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90)
2023(2986)
2022(2443)
2021(2166)
2020(1879)
2019(3932)
2018(4001)
2017(6521)
2016(3941)
2015(4325)
2014(4379)
2013(4393)
2012(4283)
2011(3731)
2010(3885)
2009(3600)
2008(3547)
2007(3522)
2006(3058)
2005(2788)
作者
(15586)
(13236)
(13175)
(12361)
(8340)
(6431)
(5759)
(5188)
(5070)
(4990)
(4795)
(4534)
(4374)
(4367)
(4295)
(4156)
(4148)
(4026)
(3989)
(3956)
(3548)
(3462)
(3341)
(3048)
(3012)
(3008)
(2985)
(2901)
(2864)
(2831)
学科
(14319)
(13852)
经济(13845)
管理(13468)
(12067)
企业(12067)
技术(10605)
方法(5829)
技术管理(5741)
数学(4977)
数学方法(4897)
(4366)
(4032)
中国(3376)
业经(3271)
农业(3238)
(2720)
新技术(2545)
高新(2540)
高新技术(2540)
(2479)
贸易(2478)
(2428)
环境(2377)
理论(2355)
(2270)
(2148)
(2132)
地方(2021)
(1988)
机构
学院(60424)
大学(60119)
研究(25812)
(21035)
(20737)
经济(20139)
管理(20049)
科学(19321)
农业(17417)
业大(16652)
理学(16629)
中国(16436)
理学院(16425)
管理学(15977)
管理学院(15878)
(15716)
研究所(14625)
(14397)
(12142)
农业大学(11378)
中心(11185)
技术(11185)
(10962)
(9837)
科学院(9082)
(8937)
北京(8919)
(8695)
(8240)
实验(7996)
基金
项目(44093)
科学(31720)
(29304)
国家(29125)
基金(29102)
研究(26459)
科学基金(22123)
(19452)
(16417)
自然(16118)
自然科(15710)
自然科学(15701)
自然科学基金(15405)
基金项目(15217)
社会(14577)
社会科(13917)
社会科学(13912)
科技(12154)
资助(12105)
教育(11952)
计划(11528)
重点(11041)
(10018)
(9963)
(9672)
创新(9627)
编号(9552)
技术(9483)
(8758)
科研(8620)
期刊
(23223)
经济(23223)
(19768)
学报(19248)
中国(16238)
研究(14775)
科学(14471)
农业(14167)
大学(13020)
学学(12686)
技术(8630)
(8463)
管理(8074)
业大(6964)
教育(6802)
(6387)
科技(6134)
农业大学(5757)
技术经济(5097)
林业(5021)
(4745)
中国农业(3901)
(3618)
论坛(3618)
自然(3406)
经济研究(3245)
(3174)
自然科(3139)
自然科学(3139)
统计(3061)
共检索到945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邹长明  秦道珠  高菊生  陈福兴  
为探明水稻氮素营养水平及其临界值的定量指标 ,1997年在湘南地区广泛分布的冬闲田、冬泡田、冷浸田、绿肥田、蔬菜田和油菜田中 ,对水稻品种湘早籼 12号进行了穗期施肥及氮肥用量试验 .结果表明 :1)幼穗分化期最新完全叶 C/ N是水稻生长前期氮素营养状况的综合反映 ,可作为水稻看苗施肥的诊断指标 .2 )早稻中熟品种湘早籼 12号适宜施穗肥的叶片 C/ N临界值为 11.5 (颖花分化中期 ) .若 C/ N高于此临界值 ,施穗肥可增产 .若 C/ N低于此临界值 ,则不宜再施氮肥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邹长明  秦道珠  陈福兴  刘更另  
为探明湘南地区氮肥施用的适宜时期与用量 ,对湘南地区广泛分布的红泥田、紫泥田、冷浸田、冬闲田和绿肥田进行了水稻氮肥施用时期和施用量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1)水稻氮肥施用的适宜时期因土壤、季节等因素而不同 .总的原则是 :当土温较低、秧苗幼小、根系不发达 ,对养分的吸收能力较弱时 ,氮肥宜迟施 ,如早稻和冷浸田施氮的适宜时期为插秧后 5 0 d左右 .反之 ,当秧苗对养分的吸收能力较强时 ,则应早施氮肥 ,如晚稻和红泥田、紫泥田施氮的适宜时期应为插秧后 10~ 15 d.2 )水稻最佳施氮量也因土壤条件和施氮方法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中等肥力的冬闲田 ,施氮量可达 2 10 kg/ hm2 ,而...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同科  曹云者  张国印  李广敏  
采用多点氮肥单因素多水平试验研究了河北省不同土壤类型不同地力水平条件下,冬小麦拔节期茎基部 NO_3~-含量与产量的相关关系,发现拔节期茎基部 NO_3~-浓度随施肥水平的提高呈直线增加。小麦拔节期茎基部NO_3~-含量与其收获期籽实产量密切相关,在土壤肥力高中低三种不同条件下,相应最高产量分别为 7639,6762,4241 kg/hm~2,最高产量之氮肥施用量分别为 207,194,100 kg/hm~2,相应拔节期植株茎部的 NO_3~-含量分别为1600,1145,671 mg/kg,较好地显示了氮肥的丰缺临界浓度。研究表明,在河北省冬小麦主产区,冬小麦拔节期茎基部NO_3~-含量可以...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泽敏  王维金  蔡明历  陈国兴  卢碧林  朱永桂  
通过连续 3a的试验发现 :齐穗期喷施尿素溶液能改善稻米加工品质 ,适当提高直链淀粉含量 ,延长胶稠度 ,但对垩白发生有一定促进作用。早稻早季种植形成较优米质的最佳氮肥用量大于晚季种植 ,增氮的同时应注意选择垩白小的品种 ,以扬其改善加工、蒸煮、营养品质之长 ,避增加垩白之短。重施基肥吻合早季种植水稻生育期短、灌浆快的特点 ,使其尽早吸收、充分利用氮素营养 ,故能形成较优的米质 ,而重施穗肥吻合晚季种植水稻生育期长、灌浆平缓的特点 ,在生育后期集中向籽粒供氮 ,利于优良米质的形成。施氮时期及施氮量调控优质稻米的形成与适应不同类型品种或不同季节水稻的生长发育特点有关 ,但伴随加工、蒸煮、营养等品...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贺喜全  王成根  盛良学  乔德良  罗建国  
以南方双季稻田改种春玉米杂交晚稻这一新型水旱轮作制为研究对象 ,研究了稻田春玉米不同施肥水平、不同追肥次数及不同追肥时间的效果。结果表明 :稻田春玉米最佳施氮量为 30 0 kg/ hm2 左右 ,以二次肥 (即基肥和穗肥各占一半 )较为省工。穗肥以 9— 10叶全展时施用增产效果较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俊英  赵同科  许永利  
综述了氮素在植物体内的吸收与同化过程 ,氮素对环境作用以及提高氮素利用率的策略。主要讨论了氮素的生理功能、氮素的吸收和同化机理、化肥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等五个方面的问题。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玲  肖润林  莫继荣  
作者于1991年对水稻施用沼肥的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沼肥用于浸种育秧,能提高发芽势;用于大田则能促进水稻营养生长并提高其产量。就增产效果而言,以亩施沼肥4000公斤的产量最高,沼化肥配比为3:1的产量次之;在沼肥施用方法上,可采取亩施4000公斤作基肥或80%作基肥、20%作追肥,或用化肥代替沼肥用量的1/4或1/3(指含纯N量),均能争取较高的产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亚亮  张治安  赵洪祥  马学敏  
【目的】研究不同氮肥施用方式对超高产玉米叶片保护酶活性变化规律的影响,为玉米超高产模式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超高产玉米品种先玉335为试验材料,在氮肥总量一定的条件下,按分配比例不同设6个处理:N1.底肥100%;N2.底肥80%,拔节期追施20%;N3.底肥80%,拔节期追施10%,吐丝期追施10%;N4.底肥60%,拔节期追施40%;N5.底肥60%,拔节期追施30%,吐丝期追施10%;N6.底肥60%,拔节期和吐丝期均追施20%,研究氮肥不同比例分期施用对玉米产量、叶片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叶绿素(Ch...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麒  王术  
以寒地水稻品种东农428为试验材料,在秸秆还田条件下研究氮肥施用量对水稻叶面积指数、SPAD值、根系形态及伤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秸秆还田条件下,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水稻叶面积指数、SPAD值,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及根系伤流量均呈现增加的趋势,并在氮肥施用量(纯氮)为133~163kg·hm-2时,叶面积指数(4.70)、SPAD值(48.87),根长(1395.67mm)、根表面积(1035.30cm2)、根体积(324.64cm3)及根系伤流量(13.3g·12h-1)先后达到了最大值。秸秆还田减小了分蘖期的叶面积指数,增加了分蘖期的根表面积,抽穗期水稻根系的伤流量秸秆还田处理较对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谢迎新  谢旭东  白雪莹  周国勤  马冬云  王晨阳  
为了研究豫南稻茬小麦产量低而不稳的障碍因子及小麦群体质量指标,在豫南稻茬麦区田间条件下,系统研究了氮肥施用(0,150,225 kg/hm2)对扬麦15和兰考1 982个冬小麦品种群体质量指标及产量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结果表明,2个冬小麦品种籽粒产量均随氮肥用量增加而增加,说明在当前豫南稻茬麦区氮肥仍是影响小麦产量提高的主要限制因子,并且在相同氮肥供应条件下,兰考198小麦籽粒产量明显高于扬麦15品种。研究还发现,实现该地区小麦产量6 000 kg/hm2左右,产量构成需达到以下指标:成穗数49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科延  戴平安  
为了探明控释氮肥在早稻上的应用效果 ,在不同肥力水平稻田进行控释氮肥、等氮量尿素、倍氮量尿素和不施尿素等处理 ,测定早稻各生育期干物质、成熟期经济性状及产量 .结果表明 :在较低、中等和较高肥力稻田上 ,施用控释氮肥的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依次递减 ;施用控释氮肥 (施纯氮 90kg/hm2 )比等氮量尿素分别增产 9.6 % ,8.0 % ,5 .6 % ,比无氮区分别增产 74 .5 % ,70 .8% ,4 9.5 % .施用该肥后促进了早稻生育中、后期对氮的吸收 ,氮素利用率达到 72 .6 %~ 86 .9% ,比等氮量尿素平均高 4 1.7% .干物质日生产量也高于等氮量尿素 .经济效...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雨薇  裴久渤  李艾蒙  汪景宽  
基于沈阳农业大学棕壤长期定位试验(始于1987年),研究31年化学氮肥和有机肥施用(单施化学氮肥为尿素135kgN·hm~(-2)·a~(-1)和尿素270kgN·hm~(-2)·a~(-1);化学氮肥与有机肥配施为尿素135kgN·hm~(-2)·a~(-1)+猪厩肥135kgN·hm~(-2)·a~(-1);单施有机肥为猪厩肥270kgN·hm~(-2)a~(-1))对棕壤肥力指标(pH值、容重、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全磷和全钾)的影响,为指导化学氮肥和有机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施用化学氮肥和有机肥均提高了玉米产量。单施化学氮肥比有机肥增产效果低,并且单独提高化学氮肥施用量不会促进产量的提升,而有机肥与化学氮肥配施增产最多;长期不施肥、单施化学氮肥,易造成酸化、板结,养分含量下降,不利于培肥土壤。(2)长期施用有机肥能够缓解单施化学氮肥造成的不良性状,并且有机肥与化学氮肥配施可以促进土壤肥力指标均衡增长,有利于培肥土壤。(3)主成分分析显示,单施化学氮肥对容重、碱解氮正相关调控以及对pH值的负相关调控较强,而有机肥的施用对除容重外的其他肥力指标的正相关调控较强,且有机肥和化学氮肥配施增强了对产量的正相关调控作用,为有机肥替代化肥奠定理论基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宋阳  崔世茂  杜金伟  金丽萍  
旨在为葡萄生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氮肥不同施用量处理,研究探讨了氮肥对盆栽葡萄叶片生长及根、叶细胞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葡萄叶片的长和宽及其叶面积都呈现增大趋势,叶绿素含量也显著增加,其中,叶绿素a增加显著,而叶绿素b增加不显著,同时,叶绿素荧光量子吸收率显著增加,且与叶绿素a/b值显现出一致的趋势,说明叶绿素俘获光量子与叶绿素a有很大关系。通过切片观察,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DAPI染色后,对叶片细胞核影响不显著,但在根尖部,细胞核数量和染色程度显著增加;经I2-KI染色显示,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葡萄叶片、根尖中淀粉粒积累也呈现增加的趋势。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韩宝吉  曾祥明  卓光毅  徐芳森  姚忠清  肖习明  石磊  
【目的】以湖北省大面积推广的4个中稻品种(珞优8号、国豪杂优1号、丰优22和巨风优72)为试验材料,研究氮肥不同施用对湖北省中稻产量、品质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方法】田间试验设计了5个处理,,分别为不施氮处理(CK)、农民习惯施肥法(FFP)、FFP优化、增氮处理(SHY)和SHY优化,4次重复于2008和2009年分别在湖北赤壁和荆门进行。【结果】湖北赤壁CK处理两年试验的水稻产量均低于湖北荆门,表明荆门的基础地力好于赤壁。两年试验中,与农民习惯施肥法(FFP)相比,赤壁FFP优化、增氮处理(SHY)和SHY优化3个处理都有增产作用,其中2008年增产率分别为10.0%、2.3%和23.2%...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崔新卫  鲁耀雄  龙世平  陈山  范海珊  彭福元  
为了探明中南丘陵区茄子高效优质栽培的施肥新技术,以早红茄1号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在控制总施氮量135 kg/hm2前提下,有机氮肥与无机氮肥不同比例配施及氮肥运筹对茄果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移栽后75 d时以25%有机氮肥+75%无机氮肥处理苗高、茎直径均最高,且该处理实测产量和茄果数量高于其他处理;由"施肥量-产量"模型分析,发现25.8%有机氮肥+74.2%无机氮肥配施,可使模型达到最高产量,而19%有机氮肥+81%无机氮肥配施,不仅可获取最佳经济效益,而且无明显减产;无机肥梯度增施或采收期追肥,均可不同程度降低茄果中可溶性糖、Vc含量,而增加亚硝酸盐含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