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53)
- 2023(7492)
- 2022(6292)
- 2021(6119)
- 2020(4988)
- 2019(11268)
- 2018(11210)
- 2017(22295)
- 2016(12296)
- 2015(13443)
- 2014(13300)
- 2013(13231)
- 2012(12522)
- 2011(11525)
- 2010(12033)
- 2009(11001)
- 2008(10941)
- 2007(10132)
- 2006(9433)
- 2005(8309)
- 学科
- 济(49673)
- 经济(49625)
- 农(45921)
- 业(45304)
- 管理(32036)
- 农业(30468)
- 企(23125)
- 企业(23125)
- 方法(16421)
- 业经(15704)
- 数学(14670)
- 数学方法(14481)
- 中国(13080)
- 制(12357)
- 策(12327)
- 财(11211)
- 地方(10419)
- 及其(10125)
- 农业经济(10096)
- 贸(9794)
- 贸易(9789)
- 易(9627)
- 发(9387)
- 政策(9316)
- 学(9253)
- 村(9126)
- 农村(9118)
- 方针(8923)
- 银(8531)
- 银行(8518)
- 机构
- 学院(178263)
- 大学(171104)
- 济(78031)
- 经济(76515)
- 管理(70281)
- 研究(62685)
- 理学(60619)
- 理学院(60069)
- 管理学(59168)
- 管理学院(58861)
- 农(54659)
- 中国(49544)
- 农业(41956)
- 科学(37627)
- 京(35386)
- 业大(34891)
- 财(34087)
- 所(32785)
- 中心(30022)
- 研究所(29538)
- 江(28982)
- 财经(26230)
- 农业大学(25691)
- 经(23892)
- 省(22947)
- 经济管理(22263)
- 州(22127)
- 经济学(21976)
- 范(21963)
- 师范(21793)
- 基金
- 项目(116996)
- 科学(92412)
- 研究(87656)
- 基金(84782)
- 家(74391)
- 国家(73646)
- 科学基金(62412)
- 社会(56012)
- 社会科(52635)
- 社会科学(52626)
- 省(46825)
- 基金项目(44294)
- 自然(39570)
- 自然科(38666)
- 自然科学(38656)
- 教育(38588)
- 划(38310)
- 自然科学基金(38009)
- 编号(37739)
- 资助(34418)
- 农(30732)
- 成果(30578)
- 发(26982)
- 部(26629)
- 重点(25818)
- 课题(24724)
- 创(24000)
- 业(23209)
- 性(22941)
- 国家社会(22847)
- 期刊
- 济(94802)
- 经济(94802)
- 农(60628)
- 研究(51038)
- 农业(41554)
- 中国(37461)
- 学报(28916)
- 科学(27113)
- 财(23073)
- 大学(22781)
- 融(22489)
- 金融(22489)
- 业经(22202)
- 学学(22034)
- 管理(21926)
- 业(19829)
- 教育(16138)
- 技术(14609)
- 农村(14277)
- 村(14277)
- 农业经济(14133)
- 问题(13485)
- 经济研究(12568)
- 财经(12369)
- 世界(11514)
- 版(10896)
- 经(10635)
- 经济问题(10064)
- 业大(9748)
- 技术经济(9348)
共检索到2737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利国 刘芳 王慧芳
利用江西省339户水稻种植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t离散选择模型对水稻种植农户生产方式的选择行为进行实证分析。调查数据显示,37.76%的水稻种植农户选择了销售合同、生产合同、合作社和垂直一体化等产销关系更紧密的农业生产方式。实证研究表明,年龄、固定资产转化损失情况、交易过程顺畅情况、是否参加过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家庭成员非农职业情况等五个因素显著影响水稻种植农户产销关系更加紧密生产方式的选择行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得出了一些政策涵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利国 刘芳 王慧芳
利用江西省339户水稻种植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t离散选择模型对水稻种植农户产品营销方式选择行为进行实证分析。数据显示,37.76%的水稻种植农户选择了销售合同、生产合同、合作社和垂直一体化等产销关系更紧密的营销方式。实证研究表明,年龄、固定资产转化损失情况、交易过程顺畅情况、是否参加过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家庭成员非农职业情况和是否参加过农业技术培训等6个因素显著影响水稻种植农户产销关系更紧密营销方式的选择行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纪华 王东 杨沫 方淑波 杨晓英
农业面源是造成太湖富营养化的重要污染源。通过对太湖西岸重点保护区内农民进行随机入户调查,系统地研究了当地农民在水稻种植中的施肥行为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在普遍过度施用氮肥的背景下,个体农户在施肥量和施肥种类上存在显著差异;(2)农户施肥行为普遍具有主观性和盲目性的特征。农民的年龄阶段和其对控制化肥用量的态度对氮肥施用量具有显著性影响;(3)在分析化肥施用态度和环境意识对施肥量的影响中,出现了一些与预期相反的趋势。这进一步显示了当地农民在施肥方面缺乏科学引导,导致部分农民尽管存在着良好的控制化肥施用的意愿,却不知如何有效实施。因此,针对当地农民年龄大、文化低等普遍特征,有针对...
关键词:
化肥施用 氮 农户行为 统计分析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利国
文章以江西省189户水稻种植农户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检验方法分析不同垂直协作方式下农户化肥施用的差异;采用计量经济方法分析不同垂直协作方式对农户化肥施用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销售合同、生产合同、合作社、垂直一体化等更加紧密的垂直协作方式下,水稻种植农户化肥施用量与市场交易方式下施用量存在显著差异;销售合同、生产合同、合作社、垂直一体化等更加紧密的垂直协作方式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水稻种植农户化肥的施用量;水稻种植农户对环境的关注程度、有机肥施用情况、参与农业技术培训情况对其化肥施用行为有显著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吕杰 姜飞强 韩晓燕
根据辽宁省盘锦水稻种植主产区281户农户调查数据,运用DEA方法测算了农户水稻生产的总体规模效率和种植规模效率,并运用TobiT模型分析了农户水稻种植规模效率的影响因素。结论表明:在当前盘锦生产技术水平下,水稻最优种植规模为100亩以上,农户水稻种植规模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户主受教育程度、总收益、机械投入和是否加入农业合作社。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杨志海
本文通过构建生产环节外包对农户福利影响的理论模型,利用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六个长江流域粮食主产省份1027户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采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ESR),在反事实框架下分析了生产环节外包对农户福利的影响效应,并进一步检验了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第一,较高比例的样本农户选择了生产环节外包,但主要集中在整地与收割环节。第二,生产环节外包能够通过资源配置与专业分工机制改善农户福利,表现为在反事实假设下,实际参与生产环节外包的农户若未参与生产环节外包,其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将下降6.0%,实际未参与生产环节外包的农户若参与生产环节外包,其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将增加9.6%。第三,从生产环节差异性来看,田间管理环节外包的福利效应高于其他生产环节,而播种环节外包的福利效应不显著。第四,从群组差异性来看,决策者受教育水平较高、家庭劳动力数量较多以及种植面积较大的农户,生产环节外包的福利效应更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钱静斐 陈志钢 Filipski Mateusz 王建英
为了解耕地经营规模及耕地质量禀赋对农户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的影响,以广西2014年典型地区的水稻种植为例,利用Poisson模型和Logit模型,以耕地经营规模及其质量禀赋作为核心解释变量,分析其对农户水稻生产环节外包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耕地经营规模扩大会使农户更倾向于生产环节中采用外包,尤其是在整地、收获这些劳动密集型环节;耕地肥沃程度会显著提高农户在生产环节采用外包服务的可能性和频率;出于外包成本的考虑,随着耕地经营规模的扩大,农户会减少在诸如灌溉等作业频繁的生产环节的外包可能性,也会减少整个生产环节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万江 李琪
基于全国11省1 646户农户调研数据,文章分析了农户兼业、生产性服务与水稻种植面积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兼业农户比重和平均兼业水平都很高的背景下,兼业导致的"劳动力流失效应"在纯农户和兼业农户的种植面积决策中均有所体现,并且在一兼农户中表现最为显著,而"投资效应"仅体现在纯农户的种植面积决策上。接受生产性服务有助于提高各类农户的种植面积,能够缓解种稻劳动力流失对种植面积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时能够缓解一兼农户农业收入比重下降对种植面积造成的负面影响。由此,加强粮食产业生产性服务体系建设、加大纯农户粮食生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戚迪明 杨肖丽 江金启 张广胜
根据辽宁省粮食主产区水稻种植户277份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发现,58.84%的农户在生产中存在外包行为,74.37%的农户愿意扩大未来的种植面积。选取农户生产环节外包特征为主变量、农户的个体特征和家庭特征为控制变量,实证分析生产环节外包对农户土地规模经营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生产环节外包对农户土地规模经营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表明生产环节外包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户土地规模经营;进一步分析发现,以农业收入为主的农户,生产环节外包对其土地经营规模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而以非农收入为主的农户,生产环节外包对其土地经营规模意愿没有显著性影响。
关键词:
农户 生产环节外包 土地规模经营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培芳 王玉斌
农业生产环节外包是实现资本替代劳动力的有效路径,其对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湘皖两省302个水稻种植户的调查数据,从劳动力兼业化水平和收入兼业化水平两个角度出发,采用probit模型和IV-probit工具变量法分析农户兼业对农业生产环节外包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农户劳动力兼业化水平和收入兼业化水平对农业生产环节外包行为均具有显著正向作用,且相较于技术密集型环节,农户兼业化对劳动密集型环节外包的促进作用更大。②不同兼业类型农户在技术密集型环节外包行为中表现出不同特征,规模户倾向于购买技术密集型环节外包服务,低兼业户则会减少在此环节的外包;通过工具变量法纠正农户兼业与农业生产环节外包之间的内生性问题后,估计结果依然稳健。为此,应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重点扶持薄弱环节,制定差异性的外包支持制度,充分发挥农业生产环节外包服务的规模经济效应。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温赛赛 李俊杰 肖琴 吴海霞 李建平
[目的]在当前老龄化趋势加剧和南方稻区熟制缩减、种植面积下降以及农户种植观念显著变化的背景下,深入探究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与农户多熟种植行为之间的关系,对于提升我国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和粮食单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方法]基于南方稻区水稻种植户的调研数据,利用基准回归、分组回归等方法实证分析了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多熟种植行为的具体影响。进一步从兼业程度、土地转出、农业社会化服务、劳动能力、风险偏好五个方面系统探讨了两者之间的传导机制。[结果]首先,农业劳动力年龄与多熟种植行为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老龄化对多熟种植的概率先增加后减少。其次,优质的耕地条件和地块平整程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老龄化对多熟种植的负面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种植大户而言,老龄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不显著。第三,机制检验表明,在老龄化初期,降低兼业程度和减少土地转出能够显著提升多熟种植的概率。然而,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并越过拐点,农户的劳动能力下降和风险偏好的增加变得尤为突出,进而导致多熟种植的概率下降。[结论]面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严峻形势,不仅需要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持续推进机械化以替代部分农业劳动,还需不断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和要素市场配置机制,促进土地向规模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流转,以提高土地单产和农业生产效率。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欢 周宏 孙顶强
本文利用江西省302户水稻种植户的调研数据,从农药施用技术信息传递的视角,分析信息传递渠道对农户农药施用行为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宣传与农资经销商推荐是农户获取农药施用技术信息的主要渠道;与传统邻里交流相比,政府宣传、农技培训和农资经销商推荐有利于降低农户施药次数,节约农药成本,且并未对水稻产量构成显著负面影响。本文认为有效的外部信息传递是实现农药施用减量控害的重要路径之一,建立高效的信息传递渠道,帮助农户及时获取相关农药施用技术信息成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关键。
关键词:
信息传递 农户施药行为 水稻产量 江西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铮 利爽 葛立群 潘荣光 符莉
农业绿色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和动力支撑,农户采纳绿色农业技术是推行绿色发展的内在动力。基于辽宁省水稻种植户的调查数据,以计划行为理论为研究框架,构建水稻种植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的理论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水稻种植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的发生机理,分析影响水稻种植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对水稻种植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意向产生显著正向影响,采纳意向对水稻种植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促进水稻种植户采纳绿色防控技术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向红玲 陈昭玖
农业分工深化关键在于提高农业迂回生产程度,将规模经济与分工经济相结合进行分析,探寻适度规模经营下分工深化的路径和发展模式,从而推动规模经济向分工经济转化。以分工深化——农业迂回生产为理论突破口,结合分工深化、农业规模经营相关理论,基于江西623份水稻种植户调查数据,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农户规模经营意愿、农业分工深化迂回生产之间影响作用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物质资本迂回和人力资本迂回显著影响农户规模经营意愿,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迂回程度越高,农户规模经营意愿越强,物质资本迂回对农户规模经营意愿的影响相对更强;农业机械服务、化肥农药种子服务、雇工服务等方面生产性服务对农户规模经营呈显著正向影响,劳动用工来源、农户兼业等情况对农户规模经营影响相对较弱。因此,提出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大雇工经营等生产性服务的投入力度,不断提升农业迂回生产程度,推动农业分工进一步深化,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供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文长存 吴敬学
为提高"两型农业"技术推广效率,利用辽宁省573户微观调查数据,运用Binary Logistic模型,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秸秆还田技术3类"两型农业"技术采用行为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户主年龄、社会公职、农地分散程度、户主外出务工、参加培训、技术获取渠道种数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的采用影响显著。2)社会公职、参加培训、技术获取渠道数量、农技推广、作物类型对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用呈显著正向影响;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条件下,水稻种植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秸秆还田技术的比例比对照组玉米种植户分别高13.7%、6.8%、-22.4%。3)参加培训、农技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对农户种植行为的影响分析——以稻谷主生产区为例
南方双季稻区农户水稻种植模式的决策行为分析——基于湖南省长沙县农户调查的实证研究
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对农户购机行为的影响——基于江苏省水稻种植业的实证分析
地块特征、农户差异与水稻种植模式选择——基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样本分析
农户对气候变化感知的有效性分析——以江苏省水稻种植为例
影响农户水稻品种认知的因素分析——基于江苏省水稻种植农户的调查数据
农户优质稻米种植意愿分析——基于黑龙江省359个普通水稻种植户的调查
农户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以江苏省水稻种植为例
非农就业、农业生产性服务与农地流转——基于湘皖苏水稻种植户的调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