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99)
- 2023(3357)
- 2022(2771)
- 2021(2647)
- 2020(2216)
- 2019(4830)
- 2018(4967)
- 2017(8555)
- 2016(5096)
- 2015(5900)
- 2014(6186)
- 2013(5579)
- 2012(5255)
- 2011(4727)
- 2010(4809)
- 2009(4498)
- 2008(4392)
- 2007(4206)
- 2006(3632)
- 2005(3218)
- 学科
- 济(13617)
- 经济(13589)
- 管理(12978)
- 业(9994)
- 企(8491)
- 企业(8491)
- 学(5585)
- 制(5525)
- 中国(5342)
- 体(5207)
- 农(5007)
- 理论(4752)
- 财(4230)
- 方法(4190)
- 教育(3882)
- 银(3721)
- 银行(3700)
- 行(3600)
- 业经(3586)
- 融(3460)
- 金融(3452)
- 地方(3362)
- 和(3177)
- 体制(3046)
- 教学(2997)
- 数学(2893)
- 农业(2870)
- 数学方法(2813)
- 策(2623)
- 度(2485)
- 机构
- 学院(69420)
- 大学(67618)
- 研究(27740)
- 管理(21781)
- 济(20862)
- 经济(20160)
- 中国(19464)
- 科学(19368)
- 农(19341)
- 理学(17927)
- 理学院(17662)
- 管理学(17153)
- 管理学院(17029)
- 所(15919)
- 农业(15813)
- 京(15567)
- 研究所(14634)
- 业大(14087)
- 江(12655)
- 中心(12250)
- 技术(11612)
- 省(11398)
- 财(11216)
- 院(10035)
- 农业大学(9899)
- 范(9790)
- 州(9789)
- 师范(9597)
- 北京(9386)
- 业(9128)
- 基金
- 项目(47300)
- 科学(34909)
- 研究(33620)
- 基金(30760)
- 家(28877)
- 国家(28602)
- 科学基金(22353)
- 省(20991)
- 社会(18426)
- 划(17489)
- 社会科(17212)
- 社会科学(17206)
- 教育(16153)
- 基金项目(15859)
- 编号(14950)
- 自然(14668)
- 自然科(14325)
- 自然科学(14315)
- 自然科学基金(14038)
- 成果(13319)
- 资助(12436)
- 课题(11592)
- 重点(11246)
- 体(10459)
- 计划(10414)
- 发(10277)
- 科技(9934)
- 创(9799)
- 部(9393)
- 年(9330)
共检索到1113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少川 李宏 李康活
回顾中国超高产水稻育种概况,将中国的超级稻育种分为超高产水稻育种和超级稻育种两个阶段。构建水稻核心种质育种体系,从理论体系和育种材料体系两个方面进行论证。水稻核心种质育种体系是水稻育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产物,水稻核心种质是指具有某些优良性状的育种材料中,控制某些优良性状的特殊基因群体或基因系统,在品种改良过程中,它能够沿着育种目标置换和扩充基因群体,直至全面符合育种目标。建设水稻核心种质育种平台(产量性状育种研究部分),从水稻核心种质的遗传演变和理想遗传模型研究、影响产量基因的分子育种、栽培稻和野生稻高产基因的发掘、根系生物学育种研究4个方面展开遗传育种探索。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晓玲 李金泉 卢永根
以包括34项质量性状和15项数量性状数据的丁氏收集稻种资源中的2262份为供试材料,采用3种抽样方法、3种类型的性状数据、8种系统聚类方法和调整的欧氏距离构建巢式核心种质,以确定一种最佳的核心种质构建策略。结果表明,抽样比例在2.2%~9.9%之间的核心子集已足以保持原群体最大程度的遗传多样性。整合的质量数量性状构建的核心子集遗传多样性最大,优于仅由数量性状或质量性状构建的核心子集。采用优先取样结合多次聚类随机取样法,结合可变类平均法或类平均法构建的效果最好,由此得到150份核心种质,占原群体的6.6%。对核心种质的评价与验证表明,核心种质绝大部分性状的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欣 付亚萍 周君莉 郭秀平 刘文真 吴洁芳 吴传银 万建民
水稻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遗传转化的模式植物,其遗传转化一直受到广泛重视。自世界首例转基因水稻于1988年获得成功以来,水稻遗传转化技术体系迅猛发展,尤其是1994年首次通过农杆菌介导实现对粳稻的高频转化,经过近20年的发展,水稻遗传转化技术体系已经比较完善。目前,应用于水稻中的转基因技术主要包括基因枪介导法和农杆菌介导法,一些实验室也采用花粉管通道法、电击法、PEG转化法等。其中,农杆菌介导的转基因方法以其低成本、易操作、转化效率高、单位点插入比例高、后代表达稳定等特点已经成为水稻转化的主流方法,约占水稻转基因报道总数的80%以上。虽然国内外刊物时有转基因方法改进的报道,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水稻...
关键词:
水稻 规模化 转化体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毛艇 徐海 郭艳华 朱春杰 陈凯 王嘉宇 徐正进
以典型籼稻七山占和典型粳稻秋光构建的F8重组自交系(RIL)为研究对象,选取均匀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的94对及籼粳特异性28对共122对SSR引物对群体进行标记分析,对与籼粳分类相关的程氏指数各性状进行QTL分析,找出与程氏指数各性状连锁的34对标记,运用这34对标记及28对籼粳特异性标记进行群体籼粳血缘测定,探讨引物类型对分类的影响;并按在每条染色体上均匀选取大约3,5,8对引物共计34,65,90对引物进行群体籼粳血缘测定,探讨引物数量对分类的影响。结果表明:几种方法都将群体划分为以偏粳到粳类型居多的连续分布,籼及偏籼呈极少数。按血缘来源为50%的界限进行籼粳划分对比发现28对籼粳特异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盛文涛 柴学文 饶友生
本研究综合了国内外抗虫研究相关文献,主要介绍了野生稻在抗褐飞虱、白背飞虱与灰飞虱抗虫基因的遗传定位与克隆,以及在常规育种、单个抗虫基因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多个抗性基因聚合育种上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野生稻优异抗虫基因在水稻遗传育种上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建议。
关键词:
野生稻 抗虫基因 遗传育种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勰 伍汉斌 程勇 张春艳 王欣 蒋宏春 张森强 段爱国
【目的】评价湖南省杉木不同世代育种群体遗传多样性及其变化动态,构建核心种质,旨在为湖南省杉木下一轮遗传改良及种质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材料支撑。【方法】利用21对能获得多态性SSR引物对3个不同世代杉木育种群体中的137份样本进行PCR扩增,采用Gene Marker软件进行基因分型,利用GenAlex软件估算群体遗传参数、检测Hardy-Weinberg平衡并进行分子方差分析,利用GENEPOP软件估算无效等位基因频率,利用FSTAT软件评估成对育种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利用STRUCTURE软件分析群体遗传结构,利用Darwin软件构建邻接系统发育树,利用Core-hunter软件构建核心种质,采用t检验和主坐标分析法验证核心种质的有效性和代表性。【结果】湖南省杉木整个育种群体(HO=0.541,HE=0.630)遗传多样性丰富,3个不同世代的育种群体均表现为杂合体缺失,显著或极显著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整个育种群体中的种质可聚为2大类群,种质间普遍存在亲缘关系;不同世代育种群体间遗传分化较小(FST为0.010~0.014);以40%的抽样比例构建核心种质,同源性为14.55%,等位基因覆盖度为100%,群体遗传参数与整个育种群体差异不显著,核心种质在所有种质的主坐标中均匀分布。【结论】湖南省杉木多世代遗传改良策略科学合理,各世代育种群体遗传多样性较高,育种群体遗传多样性并没有因遗传改良进程而下降。构建的55份核心种质保留了整个育种群体全部等位基因,有效地限制了同源性,符合生物核心种质的构建要求,可为湖南省杉木种质创新、资源高效利用及高世代种子园建设提供优异的种质材料。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邓晓建 李仁端 周开达 李平 黄国寿
本文系统介绍了我所1990年以来开展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生态育种的基本思路,育种程序,技术关键与要点,以及取得的成效。技术关键是在强大的长日低温(约23℃)选择压力下选完全不育株,再在再生和/或短日条件下选可育株。育种成效主要是首次发现可达生产应用程度的核不育系再生复育特性,成功培育出蜀光612S和570S等有实用价值的核不育系。本文还提出了利用再生复育特性来培育育性表达完全或几乎不受浊、光环境因子影响的新型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构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夏芊蔚 陈浩 姚宇阗 笪达 陈健 石志琦
【目的】针对水稻生产中的减肥、减药措施,前期自主开发了水稻优标体系。本研究通过分析应用优标体系的稻米产量和污染物含量以及土壤质量,评估优标体系在实际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该优标体系的合理设计和及时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在江苏省、上海市水稻种植区连续实施1—5年的定点优标体系试验区,以常规施肥用药水稻栽培体系(简称常规体系)为对照。采集水稻籽粒和稻田土壤样品,测定稻米产量、委托SGS检测稻米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采用内梅罗指数法评价土壤肥力;分别采用TTC还原法、靛酚蓝比色法、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土壤脱氢酶、脲酶、蔗糖酶活性;利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分析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结果】采用优标体系较常规体系在氮肥施用量减少46.8%,代以添加有机肥、EM菌剂、叶面肥、锌肥;以生物制剂为核心,协同使用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保证了稻米的高安全标准。在保证水稻产量、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实施优标体系显著提高了土壤全氮与有机质含量;且连续实施1—4年的优标体系土壤肥力综合评分均高于常规体系,但连续实施5年后的优标体系土壤肥力综合评分值低于常规体系。连续实施2年优标体系脲酶、脱氢酶、蔗糖酶的活性均高于常规体系。实施优标体系的稻田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与丰度提高,优标体系实施1年和连续实施5年的土壤细菌丰富度上升比例重复变化的菌为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优势菌属为Terrimonas(尚无确切名称)和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优标体系实施1年,土壤中拟杆菌门、绿弯菌门丰度变化分别与pH肥力指数、全磷肥力指数变化呈正相关;优标体系连续实施5年,土壤中拟杆菌门、绿弯菌门丰度变化均与pH肥力指数变化呈正相关。另外,拟杆菌门、绿弯菌门丰度变化与土壤脱氢酶活性变化呈正相关。【结论】实施优标体系在保证水稻产量、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可有效改善土壤质量,提升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进而有助于恢复土壤肥力。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正理 程汝宏
谷子目标性状基因库育种法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所为加强育种工作主动性和目的性提出的一种新型常规育种方法,它成功地将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结合在一起,在对亲本材料进行分类的基础上,以不育材料作工具,构建多个混合群体-目标性状基因库,利用各基因库内基因的累加效应开展超亲育种,进行种质创新;利用基因库间基因的重组、互作效应及基因突变进行组合育种、改良育种,将各基因库创新的优良性状组合到一起,选育综合性状优良的新品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用该法已创新出系列早熟、超早熟新材料,并利用这些材料培育出了多个综合性状优良的新品种,在国家谷子品种区域试验和品种比较试验中表现突出。培育出4份超早熟谷子新品种,...
关键词:
谷子 目标性状基因库 育种体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戢林 张锡洲 李廷轩
【目的】旨在建立土壤养分分级指标和不同分级范围推荐施肥量,为川中丘陵区合理施用化肥、减少资源浪费和提高经济效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养分丰缺指标法,对川中丘陵区2006年水稻"3414"试验数据进行整理与统计分析,以相对产量75%、80%、85%、90%和95%划分土壤养分分级指标,并分别以三元二次、一元二次和线性加平台模型对各试验点施肥量与产量关系进行模拟,选择最优模型计算最佳施肥量。【结果】确定了水稻测土配方施肥量:当川中丘陵区碱解氮(AN)、有效磷(AP)、速效钾(AK)含量处于低等级(AN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况浩池 袁祚廉 李耘 刘国民 杨乾华
通过4×6不完全双列杂交和多恢系列恢复系的稻瘟病接种鉴定以及多系组合的比较试验并引用省区试结果,分析了通过“多系育种”育成的恢复系的配合力和抗稻瘟病力以及所配组合的丰产性、抗性和稻米品质。结果表明,“多系育种”育成的恢复系在配合力及抗稻瘟病上超过了公共轮回亲本明恢63,所配多系杂交稻组合大部份在产量、抗稻瘟病以及稻米品质上超过了汕优63。多系组合在生产上大面积种植应用应注意不同的多系组合应因种栽培。
关键词:
杂交水稻,多系育种,恢复系组合,改良效果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虹颖 苏彦华
为了能准确、快捷地追踪目标基因在水稻中的表达,并提供在不同植物中基因表达的研究基础,优化了水稻RNA原位杂交体系。以卡诺固定液处理材料,原位杂交结果显示:细胞边界清楚,标本背景清晰,检测信号强。设置了0、15、25、35和45 min 5个消化时间梯度,消化时间是25 min的试验结果显示:杂交信号分布于整个受检表面,信号可检测性强,并在不同组织结构中信号强弱不同。以根尖为材料,杂交液A的检测信号符合分布规律,杂交液B验证反义探针检测信号较弱,杂交液C验证反义探针检测信号进一步减弱,并伴随着验证正义探针信号增强。以叶片为试验材料,杂交液A和B的原位杂交结果差异不大,而杂交液C验证反义探针信号减...
关键词:
原位杂交 水稻 固定液 消化时间 杂交液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彭昊 翟英 张芊 张治国 宛淑艳 郭玉朋 吴金霞 孙学辉 孙颖 孙大业 路铁刚
【目的】在水稻中建立高效RNA干涉(RNAi)技术体系。【方法】构建适合水稻转化的RNAi诱导载体pCADS1341;为检测其有效性,使用它构建针对GUS基因的RNAi载体,并利用基因枪转化法导入GUS基因稳定表达的转基因水稻愈伤组织;为探讨影响水稻中转基因诱导的RNAi效率的因素,针对水稻基因AK121286进行系统的RNAi分析:通过Southern和Northern杂交从T0代RNAi植株中筛选出T-DNA为单拷贝插入,且基因的表达被高效抑制的株系,对来源于该株系的T1代植株进行半定量RT-PCR检测。【结果】GUS染色分析结果表明RNAi诱导元件的瞬时表达可显著抑制GUS基因的表达;R...
关键词:
RNA干涉 T-DNA 水稻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坚 兰涛 段远霖 刁志娟 童治军 连肖华 吴为人
大麦糖信号转录因子SUSIBA2是WRKY超基因家族的一员,通过识别某些淀粉合成酶基因启动子区的糖应答元件调控胚乳中淀粉的积累.本研究根据SUSIBA2序列,从水稻基因组中搜索到1个与SUSIBA2相似的基因,称为SUSIRI.利用PCR方法,从水稻基因组DNA中克隆出该基因第3外显子455 bp的片段,它包含1个WRKY保守结构域.以此作为干扰序列,构建了干扰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其转化水稻,获得了16株T0代阳性植株.
关键词:
水稻 WRKY基因 转录因子 RNA干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