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97)
- 2023(8724)
- 2022(7922)
- 2021(7596)
- 2020(6378)
- 2019(14721)
- 2018(14889)
- 2017(28591)
- 2016(15871)
- 2015(17898)
- 2014(17882)
- 2013(17733)
- 2012(16080)
- 2011(14377)
- 2010(14102)
- 2009(12705)
- 2008(12157)
- 2007(10217)
- 2006(8673)
- 2005(7333)
- 学科
- 济(58482)
- 经济(58418)
- 管理(43648)
- 业(41283)
- 企(34869)
- 企业(34869)
- 方法(29589)
- 数学(25568)
- 数学方法(25277)
- 农(15264)
- 学(14722)
- 中国(14154)
- 财(13860)
- 业经(13018)
- 地方(12157)
- 理论(10536)
- 农业(10267)
- 和(10264)
- 贸(10016)
- 贸易(10012)
- 技术(9772)
- 易(9704)
- 环境(9629)
- 务(9207)
- 财务(9150)
- 财务管理(9136)
- 制(9038)
- 教育(8689)
- 企业财务(8651)
- 划(8432)
- 机构
- 大学(220980)
- 学院(218987)
- 管理(89849)
- 济(79415)
- 理学(79014)
- 理学院(78127)
- 经济(77536)
- 管理学(76739)
- 管理学院(76366)
- 研究(72893)
- 中国(50390)
- 科学(49419)
- 京(47370)
- 农(40135)
- 所(37714)
- 业大(37599)
- 研究所(35021)
- 财(34443)
- 农业(32190)
- 中心(32182)
- 江(30408)
- 北京(29411)
- 范(28823)
- 财经(28593)
- 师范(28523)
- 院(26317)
- 经(26055)
- 州(25070)
- 技术(24457)
- 师范大学(23177)
- 基金
- 项目(160265)
- 科学(124202)
- 基金(115057)
- 研究(114154)
- 家(101647)
- 国家(100816)
- 科学基金(85563)
- 社会(68807)
- 社会科(65080)
- 社会科学(65061)
- 省(63925)
- 基金项目(62376)
- 自然(58286)
- 自然科(56897)
- 自然科学(56881)
- 自然科学基金(55830)
- 划(53938)
- 教育(51922)
- 资助(47252)
- 编号(46944)
- 成果(37468)
- 重点(35538)
- 部(34522)
- 发(33624)
- 创(33484)
- 课题(31948)
- 创新(31153)
- 科研(31128)
- 计划(30668)
- 大学(29297)
共检索到3006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志伟 陈粟 李维明
稻瘿蚊是亚州稻区主要害虫之一 ,采用抗虫品种进行防治是最理想的办法 ,而抗稻瘿蚊品种的收集和鉴定、抗虫机制的研究、抗性的遗传分析和抗性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等方面研究对抗稻瘿蚊品种的选育和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就上述几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一概述 ,并指出了抗稻瘿蚊遗传育种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碧球 黄凤宽 黄所生 韦素美
对水稻品种ARC5833进行抗稻瘿蚊不同生物型抗性评价及遗传分析。结果表明ARC5833高抗稻瘿蚊中国Ⅱ型和Ⅳ型;ARC5833对稻瘿蚊中国Ⅱ型的抗性由一对显性基因和一对隐性基因控制,该品种对稻瘿蚊中国Ⅱ型的抗性基因与IET2911(Gm2)、BG404-1(Gm3)、ARC5984(Gm5)和多抗一号(Gm6)的抗性基因等位,与OB677(Gm4)的抗性基因不等位;该品种对稻瘿蚊中国Ⅳ型的抗性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对稻瘿蚊中国Ⅳ型的抗性基因则与IET2911、BG404-1、OB677、多抗一号的抗性基因均不等位,但与ARC5984的抗性基因等位。
关键词:
水稻 稻瘿蚊 生物型 抗虫性 遗传分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秦学毅 冯锐 唐建淮 郭辉 陆岗 韦素美 黄凤宽 李创珍
对已发现的2份高抗稻瘿蚊种质资源进行抗性遗传分析。结果表明:2个供试抗源受显性基因控制,可能来源于同一抗性基因;其与多抗1号(含Gm6抗性基因)一样能抗中国的4种生物型,但与Gm6不等位,可能是一种新的抗性基因。
关键词:
稻瘿蚊 鉴定 遗传分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郭辉 陈灿 张宗琼 夏秀忠 杨行海 张晓丽 徐志健 李丹婷 农保选 冯锐
【目的】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育结合抗性鉴定培育抗稻瘿蚊水稻新品系,为水稻抗虫育种提供新的种质资源。【方法】以广西高抗稻瘿蚊水稻种质GXM-002-1为抗源供体亲本,以优质恢复系R553为受体(轮回亲本),采用杂交、回交,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方法,选育抗稻瘿蚊水稻新品系。【结果】经分子标记M12-29检测,获得4个稻瘿蚊抗性基因纯合改良株系R553GM-15、R553GM-19、R553GM-31和R553GM-47,其中R553GM-47对稻瘿蚊的抗性达抗水平,其余3个改良株系对稻瘿蚊表现为中抗水平;在农艺性状表现方面,4个改良株系的有效穗数与千粒重均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在株高、穗长、每穗总粒数、结实率、粒长和粒宽等性状中,至少有1个株系与轮回亲本R553无显著差异。【结论】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结合抗性鉴定方法,可从高抗稻瘿蚊材料GXM-002-1与高感稻瘿蚊水稻优质恢复系R553杂交后代中筛选出抗稻瘿蚊新品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卢家仕 徐晶 苏建睦 袁红娟 何龙飞 于梅花 王爱勤 李创珍 韦善清
以多个稻瘿蚊抗性和敏感种质为材料,对它们的叶片细胞特征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研究水稻叶片细胞特征与抗稻瘿蚊的关系。结果表明,抗稻瘿蚊和敏感稻瘿蚊水稻种质叶片上下表皮形态、细胞类型和排列类似,硅相对含量(wt.%)与稻瘿蚊抗性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9062;气孔宽、气孔宽/长比、气孔密度与稻瘿蚊抗性负相关;硅细胞大小、面积、密度与稻瘿蚊抗性关系不大;气孔长、气孔边缘上的乳突数与稻瘿蚊抗性关系不大;长细胞大小和面积、栓细胞面积及刺毛密度与稻瘿蚊抗性相关不大。说明部分叶片细胞特征与稻瘿蚊抗性密切相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农春莲 吴碧球 黄所生 黄凤宽
为明确水稻品种对稻瘿蚊中国Ⅳ型的抗性及其机制,研究了11个水稻品种对稻瘿蚊中国Ⅳ型的抗生性,并探讨总酚含量与水稻品种抗稻瘿蚊中国Ⅳ型的关系。结果表明,ARC5984、570011、ARC5833、RP1976-18-6-4-2、RNR3070高抗稻瘿蚊中国Ⅳ型;稻瘿蚊中国Ⅳ型对抗感水稻品种无产卵和入侵偏嗜性;在高抗水稻品种稻株内大部分幼虫死亡,存活幼虫发育缓慢,多数停留在一龄虫态阶段。高抗品种570011的总酚含量最高,达2.63 mg/g,感虫品种W1263的总酚含量最低,仅有1.23 mg/g;抗虫品种570011、ARC5984、ARC5833、RP1976-18-6-4-2、RNR3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凤宽 韦素美 梁广文 黄所生 罗善昱 李青
在对水稻品种进行褐飞虱不同生物型和稻瘿蚊中国Ⅳ型抗性鉴定的基础上,应用聚类分析法对抗性鉴定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供试水稻品种对褐飞虱不同生物型和稻瘿蚊中国Ⅳ型的抗性可分为9 类,每一类的品种都具有不同的抗性特点。
关键词:
褐飞虱 稻瘿蚊 生物型 抗虫性 聚类分析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肖应辉 周倩倩 罗丽华
大穗是水稻高产品种选育的主攻方向,揭示大穗形成遗传机制是品种选育的理论基础。综述水稻穗粒数基因/QTL定位和克隆以及与穗粒数有关的穗长、一次枝梗数和二次枝梗数等性状的遗传研究进展。
关键词:
水稻 穗粒数 穗长 枝梗数 遗传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媛媛 张玉 任育军 缪颖
水稻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单子叶模式植物.近年来,水稻表观遗传调控机制的研究取得较大进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水稻表观遗传修饰在调节基因的表达继而影响生长发育、作物种质改良以及胁迫应答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表观遗传调控的作用机制以及在水稻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焦爱霞 杨昌仁 曹桂兰 李点浩 郭建春 金钟焕 金弘烈 李圭星 韩龙植
蛋白质含量的高低是衡量稻米营养价值的主要指标之一,因此提高蛋白质含量是稻米营养品质育种的重要目标。本文阐述了水稻蛋白质种类、氨基酸组成及其营养价值,并概括了水稻不同基因型和不同部位或组织间蛋白质含量的差异、蛋白质含量的遗传及分子机理以及种质创新的研究现状,可为水稻蛋白质含量的深入研究和高蛋白种质创新提供参考。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松文 施利利 吴宝艳 刘霞 张欣 丁得亮 孙海波 王妮妮 王洪伟
通过R15 0 ,T89,T2 4 2及 982 9模型的建立 ,遗传育种模型建立的技术策略、技术路线、性状操作、育种选择等 ,从一个角度体现了水稻定向育种的定向性和快周期性。还就建立与应用遗传育种模型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水稻 定向育种 遗传育种模型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旭东 严钦泉 周清明 赵菊
综述了近25年来水稻野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CMS-WA)恢复基因的遗传及其分子标记定位研究进展.有学者认为,CMS-WA育性的恢复受1对基因控制;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受2对基因控制,2对基因间互作方式有加性、重叠和显隐性上位作用,也有的认为2对基因是相互独立的;还有人认为受多基因控制或是一种质量-数量性状.在恢复基因分子标记定位方面,有学者发现为1对恢复基因,并将其定位在第10染色体上,也有定位在第7染色体上;发现为2对恢复基因的学者,将其定位在第1和第10染色体上,或定位在第7和第10染色体上,也有将2对恢复基因都定位在第10染色体上;发现为多对恢复基因的学者,有人鉴别出8个基因位点,其中2个R...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明茂 洪夏铁 李圭星 曹桂兰 于元杰 韩龙植
微量元素营养失衡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给个人和整个社会医疗体系带来沉重的负担。植物育种策略,尤其是籽粒富集微量元素的谷物育种被认为是克服微量元素营养失衡的最经济和有效的途径。现有的研究已证实,在水稻基因组中存在控制籽粒高微量元素含量的基因位点,并且籽粒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增加不仅不会影响到水稻产量,而且当种植于微量元素缺乏的土壤中,籽粒富集微量元素水稻品种的产量高于普通水稻。本文在概述水稻籽粒微量元素含量的遗传差异、环境效应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水稻籽粒微量元素含量的遗传、遗传相关和分子机理的研究现状以及籽粒富集微量元素水稻种质鉴定、筛选与创新现状,并提出今后以提高水稻籽粒微量元素含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光华 裴炎 杨光伟
杂交水稻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遗传机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物学现象,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探讨。本文从育性指标的采用和划分、恢复基因的数目、恢复基因的等位性、恢复基因的三体定位和分子图谱定位等方面进行了概述,以期为恢复基因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稻,野败型雄性不育,恢复基因,遗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