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70)
- 2023(10963)
- 2022(9790)
- 2021(9347)
- 2020(7930)
- 2019(18502)
- 2018(18457)
- 2017(35521)
- 2016(19719)
- 2015(22326)
- 2014(22495)
- 2013(22181)
- 2012(20404)
- 2011(18528)
- 2010(18405)
- 2009(16898)
- 2008(16542)
- 2007(14285)
- 2006(12542)
- 2005(10954)
- 学科
- 济(75364)
- 经济(75242)
- 管理(55653)
- 业(52041)
- 企(43994)
- 企业(43994)
- 方法(36567)
- 数学(31402)
- 数学方法(30983)
- 农(19898)
- 学(19692)
- 财(18690)
- 中国(18634)
- 业经(16371)
- 地方(14833)
- 制(14563)
- 理论(13574)
- 贸(13259)
- 贸易(13254)
- 农业(13076)
- 易(12804)
- 和(12768)
- 环境(11832)
- 技术(11711)
- 务(11578)
- 财务(11513)
- 财务管理(11491)
- 银(10954)
- 企业财务(10924)
- 银行(10891)
- 机构
- 大学(287180)
- 学院(282552)
- 管理(111244)
- 济(104605)
- 经济(102201)
- 理学(97171)
- 研究(96762)
- 理学院(95990)
- 管理学(94092)
- 管理学院(93594)
- 中国(68245)
- 科学(64118)
- 京(61662)
- 农(51281)
- 所(50386)
- 财(48156)
- 业大(47055)
- 研究所(46570)
- 中心(42291)
- 农业(40844)
- 江(40466)
- 财经(39144)
- 范(38684)
- 北京(38563)
- 师范(38281)
- 经(35548)
- 院(34717)
- 州(33092)
- 师范大学(31315)
- 经济学(30609)
- 基金
- 项目(199724)
- 科学(155254)
- 基金(144343)
- 研究(141742)
- 家(127939)
- 国家(126919)
- 科学基金(107094)
- 社会(86869)
- 社会科(81981)
- 社会科学(81959)
- 省(77961)
- 基金项目(77566)
- 自然(72315)
- 自然科(70581)
- 自然科学(70561)
- 自然科学基金(69312)
- 划(66817)
- 教育(64905)
- 资助(59416)
- 编号(57316)
- 成果(47253)
- 重点(44907)
- 部(43711)
- 发(41589)
- 创(41304)
- 课题(39688)
- 科研(38695)
- 创新(38533)
- 计划(37861)
- 教育部(36720)
- 期刊
- 济(113196)
- 经济(113196)
- 研究(80172)
- 学报(52509)
- 中国(50740)
- 农(46983)
- 科学(46621)
- 管理(39173)
- 大学(38459)
- 学学(36292)
- 财(34643)
- 农业(33177)
- 教育(31042)
- 技术(22401)
- 融(20432)
- 金融(20432)
- 财经(18639)
- 业经(18174)
- 经济研究(17079)
- 业(16634)
- 经(15683)
- 图书(15434)
- 问题(14858)
- 版(14640)
- 科技(14511)
- 业大(14489)
- 理论(14104)
- 实践(13118)
- 践(13118)
- 技术经济(12938)
共检索到3996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长明 孙传清 陈亮 李自超 王象坤
用 Asominori/IR2 4重组自交系 (RIL )为材料 ,对控制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和籼粳分化度的 QTL进行了分析。检测到了 5个控制直链淀粉含量的 QTL(Am1~ Am5) ;分别位于第 1,7,8,9,12染色体上 ;贡献率分别为 16 .6 % ,13.2 % ,17.1% ,13.2 % ,14.6 % ;Am1,Am3,Am5的遗传正效应等位基因来源于 IR2 4 ,Am2 ,Am4的遗传正效应等位基因来源于 Asominori。同时检测到了 5个控制籼粳分化度的 QTL(Ij1~ Ij5) ,分别位于第 1,2 ,11染色体上 ;贡献率分别为 2 1.9% ,2 1.4 ...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跃进
为选育高产、优质、直链淀粉含量中等的杂交稻组合 ,用 2 3个非糯水稻纯系品种 (系 )及其所配 2 2个组合的F1代 ,研究了微卫星标记 484/ 485的PCR扩增产物 (CT) n 多态性 ,484/W 2R的PCR扩增产物被AccⅠ酶切多态性 ,二者与直链淀粉含量的相关性 ,亲本与F1直链淀粉含量的相关性 .结果表明 ,供试纯系材料有 3种多态片段 ,即 (CT) 11,(CT) 18和 (CT) 2 0 ,其中 (CT) 11或 (CT) 18的品种数多 ;484/W2R扩增产物能或不能被AccⅠ酶切的品种数比较接近 ;484/ 485扩增产物 (CT) n 多态性和 484/W2R...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朱昌兰 沈文飚 翟虎渠 万建民
胚乳的直链淀粉含量是影响稻米品质的主要因素。直链淀粉含量在5%~15%之间的低直链淀粉水稻,具有米饭柔软、外观油润光泽、冷不回生、膨化性好等特点,不仅成为人们直接煮食的特优稻米,也是加工方便调理米饭、膨化食品和米类点心的上等原料。在概述水稻低直链淀粉含量突变体及其基因的主要类型、遗传规律、分子机理和育种利用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对功能糖组学时代的低直链淀粉含量水稻遗传育种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提出今后应进一步加强低直链淀粉含量资源的筛选、鉴定和创新,探明低直链淀粉含量突变的分子机理,并加快Wx非等位的低直链淀粉含量基因的育种利用,选育复合型优质专用水稻品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史夏蕾 张玉婷 赵锦祥 肖长春 王泓超 梁莹莹 程祖锌 林荔辉
【目的】直链淀粉含量是影响糯稻品质的关键性状,旨在剖析其遗传基础对稻米品质改良的重要意义。【方法】构建‘品糯R191/金贵丝苗//金贵丝苗///金贵丝苗’的BC_(2)F_(4)和BC_(2)F_(5)回交遗传世代群体,在携带wxwx基因的遗传背景下,采用集团分离分析法,利用GSR40K水稻基因芯片对双亲和高、低池群体进行SNP分型,并根据分析结果锚定影响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候选基因。【结果】定位到控制直链淀粉含量的2个候选基因区段,位于5号染色体0.04~0.37 Mb和12号染色体17.53~24.09 Mb。从12号染色体候选区间中筛选出14对具有多态性的SSR标记和SNP标记,利用QTL IciMapping软件构建遗传连锁图,在3种环境及不同世代下,采用完备区间作图法(Inclusive Composite Interval Mapping,ICIM)进行QTL定位,在N21774~A24633区间检测到影响直链淀粉含量的QTL qAC12,区间距离为3.46 Mb,对直链淀粉含量贡献率均值为14.10%,加性效应值为-0.11。对5号染色体末端的候选QTL分析上,通过预测区间标记ZcI5_167的基因分型结果,并结合表型估算,该QTLqAC5对直链淀粉含量表型贡献率为9.83%,加性效应值为0.156。【结论】稻米直链淀粉含量不仅受Wx基因调控,还与其他QTLs基因密切相关。挖掘并分析其遗传基础,对水稻新品种品质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定位到12号和5号染色体上影响糯稻直链淀粉含量的微效QTL,有助于糯稻直链淀粉含量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对降低糯稻的直链淀粉含量,提高糯稻稻米品质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进 姚晓云 范淑秀 黎毛毛 郭乃辉 王鑫瑞 王嘉宇 陈温福
叶绿素是光合作用主要色素,叶绿素含量的高低和动态变化直接影响水稻穗部籽粒产量的形成。以典型直立穗粳稻品系沈农0530-9和大穗型高产籼稻北陆129杂交衍生的F2和F2∶3群体为试材,对不同生育时期叶绿素含量与穗部性状进行QTL(quantitative trait loci)分析。与直立穗粳稻沈农0530-9相比,高产籼稻北陆129不同生育时期均具有较高的叶绿素含量,且生育中后期叶绿素降解较为缓慢;不同生育时期亲本和遗传群体的叶绿素含量存在明显动态变化特征,叶绿素含量与穗部性状存在明显相关性,其中抽穗期和成熟期的叶绿素含量与穗部性状关系最密切。共检测到26和25个控制不同生育时期叶绿素含量和穗部性状相关的QTL,分布在1~11号染色体上;叶绿素含量与穗部性状相关QTL位点具有明显的遗传重叠和相对独立遗传特性,分布于第1、2、3、6和7号染色体上的QTL簇在控制叶绿素含量和穗部性状方面具有明显的遗传重叠效应,5个染色体区域包含22个相关的位点,占QTL总数44.0%,其他QTL位点遗传相对独立,其中位于第3染色体R3M10~RM6676区域和第6染色体RM587~RM19660区域具有明显的遗传多效性,不同生育时期的叶绿素含量和穗粒性状的遗传重叠效应较为明显;第2染色体RM1347~RM6247区域的qCJ2a、qCH2a、qCM2、qCD2、qTGW2、qGN2、qPW2和qSSR2是一个新的影响叶绿素含量和穗粒性状的多效性主效QTL,暂将其命名为qCHY2,该区域来自沈农0530-9的增效等位基因对生育中后期叶绿素含量具有明显的降低效应,具有明显降低穗粒数和籽粒充实性状的效应。研究结果进一步阐明了叶绿素含量和穗部性状间存在相互独立与相互依赖两种遗传关系,也为相关主效QTL簇的精细定位和功能解析奠定基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永辉 张业辉 张名位 魏振承 唐小俊 张瑞芬 邓媛元 张雁
【目的】分析米粉丝加工中不同水稻品种大米原料的直链淀粉含量对米粉丝品质的影响,为确定适合米粉丝加工用大米原料标准提供依据。【方法】以直链淀粉含量介于16.45%—29.64%的14个不同籼型水稻品种为材料,分别采用一步成型法制作米粉丝,分析评价米粉丝的加工效果、感官品质、蒸煮品质和质构特性,通过相关分析建立大米原料直链淀粉含量与加工米粉丝品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随着水稻品种大米原料直链淀粉含量的升高,米粉丝的加工效果显著提高,但当其含量超过26.14%后,米粉丝的加工效果反而出现下降的趋势;米粉丝的劲道感、爽滑感、不粘牙、光泽以及综合感官品质与大米原料的直链淀粉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性(P<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侯彩云 崔改泵 周小丰 尚艳芬 贾贵儒
提出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色度学原理的稻米直链淀粉含量检测方法。探讨了利用扫描仪代替传统的分光光度计 ,通过一次性采集样液的色度值 ,同时测定多个稻米样品的直链淀粉含量 ,并自动确定其所属等级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 ,显色液的色度值与直链淀粉质量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 (相关系数为 0 980 ) ,所提出的新型直链淀粉含量简化测定方法具有成本低、效率高、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相对宽松等特点 ,为GB/T 17891— 1999 《优质稻谷》在粮食收购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稻米 直链淀粉 色度 测定方法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予卿 吕志仁
采用5×5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利用Du-7型分光光度计多组份分析程序,单粒分析了5个直链淀粉含量不同的水稻品种(含1个糯稻)的F_1直链淀粉含量及其基因剂量效应,以及7个正反交F_2,B_1F_1,B_2F_1分离世代直链淀粉含量的遗传。结果表明:正反交F_1直链淀粉含量基本处于双亲之间,直链淀粉含量随基因剂量效应增加而增加。F_1主要表现为第一,第三剂量显著或极显著增加直链淀粉含量。基因剂量效应还明显存在于F_2,B_1F_1,B_2F_1各分离世代,且直链淀粉高含量对低含量或对糯性均表现为单一不完全显性基因遗传,还可能受一些微效基因或修饰因子影响。直链淀粉极低含量对低含量可能受单一不完全显性...
关键词:
直链淀粉含量 剂量效应 胚乳 水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万向元 胡培松 王海莲 孔令娜 毕京翠 陈亮明 张坚勇 翟虎渠 万建民
利用AMMI模型对18个水稻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AC)、糊化温度(GT)和蛋白质含量(PC)进行两年三点的稳定性分析,并以AC、GT和PC的表型值及相应的稳定性参数(Di)为性状指标,对供试品种进行聚类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稻米AC、GT和PC在不同品种和环境间的差异以及G×E互作效应都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3项品质性状的稳定性随品种不同而变化较大(0.15≤Di≤2.68),AC、GT和PC稳定性都高的品种仅有W002;综合考虑AC、GT和PC等3项品质性状的表现、稳定性、产量水平等因素,W002、广陵香粳、早丰九号和南京16号等品种可作为育种亲本,以改良水稻品种食味品质及其稳定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于新 张亚东 朱镇 赵凌 陈涛 赵庆勇 周丽慧 姚姝 赵春芳 王才林
以自育的57份粳稻新品种(系)为材料,采用分子标记、化学方法、统计学方法等,对供试材料进行Wx-mq基因检测,测定各品种(系)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和直链淀粉含量,分析各测定值间的相关性,并分析了不同AC品种(系)的RVA谱特征值差异。结果表明:57份材料均含有Wx-mq基因;各RVA谱特征值间有较好的相关性,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冷浆黏度之间,及其与峰值时间、回复值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崩解值与峰值黏度,峰值时间与消减值、回复值呈极显著正相关,糊化温度与热浆黏度、峰值时间呈显著正相关,消减值与峰值黏度、崩解值呈极显著负相关;供试材料的直链淀粉含量分布在5%~12%,集中分布在8%~11%;不同A...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成春 李合松 王学华 蔺万煌 刘莉莉 马绪亮
为提高米粉专用稻稻米品质,采用齐穗期喷施的方法,研究了2种化学调节剂(自配)对米粉专用稻湘早籼33号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及其生理基础.结果表明,化学调节剂通过影响米粉稻剑叶同化产物的分配及其籽粒中蔗糖和淀粉的积累,调节稻米直链淀粉含量;一种调节剂能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另一种调节剂能提高直链淀粉含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桂堂 卢东长城 孙重霞 梁荣奇 杨凤萍 张晓东
为了研究利用正义RNAi技术提高玉米直链淀粉含量效果,用基因枪法将构建的sbeⅡb正义RNAi表达载体pBAC506和pBAC508(筛选标记基因分别为35S启动子及Adh1-intron1增强驱动的epsps和bar)导入玉米(Zeamays)自交系幼胚愈伤组织,经过筛选、分化和再生获得了44株转基因当代植株,经PCR扩增、PCR-Southern检测有30株为阳性。选择9株健壮的阳性植株进行基因组Southern-blotting分析,结果表明7株T0植株整合了目的基因,其中4株整合了1个转基因拷贝,2株整合了2个转基因拷贝,1株整合了3个转基因拷贝。这7株中有2株结实,直链淀粉含量分别为...
关键词:
玉米 淀粉分支酶 正义RNAi 直链淀粉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芸 唐延林 黄敬峰 蔡绍洪 楼佳
【目的】粗蛋白质、粗淀粉和直链淀粉含量是水稻品质的3个重要指标。研究米粉中粗蛋白、粗淀粉和直链淀粉含量的光谱快速检测方法为水稻品质遥感监测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获得了5个品种、3个供氮水平处理的米粉样品,提取样品的粗蛋白质、粗淀粉和直链淀粉,测定样品的粗蛋白质、粗淀粉和直链淀粉含量,同时测定相应的高光谱数据及粗蛋白质与粗淀粉混合样品的高光谱数据,分析它们的高光谱特征及其与样品粗蛋白质、粗淀粉和直链淀粉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建立相关估测模型。【结果】粗蛋白质和粗淀粉、直链淀粉的光谱有明显的差异,米粉粗蛋白质、粗淀粉和直链淀粉含量与其某些高光谱参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其中决定系数R2约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梁丽松 徐娟 王贵禧 马惠铃
【目的】分析3个品种群的33个主栽品种板栗淀粉糊化特性与直链淀粉含量及淀粉粒粒径之间的关系,为评价板栗糯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常规理化分析方法测定板栗淀粉含量以及直链淀粉含量;用快速黏度分析仪(RVA)测定板栗淀粉糊化特性;利用S3500型激光粒度分布仪测定淀粉粒粒径分布;使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和聚类分析。【结果】不同品种板栗淀粉的RVA谱特征值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北方品种群板栗淀粉的峰值黏度、谷值黏度、最终黏度和稀懈值的总体水平均较其它两个品种群板栗高,各品种群之间差异显著;北方品种群的回冷值、峰值时间和糊化温度最低。板栗淀粉的糊化特性具有较明显的地域分布特征。不同品种...
关键词:
板栗 直链淀粉 糊化特性 粒径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洁 李新华 高海燕
以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的玉米淀粉和玉米面粉为原料,用RVA(快速粘度分析仪)和DSC(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淀粉的糊化参数,并分析直链淀粉含量与各糊化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直链淀粉含量的增加,淀粉的RVA糊化参数和DSC热力学参数有很大差异。其中,直链淀粉含量对淀粉的RVA峰值粘度、破损值、糊化温度与DSC吸热焓值(ΔH)的影响极显著,对淀粉的RVA回生值较显著。
关键词:
直链淀粉 玉米 糊化性质 粘度 吸热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