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76)
- 2023(14279)
- 2022(12401)
- 2021(11661)
- 2020(9717)
- 2019(22300)
- 2018(22320)
- 2017(42454)
- 2016(23463)
- 2015(26431)
- 2014(26519)
- 2013(26233)
- 2012(24657)
- 2011(22171)
- 2010(22440)
- 2009(20537)
- 2008(20103)
- 2007(18001)
- 2006(15945)
- 2005(14347)
- 学科
- 济(97215)
- 经济(97118)
- 管理(63955)
- 业(62580)
- 企(51094)
- 企业(51094)
- 方法(39429)
- 数学(33394)
- 数学方法(32947)
- 中国(28586)
- 农(26884)
- 地方(25449)
- 学(22717)
- 业经(22413)
- 财(21790)
- 制(18086)
- 农业(17980)
- 贸(17163)
- 贸易(17149)
- 易(16549)
- 理论(16171)
- 银(15675)
- 银行(15623)
- 和(15573)
- 技术(15255)
- 融(15172)
- 金融(15171)
- 环境(15043)
- 行(15013)
- 地方经济(13917)
- 机构
- 大学(334514)
- 学院(333360)
- 济(128292)
- 管理(127850)
- 经济(125238)
- 研究(118444)
- 理学(109625)
- 理学院(108283)
- 管理学(106227)
- 管理学院(105631)
- 中国(87497)
- 科学(76262)
- 京(73828)
- 所(61925)
- 农(60313)
- 财(58106)
- 研究所(56349)
- 中心(52891)
- 业大(52635)
- 江(51009)
- 农业(47409)
- 北京(47134)
- 范(46495)
- 师范(45972)
- 财经(45860)
- 院(42772)
- 州(41604)
- 经(41563)
- 技术(37660)
- 经济学(37323)
- 基金
- 项目(224558)
- 科学(174475)
- 研究(162439)
- 基金(159710)
- 家(140512)
- 国家(139280)
- 科学基金(117975)
- 社会(99267)
- 社会科(93890)
- 社会科学(93865)
- 省(89386)
- 基金项目(84907)
- 自然(77627)
- 自然科(75817)
- 自然科学(75798)
- 划(75169)
- 自然科学基金(74440)
- 教育(74413)
- 编号(66815)
- 资助(66507)
- 成果(54960)
- 发(51592)
- 重点(50726)
- 部(48312)
- 课题(47107)
- 创(46160)
- 创新(43056)
- 科研(42737)
- 计划(41286)
- 大学(41039)
- 期刊
- 济(149577)
- 经济(149577)
- 研究(100606)
- 中国(69816)
- 学报(58166)
- 农(56277)
- 科学(52001)
- 管理(48697)
- 大学(43249)
- 财(42720)
- 教育(42359)
- 学学(40566)
- 农业(39791)
- 融(29981)
- 金融(29981)
- 技术(29805)
- 业经(25325)
- 经济研究(23089)
- 财经(22144)
- 业(20388)
- 图书(19614)
- 问题(19168)
- 经(18912)
- 科技(16845)
- 理论(16529)
- 技术经济(16293)
- 版(16193)
- 业大(15552)
- 现代(15288)
- 实践(15162)
共检索到5055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郑灵 肖培村 谢从简 曹厚明 赵鹏 陈勇
【目的】水稻小孢子发育过程直接影响成熟花药的育性,进行系统的细胞学研究揭示不同发育时期的结构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方法】结合形态观察与光镜分析,运用扫描电镜以及透射电镜技术,分别对小孢子发育过程中水稻花药外表皮角质层的发育过程以及内部细胞的形态发育进行了系统观察和分析。【结果】(1)在花粉发育过程中,绒毡层细胞结构变化最为明显。减数分裂前期,绒毡层细胞结构完整,随着减数分裂的进行,绒毡层细胞质浓缩,细胞内呈现空泡化,内质网清晰可见,此后逐渐消失。(2)空泡期早期花药表皮细胞外部逐渐增厚,最终形成具有保护功能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夏涛 刘纪麟 瞿波
研究了玉米Mo_(17)核背景下雄性不育细胞质(T、C、S)与正常细胞质(N)系小孢子发育过程中花药组织的超微结构。结果发现,T型细胞质系减数分裂期绒毡层细胞线粒体嵴和基质出现异常,S型细胞质系单核后期药室中单核小孢子内、外存在着许多具有外壳包裹的圆形至椭圆型小体以及二核花粉期不规则膜状团聚体的出现。
关键词:
玉米 细胞质雄性不育 超微结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索勋 孔繁瑶 李安兴 殷佩云
结合光镜和电镜、切片和涂片技术 ,对斯氏艾美耳球虫 (Eimeriastiedai)小配子发育期的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小配子发育分 2个阶段———生长与核分裂阶段及小配子的形成与分化阶段。早期小配子体单核 ,核仁小 ;随着核的分裂变为双核、四核和多核小配子体 ,后者因核极多 ,浅层分叶形成小配子体胚以利于核周边排列。各小配子体胚周边的核与嵌于核前方的线粒体向前突出并生长 ,最后分化形成小配子落入带虫空泡。成熟的小配子有 2根鞭毛、1个大线粒体和 1个强嗜锇性核、被单层膜。结果表明斯氏艾美耳球虫小配子发育遵循艾美耳属球虫小配子发育的一般规律
关键词:
斯氏艾美耳球虫 小配子 发育 超微结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艳兵 李庆章 郝艳红
系统地研究了猪囊尾蚴发育过程中超微结构的变化。5头仔猪,分别经口服感染3节猪带绦虫孕卵节片,于感染后不同时期剖杀,剥离囊尾蚴。取囊壁和头颈部,作透射电镜观察。观察结果表明,随感染时间的延长,猪囊尾蚴细胞或组织的类型未发生明显变化,只在大小或发育程度上有所增加。头节和囊壁均由皮层和实质区构成,但二者的超微结构有差别。头节肌肉较发达,皮层外表面的微毛较短,基质区线粒体较少,实质区糖原颗粒不及囊壁贮存多,并且排泄管也较少。提示二者可能执行不同的功能:囊壁与营养吸收有关,而头节可能与将来的发育有关。
关键词:
猪囊尾蚴 发育 超微结构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松红 段淯 张优 张照茹 李昕洋 刘伟 王海宁
丝核菌属真菌是重要的植物病原真菌,多种丝核菌种类及融合群可侵染水稻,不同丝核菌种类及融合群间致病力具有较大差异,分析不同丝核菌致病力差异对于研究丝核菌属病原菌导致的水稻病害的发生流行以及种群动态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究多核和双核丝核菌对水稻致病力差异产生的原因,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2种病原菌侵染水稻叶片细胞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利用3, 5-二硝基水杨酸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其侵染过程中产生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纤维素酶(Cx)、多聚半乳糖醛酸反式消除酶(PGTE)和果胶甲基反式消除酶(PMTE)的活性差异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PG基因)的表达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多核菌株菌丝扩展速度与形成侵染结构的数量均显著高于双核菌株。侵染24h时,多核菌株在水稻叶片表面形成较多侵染垫,双核菌株形成的侵染垫数量明显少于多核菌株;侵染48h时,多核菌株侵染的水稻叶片细胞叶绿体解体,而双核菌株侵染的水稻叶片细胞无明显变化。多核菌株与双核菌株在侵染水稻时均能产生5种细胞壁降解酶,且多核菌株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双核菌株。PG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4种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多核菌株PG酶活性最高为860.46U·mg~(-1),双核菌株PG酶活性最高为59.27U·mg~(-1)。水稻纹枯病菌多核与双核菌株侵染水稻叶片过程中其PG基因表达趋势相同,但多核菌株PG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双核菌株,多核菌株侵染水稻24h时PG基因表达量达到最高,双核菌株在侵染水稻48h时PG基因表达量达到最高。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了解丝核菌属真菌的致病机制奠定理论基础。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国栋 钱慧蓉 陈林 王贤荣
短丝木犀Osmanthus serrulatus种子具有休眠习性,自然生境下有隔年萌发的现象,限制了短丝木犀种群的繁育和扩大。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来揭示短丝木犀种子休眠产生的原因,探究其种子成熟过程中种皮结构和胚乳内含物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短丝木犀种子种皮表面和内部均含有蜡质,随着种子的发育成熟,蜡质积累形成蜡层,提高了种子对外界不良环境的抵御能力,也对种子吸水造成阻碍;(2)短丝木犀种子发育过程中,薄壁细胞逐渐分化为栅栏细胞,成熟种子的种皮由角质层、栅栏细胞层、薄壁细胞层3层结构组成。角质层和栅栏层影响了种皮透水、透气性,是造成短丝木犀种子休眠的因素之一;(3)透射电镜结果发现,短丝木犀种子发育初期,胚乳细胞内细胞器结构完整。随着种子发育,细胞器逐渐溶解,细胞核失水缩小,脂滴和脂蛋白的不断集合扩大,说明随着短丝木犀的自然成熟,大分子的贮藏物质也随之增加,导致种子物质代谢活动降低,是短丝木犀种子生理休眠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短丝木犀 种皮 胚乳 扫描电镜 超微结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朱杰 张秀梅 高天翔 姜明
利用光镜和透射电镜技术对大菱鲆仔鱼皮肤的发育及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大菱鲆早期仔鱼鱼体两侧皮肤结构完全对称。变态前仔鱼的皮肤发育缓慢,1~25d仔鱼的皮肤由1~2层表皮细胞和不发达的真皮层组成。变态开始后,皮肤的发育速度明显加快。至变态结束(60d左右),仔鱼的皮肤由3~4层表皮细胞和发达的皮下胶原层组成。随着变态发育,大菱鲆仔鱼有眼侧皮肤与无眼侧皮肤结构上出现差异。超微结构观察显示大菱鲆的表皮包括3种表皮细胞:含微丝细胞,黏液细胞和氯细胞。有眼侧表皮细胞胞质内有大量空泡结构,表皮结构较疏松,仅有1种含微丝细胞。无眼侧表皮细胞胞质密度较高,表皮细胞排列紧密,具有两种结构和电子密度各异的含微丝细胞...
关键词:
大菱鲆 仔鱼 皮肤 发育 超微结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蒲鹏 郑月茂 卿素珠 徐永平 张涌
运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山羊胚胎期肝脏进行了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 ,山羊肝细胞在胚胎早期就有明暗之分。胆小管在胚胎早期已经形成 ,胆管由肝母细胞演化而来 ;窦状隙随机发生 ;肝脏造血以红细胞为主 ,且随胚胎的发育 ,造血功能逐渐降低。
关键词:
山羊 胚胎 肝脏 超微结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代西梅 黄群策 秦广雍 李国平
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术对水稻品种IR36二倍体及其同源四倍体的胚囊形成和发育过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IR36二倍体胚囊的发育过程中,观察到了几种前人未曾报道的异常胚囊类型,即三核胚囊、六核胚囊、九核胚囊及一些退化胚囊,其形成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观察结果可为正确认识水稻胚囊发育形成过程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
水稻 胚囊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发育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湘平 赵志虎 王宏国 夏燕 欧阳建树 苏金为
在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花分化过程中,外源乙烯诱导小孢子败育起始于造孢细胞至小孢子母细胞时期.败育过程主要有以下3种方式.(1)造孢细胞的内质网大量增生,分割和吞噬细胞质;细胞核聚集,核染色质形成类似凋亡小体的小球排到细胞质中;小孢子母细胞不能进行减数分裂,细胞原位自溶解体.(2)细胞核偏移贴壁;胼胝质过度沉积,电子密度增高,分布不均匀,不能形成连续的胼胝质壁;溶酶体过度吞噬细胞内含物,细胞结构混乱,质膜破裂,内含物外泻,小孢子母细胞不进行减数分裂,细胞核解体的残物呈丝状.(3)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不正常,出现细胞核和质体穿壁,形成的四分体发育不均衡,相互粘连;小...
关键词:
乙烯 荔枝 小孢子败育 超微结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克中 赵祥云 张启翔 黄善武
采用酶联免疫测定技术研究了王百合及其雄性不育突变体‘白天使’花药发育过程中 7种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结果表明 :①花粉母细胞形成期、减数分裂中期I‘白天使’花药和花瓣中IAA含量分别低于王百合 ,而IPA和DHZR含量分别高于王百合 ;②花粉母细胞形成期、减数分裂中期I及四分体 -单核期‘白天使’花药及花瓣中IAA IPA、IAA ZR +DHZR值分别低于王百合 ;③减数分裂中期I及四分体 -单核期‘白天使’花药中GA3+ 4低于王百合 ,减数分裂中期I花瓣中GA3+ 4的含量也以‘白天使’为低 ;④减数分裂中期I及四分体 -单核期 ,与王百合相比 ,‘白天使’花药、花瓣中ABA含量不足 ...
关键词:
王百合 雄性不育 内源激素 花药发育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家炜 郝瑞娟 王庆恒 杨创业 杜晓东 陈振国
为探究光裸星虫(Sipunculus nudus)发育形态学特征,利用光镜和扫描电镜技术观察了光裸星虫胚胎和幼体发育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1)光裸星虫胚胎及幼体发育经历卵裂、囊胚、原肠胚、担轮幼虫、海球幼体、匍匐幼体等主要阶段,卵裂、囊胚、原肠胚和担轮幼虫均在卵膜内发育;海球幼体出膜时,卵膜脱落,不发育为表皮。(2)水温为30~31.5℃条件下,卵子受精30 min后开始卵裂,2 h后形成原肠胚,4 h后发育为担轮幼虫,24 h后出膜成为海球幼体,8~9 d后附着变态为匍匐幼体。(3)光裸星虫为典型的螺旋式完全卵裂。担轮幼虫可做旋转式游动,胚体表面密布纤毛,其中,体前端具有一束较长的顶纤毛;纤毛通过卵膜孔中央伸出体外,分为普通纤毛和勺状纤毛两种类型。胚体形成眼点、肾管等器官。(4)海球幼体游动迅速,摄食浮游植物。口前纤毛环较短,头部具有眼点和神经节;口后纤毛环较长,纤毛类型也分为普通纤毛和勺状纤毛两种;随发育进行,体壁肌肉束不断增强,形成方格状纹理;胃部逐渐前移,肠道不断延长,发生螺旋,在躯干部前段形成肛门。(5)匍匐幼体在底质表面爬行,吞食砂砾;体表具有角质层,体壁肌肉发达;身体前端形成片状突起,将发育成触手;吻部具有规则排列的乳突;身体末端中央外凸形成球形尾器;收吻肌、腹神经索、固肠肌等器官或组织明显。研究结果可为光裸星虫生殖调控与人工繁育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光裸星虫 胚胎 幼体 发育 形态结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二龙 苏家恩 范志勇 王德勋 户艳霞 王新中 孙军伟 宋朝鹏
以云烟85的适熟中部叶(第911位叶)为材料,每隔4 h观察气流上升式四层密集烤房的顶层(第4层)烟叶在烘烤过程中的霉变状况,至相邻2次霉变烟叶数无增加(60 h),停止观察;每隔12 h用扫描电镜随机观察霉变烟叶主脉端口和表皮的超微结构,至60 h时终止。结果表明,在烘烤过程中的22.3 h左右,顶层烟叶开始发生霉变,于43.47 h左右暴发,其霉变率为29.2%,至56.7 h左右终止,霉变率达58.2%,经拟合,烟叶霉变率曲线符合"S"型曲线;012 h烟叶主脉端口破损,且有部分晶体产生,1224
关键词:
烘烤 霉变 烟叶主脉 超微结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舶 周光宏 徐幸莲 李春保
研究了宰后成熟处理0、3、5、7、14和21 d的花.马杂交F1鹿背最长肌、半腱肌、冈上肌和腰大肌的肌束膜厚度、肌纤维直径、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肌原纤维超微结构和肌肉蛋白降解的变化。结果表明,宰后成熟处理对鹿肉超微结构有显著影响,成熟时间越长,变化越显著。各部位的变化存在差异,成熟对于半腱肌的肌束膜厚度没有影响。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随成熟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腰大肌的肌束膜厚度和肌纤维直径最小,而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最大。
关键词:
宰后成熟 鹿肉 超微结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臧大存 周光宏 徐幸莲 左伟勇
通过对鸭肉加热及盐腌加热过程中嫩度及相关指标变化的研究,阐明了在此过程中嫩度变化的机制。取新鲜的番鸭胸肉,分为两组,一组在50、55、60、65、70、75、80、85、90℃水中加热,测定剪切力;另一组先分别在20、40、60、80 g.L-1NaC l溶液中腌制,再加热到72~75℃,测定剪切力和结缔组织热变性温度,并在透射电镜及扫描电镜下观察肌原纤维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剪切力随温度升高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60℃是鸭胸肉的关键加热温度。差示量热扫描(DSC)分析显示,随着NaC l质量浓度的增加,热变性点的数量减少,并且变性的温度发生了变化。超微结构观察表明,用NaC l腌制新鲜鸭肉,将...
关键词:
鸭肉 腌制 加热 嫩度 超微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