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82)
- 2023(15519)
- 2022(13247)
- 2021(12317)
- 2020(10278)
- 2019(23216)
- 2018(23188)
- 2017(43365)
- 2016(24238)
- 2015(27333)
- 2014(27093)
- 2013(26648)
- 2012(24847)
- 2011(22359)
- 2010(22589)
- 2009(20485)
- 2008(19995)
- 2007(17689)
- 2006(15662)
- 2005(13835)
- 学科
- 济(94584)
- 经济(94488)
- 管理(68129)
- 业(65831)
- 企(54177)
- 企业(54177)
- 方法(37021)
- 数学(30941)
- 数学方法(30547)
- 中国(29474)
- 农(26704)
- 地方(25462)
- 业经(23021)
- 学(22601)
- 财(21619)
- 技术(20283)
- 农业(17981)
- 制(17484)
- 银(16879)
- 银行(16812)
- 理论(16760)
- 贸(16350)
- 贸易(16333)
- 行(16162)
- 融(15916)
- 金融(15915)
- 环境(15827)
- 和(15786)
- 易(15665)
- 教育(14367)
- 机构
- 学院(336160)
- 大学(335812)
- 管理(128294)
- 济(127303)
- 经济(124265)
- 研究(120966)
- 理学(109751)
- 理学院(108410)
- 管理学(106424)
- 管理学院(105818)
- 中国(89148)
- 科学(78540)
- 京(74016)
- 所(63279)
- 农(63027)
- 财(58403)
- 研究所(57734)
- 业大(54456)
- 中心(53878)
- 江(52035)
- 农业(49668)
- 北京(47092)
- 范(46501)
- 师范(45939)
- 财经(45576)
- 院(44323)
- 州(42404)
- 经(41249)
- 技术(40049)
- 省(38880)
- 基金
- 项目(229650)
- 科学(178335)
- 研究(166333)
- 基金(162055)
- 家(143538)
- 国家(142253)
- 科学基金(120032)
- 社会(100931)
- 社会科(95433)
- 社会科学(95409)
- 省(93383)
- 基金项目(86166)
- 自然(79081)
- 划(78280)
- 自然科(77202)
- 自然科学(77184)
- 教育(76050)
- 自然科学基金(75767)
- 编号(68218)
- 资助(65946)
- 成果(56022)
- 发(53156)
- 重点(52118)
- 创(49680)
- 课题(48882)
- 部(48556)
- 创新(46429)
- 科研(43850)
- 计划(43439)
- 项目编号(41779)
- 期刊
- 济(146519)
- 经济(146519)
- 研究(101221)
- 中国(73771)
- 学报(59768)
- 农(58524)
- 科学(53198)
- 管理(49371)
- 教育(44915)
- 大学(43633)
- 财(43431)
- 农业(41009)
- 学学(40852)
- 融(30863)
- 金融(30863)
- 技术(30453)
- 业经(25593)
- 经济研究(22770)
- 业(21919)
- 财经(21345)
- 图书(19886)
- 科技(18768)
- 问题(18511)
- 经(18187)
- 技术经济(16268)
- 版(16102)
- 理论(16079)
- 业大(15956)
- 现代(15161)
- 实践(14836)
共检索到5123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向茂成 黄群策 刘文海 谭长海
以水稻新质源核雄性不育系CIS_(28-10)为研究材料,以V_(20)A、安农S和R_5作对照,进行了生育期、出叶速度、开花习性、育性表现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CIS_(28-10)与V_(20)A相比较,生育期长10天左右,主茎叶片数多2片,每穗颖花数平均多34朵,开花高峰期基本相同。自然条件下,CIS_(28-10各播种期的花粉不育度和不育株牢均达到100%;在长光低温的人控条件下,育性稳定性明显优于安农S。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建昌 杜永 吴长付 刘立军 王志琴 朱庆森
【目的】水稻是中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实现水稻超高产对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超高产水稻(产量>11t·ha-1)的生长发育特性。【方法】4个中熟粳稻品种(含品系)连嘉粳2号、华粳5号、0026和9823种植于大田,对其物质生产和产量形成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与高产水稻(CK,产量为8.98~9.16t·ha-1)相比,超高产水稻每穗颖花数多,结实率高,千粒重与CK无显著差异;超高产水稻移栽至拔节期的茎蘖数较CK少,但分蘖成穗率较高;超高产水稻的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和干物质积累,生育前期较CK低,抽穗期与CK无显著差异,抽穗后则显著高于CK。超高产水稻各生育时期的根冠比、抽穗至...
关键词:
中熟粳稻 超高产 生长发育 调控途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雷开荣
在籼型水稻渝83-1A-4/IR8F3中发现光(温)敏核不育新材料—CQPGMS,经连续定向选择,选育出101S、3001S、7646S三个核不育两用系。它们的不育临界起点温度低(<24℃),在重庆气候条件下有40天以上的稳定的全不育期,制种安全可靠。3001S、101S有较好的光敏性,9月初转为可育,在9月上、中旬不出现连续阴雨的条件下,三个不育系均易于繁殖。
关键词:
籼稻,核不育两用系,光(温)敏,育性转换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伟军 王翠红 石敏 卜思怡 吴佳琪
以湖南3种典型母质发育的水稻土,即第四纪红土发育的红黄泥、花岗岩风化物发育的麻沙泥和河流冲积物发育的河沙泥为供试土壤,通过添加砷(0、5、10、20、30 mg/kg)进行盆栽试验,研究砷对早稻生长发育、产量及水稻吸收累积砷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砷5~10 mg/kg,对所测水稻的生长发育各指标均无显著影响;添加砷20~30 mg/kg,除麻沙泥添砷30 mg/kg分蘖数稍有降低(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处理水稻的分蘖数及稻谷产量较对照均显著下降,其中河沙泥绝收无籽实,红黄泥稻谷减产47.2%~84.8%,麻沙泥减产24.8%~48.6%;随土壤添砷增加,各处理稻秆和精米总砷含量均增加,添砷≥20 mg/kg,3种水稻土秸秆砷和精米总砷含量较对照增长均超过100%,其中均以河沙泥的增幅最大,但精米总砷含量未超过国家粮食总砷标准(0.7 mg/kg,GB4810—1994)。相关性分析表明,水稻株高、分蘖数及稻谷干质量等与土壤有效砷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3种水稻土中以河沙泥砷的污染毒害最大。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吴福顺 熊泽海 罗会明
以湖南桃源为试验观测点,对江汉—洞庭平原早稻和晚稻的主要当家品种与栽培环境中最重要的因子,即气象条件的关系作了多年的观测研究。结果表明,气象因素中的温度、光照和降雨等因素对水稻的生长发育影响最大。並通过影响水稻生育期、株高、分蘖动态、出叶速度、叶面积系数,幼穗分化,干物质积累而最终影响产量的高低。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琳 孟玲 李保平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不同程度地取食异色瓢虫蛹对广谱捕食性蠋蝽的生长发育和生殖表现的影响。[方法]食谱因素设置11个处理,分为2个大组:第1组为单一食谱2个处理,分别为全历期饲喂异色瓢虫蛹和黏虫幼虫(对照);第2组为异色瓢虫蛹与黏虫幼虫混合食谱,设3个虫龄(态)(3、5龄若虫和1日龄成虫)与3个饲喂期(按每天1头的量分别饲喂1、2、3 d)组合共9个处理。观测蠋蝽的存活、产卵量和成虫寿命等重要生活史特征。采用预设比对方法分析相关食谱处理之间的差异。[结果]食谱处理影响蠋蝽从初龄若虫发育至成虫的存活率;5龄若虫期取食2 和3 d混合食谱处理下的蠋蝽存活率分别比全历期仅取食瓢虫蛹的蠋蝽分别提高25%和46%,其余食谱处理间的存活率没有差异。全历期仅取食瓢虫蛹的蠋蝽成虫不产卵;取食混合食谱的蠋蝽产卵量大于仅取食黏虫幼虫的蠋蝽;在取食混合食谱的情况下,3龄期取食处理下的产卵量分别比5龄期和成虫期取食处理下的增多,后2个虫龄(态)处理间没有差异;同一虫龄(态)处理下的蠋蝽在不同饲喂期处理间的产卵量没有差异。全历期仅取食瓢虫蛹的蠋蝽成虫寿命(14.17 d)显著短于其他食谱处理的成虫;取食混合食谱的不同虫龄(态)处理间、同一虫龄(态)的不同饲喂期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结论]虽然只取食异色瓢虫蛹不利于蠋蝽发育和生殖,但以黏虫幼虫为主添加少量瓢虫蛹的混合食谱可促进蠋蝽发育和生殖,而且发育早期取食该食谱的促进作用大于晚期。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庆国 黄丰 唐启源 毛友纯
选用近年选育和已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 16个早稻品种 (组合 ) ,比较分析了各早稻品种 (组合 )之间的干物质积累、茎叶生长特性、根系生长特性的差异 .结果表明 :不同早稻品种 (组合 )的地上部干物质重、地下部干物质重、叶面积、绿叶数、苗高、主茎叶挺长、主茎茎基宽、单株分蘖数、最长白根长、白根数、最长黄根长与黄根数等农艺性状均存在明显的品种间遗传差异 ;而且这些农艺性状早期的生长速率均明显高于后期的生长速率 ,大部分性状在生长发育后期出现了负向增长 .
关键词:
早稻 品种 农艺性状 差异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媚 杨迎青 李明海 舒灿伟 周而勋
以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强致病菌株GD-118为供试菌株,在室内观察了井冈霉素(Jinggangmycin)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井冈霉素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毒力回归方程为y=3.360 3+1.320 4x,相关系数r=0.962 6,理论抑制菌丝生长的EC50为70.2μg/mL,EC95为6 341.5μg/mL。与不加井冈霉素的空白对照相比,用井冈霉素处理后水稻纹枯病菌的菌落边缘明显凹凸不平,边缘菌丝更密集、颜色加深,并且随着井冈霉素处理浓度的增加,菌丝的干质量逐渐降低,但菌落表面菌丝的密集程度有所增加、颜色更深;空白对照的菌核呈颗粒状、褐色...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双 赵星海 叶祥盛 张丽梅 徐芳森 石磊 丁广大
通过种子萌发及苗期水培试验分析可溶性浓缩糖蜜(condensed molasses soluble,CMS)对水稻种子萌发及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CMS质量浓度对水稻的发芽率无明显影响,但CMS质量浓度超过0.15 g/L时会抑制水稻生长。水稻苗期水培试验发现,正常营养的基础上施加过量的CMS使水稻的根系直径显著增加,根长、根体积显著降低,抑制磷在根系和地上部的累积,水稻根系POD、CAT活性和MDA含量显著增加。盆栽试验表明,在1/2正常施化肥的基础上施加10 g/钵CMS时,水稻的单株产量相比不施化肥和1/2正常施化肥分别增加了143%和44%,而正常施化肥的基础上施加CMS对单株的产量影响不显著。结果表明:在养分缺乏的情况下施加一定量的CMS可以增加水稻的产量,但是在养分充足的情况下施加CMS却不能增加水稻的产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祥臣 乔利 唐元才 刘春增 卢兆成 李本银 丰大清 赵海英
【目的】探索一次性不同施N量对地膜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方法】以优质水稻"两优6326"为材料,在水稻覆膜前,分别一次性施用0(CK),75,150,225,300kg/hm2 N肥,插秧后每周调查1次分蘖数,在始穗期前1周、齐穗期前1周和收获期前1周测定水稻光合参数、叶绿素含量,并于收获期统计水稻产量,通过经济效益曲线拟合,分析最佳施N量。【结果】施N量的增大,可以增加地膜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促进地膜水稻分蘖,水稻产量也相应增加。除了净光合速率外,施用N肥对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叶片温度等光合参数总体上均无显著影响。当施N量为300kg/hm2时,叶片叶绿素...
关键词:
一次性施N量 地膜水稻 生长发育 产量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侯立刚 马巍 齐春艳 刘亮 孙洪娇
以强耐冷水稻品种吉粳81和弱耐冷品种长白9为供试材料,通过人工气候模拟低温胁迫,研究磷对低温胁迫下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温影响吉粳81和长白9秧苗的生长,导致最高分蘖时间延迟,分蘖数减少,新叶出叶速度减缓。低温下床土适当增施磷肥,两品种最高分蘖数分别提高19.7%和27.4%,新叶出叶速度分别提高8.55%和10.7%,最高分蘖发生时间分别缩短至2.7d和3.9d,成熟期秆长伸缩率缩短9.15%和10.40%;低温使吉粳81和长白9每穴穗数、每穗实粒数及千粒重下降,其对产量构成因素影响大小依次为:每穗实粒数>每穴穗数>千粒重;综合考虑各因素,强耐冷品种和弱耐冷品种床土最适施...
关键词:
磷 低温胁迫 水稻 生长发育 产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郑桂萍 殷大伟 刘丽华 汪秀志 王伯伦
采用负压式土壤湿度计严格监测土壤水势,于不同生育期进行不同强度的控水处理,研究土壤水分对寒地水稻生长发育、产量的影响及补偿效应,并从生态学和农学两方面探讨了胁迫后的可补偿性及意义。结果表明,分蘖期不同强度的控水处理使两个品种的叶龄进程变缓,复水后叶龄得到不同速度的补偿逐渐与对照接近;使两个品种的株高低于CK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但复水后株高迅速补偿生长,最终与对照间的差异不显著;但复水后茎数补偿较小,最终穗数仍低于CK,达极显著水平。长穗期不同强度的控水处理对株高的影响复水后不能得到补偿,两品种各个处理的最终株高低于CK,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主要是控水处理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了植株第2~4节间的长...
关键词:
水稻 水分胁迫 生长发育 产量 补偿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邓晓建 李仁端 周开达 李平 黄国寿
本文系统介绍了我所1990年以来开展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生态育种的基本思路,育种程序,技术关键与要点,以及取得的成效。技术关键是在强大的长日低温(约23℃)选择压力下选完全不育株,再在再生和/或短日条件下选可育株。育种成效主要是首次发现可达生产应用程度的核不育系再生复育特性,成功培育出蜀光612S和570S等有实用价值的核不育系。本文还提出了利用再生复育特性来培育育性表达完全或几乎不受浊、光环境因子影响的新型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构想。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方伟 林新春 洪平 沈洪杰 吴海波 胡超宗
对苦竹Pleioblastusamarus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苦竹发笋盛期是5月12日至5月20日,出笋规律呈偏正态分布。苦竹退笋率为41 21%。退笋的主要原因是营养供应不足。苦竹秆形高生长可分为4个时期:初期15d,日生长量1~3cm;上升期10d,日生长量7~20cm;盛期20d,日生长量可达45cm;末期5d,日生长量迅速下降,直至停止。苦竹秆形高生长呈Logistic增长,昼夜高生长量变化不甚明显,在昼夜24h出现3次生长高峰。图3表4参9
关键词:
苦竹 生长发育规律 退笋率 生长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龚建军 吕学斌 陈晓晖 曾凯 杨雪梅 梁艳
对59头后备藏猪进行生长发育性能测定,结果表明:公、母全程日增重分别为160.63,192.15 g;全程料肉比分别为3.59、3.32。藏猪与梅山猪杂交后,可明显改善其生长发育性能,其6月龄体重分别较藏公猪、藏母猪提高91%与65%,日增重分别提高107%与73%。本次测定基本探明了藏猪的初配年龄和适宜体重:公猪5月龄、母猪6月龄,体重为30 kg左右。
关键词:
藏猪 生长发育性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