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01)
2023(9755)
2022(8879)
2021(8540)
2020(7247)
2019(16598)
2018(16679)
2017(31832)
2016(17921)
2015(20360)
2014(20350)
2013(20035)
2012(18614)
2011(16639)
2010(16531)
2009(15161)
2008(14774)
2007(12856)
2006(11084)
2005(9555)
作者
(54146)
(44767)
(44565)
(42326)
(28903)
(21754)
(20162)
(17787)
(17209)
(16268)
(15560)
(15044)
(14257)
(14222)
(13900)
(13891)
(13773)
(13374)
(12970)
(12766)
(11397)
(11065)
(10986)
(10210)
(10174)
(9989)
(9986)
(9793)
(9219)
(9079)
学科
(66011)
经济(65932)
管理(49661)
(46159)
(39365)
企业(39365)
方法(32449)
数学(27704)
数学方法(27299)
(18053)
(17270)
中国(16369)
(15921)
业经(14548)
地方(13497)
理论(12574)
(12166)
贸易(12160)
(11796)
(11529)
农业(11374)
(11208)
技术(10689)
(10506)
环境(10504)
财务(10442)
财务管理(10421)
教育(10189)
企业财务(9855)
(9564)
机构
大学(254010)
学院(251054)
管理(98812)
(89094)
经济(86848)
理学(86216)
理学院(85149)
研究(84842)
管理学(83412)
管理学院(82999)
中国(60197)
科学(58332)
(54998)
(47964)
(44736)
业大(43472)
研究所(41314)
(39956)
农业(38425)
中心(37976)
(36313)
北京(34248)
(33685)
师范(33255)
财经(32518)
(30385)
(29807)
(29515)
技术(29206)
师范大学(26849)
基金
项目(177942)
科学(137267)
基金(127250)
研究(125151)
(112817)
国家(111882)
科学基金(94536)
社会(74635)
(71006)
社会科(70466)
社会科学(70445)
基金项目(68438)
自然(64906)
自然科(63370)
自然科学(63350)
自然科学基金(62187)
(60044)
教育(57397)
资助(52891)
编号(51388)
成果(41791)
重点(39837)
(37973)
(37221)
(36796)
课题(35389)
科研(34637)
计划(34625)
创新(34302)
大学(32681)
期刊
(96804)
经济(96804)
研究(69876)
学报(49300)
中国(46211)
(44153)
科学(42132)
大学(35746)
管理(35581)
学学(33716)
农业(31648)
教育(29334)
(29213)
技术(21350)
(17387)
金融(17387)
(15817)
业经(15716)
图书(15607)
财经(15110)
经济研究(14345)
业大(14175)
(13523)
科技(13399)
理论(13172)
(12687)
问题(12420)
实践(12380)
(12380)
技术经济(11806)
共检索到3576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裴俊国  邹丽芳  邹华松  陈功友  
【目的】基因组学揭示,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icola,Xoc)中存在与丁香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 tomato,Pst)中通过Ⅲ型分泌系统分泌的HopQ1-1同源的XopQ1Xoc,但其是否为T3S效应分子以及在病菌致病性中的功能并不清楚。【方法】通过基因敲除技术,获得了水稻条斑病菌xopQ1Xoc的突变体。【结果】致病性测定结果发现,xopQ1Xoc突变后,病菌在水稻上的毒性增强,细菌生长能力增强。非常有意义的是,xopQ1Xoc突变体菌液浓度为3×108CFU/mL时仍能在烟草上激发过敏反应,但在浓度...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姬广海  许志刚  张世光  
利用 6 0个随机引物对来自我国不同稻区的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株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 ,其中2 0个引物均出现清晰和重复性的DNA扩增片段 ,扩增片段大小在 0 .5kb至 3.5kb ;应用Statistics软件UPGMA程序进行树状聚类分析 ,聚类结果表明 ,我国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具有明显的遗传分化 ,在遗传距离为 0 .30时 ,供试菌株可划分为 7个遗传相似组 (谱系 )。其中第 1、第 2和第 5组为优势组群 ,分别由 7、8、6个菌株组成。根据菌株在 12个已知基因品种上的抗感反应 ,将供试菌株分为 13个致病型 ,在遗传距离为 0 .5 0水平上聚类归属于 6个簇。菌株的致...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梅勤  李玉蓉  邹丽芳  陈功友  
提取经条斑病菌(Xanthom onas oryzae pv. oryzicola)侵染诱导后的水稻mRNA,利用SMARTTM技术于载体pGADT7-SfiAB上构建了水稻cDNA文库。检测发现,文库中含有水稻病程相关蛋白基因O sPR-1 a、O sPR-1 b和PAL。随机提取cDNA文库克隆的质粒,酶切分析发现,该cDNA文库的插入片段分布在500~2 000 bp之间,平均大小约为1 kb,重组率达95%。上述结果表明,水稻受条斑病菌侵染的cDNA文库质量较好,这为研究条斑病菌致病性因子与水稻互作机制奠定了工作基础。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龙菊英  张桂英  王金生  
wxocA、wxocB、wxocD、wxocE和wzt是水稻条斑病菌(Xanthom onas oryzaepv.oryzicola,Xooc)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合成基因,avrXa3是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 onas oryzaepv.oryzae,Xoo)的一个无毒基因。利用pBCSK(-)和pKNG101两个质粒的复制起点不被水稻黄单胞菌识别的特点,把wxocA、wxocD、wxocE和wzt的中心区域克隆在pBCSK(-)上,获得突变转化单元pBCSK∷ΔwxocA、pBCSK∷ΔwxocD、pBCSK∷ΔwxocE和pBCSK∷Δwzt...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成国英  涂立超  杨国桂  周华众  
通过对细菌过滤器过滤、氯仿处理以及用稻细条病病叶组织浸提液直接分离噬菌体等方法的比较 ,结果表明 :三者中相比之下 ,细菌过滤器过滤法是最为简便可靠的噬菌体分离方法。通过对湖北省 10个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与 2 0个噬菌体互作反应的研究表明 :不同来源的细条病菌与不同来源的噬菌体之间 ,存在着亲和性的分化。根据它们相互的亲和关系 ,可把 10个细条病菌菌株划分为 6个组 ,把 2 0个噬菌体划分为 7个溶菌型 ;其中RP、RS、RT、RX、RY等 5个细条病菌菌株可与所有参试的 2 0个噬菌体发生亲和反应 ,据此在用噬菌体技术进行湖北省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测报工作中 ,这些广亲和性的菌株可作为指...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绍雪  马改转  魏兰芳  姬广海  
以水稻品种IRBB4、IRBB5、IRBB14、IRBB18、IRBB21和IR24为鉴别品种,在孕穗期,采用针刺接种的方法,将水稻条斑病菌接种在水稻剑叶上,根据病菌与品种互作反应和亲和性的类型差异,将供试的75株条斑病菌菌株区分为13个小种群.大多数水稻条斑病菌株在鉴别品种上的互作反应表现为弱互作模式.云南、贵州、四川3省菌株小种组成的比较表明:以小种C9为目前3省的共同优势种群;云南省小种组成多样,所有的小种均有分布,贵州小种类型有6、9、11、13,四川小种类型有3、4、6、7、9、11、12、13,小种的分布受地理区域的影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友勋  成国英  涂立超  孙新城  胡明亮  李耀洪  
以金刚 30、窄叶青、XM 5、XM 6、M4 1等 5个品种为鉴别品种 ,将来自 4省的 75个细条病菌菌株的毒力划分为 0、Ⅰ、Ⅱ、Ⅲ、Ⅳ、Ⅴ、Ⅵ等 7个致病型 ,0、Ⅰ、Ⅱ、Ⅲ、Ⅳ型毒力差异主要呈由弱到强的数量变化 ,占测试株的 89.3% ,其中较强毒力的Ⅲ、Ⅳ型菌占参试菌的 5 4 .7% ;Ⅴ和Ⅵ型间呈交叉反应式的强互作关系 ,占参试菌的 10 .7%。 4省菌株毒力的比较表明 ,福建省以Ⅲ、Ⅳ型菌为主 ;江西省以Ⅲ、Ⅵ型菌为主 ;湖北省以Ⅱ、Ⅲ型菌为主 ;湖南省没表现突出的优势群 ,但较强毒力的Ⅱ、Ⅲ、Ⅳ型菌所占比例为 5 5 .6 %。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友勋  成国英  涂立超  孙新城  胡明亮  李耀洪  
以针刺接种法研究了 2 0个水稻品种与 4 0株稻细条病菌的互作关系 ,并通过对品种抗感性和生育性的比较 ,选出金刚 30、窄叶青、XM5、XM 6、M 4 1作为鉴别品种 ,将 4 0株稻细条病菌划分成 0、Ⅰ、Ⅱ、Ⅲ、Ⅳ、Ⅴ、Ⅵ等 7个型 ,各型的反应模式依次为 :RRRRR、SRRRR、SSRRR、SSSRR、SSSSR、SSRSR、SRSRRR ;在湖北种植条件下 ,此套鉴别品种可以鉴别出病菌毒力呈强弱性反应的数量变化和呈互作交叉性反应的质量变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关明俐  窦世娟  李雪姣  贾霖  史佳楠  曾祥然  贾盟  郭美岑  刘丽娟  李莉云  刘国振  
【目的】了解病程相关(pathogenesis-related,PR)蛋白质在植物防卫体系中的表达模式进而探讨水稻抗病的分子机理。【方法】选取10个前期工作中鉴定的差异转录PR基因,利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WB)技术检测它们在水稻正常生长和与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 Xoo)互作过程中的表达丰度变化。【结果】发现随着水稻的生长,Os12g43380、Os12g36830、Os12g36860、Os12g36840、Os02g41670、Os05g35290和Os12g33610的表达逐步增加,一般在开花期达到最高,成熟期有所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玉静  马文秀  蔡璐璐  刘良  邹丽芳  陈功友  
【目的】水稻条斑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icola)中单链Dna结合蛋白(single-stranDeD Dna-binDing protein,ssbX)通过病原菌iii型分泌系统(type-iii secretion system,t3ss)分泌,在非寄主植物烟草上产生过敏反应(hypersensitive response,hr),研究旨在明确ssbX激发烟草产生hr的机理。【方法】将水稻条斑病菌rs105菌株注射水稻和烟草叶片,应用creatortm smarttm cDna文库构建试剂盒构建水稻和烟草cDna文库,借助pgaDt-sfi ab载体上特...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玉静  马文秀  蔡璐璐  刘良  邹丽芳  陈功友  
【目的】水稻条斑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icola)中单链DNA结合蛋白(single-stranded DNA-binding protein,SsbX)通过病原菌III型分泌系统(type-III secretion system,T3SS)分泌,在非寄主植物烟草上产生过敏反应(hypersensitive response,HR),研究旨在明确SsbX激发烟草产生HR的机理。【方法】将水稻条斑病菌RS105菌株注射水稻和烟草叶片,应用CreatorTM SMARTTM cDNA文库构建试剂盒构建水稻和烟草cDNA文库,借助pGADT-Sfi AB载体上特...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贤   汤宝   赵延存   刘凤权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以下简称水稻细条病)是我国重要的植物检疫性病害之一,对我国南方及东南亚国家的水稻生产形成严重威胁。近年来,水稻细条病在华东、华中等稻区的发生流行呈上升趋势,有些稻区的水稻细条病危害程度甚至已超过水稻白叶枯病。种植抗病品种被认为是防控水稻细条病最为经济、环保且高效的策略之一。然而,有关水稻细条病抗病品种的应用尚未见报道。目前,化学防治仍是生产上水稻细条病主要的应急防控措施之一。水稻细条病的绿色防控水平取决于水稻细条病菌致病性、及时精准用药和水稻抗病性的遗传基础研究水平。本文简要概述了水稻细条病的历史、发生和流行现状,归纳了致病基因和抗病基因的类型及二者互作机制,总结了主要防治措施,旨在为水稻细条病的绿色防控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争  熊鹂  纪志远  邹丽芳  邹华松  陈功友  
培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水稻白叶枯病和条斑病的有效措施。最近几年有关TALE效应蛋白调控水稻抗(感)病性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将改变水稻抗性品种培育策略。为此,本文对稻黄单胞菌-水稻互作系统中已知TALE效应蛋白与水稻中的已知或未知抗(感)病基因(R或S)的对应关系进行了归纳,并就tale基因进化及对应水稻R或S基因发掘进行了分析。另外,文中还对以TALE为基础发展而来的TALEN技术遗传修饰水稻感病基因的前景进行了展望。利用TALEN技术可将高产优质但感病的水稻品种(材料)转变为高产优质兼广谱抗病的水稻品种(材料)。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雪凤  魏楚丹  张庆  刘琼光  
【目的】由Dickeya zeae引起的水稻基腐病是水稻上重要细菌病害之一,迄今对该病原细菌的致病性调控研究尚不完善。论文旨在分析水稻基腐病菌(Dickeya zeae)双组分调控系统HrpX/HrpY的序列特征,研究该系统在水稻基腐细菌中的功能作用以及与下游基因的调控关系。【方法】对HrpX/HrpY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带有反向筛选标记基因scaB的自杀重组质粒pKNG-ΔhrpX和pKNG-ΔhrpY,通过三亲转化方法分别将重组质粒导入野生型菌株EC1中,通过2次等位基因同源重组筛选获得基因缺失突变体ΔhrpX和ΔhrpY;比较突变体与野生菌的生长速率、胞外酶活性、毒素活性、运动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周华飞  罗楚平  王晓宇  张荣胜  陈志谊  
【目的】采用转座子标签技术构建枯草芽胞杆菌Bs916突变体库,从突变体库中筛选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抑菌效果发生显著变化的菌株并克隆插入位点的基因,获得生防菌Bs916中与抑制细菌活性可能相关的基因。【方法】携带转座子TnYLB-1的穿梭载体pMarA通过化学转化方法转化至枯草芽胞杆菌Bs916菌株,构建随机插入突变体库。通过平板抑菌试验从突变体库中筛选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抑菌效果得到显著提高和下降的突变体;并采用PCR和Southern Blot验证转座子是否成功插入到Bs916染色体基因组上,利用反向PCR技术克隆转座子插入位点基因、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成功构建了枯草芽胞杆菌B...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