  秦媛媛  岑贞陆  罗同平  刘驰  张月雄  黄大辉  
为获得抗白叶枯病兼抗细条病抗源,对285份水稻材料进行人工接种鉴定和分子标记分析。结果表明,获得对强毒型白叶枯病Ⅴ型表现为抗的材料9份,中抗的7份;对于细条病菌JZ-8菌株,高抗的2份,抗的31份,中抗的为50份;对于细条病菌LZ-4菌株,高抗的16份,抗的68份,中抗的100份;对白叶枯病菌和至少1个以上细条病菌株抗性达到中抗以上水平的兼抗材料有9份。兼抗材料具有优良的农艺性状,其中2份材料含有兼抗基因xa5,其他7份不含该基因,属于另一类型的兼抗性。白叶枯病抗性与细条病抗性无显著相关,细条病不同菌株抗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沙学延  朱立宏  
系统分析中国育成的158个抗白叶枯病品种(系)的抗源系谱,并推断其抗病基因,比较了主要抗源的育种效果.结果表明,在育成抗病品种(系)中,籼稻抗源主要为 IR 系统,部分抗性中等的地方品种如矮种水田谷、花龙水田谷、玻璃占等也具有一定育种效果。IR 品种中,以 IR20,IR29转育品种(系)最多.粳稻主体抗源为农垦58、农垦57及其衍生抗病品种南粳11和南粳15。籼稻抗病基因多为 Xa-4,部分粳稻品种带有 Xa-3基因。BG90—2、IR29、农垦58具较好的直接转育效果,而 IR20则间接转育效果较强。抗病基因所处的遗传背景对抗源利用途径和价值均有一定影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卢代华  王剑  伏荣桃  王平  姚琳  陈晓娟  张鸿  黄超  陈雪娟  龚学书  陈宇  毛建辉  
本文利用35对SSR引物对23份水稻品种(组合)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35对引物在23个水稻品种上共获得342条扩增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88条,多态性条带所占比例为84.21%。23个参试水稻品种对稻曲病的抗性表现出明显差异,病穗率范围为8.20%~75.93%,最高和最低病穗率之间相差67.73个百分点,病情指数范围为2.19~52.67,最高和最低病情指数相差50.48。成对品种的GS变化为0.614~0.954,平均值为0.740单个品种的平均GS值变化为0.686~0.778之间。共有11份供试品种的平均GS值低于GS总平均值(0.740),其它12份(占供试品种总数的52....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左艳霞  胡正嘉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余生  杨娟  黄胜东  王才林  
为了鉴定水稻对稻曲病的抗病基因,利用157个家系组成的大关稻(Japonica)/IR28(Indica)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RIL)群体,采用人工接种方法,以发病病情指数作为表型值。2012和2013年,接种鉴定亲本及RILs对水稻稻曲病致病菌株Pi-1的抗性。利用QTL Cartographer分析软件,对水稻抗Pi-1菌株基因进行检测分析。2年共检测到7个QTL,分别为位于第2、7、8、11和12染色体上的qFsr2a、qFsr2b、qFsr7、qFsr8a、qFsr8b、qFsr11、qFsr12,单个位点的贡献率为8.5%~17.2%。其中,...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罗文芳  魏松红  王海宁  李思博  李帅  张优  
从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多个地区采集水稻田土样。采用3点平板对峙培养法、菌丝生长速率法和菌核萌发抑制法,综合筛选对水稻纹枯病菌有生防作用的生防菌。结果表明:从土壤中分离获得的211株生防菌中筛选出抑菌活性较高的1株真菌JLF6-2和3株细菌JLN3-2、SYN6-3及JLN3-8。4株生防菌株抑菌圈分别为38.30mm、18.30mm、33.30mm和22.50mm;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77.30%、63.29%、80.35%和100%;菌核萌发抑制率分别为86.67%、83.33%、80.00%和61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罗霄凤  张重梅  张梅  刘龙生  姬红丽  康晓慧  彭云良  
为了解四川省水稻主栽品种对纹枯病的抗性现状,为抗性品种合理布局和病害防控提供依据,2009年对187份四川水稻主栽生产品种于拔节期接种了四川纹枯病菌菌株PJ-10,其中12.30%的品种的平均病害级别在5.1~6.0,72.7%的品种平均病害级别为6.1~7.0,14.43%的品种的病害平均级别在7.1~8.0,未有品种病害平均级别8.0。该批品种2010年拔节期接种强致病力菌株C30后,95.72%品种的病害级别仍在5.1~8.0,但8个品种平均病害级别介于3.1~4.0。187个水稻品种在室内苗期接种致病力不同的纹枯病菌株C30、GD118、E67、YN7和YN3后,分别有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宝祥  宋兆强  刘金波  卢百关  周振玲  樊继伟  秦德荣  徐大勇  
为发掘抗黑条矮缩病水稻种质资源,收集15个省份共251份地方品种进行抗黑条矮缩病田间诱发鉴定。结果表明,251个品种中发病率在10%~40%的品种占66.5%,发病率低于10%的品种32个,低于5%的仅11个,未出现对黑条矮缩病免疫的品种。167个籼稻品种中,26个品种发病率低于10%,而粳稻品种中仅有6个。安徽、江苏、江西和浙江4省筛选出的抗性品种较多,发病率低于10%的品种有20个,低于5%的品种有11个。广东、广西、湖南、台湾、云南和福建6省区鉴定品种中,发病率低于10%的品种仅有12个,未发病率低于5%的品种。另外,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和四川5省区未出现发病率低于10%的品种,这些...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舒  张求东  罗汉刚  吕亮  杨小林  常向前  肖志民  武家涛  陈其志  
于水稻破口前3 d施用8种药剂防治稻曲病,结果表明,爱苗、万兴、好力克、井冈霉素、HB20-1、纹曲宁、三唑酮对稻曲病的防效分别达67.53%、62.15%、61.75%、57.52%、52.11%、48.35%和29.68%,其每公顷理论和实际增产幅度分别达1.71%-19.62%和3.85%-15.03%。于水稻孕穗期、破口前3 d、齐穗期、扬花期施用爱苗和井冈霉素防治稻曲病,结果表明,随着生育期推迟,对稻曲病的防治效果及产量均呈下降趋势,且以孕穗期施药防效最佳,增产最高。爱苗、井冈霉素孕穗期施药防效分别达到67.03%、58.54%,每公顷理论产量分别比不施药处理增产11.89%和1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艳  迟铭  王宝祥  宋兆强  杨波  卢白关  李健  秦德荣  徐大勇  
从江苏省稻瘟病不同优势小种菌株的液体培养液中提取稻瘟病菌粗毒素,以本地区较感病中粳稻新品系L119为材料,研究不同稀释浓度粗毒素对水稻种子萌发、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的影响;在诱导和分化培养基中分别加入适宜的稻瘟病菌粗毒素进行胁迫培养,以获得抗病性有所增强的变异植株。结果表明,种子萌发后胚芽的长度随着粗毒素浓度的提高而降低,在浓度达到1 m L/10 m L时种子萌发完全受到抑制。种胚愈伤组织的生长随着粗毒素浓度的增加受抑制程度逐渐增强,在浓度为25%时无愈伤产生;愈伤组织在分化时对粗毒素较敏感,在粗毒素浓度为5%时分化成苗数急剧下降。对诱导、分化2个阶段双重粗毒素胁迫培养的组培再生植株进行...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文新  雷驰  屠乃美  
从水稻源库的概念、衡量指标、源库流在产量形成中的贡献、源库类型的划分及源库理论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等5个方面,对水稻源库关系研究的动态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未来水稻源库关系研究的方向.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于文娟  钟雪莲  李红松  陈永翠  姬红丽  周雪平  彭云良  
【目的】为筛选抗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水稻品种,【方法】在广西兴安设立病圃,对来自西南稻区的171个和长江中下游稻区的172个水稻生产品种进行了抗性评价。【结果】在分行初步筛选试验中,拔节期TN1平均矮缩株率为10. 67%,生产品种平均矮缩株率在0. 00%~19. 52%,其中99. 32%的品种其平均矮缩株率低于TN1;平均矮缩株率低于15. 00%的水稻品种而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抗性,不同地区间抗性品种比例无显著差异(P=0. 2725),但49个参试粳稻品种中表现抗性的比例为71. 43%,远远高于参试籼稻品种表现抗性的比例(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