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68)
2023(8447)
2022(7426)
2021(6797)
2020(6159)
2019(14258)
2018(14467)
2017(27091)
2016(15543)
2015(17914)
2014(18461)
2013(18049)
2012(16968)
2011(15339)
2010(15725)
2009(14740)
2008(14706)
2007(13497)
2006(11437)
2005(10113)
作者
(48594)
(40847)
(40844)
(38684)
(25814)
(19713)
(18776)
(16267)
(15417)
(14735)
(13805)
(13782)
(13120)
(13067)
(12993)
(12801)
(12784)
(12014)
(12000)
(11728)
(10443)
(10276)
(10122)
(9419)
(9367)
(9189)
(9170)
(9044)
(8485)
(8456)
学科
(63771)
经济(63702)
管理(41463)
(38213)
方法(33761)
(30777)
企业(30777)
数学(30331)
数学方法(29865)
(17013)
(15826)
中国(15611)
(15597)
(12514)
地方(12023)
业经(11306)
理论(11265)
农业(10814)
(10757)
贸易(10753)
(10401)
(10080)
(9708)
银行(9672)
(9409)
财务(9365)
(9346)
财务管理(9336)
(9325)
金融(9316)
机构
大学(227565)
学院(227049)
(86776)
经济(84752)
管理(82900)
研究(78674)
理学(71420)
理学院(70577)
管理学(68763)
管理学院(68375)
中国(58046)
科学(52988)
(49335)
(48963)
(42757)
业大(40415)
(39810)
农业(39772)
研究所(39149)
中心(36451)
(35624)
财经(31490)
北京(30347)
(29660)
师范(29225)
(28389)
(27821)
(27398)
技术(27325)
经济学(26307)
基金
项目(152152)
科学(117206)
基金(108086)
研究(105447)
(96486)
国家(95735)
科学基金(79683)
社会(63232)
(61897)
社会科(59731)
社会科学(59710)
基金项目(56586)
自然(53926)
自然科(52704)
自然科学(52687)
(52469)
自然科学基金(51709)
教育(50381)
资助(45884)
编号(43573)
成果(36126)
重点(35060)
(33067)
(32319)
(31058)
课题(31051)
计划(30800)
科研(29969)
创新(29122)
大学(27695)
期刊
(93021)
经济(93021)
研究(60804)
中国(46178)
学报(45073)
(45024)
科学(37003)
大学(32343)
(32155)
学学(30685)
农业(30602)
管理(28371)
教育(25993)
技术(20978)
(18063)
金融(18063)
(16630)
财经(15382)
业经(15270)
经济研究(15129)
统计(14190)
(13245)
(13132)
问题(12669)
业大(12603)
(12463)
技术经济(11726)
决策(11555)
农业大学(10794)
图书(10694)
共检索到3326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邦宁  龙武华  刘喜  刘世家  田云录  陈亮明  江玲  王益华  万建民  
[目的]对水稻矮秆突变体htr进行表型分析与基因克隆,为水稻育种提供新的矮秆基因资源。[方法]对矮秆突变体htr茎秆进行细胞学观察,并将htr与‘N22’和‘9311’杂交构建F2群体,提取隐性极端个体定位基因HTR。[结果]htr是一个稳定遗传的矮秆突变体,其株高、穗长、千粒质量、分蘖数等性状均降低,但其叶片变宽,叶色深绿,茎秆增粗。成熟期对htr倒二节间进行切片观察发现:相比‘9311’,htr在茎秆的纵轴方向细胞未能正常伸长,横向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变小。遗传分析表明突变体htr的矮秆性状受1对隐性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汪国湘  蔡跃  尤小满  燕海刚  王亮  金洁  张文伟  江玲  
[目的]对水稻粉质胚乳突变体b140进行表型分析和基因克隆,为阐明水稻淀粉合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粳稻品种‘W017’为野生型,测量‘W017’和突变体b140的农艺性状,分析籽粒的灌浆期干物质积累量和理化性质,并观察淀粉颗粒的结构;构建b140与‘南京11’的F2群体,取隐性极端个体定位基因;利用qRT-PCR测定籽粒灌浆时期的淀粉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测定相关淀粉合成酶活性。[结果]b140表现为粉质胚乳,粒宽、粒厚和千粒质量均显著低于野生型,但粒长和其他农艺性状无显著变化。b140种子的总淀粉和直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朱玲  陈晓琼  杜康兮  韩保林  冉秀华  张红宇  徐培洲  吴先军  
【目的】利用EMS对水稻(Oryza sativa L.)保持系品种宜香1B进行诱变,筛选出3份长护颖突变体。通过基因定位和克隆,探明控制该性状的遗传基础以及分子机理,并在不同器官进行表达分析,了解该基因表达特点。【方法】以3份水稻长护颖突变体Oslg-1、Oslg-2和Oslg-3为材料,进行表型分析、等位性鉴定、基因定位、生物信息学分析,以及q RT-PCR定量表达分析。【结果】Oslg-1突变体小穗在幼穗发育早期与野生型无明显差异,但在成熟期其护颖的远轴表皮细胞凸起且粗糙,形成的结节轴向对齐排列,且毛状物较多,形成垂直相间的横纵沟,与外稃表皮细胞结构相似。遗传分析表明,该类突变表型受1对...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英杰  刘晓婕  张帅  刘洋  张萍  许晨晨  朱学海  
为探究黍子突变体株高、节间和穗部等表型差异及对外源赤霉素的敏感性,以野生型‘260’及其EMS诱变获得的矮秆突变体‘87’为试验材料,对其农艺性状、茎秆细胞学、内源激素含量及喷施外源赤霉素后的表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与野生型‘260’相比,矮秆突变体‘87’成熟期株高、穗长和千粒重分别下降53.3%、31.8%和1.7%;茎粗和分蘖数分别增加14.1%和113.3%。突变体株高的下降与节间数无关,主要由中下部节间长度缩短造成。经细胞学观察,矮秆突变体茎秆缩短主要是由主茎茎节纵向细胞尺寸减小所致,茎粗增加是由横向细胞数目增加造成的。喷施外源GA_3后,植株高度变化与喷施清水基本一致,成熟期矮杆突变体‘87’内源GA_1+GA_3含量显著高于野生型‘260’,可见矮秆突变体‘87’为GA不敏感性突变体,导致植株矮化并增强了抗倒伏性能,可作为黍子矮化育种的新种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梁容  秦冉  曾冬冬  郑希  金晓丽  石春海  
【目的】研究水稻卷叶突变体叶形变化的分子机理,鉴定出新的水稻卷叶基因。【方法】利用EMS诱变籼稻品种浙农34,获得一个窄卷叶突变体,命名为nrl4(narrow and rolling lEaf 4)。在抽穗期随机选取野生型浙农34和nrl4各10株,对其进行表型观察和主要农艺性状调查等,并测定叶绿素含量;同时用ZEiSS荧光显微镜观察剑叶中部叶片横切面维管束的数目并统计泡状细胞数量。以多代自交稳定的突变体nrl4为母本与野生型浙农34杂交,观察植物f_1和f_2叶片表型,统计f_2中性状分离比并作卡方测验,分析突变表型的遗传行为。利用nrl4与粳稻品种浙农大104杂交,采用f_2分离群体进行...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清  朱允华  陈靓靓  李海林  史齐  李合松  沈革志  彭克勤  萧浪涛  
以T–DNA插入引起的水稻矮秆多分蘖突变体丛矮648(CA648)及对照中花11(ZH11)为材料,进行农艺性状、F2杂交群体性状分离分析及分子验证。结果显示:CA648表现出矮化、多分蘖、花期延迟等突变性状;CA648与ZH11杂交后的F2群体的不同株高统计结果符合单基因控制的1∶3遗传分离比例,F2代材料中所有抗Basta株系均表现出矮化多分蘖特性,且非抗性株系与抗性株系数量之比符合1∶3分离规律;TAIL–PCR等分子试验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T–DNA插在8#染色体一个功能未知基因LOC_Os08g34258的内部,该基因编码蛋白可能与Subtilisin inhibitor家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清  童建华  史齐  彭克勤  王若仲  蔺万煌  Mohammed Humayun Kabir  沈革志  萧浪涛  
【目的】比较水稻矮秆多分蘖突变体与野生型材料间的植物激素含量差异,并分析不同生长调节剂处理对其株高、分蘖的影响,探析植物激素在突变体形态发育过程中的生理功能。【方法】以T-DNA插入引起的矮秆多分蘖突变体(CA648)及对照中花11(ZH11)为供试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三叶期、五叶期、分蘖盛期、拔节孕穗期的根、假茎(或茎)、叶中的赤霉素(GA1,GA4)、生长素(IAA)、玉米素(Z)和脱落酸(ABA)的含量,进行CA648与ZH11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不同器官中的植物激素含量差异比较分析;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HPLC-MS/MS)测定拔节孕穗期根、基部、茎秆及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歆  于恒秀  唐丁  黄健  龚志云  程祝宽  
【目的】分析该研究组已发现的一个显性矮秆水稻突变体的遗传组成及背景。【方法】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粳稻品种武香粳9号,产生T-DNA插入群体。在筛选和鉴定水稻T-DNA插入突变体的过程中,发现一个矮秆突变体。利用PCR扩增、Southern杂交等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该突变体后代进行鉴定及遗传分析。【结果】突变体自交后代群体中出现矮秆和正常株高两种类型,分离比为3﹕1,符合一对显性单基因的遗传,并且矮秆性状的表现与T-DNA插入共分离。利用籼稻品种龙特甫与其纯合矮秆植株进行杂交,杂交F2代的矮秆株与正常株的比例同样呈3:1分离,符合一对显性单基因的遗传规律。利用SSR等分子标记,将该基因定位在水稻的第...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廖铭宇   徐欢   张俊华   曹超政   程纬韬   周书栋   杨博智  
分别用1.0、2.0、4.0、8.0 mg/L的GA_(3)处理辣椒半矮秆突变体E483的种子,分别用2.0、4.0、6.0、8.0、10.0、12.0 mg/L的GA_(3)喷施E483幼苗,以0.0 mg/L的GA_(3)处理的野生型6421(CK1)和E483(CK2)为对照,调查GA_(3)处理下E483种子萌发情况和植株表型,并测定幼苗叶片内源GA、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MDA含量以及SOD、CAT、POD、GR活性。结果表明:E483种子萌发速度低于6421的,GA_(3)处理可提高E483种子发芽势,且在2.0、4.0、8.0 mg/L GA_(3)处理下,E483种子发芽能力可恢复至6421种子的发芽能力;E483植株较6421矮,叶片较6421小,喷施GA_(3)处理可促使E483幼苗茎秆节间伸长、茎增粗、叶面积增大,但不会改变其节位数;8.0 mg/L GA_(3)处理的E483的株高与6421的株高无显著差异;2.0 mg/L GA_(3)处理的E483茎粗与6421茎粗无显著差异;6.0 mg/L GA_(3)处理的E483的叶宽、叶面积与6421幼苗的叶面积无显著差异;E483幼苗中GA_(1)、GA_(3)、GA_(20)、GA_(29)、GA_(34)含量显著低于6421相应的值,推测该突变体属于GA合成缺陷突变体;E483叶片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及SOD、CAT、POD、GR活性均显著高于6421的,MDA含量显著低于6421的;10.0 mg/L GA_(3)处理的E483叶片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和SOD、CAT、POD活性达到最大值。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廖铭宇   徐欢   张俊华   曹超政   程纬韬   周书栋   杨博智  
分别用1.0、2.0、4.0、8.0 mg/L的GA_(3)处理辣椒半矮秆突变体E483的种子,分别用2.0、4.0、6.0、8.0、10.0、12.0 mg/L的GA_(3)喷施E483幼苗,以0.0 mg/L的GA_(3)处理的野生型6421(CK1)和E483(CK2)为对照,调查GA_(3)处理下E483种子萌发情况和植株表型,并测定幼苗叶片内源GA、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MDA含量以及SOD、CAT、POD、GR活性。结果表明:E483种子萌发速度低于6421的,GA_(3)处理可提高E483种子发芽势,且在2.0、4.0、8.0 mg/L GA_(3)处理下,E483种子发芽能力可恢复至6421种子的发芽能力;E483植株较6421矮,叶片较6421小,喷施GA_(3)处理可促使E483幼苗茎秆节间伸长、茎增粗、叶面积增大,但不会改变其节位数;8.0 mg/L GA_(3)处理的E483的株高与6421的株高无显著差异;2.0 mg/L GA_(3)处理的E483茎粗与6421茎粗无显著差异;6.0 mg/L GA_(3)处理的E483的叶宽、叶面积与6421幼苗的叶面积无显著差异;E483幼苗中GA_(1)、GA_(3)、GA_(20)、GA_(29)、GA_(34)含量显著低于6421相应的值,推测该突变体属于GA合成缺陷突变体;E483叶片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及SOD、CAT、POD、GR活性均显著高于6421的,MDA含量显著低于6421的;10.0 mg/L GA_(3)处理的E483叶片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和SOD、CAT、POD活性达到最大值。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博智  周书栋  杨莉颖  马艳青  邹学校  
于EMS诱变辣椒自交系6421种子所构建的突变体库获得1份矮秆突变体(命名为E29),观察E29的表型和细胞学特征,研究E29突变性状的遗传规律和赤霉素(GA3)、24-表油菜素内酯(24-e BR)及生长素(IAA)对E29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自交系6421相比,E29表现出植株矮化,叶片变大、变厚,叶色变深等特征;显微观察结果显示,E29变矮是由于其茎秆伸长区细胞长度缩短,叶片变大、变厚是由于其叶肉细胞变大及细胞数增加;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突变性状由单隐性基因控制;外施不同质量浓度的激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孔飞  蔡跃  汪鹏  尤小满  张杰  江玲  张文伟  万建民  
[目的]本试验旨在对水稻温度敏感型黄叶突变体yl2(t)进行表型分析和基因定位,为图位克隆该基因奠定基础。[方法]在连续20℃温度处理下测定突变体yl2(t)叶绿素含量和观察其叶绿体结构;构建yl2(t)与籼稻品种‘南京11’的杂交F2群体,借助SSR和In Del分子标记,选取隐性极端个体进行基因定位;利用qRt-PCR测定叶绿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结果]20℃持续处理15 D,yl2(t)幼苗表现黄叶;若处理时间延长至20 D,yl2(t)幼苗则不能继续生长最后死亡,处理15 D后转移至30℃或在30℃连续生长时叶色正常。田间生长条件下,yl2(t)的农艺性状与野生型相比,没有显著差异...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致远  刘子文  谷晗  游佳  朱泽  胡曼曼  周时荣  江玲  刘玲珑  
[目的]水稻白条纹叶突变体是一种可利用的种质资源。通过对突变基因的定位,可将白条纹叶性状作为一种隐性标记导入到不育系中,在保证杂交种纯度方面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方法]从籼稻品种‘93-11’的化学诱变突变体库中发现1个水稻白条纹叶突变体white striped leaf7(wsl7)。利用wsl7与‘02428’杂交构建F2群体进行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结果]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wsl7在幼苗期表现出叶片白条纹的表型且光合色素含量较野生型极显著下降,以3叶期最明显。5叶期以后叶片开始由下向上转绿。低温处理条件下,wsl7白条纹叶表型较正常温度处理更为显著。透射电镜观察发现,突变体叶绿体观察不到明显的类囊体片层且出现大量空泡状结构。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性状受单隐性核基因控制。利用混合群体分离分析法(BSA)将该基因初步定位于第6号染色体上。进一步通过开发分子标记和扩大群体进行精细定位,将基因缩小到72.3 kb。经测序发现wsl7突变体中1个编码线粒体载体蛋白基因的3个外显子发生单碱基缺失,导致编码蛋白翻译提前终止。[结论]水稻突变体wsl7的白条纹叶性状由6号染色体上的1个编码线粒体载体蛋白基因突变所致。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成聪  梁容  秦冉  曾冬冬  金晓丽  石春海  
【目的】研究水稻花器官数目异常突变体afon1(abnormal floral organ number1)的分子机理,鉴定出控制水稻花器官数目变化的基因。【方法】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籼稻品种浙农34获得一个花器官数目异常突变体作为试验材料,命名为afon1。开花期随机取突变体afon1和野生型浙农34的稻穗各5个,利用组织学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技术研究afon1的花器官表型、细胞学特征和花粉育性。成熟期随机取突变体afon1和野生型浙农34植株各10株,测定株高、分蘖数、穗长、每穗颖花数、每穗实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燕群  钟萍  高志艳  朱柏羊  陈丹  孙昌辉  王平荣  邓晓建  
【目的】对水稻斑马叶突变体zebra524进行表型鉴定和候选基因分析,为进一步探讨该基因功能及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用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粳稻品种日本晴建立突变体库,从突变体库中筛选得到1份苗期为斑马叶的突变体,该突变体被命名为zebra524。对突变体的表型进行系统观察,并调查其主要的农艺性状。然后,分别测量突变体苗期和孕穗期的叶片及灌浆期籽粒颖壳的光合色素含量。将突变体分别与正常绿色品种进行杂交,并调查杂交F1叶色表型和F2群体叶色分离情况。利用zebra524×冈46B的F2作为定位群体,对zebra524突变体进行基因定位和候选基因遴选,并进行DNA测序验证及编码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