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56)
2023(10837)
2022(9715)
2021(9219)
2020(7752)
2019(17748)
2018(17769)
2017(33845)
2016(18999)
2015(20977)
2014(21033)
2013(20803)
2012(19063)
2011(17023)
2010(16698)
2009(15067)
2008(14496)
2007(12410)
2006(10432)
2005(8936)
作者
(57670)
(48132)
(47583)
(45451)
(30717)
(23319)
(21638)
(18966)
(18173)
(17319)
(16336)
(16138)
(15381)
(15063)
(15019)
(14875)
(14825)
(14331)
(13743)
(13695)
(12331)
(11734)
(11585)
(10842)
(10784)
(10776)
(10755)
(10402)
(9876)
(9847)
学科
(67274)
经济(67198)
管理(50591)
(48857)
(40955)
企业(40955)
方法(33975)
数学(29412)
数学方法(29066)
(19528)
(17564)
(17076)
中国(16505)
业经(14804)
地方(13334)
理论(12062)
农业(11847)
(11639)
贸易(11634)
技术(11601)
(11550)
(11507)
财务(11490)
财务管理(11472)
(11400)
(11300)
企业财务(10943)
环境(10752)
(9837)
银行(9764)
机构
大学(265264)
学院(262624)
管理(101981)
(93849)
经济(91628)
研究(90646)
理学(89724)
理学院(88629)
管理学(86802)
管理学院(86358)
科学(63524)
中国(62355)
(56531)
(54689)
业大(48427)
(47970)
研究所(44718)
农业(44048)
(41850)
中心(40183)
(37243)
北京(34688)
财经(34658)
(34057)
师范(33568)
(32637)
(31673)
技术(30764)
(30382)
农业大学(29199)
基金
项目(193235)
科学(149608)
基金(139827)
研究(132364)
(125577)
国家(124589)
科学基金(105028)
社会(79781)
(77474)
社会科(75469)
社会科学(75448)
基金项目(75316)
自然(73277)
自然科(71597)
自然科学(71576)
自然科学基金(70278)
(65734)
教育(60408)
资助(57482)
编号(52476)
重点(43587)
成果(42162)
(41051)
(40452)
(40406)
计划(39335)
科研(38326)
创新(37745)
课题(36575)
大学(35014)
期刊
(96342)
经济(96342)
研究(70448)
学报(55692)
(50015)
科学(46813)
中国(46193)
大学(39587)
学学(37796)
管理(35550)
农业(35239)
(30221)
教育(27132)
技术(20465)
(17969)
(17948)
金融(17948)
业大(16203)
财经(16045)
业经(15984)
经济研究(15200)
科技(14696)
(14688)
图书(14002)
(13496)
农业大学(13119)
林业(12939)
理论(12886)
问题(12537)
实践(12104)
共检索到3613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储昭晖  
植物抗病基因的研究一直以来是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迄今已经从不同的宿主中分离了50多个抗病基因,其中仅有6个是隐性基因,这些隐性抗病基因的作用机理目前尚不能用广为接受的显性基因的作用机理来进行解释。水稻中已经鉴定32个主效抗白叶枯病基因,其中9个为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秦钢  李道远  李杨瑞  梁海福  莫海玲  于松保  唐梅  
以含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23的近等基因系WBB1为供体亲本,与不同遗传背景的籼稻、粳稻及不育系杂交,分析Xa23基因导入不同遗传背景受体的效应。结果表明,Xa23导入籼稻、粳稻后,F1代显性程度高,达高抗水平;导入不同类型的不育系,F1代达到中抗水平。说明Xa23基因抗性遗传强,导入效应好,为育种上配制含Xa23基因的高抗白叶枯病组合提供了可能。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万丙良  杨国才  陈志军  牟同敏  陈其志  
pTA2 48是与抗白叶枯病基因Xa2 1紧密连锁的 1个PCR标记 ,采用多个Xa2 1基因供体和受体水稻亲本以及抗 (Xa2 1)×感组合的F1 、F2 、F3 群体 ,对利用pTA2 48标记辅助选择进行水稻抗白叶枯病育种的有关问题 ,包括抗感亲本间的遗传多态性、pTA2 48标记与Xa2 1位点的连锁关系 ,以及pTA2 48标记选择的准确性等作了探讨。结果表明 ,pTA2 48标记在亲本间具有良好的多态性 ,与Xa2 1基因位点紧密连锁 ,二者间重组率为 0 %~1.3% ,根据该标记的多态性表现可对抗 (Xa2 1)×感组合后代材料中Xa2 1基因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做出较为准确的选择...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建设  朱立宏  张红生  陆朝福  朱立煌  
利用RFLP标记定位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7(初报)王建设1朱立宏1张红生1陆朝福2朱立煌2(1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南京210095;2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北京100101)RFLPMAPPINGABACTERIALBLIGHT┐RESISTAN...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韩宽德  孔令广  巨延虎  陈明  曹志刚  丁新华  储昭辉  
【目的】建立简便高效的水稻突变体筛选体系,为克隆参与调控水稻xa13/Xa13表达以及xa13/Xa13介导的抗/感病和花粉发育信号途径的基因奠定基础。【方法】利用EMS化学诱变携带显性Xa13启动子驱动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水稻转基因种质IRBB13(PXa13:GFP),构建突变群体,分3个时期进行突变体筛选:幼苗期筛选根和芽中绿色荧光减弱或消失的突变体、成株期筛选回复感病表型的突变体和孕穗期筛选育性下降的突变体。【结果】室内检测代M2突变体株系3 000个,筛到幼根和幼芽荧光消失的突变体14个,根部荧光正常而芽无荧光的突变体9个。田间试验种植突变体株系3 000个,成株期接种PXO...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秦钢  阎勇  马增凤  陈远孟  秦媛媛  岑贞陆  罗同平  刘驰  张月雄  黄大辉  
为获得抗白叶枯病兼抗细条病抗源,对285份水稻材料进行人工接种鉴定和分子标记分析。结果表明,获得对强毒型白叶枯病Ⅴ型表现为抗的材料9份,中抗的7份;对于细条病菌JZ-8菌株,高抗的2份,抗的31份,中抗的为50份;对于细条病菌LZ-4菌株,高抗的16份,抗的68份,中抗的100份;对白叶枯病菌和至少1个以上细条病菌株抗性达到中抗以上水平的兼抗材料有9份。兼抗材料具有优良的农艺性状,其中2份材料含有兼抗基因xa5,其他7份不含该基因,属于另一类型的兼抗性。白叶枯病抗性与细条病抗性无显著相关,细条病不同菌株抗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文才  章琦  王春莲  
分析了6个籼稻抗病品种(Cuba2301、Cuba2196、Cuba4010、双抗12、双抗18、三江)对14个水稻白叶枯病菌系的抗性表现和对P1、HB-17和江陵691三个菌系的抗性遗传和抗性基因的等位关系,结果表明,这6个抗病品种均在全育期抗除菲律宾菌系P_2和P_3外的其余12个菌系。这6个抗病品种对3个菌系的全生育期抗性均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受细胞核影响。与已知基因的等位性测定表明,这6个品种携有的一对显性基因与IR20或IRBB4中的Xa-4基因等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晨阳  王金生  
笔者综述了分子植物病理学科组对水稻白叶枯病菌致病基因的研究结果和进展,介绍了病菌致病基因研究中分子遗传学分析方法,报道了病菌毒性基因、无毒基因和受寄主诱导基因的特征和功能,阐述了致病基因对致病性、致病生化因子可能的调控关系,讨论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前景。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开雨  张月雄  刘芳  邱永福  冯家勋  黄凤宽  吴碧球  黎志方  陈勇  韦绍丽  岑贞陆  覃宝祥  韦民航  韦政  李容柏  
培育多抗性基因聚合系可为抗性育种提供重要的材料基础。通过抗源与不同恢复系和保持系进行杂交、多代回交和标记辅助选择,聚合优良的抗稻白叶枯病和稻褐飞虱基因研究,分别获得了基于不同恢复系和保持系遗传背景的抗稻白叶枯病双基因Xa21Xa23聚合系4个,这些抗性聚合系对白叶枯病的表现为高抗;分别获得抗稻白叶枯病和稻褐飞虱的抗性基因Xa21Xa23Bph24(t)聚合系2个和Xa23 Bph24(t)聚合系4个,双抗性聚合系对稻白叶枯病达到高抗水平,对稻褐飞虱的抗性接近高抗水平。结果表明,即使在Xa23表达了高水平抗性的情况下,聚合双基因Xa21Xa23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聚合系对稻白叶枯病的抗性水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闵霞  白玉路  张琼  徐登武  张志勇  王平  
【目的】白叶枯病是水稻主要病害之一,经常会引起水稻严重减产。利用寄主自身对白叶枯病的抗性,不仅能提高水稻产量,还能减少因大量施用农药造成的环境污染。研究表明Xa23对白叶枯病有较好抗性并已成功用于水稻抗白叶枯病抗性育种中。已有的Xa23分子标记均位于基因外侧。为了提高分子标记的准确性,并简化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步骤,本研究拟开发一个位于Xa23基因内部的分子标记以利于水稻抗白叶枯病育种实践。【方法】抗白叶枯病材料CBB23与感病材料JG30、日本晴、MDJ8等在Xa23基因启动子区存在序列差异和缺失,通过测序确认该差异序列存在于待改良材料川恢907、川航恢908、川恢991、川恢992中,针对差异序列设计引物开发分子标记,该引物以Xa23基因供体CBB23的DNA为模板能扩增出特异PCR产物,其他则不能扩增到特异PCR产物。利用该分子标记对部分水稻重要种质资源的Xa23基因型进行了鉴定。【结果】本研究开发了一个位于Xa23基因启动子区的分子内标记,该分子标记为显性标记,以阳性或杂合体对照DNA为模板均扩增到一条198 bp左右的亮带,阴性对照中则无对应的条带。利用该标记对354个引自不同稻区的水稻亲本进行Xa23基因背景鉴定,发现5个材料包括华航G528、R418、R419、R433、R440含有Xa23基因,其他亲本不含有Xa23基因。【结论】本研究开发了一个位于Xa23基因内部的分子标记,这不仅提高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准确性,还通过简化检测步骤提升了检测效率。本标记的开发可为Xa23的高效利用提供技术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春连  戚华雄  潘海军  李进波  樊颖伦  章琦  赵开军  
用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的近等基因系CBB23与其感病轮回亲本JG30杂交,构建了包含2562个单株的F2作图群体。抗性鉴定表明,F2植株抗感分离比严格符合3∶1。根据日本水稻基因组计划RGP的数据,筛选并合成12个EST标记的引物,进行亲本间多态性检测,找到2个在CBB23与JG30间有多态性的EST标记,C189和CP02662。用该标记对F2群体中的571个感病单株进行分子检测和连锁分析,结果表明这两个EST标记位于Xa23基因的两侧,C189靠着丝粒一侧,与Xa23的遗传距离为0.8cM;CP02662靠端粒一侧,与Xa23的遗传距离为1.3cM。将C189成功用于水稻分子育种实践...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金旭炜  王春连  杨清  江祺祥  樊颖伦  刘古春  赵开军  
【目的】将普通野生稻资源Y238所携有的抗白叶枯病新基因Xa30(t)导入栽培稻JG30,培育近等基因系,进行分子标记定位,以便应用于育种实践。【方法】以感病籼稻品种JG30为轮回亲本,Y238为供体进行杂交、回交、自交培育近等基因系;以JG30/Y238的一个BC6F2代群体为定位群体,利用分离集团分析法(BSA),借助SSR、EST、STS等分子标记对Xa30(t)进行分子标记定位。【结果】成功培育了携有Xa30(t)基因的水稻抗白叶枯病近等基因系CBB30。从343个分子标记中筛选出4个能揭示抗感多态性的标记RM1341、V88、C189及03STS,用该4个标记对BC6F2代群体303...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桂菊  
1 材料与方法 1.1 参鉴材料参鉴品种(系、组合)共计35组次,264份,均由湖北省种子公司统一组织,各供种单位提供: 1.2 鉴定方法 1) 稻白叶枯病鉴定。分别于分蘖期及孕穗期采用人工剪叶接种法接种。接种菌株为白叶枯菌Ⅱ致病型的代表菌株KS-6-6和Ⅳ致病型的代表菌株浙173(均由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提供)。病圃设在枝江县问安镇宜昌市农科所水稻病鉴圃内。稻白叶枯菌采用胁本哲氏培养基于26~28℃的条件下培养2d,于下午4~6时分别用浓度为3×10~8Cell/ml的菌悬液剪叶30~40片。接种21d后,每品种调查记载20片接种叶的叶长及病斑长度,观察、记载、评级均按全国统一标准进行...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丁新华  
水稻白叶枯病和稻瘟病分别是由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Xoo)和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引起,是世界水稻生产中的两大重要病害,造成的损失巨大。通过改良水稻自身防御体系来控制病害,是一种既经济又绿色的方法。鉴定水稻抗病相关基因,研究水稻抗病机理对改良水稻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前景。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茁  彭莎莎  陈建芝  周亚林  李成刚  王丹  
对水稻多样性群体(RDP–I)中的216份种质接种白叶枯生理小种P2并进行抗性鉴定,发现温带粳稻亚群平均抗性水平最高,其平均病斑长度最短;奥斯稻亚群平均抗性水平最低,平均病斑长度最长。通过全基因组关联作图鉴定了分布在水稻第1、2、4、6、7、8、9、10、11、12号染色体上的59个QTL,这些位点包含5个已知的抗白叶枯病基因。从较高阈值SNP位点以及附近2Mb区段进行候选基因的预测,筛选出40个抗白叶枯病相关基因,并最终鉴定出16个抗性较好的水稻种质资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