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8)
- 2023(1576)
- 2022(1360)
- 2021(1267)
- 2020(995)
- 2019(2126)
- 2018(2061)
- 2017(3703)
- 2016(2108)
- 2015(2427)
- 2014(2685)
- 2013(2668)
- 2012(2638)
- 2011(2355)
- 2010(2822)
- 2009(3424)
- 2008(2218)
- 2007(1795)
- 2006(1488)
- 2005(1427)
- 学科
- 济(5751)
- 经济(5747)
- 管理(5498)
- 业(4320)
- 企(3563)
- 企业(3563)
- 学(3018)
- 方法(2572)
- 理论(2258)
- 稻(2127)
- 数学(2121)
- 融(2117)
- 金融(2115)
- 数学方法(2025)
- 环境(1857)
- 农(1732)
- 划(1646)
- 教学(1633)
- 制(1314)
- 财(1284)
- 银(1261)
- 银行(1244)
- 中国(1229)
- 技术(1219)
- 行(1207)
- 贸(1191)
- 贸易(1190)
- 和(1183)
- 易(1173)
- 农业(1167)
- 机构
- 大学(35589)
- 学院(35183)
- 研究(15329)
- 农(12499)
- 科学(11557)
- 农业(10471)
- 中国(9994)
- 业大(9845)
- 所(9711)
- 管理(9553)
- 济(9531)
- 经济(9220)
- 研究所(9047)
- 京(8314)
- 理学(7923)
- 理学院(7827)
- 管理学(7389)
- 管理学院(7353)
- 农业大学(7086)
- 省(6746)
- 江(6343)
- 中心(6280)
- 技术(6090)
- 业(5827)
- 室(5773)
- 工程(5671)
- 实验(5476)
- 院(5460)
- 实验室(5116)
- 北京(5082)
共检索到535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春波 臧英 罗锡文 曾山 王在满 杨文武 郑乐
目前常用的水稻旱直播机械排种器以播种小麦的外槽轮排种器为主,外槽轮排种器存在脉冲现象、播种不均匀、对于水稻适应性差。为达到水稻旱直播的播种量可调范围大、播种均匀稳定的要求,在现有外槽轮排种器的基础上,设计一种适于水稻直播要求的螺旋槽轮排种器,并对螺旋槽轮排种器进行了试验,研究了排种轴转速与播种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对螺旋角度对排种均匀性影响、螺旋排种轮开度对播种量的影响、稻种对播种量的影响等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排种轮转速与播种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2=0.986;螺旋槽轮开度与播种量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2=0.995,说明通过调节螺旋槽轮开度和...
关键词:
水稻 螺旋槽轮 排种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浩 陶栋材 陶韵晖
为获得水稻芽种直播机排种性能良好的槽孔形状、槽孔螺旋角、槽轮工作转速,运用离散元分析软件EDEM对半圆形、"V"形、梯形、钩勺形4种槽孔槽轮排种器的排种性能进行仿真分析和台架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当槽轮槽孔形状为钩勺形、槽孔螺旋角为13.46°、槽轮工作转速为21.09 r/min时,排种器排种穴径合格率为96.37%,穴粒数合格率为95.43%,伤芽率为6.54%,可满足农艺要求。
关键词:
水稻 直播 槽轮排种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何丽楠 赵明明 赵天才 郝向泽 张绪争 何瑞银
为满足苏北稻麦轮作区小麦条播、水稻旱穴直播的种植需求,解决外槽轮排种器播种不均匀、稻麦兼用性不良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稻麦兼用螺旋槽式排种器。该排种器主要工作部件为手轮、播量调节装置和排种轮,通过旋转手轮推动播量调节装置改变排种轮工作长度,进而控制排种轮槽大小,实现不同播量条件下的稻麦兼用。设计确定了排种器的螺旋角范围、排种轮槽的直径和高度、排种轮直径等关键结构参数,根据苏北地区稻麦种植的播量要求,划分了排种器的工作区段。为获得最佳螺旋角度,选取小麦开展试验,得到排种器最佳螺旋角为30°;最佳螺旋角条件下,以转速和工作长度为变量,开展水稻和小麦排种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排种器播种小麦的最佳转速为34.93 r/min,最佳工作长度为1.28 cm;播种水稻的最佳转速为35 r/min,最佳工作长度为0.6 cm;构建了小麦排量预测模型,该模型决定系数R~2为0.987。对排种器播种宁麦13、苏麦11和水稻南粳46、苏秀867适用性进行验证,结果播种小麦的破碎率分别为0.24%和0.27%,变异系数分别为1.71%和1.66%,排种量与预测值间的偏差分别为7.14%和7.78%;播种水稻的合格指数分别为92.40%和91.73%,漏播指数分别为3.73%和4.26%,重播指数分别为3.87%和4.01%,变异系数分别为3.11%和3.84%。排种器对稻麦品种的适用性良好。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彩玲 宋建农 王清旭 王继承
针对我国现有水稻精量直播排种器对种子适应性差、伤种率高、排种速度低等问题,设计气吸辊式水稻精量直播排种器,并进行种子吸附条件分析,确定影响工作性能的参数;完成了参数的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排种器能够满足水稻芽种的精量穴播和低伤芽率的要求;吸种针孔径与排种器吸种性能影响呈正相关趋势,吸种针孔径选择应大于0.60mm;影响排种器播种性能的因素主次顺序依次为吸种针孔径、吸种真空度、吸种辊转速,当吸种针孔径为1.55mm、吸种真空度为0.035MPa、吸种辊转速为50r/min时播种效果较好,吸种合格率为98%。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顿国强 李鑫 纪欣鑫 盛泉宝 纪文义
针对传统排肥器存在施肥不均而造成肥料利用率低问题,设计了一种双排肥轮结构的同向双螺旋排肥器,通过理论分析确定排肥器的理论排肥量及影响排肥均匀性的参数,以排肥轮螺距、中心距、叶片高度为试验因素,排肥均匀性波动系数和轴向平均速度为试验指标,进行了三因素三水平Box-Behnken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螺距对排肥均匀性波动系数影响为极显著,中心距、叶片高度对均匀性波动系数影响为显著,螺距、中心距、叶片高度对轴向平均速度影响为极显著,并在排肥轮中心距为48 mm,螺距32.5~33.2 mm、叶片高度13.5~14.7 mm时,均匀性波动系数≤10%、肥料轴向速度≥30 mm/s,排肥器作业性能最佳。在最优参数组合下排肥均匀性波动系数台架试验与仿真试验相对误差为1.47%、单圈排肥量台架试验与仿真试验相对误差为1.96%,台架试验与仿真试验吻合较好。在不同转速下同向双螺旋排肥器较单螺旋排肥器排肥均匀性波动系数平均降低64.21%、单圈排肥量平均提升72.16%,优化后的同向双螺旋排肥器排肥均匀性好且排肥流量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文涛 吕小荣 孔爱菊 张本华 崔红光 杨懿
为了实现水稻种绳直播种植技术机械化,利用UG软件采用虚拟设计方法研制了水稻种绳直播机。该机主要由开沟器、防堵器、镇压轮、覆土器和种绳盘安装机构等部分组成。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样机具有机动灵活、作业效率高、结构简单等特点。为了探索机器覆土厚度的稳定性,进行了系统动态模拟试验。应用等同法建立了以原始地表不平度为输入,以覆土厚度为输出的系统传递函数,分析了系统的动态特性,结果表明:由种绳直播机和土壤等构成的"土壤—机器"系统是一个具有一阶惯性特征的线性系统,系统的响应速度、频带宽度和覆土厚度等性能指标能够满足农业技术要求。
关键词:
水稻 种绳直播机 虚拟设计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龙亮 吴明亮 高英武 汤兴初
为提高机械式精密播种机的播种质量,设计了精密播种机的关键部件——排种器,介绍了排种器的主要结构特点,并对主要运动参数进行了设计和运动分析.模拟实验表明,此排种器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单粒穴合格率达80%.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播种机 搅龙式排种器 设计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洪男 李陶 赵何跃 李江 雷小龙 任万军
针对现有气送式集中排肥器螺旋排肥装置稳定性和均匀性较差的问题,提出"排肥装置集中对行排肥+气力输肥"的排肥方式,应用离散元法和台架试验对螺旋排肥装置进行改进。采用EDEM仿真分析型孔截面形状(对称截面、倾斜截面、直行截面),型孔深度和型孔数量对排肥速率、均匀度和各行排肥量一致性变异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排肥轮转速为30r/min时,优化后的排肥轮结构参数为,倾斜截面、型孔深度15mm、型孔数量8个;2)在排肥轮较优参数及转速为10~50r/min条件下,随着排肥轮转速的增大,排肥速率呈线性增大,各行排肥量一致性变异系数和排肥均匀度变异系数分别低于3.0%和26.0%。使用水稻种植中常用的三宁、住商、中化复合肥进行台架试验,结果表明:1)总排量稳定性变异数和各行排肥量一致性变异系数分别低于2.0%和4.0%;2)排肥速率试验值与模型预测值之间的相对误差小于2%。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当施肥量为490.05和588.00kg/hm2时,实际施肥量与施肥量要求之间的相对误差均小于2%。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超龙 全腊珍 邹运梅 代振维 姚祖玉 尹益文 李健
运用振动改善物料流动特性的原理,设计了一种宜于在丘陵地区使用的小型振动式水稻芽种直播装置。以‘淮稻6号’为试材,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正交试验,考查振幅、振动频率、振动倾角等3个振动参数对伤芽率、播量、排种均匀性变异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振幅为0.9 mm,振动频率为60 Hz,振动倾角为8°时,播量稳定,排种均匀性好,且伤芽率能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可满足水稻芽种直播的要求。
关键词:
水稻 芽种 直播装置 振动参数 伤芽率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崔红光 王铁军 张本华 辛明金 宋玉秋 刘翠红 任文涛
针对水稻直播过程中普遍存在漏播、堵种等播种质量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水稻直播机播种质量无线监测系统。系统以CC2530芯片为监测与信息处理核心,搭建数据传输网络,以光电传感器作为监测装置,构建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监测节点,依靠监测稻种通过节点时间值与系统设置时间参数比较判断播种情况,通过路由节点上传数据,以到达液晶显示器并通过蜂鸣器实现报警。当出现漏播、堵种时,报警器发出警报,显示器显示有故障的监测点编号,实现播种质量的多点、实时监测。设计制造了由步进电机带动的实验室专用型孔轮式排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青松 肖文立 廖庆喜 丁幼春 廖宜涛 万国伟 周洋
为降低油菜直播机作业功耗,设计一种深浅旋组合式种床整备装置。该装置旋耕弯刀采用多区段双头螺旋线对称排列安装方式,作业时将厢面分为交错排列的种床带和灭茬带,实现种床带深旋播种、灭茬带浅旋灭茬的功能。结合油菜种植农艺要求,确定种床带和灭茬带主要设计参数和刀片的整体排列方式。田间试验表明,在试验工况一致前提下,直播机作业幅宽全旋耕作业功耗占直播机耕整部件功耗的72.53%~82.20%;与油菜直播机作业幅宽全旋耕相比,深浅旋组合式种床整备装置作业功耗减少14.13%~18.04%,其作业质量指标中植被埋覆率、碎土率及耕后地表平整度仍满足旋耕作业标准要求;对安装有深浅旋组合式种床整备装置的直播机作业后...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海涛 魏文军
针对常用直槽槽轮机构在销轴进、出槽轮槽口时产生冲击的问题,采用圆向量函数的矢量回转和坐标变换的方法,在保证槽轮和销轮转动角度关系不变,并将压力角控制在可用范围的前提下,设计了一种新的槽轮曲线槽,并给出了其数控铣床加工的刀具轴线轨迹。以槽数4、销轮和槽轮中心距33 mm、销轴半径2 mm、铣刀半径2mm为例,设计曲线槽槽轮机构;用槽轮角加速度与销轮角速度平方的比值表示冲击大小,结果为:销轴进入槽轮槽口时该比值为0.00,但销轴出槽口时相对直槽冲击有所增大,该比值约为-1.96,最大压力角增为12.19°;而对于同样尺寸的直槽槽轮机构,销轴进出槽轮槽口时比值分别为1.00和-1.00,最大压力角约...
关键词:
槽轮机构 曲线槽 冲击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小荣 吕小莲 任文涛
通过对水稻种绳直播机基本原理和主要结构参数的分析,利用UGNX设计分析软件进行各组成部件的结构设计及装配,研制出由防堵器、播放器、开沟器、覆土器等组合的水稻种绳直播机,有效地解决了开沟器容易堵塞及每穴粒数调整困难等难题,并且工作灵活、作业效率高。利用自行设计的动态测试系统,对水稻种绳直播机的覆土情况进行动态测试,检验覆土性能及其相关工作部件的工作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机组仿形及镇压效果良好,保证了播种深度的均匀性和种绳的准确铺放。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全军 杜俊 胡毅 骆双成 胡梦杰 梅志雄 夏俊芳
为解决现有排种器在高速作业下存在漏播率较大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双盘高速气力式芽种精量排种器。阐述了其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以浸种催芽处理的黄华占常规稻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种层高度对芽种漏充率的影响。利用ANSYS/Workbench仿真,对进气口角度进行两因素三水平试验,以充种区型孔压强、清种区型孔压强、携种区型孔压强为评价指标,进行方差分析,确定最佳进气口位置角度。研究结果表明:气室接口位置对负压区流场压强具有显著影响,进气口角度对负压区流场压强影响不显著。对现有单盘气力式精量排种器进行改进,分析了机组前进速度对排种器工作性能的影响,以合格率、漏播率、重播率、破损率为评价指标,进行了排种性能台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满足精量播种的前提下,双盘结构排种器可将作业速度提高一倍,大大降低了漏播率;通过调节装置调节种层高度可一定程度上减小排种器漏充率,有利于改善充种环境,提高排种器的充种性能;当机组速度为1.8km·h-1时,吸室真空度为4.0kPa,排种器的排种性能最好,合格率为86.5%,漏播率6.3%,破损率0.35%。该研究可为气力式水稻精量排种器的设计与高速排种性能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速 气力式 精量播种 水稻芽种 机械化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薛忠 赵亮 王凤花 王槊 王刚 潘睿
为提高螺旋式排肥器对颗粒肥料的排肥稳定性与均匀性,采用离散元仿真软件EDEM对排肥器结构参数进行数值模拟并进行仿真试验,分析螺旋叶片直径、螺距和排肥轴转速对排肥器排肥性能的影响,获得排肥器工作参数与排肥量和排肥稳定性变异系数的回归数学模型。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影响螺旋式排肥器排肥量的因素主次依次为排肥轴转速、螺距、螺旋叶片直径,排肥量最大为221.2 g/s,最小为54.76 g/s;影响排肥稳定性变异系数的因素主次依次为排肥轴转速、螺距、螺旋叶片直径,通过Design–Expert 8.0进行参数优化,确定排肥器最优参数组合,即螺旋叶片直径100 mm、螺距60 mm、排肥轴转速15 r/min,此时排肥稳定性变异系数达到最小值,为8.48%,排肥器排肥性能较为稳定均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