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06)
- 2023(5461)
- 2022(4468)
- 2021(3994)
- 2020(3331)
- 2019(7490)
- 2018(7287)
- 2017(13528)
- 2016(7593)
- 2015(8524)
- 2014(8203)
- 2013(8265)
- 2012(7902)
- 2011(7197)
- 2010(7171)
- 2009(6560)
- 2008(6517)
- 2007(5858)
- 2006(5357)
- 2005(4714)
- 学科
- 济(30054)
- 经济(30026)
- 管理(19928)
- 业(18371)
- 企(14138)
- 企业(14138)
- 方法(13519)
- 数学(12024)
- 数学方法(11847)
- 学(9481)
- 农(9033)
- 中国(7801)
- 环境(7253)
- 业经(6765)
- 农业(6072)
- 财(5864)
- 地方(5350)
- 划(5232)
- 制(5189)
- 贸(5175)
- 贸易(5172)
- 易(5008)
- 技术(4648)
- 理论(4524)
- 和(4426)
- 发(4400)
- 融(4336)
- 金融(4335)
- 银(4317)
- 银行(4263)
- 机构
- 大学(116265)
- 学院(114069)
- 研究(47119)
- 济(43807)
- 经济(42895)
- 管理(38823)
- 理学(33826)
- 科学(33461)
- 理学院(33336)
- 农(33060)
- 管理学(32333)
- 管理学院(32156)
- 中国(32155)
- 农业(27065)
- 所(26788)
- 京(26010)
- 业大(25844)
- 研究所(24923)
- 中心(20121)
- 江(18395)
- 财(18126)
- 农业大学(17820)
- 省(16892)
- 院(16792)
- 北京(16163)
- 室(15392)
- 科学院(15347)
- 范(14873)
- 财经(14627)
- 业(14614)
- 基金
- 项目(83194)
- 科学(63718)
- 基金(60028)
- 家(57252)
- 国家(56814)
- 研究(51713)
- 科学基金(46140)
- 省(33548)
- 自然(33270)
- 自然科(32485)
- 自然科学(32472)
- 自然科学基金(31926)
- 社会(31922)
- 基金项目(31641)
- 社会科(30307)
- 社会科学(30296)
- 划(29263)
- 资助(25211)
- 教育(23773)
- 重点(20128)
- 计划(19215)
- 发(18344)
- 编号(18206)
- 科技(17729)
- 部(17569)
- 创(17217)
- 科研(16768)
- 创新(16203)
- 业(15750)
- 农(14766)
共检索到1693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刚华 薛利红 尤娟 王绍华 丁艳锋 吴昊 杨文祥
【目的】研究分析水稻氮素和SPAD值的叶位分布特点,并试图提出SPAD计诊断氮素营养状况的最佳测定叶位。【方法】在95-38、武育粳3号、镇稻5394、9915等4个粳型品种和1个籼型品种R161-10的盆播氮肥试验和宁粳2号大田氮肥试验的基础上,研究水稻氮素和叶绿素含量(SPAD值)随叶位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对不同叶位叶片的含氮率、叶绿素含量、SPAD值之间及其与总叶片含氮率和植株含氮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叶位叶片SPAD测定值的变异系数。【结果】水稻不同叶位叶片含氮率、叶绿素含量、SPAD值均存在差异,增加施氮量能提高叶片含氮率、叶绿素含量和SPAD值,同时减少叶位间的差异;SPA...
关键词:
氮素诊断 SPAD值 叶位 氮含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绍华 曹卫星 王强盛 丁艳锋 黄丕生 凌启鸿
选用叶色不同的粳稻和籼稻品种 ,测定了植株不同含氮水平下主茎各叶的叶色和氮含量。发现顶 4叶在稻株氮素营养丰缺演变过程中表现较活跃 ,植株含氮量较低时 ,顶 4叶的叶色和氮含量明显低于上部各叶 ;随植株含氮量提高 ,顶 4叶的叶色和氮含量迅速提高 ,与其上位各叶的差距缩小。顶 4叶是反映水稻氮素营养状况的理想指示叶。同时还发现顶 4叶与顶 3叶的叶色差与稻株含氮量关系密切 ,且不受品种和生育进程影响 ,因此 ,用顶 4叶与顶 3叶的叶色差诊断水稻氮素营养状况具有普适性。研究提出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倒 2叶出生期和抽穗期顶 4叶与顶 3叶叶色相近为高产水稻的标志 ,粳稻植株含氮量 2 7g·k...
关键词:
水稻 氮素营养 叶色差 营养诊断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金恒 王珂 王人潮
基于水稻氮素营养及氮肥诊断的意义 ,在比较了几种氮素营养诊断方法的利弊之后 ,重点阐述叶绿素计的工作原理和作为氮素营养诊断工具的优缺点以及研究进展。并对叶绿素计诊断水稻氮素营养可能的发展前景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叶绿素计SPAD 氮素 营养诊断 水稻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俞敏祎 余凯凯 费聪 柯威宇 吴业飞 张镇子 包泽航 林海琛 李飞飞 陈国林 吕尊富
建立水稻Oryza sativa氮营养诊断模型,实时反映水稻植株氮素营养状况,对水稻田间管理至关重要。于2015年在浙江省德清市开展田间试验,选择‘甬优538’‘Yongyou 538’和‘秀水134’‘Xiushui 134’作为代表品种,设置5个施氮水平0(N0), 70.0(N1), 140.0(N2), 210.0(N3), 280.0(N4)kg·hm-2,通过研究不同施氮水平下2个水稻品种冠层叶片作物分析仪器开发值(SPAD)变化规律,探究5个不同施氮水平下植株氮质量分数的变化趋势,并利用归一化SPAD指数(INDSPAD14)估算植株氮质量分数。结果表明:顶4叶相较其他叶片更能指示水稻植株氮质量分数,归一化SPAD指数与N0~N4所有不同施氮量组别之间冠层叶片氮质量分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甬优358’水稻品种决定系数为0.69~0.96,‘秀水134’品种决定系数为0.64~0.94。该指数可以对水稻冠层叶片氮质量分数快速估测。图6表1参14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绍华 吉志军 刘胜环 丁艳锋 曹卫星
采用去穗和疏花方法调节稻穗氮需求量 ,研究了水稻氮素供需差 (NSDB)对不同叶位叶片氮转运和衰老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NSDB 0以后 (去穗 ) ,上部 4叶的氮积累量不仅未减少 ,相反还有显著的增加 ,叶片的衰老进程被延缓。研究证实顶 4叶叶色受氮素供需差的影响最大 ,当土壤供氮不能满足库需氮时 ,顶 4叶叶色浅于顶 3叶
关键词:
水稻 叶位 氮素诊断 叶片衰老 库调节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钟安良 熊文愈
1987至1988年在江西省枫树山林场浮东分场设置了代表5、10、20年生杉木林分和好、差立地条件的六块标准地,观测杉木叶绿素、精氨酸和氨态氮含量在不同林龄、立地条件及不同立木级间的差异及其季节变化动态。生长盛期各林龄之间叶绿素含量相差不大,初期和末期则有明显差异。生长盛期叶绿素含量远高于初期和末期,尤其是第二个生长高峰期。各生育期不同林龄针叶叶绿素含量大多表现为好地高于差地,第二个生长高峰期为地上5、10和20年生优势木针叶叶绿素含量分别达2.50,2.24和2.14mg/gf.w。初期和第一、第二生长盛期杉木针叶叶绿素含量与针叶氮素浓度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R值分别为0.86、0.7...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方波 郭冲冲 李加福 李东升
为了了解水稻叶片厚度对SPAD(土壤、作物分析仪器开发)值与叶绿素含量相关性的影响,通过研制厚度补偿式叶绿素仪和测定不同生育时期各20株水稻的叶片厚度、SPAD值和叶绿素含量,并分析水稻叶片经过厚度补偿前后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水稻叶片SPAD值在厚度补偿前后均与叶绿素含量呈显著相关,厚度补偿后的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的相关系数及显著性均得到提高,经过厚度补偿可以一定程度的消除叶片厚度差异带来的影响,且更能准确反映水稻不同生育时期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趋势。
关键词:
水稻 SPAD值 厚度补偿 叶绿素含量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光明 赵明辉 詹先进 蓝家样 陈温福
研究了4个不同叶色水稻品系孕穗期不同叶位叶片的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结果表明:SPAD值最高的深叶色品系净光合速率并不是最高,说明叶绿素总量高其净光合速率并不一定最高;荧光参数在深叶色品系与浅叶色品系间差异也不显著;各品系间倒1叶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Evap)均明显低于倒2叶;而胞间CO2浓度(Ci)基本维持不变,说明叶片Pn的变化主要不是气孔因素引起的。不同叶位叶绿素含量降低与Pn下降的表现一致,叶绿素荧光分析表明Fo、Fm、Fv/Fm和PI随叶位发生变化,而每个品系倒1叶的Fm均大于倒2叶,这表明孕穗期倒1叶PSⅡ电子传递的潜力强于倒2叶。不同叶色品系中,除沈农...
关键词:
水稻 叶位 叶绿素荧光 光合作用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佳佳 张明如 许焱 何云核
以亚热带森林退化植被"标志种"之一的芒萁Dicranopteris dichotoma为研究材料,采取盆栽控制实验,设置不同光强[透光率35.96%(L1)、 13.00%(L2)和4.75%(L3)]和氮素水平[施氮(N1)和不施氮(N0)],探究盆栽芒萁对光强和氮素的光响应,分析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结果表明:光强对光响应特征参数有显著影响(P0.05)。未施氮组,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_r)大小变化顺序为L_2>L_1>对照>L3,气孔导度(GS)为L1>对照>L3>L2,施氮组均为L1>L2>L3; 2种氮素水平下,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大小顺序均为对照>L_1>L_2>L_3。未施氮组,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随光强减弱而增加,叶绿素a/b随光强减弱而降低,且差异显著(P<0.05)。L1光强下光合色素质量分数施氮组显著高于未施氮组(P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宋慧 黄芸萍 臧全宇 张凌霄 张香琴
甜瓜两叶一心期是幼苗植株对低温弱光敏感时期。明确该时期甜瓜不同叶位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规律与相关性,可以为SPAD值无损预测甜瓜叶绿素含量、鉴定甜瓜耐低温弱光特性科学选择测量叶。以甜瓜自交系P148两叶一心期幼苗为试材,测量自下而上3片新叶(Y1、Y2和Y3) SPAD值和叶绿素含量,利用SPSS 13. 0软件OneWay-ANOVA程序和Correlation程序,分析甜瓜两叶一心期3片新叶叶绿素a、b和a+b含量的变化规律和与SPAD值的相关性;最后使用Regression程序,选择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相关系数最大的叶位,建立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回归方程,以此叶位作为甜瓜两叶一心时期利用SPAD值预测叶绿素含量的测量叶。结果表明,甜瓜两叶一心期叶片SPAD值和叶绿素含量随着叶位升高而增加,Y3的叶绿素含量极显著地高于Y1和Y2; 3个叶位叶绿素含量与SPAD的相关性随着叶位升高而降低,Y1的Chla+b含量与SPAD值的相关性最高,建立回归方程:y(Chla+b)=0. 032x(SPAD)-0. 141,决定系数(R~2)=0. 699; Y3的叶绿素含量与SPAD值无显著相关性。最终选择该时期第一片新叶作为利用SPAD值无损预测甜瓜叶绿素含量的测量叶,为批量筛选甜瓜耐低温弱光材料提供可操作方案。
关键词:
甜瓜 叶绿素 SPAD 测量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柳红娟 欧燕楠 刘子凡 黄洁
本文以华南8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生育时期木薯叶片SPAD值、鲜薯产量以及淀粉产量随土壤供氮水平的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①在块根形成期和块根膨大期,叶片SPAD值随土壤施氮量表现为线性加平台的模式,而在块根工艺成熟期仅表现为线性模式。②不管是在块根形成期、块根膨大期和块根工艺成熟期,木薯叶片SPAD值与块根鲜薯产量和淀粉产量之间均呈现二次函数关系,据此确定了在块根形成期、块根膨大期和块根工艺成熟期应用叶绿素仪SPAD-502进行木薯推荐施肥的SPAD临界值:鲜薯产量最大时分别为45.19、43.09、40.63,淀粉产量最大分别为44.31、42.49、40.51。③若在块根形成期、块...
关键词:
木薯 SPAD值 氮素营养诊断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桂娣 刘智峰 林立清 杨卫惠 林志华 黄怡 杨孝军 邱宗清 何海斌
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探讨水培液中N、P、K营养元素对三价砷[As(Ⅲ)]胁迫下"明恢63"苗期水稻叶绿素SPAD值的影响.结果表明,K调控对水稻叶绿素SPAD值的恢复率有极显著影响,N、P调控无显著性影响,N、P、K各因子之间的互作不显著,3种营养元素对水稻叶绿素SPAD值恢复率的影响为K>N>P,N、P、K最优组合为28.41、6.00和50.00mg·L-1.根据最优组合方案进行营养调控,在As(Ⅲ)胁迫下,获得"明恢63"苗期水稻叶绿素SPAD值的最优恢复率为(78.46±3.12)%.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段爱国 杨文忠 张建国 张俊佩 何彩云
以干热河谷区10种主要植被恢复树种为材料,探讨了苗木离体叶片室内自然失水条件下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响应特征,得到4点主要结论:①小桐子Jatropha curcas与印楝Azadira chtaindica的叶片保水力最高,大叶相思Acacia auriculiformis与3种桉树保水力其次,3种合欢的叶片保水力最差,木豆Cajanus cajan保水力居于3种桉树与3种合欢之间。②荧光参数Fo随失水率的变化规律大致可分为主动防御型和被动抵抗型等2种类型,主动防御型树种的叶片保水力较被动抵抗型大,说明保水力越强的树种,其启动热耗散机制保护光合机构免受干旱胁迫伤害的能力越强,且水分胁迫条件下发生可...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徐培洲 李云 袁澍 张红宇 彭海 林宏辉 汪旭东 吴先军
【目的】以叶绿素缺乏突变体水稻为材料,研究其光系统蛋白和叶绿素的合成特性,以揭示叶绿素的生物合成及其调控的机理。【方法】通过蛋白质电泳、Western杂交、Northern杂交以及叶绿素前体物质的测定等来鉴定叶绿素缺乏突变体W1的黄化原因。【结果】与野生型相比,叶绿素缺乏突变体W1的叶绿素含量明显减少,与之对应的是其类囊体膜蛋白的减少,特别是光系统II捕光色素蛋白(LHCII)三聚体含量的急剧减少。Western杂交进一步表明,W1的LHCII含量仅为野生型的1/3。编码LHCII脱辅基蛋白的cab基因在突变体W1和野生型中转录水平相仿。突变体W1叶绿素合成的前体物质从合成的起始δ-氨基乙酰丙...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卞赛男 常鹏杰 王宁杭 刘志高 张明如 吴家胜 申亚梅 王小德
为探究适于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生长的最佳氮素水平和氮素形态,采用盆栽法,以2年生喜树实生苗为材料,以分析纯硫酸铵[(NH4)2SO4]、硝酸钾(KNO3)为氮肥,设置对照(ck)、铵态氮(NH4+-N)[T1(2.5 g·株-1)、 T2(5.0 g·株-1)、 T3(7.5 g·株-1)、 T4(10.0 g·株-1)]和硝态氮(NO3--N)[W1(2.5 g·株-1)、 W2(5.0 g·株-1)、 W3(7.5 g·株-1),W4(10.0 g·株-1)]处理,研究不同水平铵态氮和硝态氮施肥对喜树生长生理特性、叶绿素荧光参数及光系统Ⅱ核心复合体叶绿体相关基因(psbA, psbB, psbC和RbcL)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整个生育期看,与ck相比,合理增施(T1~T3, W1~W3)铵态氮和硝态氮显著促进了喜树的生长发育、叶绿素合成、叶绿素荧光特性及叶绿体相关基因的表达(P<0.05)。本试验条件下,T3和W3施肥处理效果最佳(P<0.05),且W3优于T3(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