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62)
2023(11678)
2022(10368)
2021(9993)
2020(8293)
2019(19233)
2018(19278)
2017(37623)
2016(20774)
2015(23469)
2014(23368)
2013(22903)
2012(21172)
2011(18999)
2010(19173)
2009(17418)
2008(17029)
2007(15042)
2006(13311)
2005(11656)
作者
(59077)
(48818)
(48552)
(46374)
(31552)
(23419)
(22071)
(19203)
(18619)
(17912)
(16735)
(16441)
(15639)
(15539)
(15265)
(15049)
(14712)
(14620)
(14009)
(14001)
(12133)
(12083)
(11910)
(11163)
(10999)
(10973)
(10917)
(10821)
(9929)
(9666)
学科
(77589)
经济(77505)
管理(61031)
(58581)
(49931)
企业(49931)
方法(35182)
数学(29720)
数学方法(29315)
(22140)
中国(20783)
(20488)
业经(18139)
地方(16893)
(16731)
(14689)
理论(14529)
农业(14483)
(14481)
贸易(14475)
(14443)
(14066)
(13768)
技术(13165)
(13001)
财务(12935)
财务管理(12909)
(12530)
环境(12509)
企业财务(12188)
机构
学院(288929)
大学(287523)
管理(117635)
(111388)
经济(108759)
理学(101798)
理学院(100684)
管理学(99061)
管理学院(98518)
研究(96240)
中国(70033)
(61330)
科学(59940)
(51791)
(48344)
(46376)
研究所(44097)
业大(43320)
中心(43219)
(42752)
财经(41138)
(38666)
北京(38605)
师范(38370)
(37306)
农业(36509)
(34912)
(34896)
技术(31674)
经济学(31210)
基金
项目(197312)
科学(154341)
研究(147161)
基金(140796)
(121774)
国家(120704)
科学基金(103459)
社会(89588)
社会科(84754)
社会科学(84730)
(78252)
基金项目(74900)
教育(68006)
自然(67713)
自然科(66073)
自然科学(66061)
(65601)
自然科学基金(64861)
编号(62275)
资助(58146)
成果(51454)
重点(43755)
(43189)
课题(42940)
(42124)
(41034)
项目编号(38529)
创新(38047)
科研(37158)
教育部(36858)
期刊
(123460)
经济(123460)
研究(85263)
中国(53396)
学报(44109)
管理(43444)
(42860)
科学(40717)
(37949)
教育(36003)
大学(32996)
学学(30912)
农业(30552)
技术(25517)
(24961)
金融(24961)
业经(21100)
经济研究(18864)
财经(18828)
图书(16861)
(15907)
问题(15769)
(15517)
理论(14887)
科技(14099)
现代(13907)
实践(13870)
(13870)
技术经济(13733)
(12664)
共检索到4207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晓玲  李金泉  卢永根  
以包括34项质量性状和15项数量性状数据的丁氏收集稻种资源中的2262份为供试材料,采用3种抽样方法、3种类型的性状数据、8种系统聚类方法和调整的欧氏距离构建巢式核心种质,以确定一种最佳的核心种质构建策略。结果表明,抽样比例在2.2%~9.9%之间的核心子集已足以保持原群体最大程度的遗传多样性。整合的质量数量性状构建的核心子集遗传多样性最大,优于仅由数量性状或质量性状构建的核心子集。采用优先取样结合多次聚类随机取样法,结合可变类平均法或类平均法构建的效果最好,由此得到150份核心种质,占原群体的6.6%。对核心种质的评价与验证表明,核心种质绝大部分性状的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均...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少川  李宏  李康活  
回顾中国超高产水稻育种概况,将中国的超级稻育种分为超高产水稻育种和超级稻育种两个阶段。构建水稻核心种质育种体系,从理论体系和育种材料体系两个方面进行论证。水稻核心种质育种体系是水稻育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产物,水稻核心种质是指具有某些优良性状的育种材料中,控制某些优良性状的特殊基因群体或基因系统,在品种改良过程中,它能够沿着育种目标置换和扩充基因群体,直至全面符合育种目标。建设水稻核心种质育种平台(产量性状育种研究部分),从水稻核心种质的遗传演变和理想遗传模型研究、影响产量基因的分子育种、栽培稻和野生稻高产基因的发掘、根系生物学育种研究4个方面展开遗传育种探索。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余萍  李自超  张洪亮  曹永生  李道远  王象坤  
以国家品种资源库编目入库的中国普通野生稻种质 5 5 71份为材料、19个分类和形态性状的数据比较研究了中国普通野生稻的核心种质总体取样比例和取样策略 ,以获得最佳初级核心种质。设 3个总体取样比例 5 %、15 %和 2 5 % ,取样方案分 3个层次即分组原则、组内取样比例和组内取样方法。分组原则为省、纬度、生长习性和单一性状及不分组的大随机 ;组内取样比例为对数法、平方根法、遗传多样性指数和简单比例法 ;组内取样采用随机和聚类 2种方法。结果表明 ,当总体取样比例从 5 %增加到 15 %时 ,所取得核心种质的表型保留比例有比较大的增幅 ,而比例由 15 %增加到 2 5 %时 ,表型保...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邹广权  王晓丽  李艳  曹现富  李华  付朴艳  唐君培  李妹  曹子林  
【目的】本研究以旱冬瓜种质资源库中定植的150棵旱冬瓜优树子代样株的11个表型性状测定值为原始数据来源,探讨旱冬瓜优质核心种质构建的适宜策略,并获得包含一定数量样株的旱冬瓜核心种质库,为旱冬瓜优质种质资源的保存、评价和利用提供科技支撑。【方法】利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采用3种遗传距离、6种系统聚类方法、4种抽样方法和6个抽样比例构建旱冬瓜种质子集,利用方差差异百分率、表型保留比例、极差符合率、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变异系数变化率和均值差异百分率来评价不同的种质子集,通过主成分分析对所构建的旱冬瓜优质核心种质进行确认。【结果】在3种不同遗传距离构建的种质子集中,切比雪夫距离要优于欧式距离和明科夫斯基距离;在6种系统聚类方法构建的种质子集中,重心法优于其他5种方法;在4种抽样方法构建的种质子集中,改进的最小距离逐步取样法优于多次聚类优先取样法、多次聚类偏离度取样法、多次聚类随机取样法;在6种抽样比例构建的核心种质中,25%抽样比例下构建的核心种质更能充分代表原种质集。【结论】综合考虑核心种质的有效性、实用性、费用和工作量等因素,认为基于切比雪夫距离,利用重心法进行系统聚类,采用改进的最小距离逐步取样法,在25%抽样比例下构建的核心种质能充分代表原种质集,是构建旱冬瓜优质核心种质的最佳策略。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苏火生  刘新龙  毛钧  应雄美  陆鑫  马丽  范源洪  蔡青  
以国家甘蔗种质资源圃中596份割手密为研究对象,根据21个质量性状和6个数量性状,从分组原则、组内取样比例、组内取样方法3个层次探讨构建割手密初级核心种质的最佳取样策略,共形成50种取样策略;同时设10个总体取样量梯度,确定最佳的总体取样量。分组原则以采集地、海拔、茎径、纬度、生态区域、总体聚类进行分组及不分组的大随机;组内取样比例按组内个体数量的简单比例、平方根比例、对数比例和多样性比例确定;组内取样方法采用聚类和随机2种方法;10个总体取样量梯度为5%、10%、15%、20%、25%、30%、35%、40%、45%和50%,应用变异系数、遗传多样性指数、表型保留比例、表型频率方差、表型方差...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欢  王东  段帆  李珊  甘小洪  
[目的]为了更好地构建水青树核心种质资源库,本文以161个水青树种质为试材,利用叶表型性状的遗传变异数据,对其构建方法进行了探索。[方法]首先,采用欧氏距离和瓦尔德法对所有个体进行逐步聚类;然后,设定10个取样比例(10%、15%、20%、25%、30%、35%、40%、45%、50%、55%),分别用随机取样策略、偏离度取样策略和位点优先取样策略筛选出与之对应的核心种质资源库。将这3种不同取样策略构建的核心种质资源库进行比较,从而筛选出最适种质资源。[结果](1)三种取样策略中,位点优先取样法明显提高了其种质资源库的方差差异百分率(VD)、变异系数变化率(VR)和极差符合率(CR),且45%是最适合构建水青树核心种质资源库的比例;(2)对种质资源核心库不同数量性状进行t检验,其累计贡献率达到82%以上。[结论]在欧氏距离结合瓦尔德法聚类条件下,位点优先取样策略是构建水青树种质资源核心库的最佳方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欣  
通过分析生物技术领域组建专利联盟存在的特殊性,以及对生物技术领域的金色水稻专利联盟进行的案例研究,提出了在生物技术领域组建专利联盟应采取的策略。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立凯  郭涛  刘永柱  王慧  陈志强  
传统水稻育种技术最主要瓶颈是选择效率低和周期长。为了提高水稻优异材料选育和杂交稻组配效率,创新水稻分子育种策略,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多基因聚合和早世代杂交组配,展开水稻恢复系分子改良和杂交新组合的调查评价。供体亲本H318与恢复系亲本华占进行杂交,通过选择和设计关键有利基因的分子标记,利用毛细管电泳基因分型技术,将Wxb、fgr、Xa23、Pi2、Pi46以及Pita 6个稻米品质、香味、抗白叶枯病和抗稻瘟病相关功能基因进行聚合利用。通过多世代的田间生物学性状调查,米质、抗性等表型鉴定,获得14份以恢复系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雷东阳  林勇  陈立云  
简要回顾了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研究经历的探索阶段、生产初试阶段和大面积生产应用的历程,分析了当前育种和应用中存在着种质创新不够、实用型两用核不育系缺乏、种子生产决策不科学等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常规育种与分子育种紧密结合创新不育系种质资源、加快优质多抗不育系育种步伐、科学决策种子生产基地与时段以确保两系杂交稻健康持续发展的策略。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杨帆  张红  薛尧予  
大数据已经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领域普遍应用,其理念也在不断冲击着图书馆行业。文章分析了图书馆信息化服务现状以及数据情况,总结了图书馆大数据的意义和特点,提出了基于核心业务系统的图书馆大数据构建策略,从读者和资源核心系统入手提出了该策略下的大数据平台实践方法、图书馆数据中心如何进行数据融合、图书馆大数据平台体系架构,并探讨了图书馆大数据今后关注的重点。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盛文涛  柴学文  饶友生  
本研究综合了国内外抗虫研究相关文献,主要介绍了野生稻在抗褐飞虱、白背飞虱与灰飞虱抗虫基因的遗传定位与克隆,以及在常规育种、单个抗虫基因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多个抗性基因聚合育种上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野生稻优异抗虫基因在水稻遗传育种上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窦炜  丁士军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平培元  
本文分析了当前世界水稻需求增加、产量增幅变小、库存减少、价格走高的供求形势;提出了加速普及新品种,积极推广杂交稻;加强田间管理,改进种植技术;推行先进收后技术,减少水稻后期损失;提高水稻育种水平,突破产量制约因素;加快品种资源研究,掌握水稻遗传信息;培养新一代水稻人才,建设高水平研究团队;加强自然环境治理,保护农业基础资源;增加农业投入,改善水稻研究和发展条件等增产策略。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严明建  雷树凡  胡景涛  黄文章  吕直文  黄成志  
选取100份不同质源的水稻材料,通过施氮与不施氮对比试验,以有效穗、穗长、穗粒数、千粒重、株高及始穗期为指标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参试材料可分为4类,其中第Ⅳ类10份材料灰色关联度(Gij)超过了8,为氮高效材料。仅以有效穗、实粒数及千粒重3个水稻产量构成因子进行分析,85、78、81、77、64和97号6份材料最优,可以作为氮高效特性转育的亲本材料使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