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99)
2023(3068)
2022(2579)
2021(2420)
2020(2108)
2019(4391)
2018(4278)
2017(8102)
2016(4718)
2015(4876)
2014(4859)
2013(4868)
2012(4495)
2011(4047)
2010(4004)
2009(3608)
2008(3680)
2007(3283)
2006(2610)
2005(2417)
作者
(16070)
(13706)
(13369)
(12901)
(8778)
(6829)
(5961)
(5293)
(5141)
(5131)
(4847)
(4544)
(4526)
(4461)
(4376)
(4255)
(4163)
(4131)
(3952)
(3929)
(3614)
(3526)
(3365)
(3295)
(3071)
(3035)
(3033)
(3018)
(2948)
(2877)
学科
(14782)
经济(14761)
(12158)
管理(11139)
(9735)
企业(9735)
方法(7981)
数学(7066)
数学方法(6976)
(5224)
(4982)
(3769)
中国(3619)
(3614)
(3584)
财务(3580)
财务管理(3572)
企业财务(3505)
(3186)
银行(3170)
(3047)
金融(3043)
技术(3035)
(3009)
业经(2826)
农业(2483)
理论(2459)
(2443)
贸易(2443)
(2395)
机构
大学(66864)
学院(66446)
研究(26633)
(23152)
经济(22569)
(21565)
管理(20978)
科学(19632)
理学(18596)
理学院(18280)
农业(17917)
管理学(17723)
管理学院(17602)
中国(17478)
(15831)
业大(15482)
研究所(14825)
(13975)
中心(11616)
农业大学(11459)
(11362)
(10753)
(10444)
(10287)
(9686)
科学院(9469)
财经(9395)
实验(9074)
(8707)
实验室(8693)
基金
项目(49992)
科学(37779)
基金(36745)
(35586)
国家(35360)
研究(29227)
科学基金(28233)
自然(20805)
自然科(20395)
自然科学(20380)
(20245)
自然科学基金(20032)
基金项目(19267)
社会(18239)
(17799)
社会科(17325)
社会科学(17317)
资助(15345)
教育(13610)
计划(12456)
重点(12061)
科技(11272)
(10788)
(10514)
科研(10396)
(10395)
(10367)
创新(9974)
编号(9623)
(9484)
期刊
(21997)
经济(21997)
学报(20872)
(20259)
研究(16017)
科学(14933)
农业(14250)
大学(14012)
学学(13734)
中国(13285)
(9199)
(7744)
管理(7350)
业大(6991)
农业大学(6254)
(5796)
金融(5796)
(5264)
财经(4966)
教育(4760)
中国农业(4369)
(4260)
经济研究(3950)
技术(3804)
自然(3742)
科技(3622)
自然科(3359)
自然科学(3359)
林业(3202)
业经(3126)
共检索到918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小娟  刘二明  肖启明  刘年喜  王金辉  谭小平  郑和斌  
对24个水稻品种(系)与稻曲病抗性有关的3个主要组分(病穗率、平均每穗病粒数、每千粒含病粒数)进行主成分分析;用线性回归法分析衡阳具代表性的14个水稻品种产量损失率与平均每穗病粒数的关系;以中选组分用欧氏距离和最长聚类法对101个品种进行聚类。结果表明:平均每穗病粒数为主要抗性组分;14个品种的产量损失率与平均每穗病粒数的回归方程为y=2.8624x+0.5427(P=0.0001);用平均每穗病粒数组分,当阈值T=0.4000,将101个水稻品种聚为6类,依6类品种间的平均每穗病粒数值,并参照国际水稻病害分级标准,将水稻品种对稻曲病的抗性划分为6级,并将各级平均每穗病粒数值代入回归方程得出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卢代华  王剑  伏荣桃  王平  姚琳  陈晓娟  张鸿  黄超  陈雪娟  龚学书  陈宇  毛建辉  
本文利用35对SSR引物对23份水稻品种(组合)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35对引物在23个水稻品种上共获得342条扩增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88条,多态性条带所占比例为84.21%。23个参试水稻品种对稻曲病的抗性表现出明显差异,病穗率范围为8.20%~75.93%,最高和最低病穗率之间相差67.73个百分点,病情指数范围为2.19~52.67,最高和最低病情指数相差50.48。成对品种的GS变化为0.614~0.954,平均值为0.740单个品种的平均GS值变化为0.686~0.778之间。共有11份供试品种的平均GS值低于GS总平均值(0.740),其它12份(占供试品种总数的52....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于文娟  钟雪莲  李红松  陈永翠  姬红丽  周雪平  彭云良  
【目的】为筛选抗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水稻品种,【方法】在广西兴安设立病圃,对来自西南稻区的171个和长江中下游稻区的172个水稻生产品种进行了抗性评价。【结果】在分行初步筛选试验中,拔节期TN1平均矮缩株率为10. 67%,生产品种平均矮缩株率在0. 00%~19. 52%,其中99. 32%的品种其平均矮缩株率低于TN1;平均矮缩株率低于15. 00%的水稻品种而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抗性,不同地区间抗性品种比例无显著差异(P=0. 2725),但49个参试粳稻品种中表现抗性的比例为71. 43%,远远高于参试籼稻品种表现抗性的比例(P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胡容平  叶慧丽  姚琳  龚学书  卢代华  毛建辉  刘建国  
通过对416份水稻材料进行稻曲病田间抗性鉴定筛选,发现一批高抗稻曲病的资源材料,从中选取20份进行分期播种鉴定。结合材料田间农艺性状、室内拷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多数品种表现抗性,病指在0到4之间,发病率在15%以下,所测20份材料,不同株高的品种稻曲病的发生病率不同,对株高相同或相近的品种,其病穗率存在较大差异,也存在病率相同或相近的品种株高差异较大;不同的抽穗期稻曲病发生病率不同,同一抽穗期的品种对稻曲病的抗性亦表现出很大差异。水稻的稃尖颜色,芒色的不同,稻曲病的发生病率差异较大;结实率与穗长度、千粒重、粒色与稻曲病发病率无直接关系。多抗性试验表明,抗源的筛选可以考虑多因素复合性状的选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尹小乐  陈志谊  于俊杰  聂亚锋  俞咪娜  刘永锋  
用人工注射接种的方法鉴定了江苏省2012年区试水稻品种对稻曲病的抗病性,并研究了稻曲病菌的致病力分化。结果表明,在99个品种中,43个品种对稻曲病表现为免疫;7个品种表现为高抗(HR);14个品种表现为抗病(R);8个品种表现为中抗(MR);5个品种为中感(MS);7个品种表现为感病(S);15个品种表现为高感(HS)。用69个单孢菌株分别对两优培九、淮稻5号、武运粳3号等3个已知不同抗性品种进行致病力分化的研究表明,不同抗病性的品种对同一菌株的反应差异较大,不同菌株对同一品种的致病力有显著差异,致病力分化较明显。根据69个稻曲病菌菌株在3个不同抗性水稻品种上的致病性,将参试的水稻稻曲病菌划分...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成国英  张国安  张才德  黄焕明  聂细国  李银松  毛和平  余凌峰  
在湖北省公安县、湖南省华容县、江西省瑞昌市对 17个早稻品种进行了抗感纹枯病的性能评比 ,结果表明 :嘉育 948(病指 7.86 )、中辐 95 5 (15 .99)在湖北公安表现出较好的抗性 ;浙辐 910 (13.3)、中组 1号 (15 .7)、HB14(15 .8)、中辐 95 5 (16 .0 3)、9818(16 .5 )在江西瑞昌表现出较好抗性。鉴于中组 1号、9818、988在瑞昌表现抗病 (平均病指 17.37) ,在公安表现为感病 (平均病指 34.94) ,而 944和浙 92 48在瑞昌表现为感病 (平均病指41.0 0 ) ,在公安表现为抗病 (均病指 19.6 8...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许志刚  宋华明  
测定了8对不育系(A)和保持系(B)以及一些杂交稻组合对6个小种的40株白叶枯病菌的抗性,比较了不同类型不育系对6个小种群的抗性差异。结果表明,冈型、印尼水田谷型和大多数野败型不育系的抗性很差,BT型的抗性较高。菌株Ah28对冈46A和野败珍汕97A的致病力强。比较了6个恢复系(C)和8个杂交组合对不同小种的抗性程度。结果显示,杂交稻的抗病性主要受父本(恢复系)核基因的控制,但同时又受不育胞质的影响,它们的抗性与病菌小种群的亲和力密切相关,寄主与病菌小种间亲和性的关系同样存在于杂交稻的三系材料和育种过程中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罗霄凤  张重梅  张梅  刘龙生  姬红丽  康晓慧  彭云良  
为了解四川省水稻主栽品种对纹枯病的抗性现状,为抗性品种合理布局和病害防控提供依据,2009年对187份四川水稻主栽生产品种于拔节期接种了四川纹枯病菌菌株PJ-10,其中12.30%的品种的平均病害级别在5.1~6.0,72.7%的品种平均病害级别为6.1~7.0,14.43%的品种的病害平均级别在7.1~8.0,未有品种病害平均级别8.0。该批品种2010年拔节期接种强致病力菌株C30后,95.72%品种的病害级别仍在5.1~8.0,但8个品种平均病害级别介于3.1~4.0。187个水稻品种在室内苗期接种致病力不同的纹枯病菌株C30、GD118、E67、YN7和YN3后,分别有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邵敏  王金生  
将来自水稻白叶枯病菌 (Xanthomonasoryzaepv .oryzae)编码harpinXoo的hrfAXoo基因连接到双元载体pBI12 1上 ,构建成含hrfAXoo基因的植物表达质粒pBMH9。以粳稻R10 9成熟胚诱导愈伤组织 ,由根癌农杆菌EHA10 5介导 ,将含有hrfAXoo基因的重组质粒pBMH9转化水稻愈伤组织。用G 4 18抗生素做抗性筛选 ,产生抗性愈伤组织的频率为 85 % ,转化植株的再生频率为 5 3%。根据hrfAXoo基因两端序列和pBMH9中外源片断的旁侧序列设计 2对引物 ,通过PCR扩增验证转化水稻中的靶基因序列。对部分转基因水稻进行RT PCR...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军  王海凤  林枫  郭涛  薛芳  李华东  孙文献  张士永  
【目的】白叶枯病是水稻上重要的细菌性病害,本文检测了不同水稻品种(系)对主要白叶枯病菌的抗性情况。【方法】选择中国流行的9个白叶枯病菌株及菲律宾的强毒性广谱致病菌株PXO99,利用剪叶法对收集的64个水稻品种(系)进行抗性分析。【结果】生理小种YN24、PXO99、YN1致病力最强,致病率分别达到了95.31%、95.31%、92.19%,致病力最弱的生理小种是YN18,致病率只有3.23%;水稻品种(系)武21621、A130、圣稻740对10个生理小种都表现抗病,C418、K18对10个生理小种都表现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陆岗  李丹婷  农保选  夏秀忠  梁耀懋  黎坤爱  
以高抗纹枯病的深水稻品种赤禾及感病品种Lemont为材料,构建了F2群体,以牙签嵌入法对该群体128株单株进行纹枯病抗性鉴定。采用105个均匀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上的SSR多态性标记,构建该群体的分子标记连锁图,进行数量性状位点(QTL)分析。以LOD值2.5为阈值,在全基因组范围内搜索,初步检测到3个主效抗病QTLs,暂命名为qSB-2、qSB-5和qSB-11,分别位于第2、5和11染色体上,各自能解释表型抗性变异的17.17%、14.7%和27.78%,其中qSB-5来自抗病亲本赤禾,qSB-2,、qSB-11来自感病亲本Lemont。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文才  章琦  王春莲  
分析了6个籼稻抗病品种(Cuba2301、Cuba2196、Cuba4010、双抗12、双抗18、三江)对14个水稻白叶枯病菌系的抗性表现和对P1、HB-17和江陵691三个菌系的抗性遗传和抗性基因的等位关系,结果表明,这6个抗病品种均在全育期抗除菲律宾菌系P_2和P_3外的其余12个菌系。这6个抗病品种对3个菌系的全生育期抗性均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受细胞核影响。与已知基因的等位性测定表明,这6个品种携有的一对显性基因与IR20或IRBB4中的Xa-4基因等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牛  李媛  廖华明  李长虹  王全生  
通过1997年在四川剑阁以粉锈宁不同浓度造成白粉病病情梯度的试验,分别比较了现行较多的以茎和叶为单位的两种病情调查分级方法及小麦扬花、灌浆、乳熟期病情与千粒重的关系,结果表明:小麦白粉病成株期的调查,以叶为单位的病情调查分级方法更优,建议成株期白粉病病情记载采用病叶率和叶病指;扬花、灌浆、乳熟三期,均以叶病指与千粒重的相关最高,扬花期病情对千粒重影响最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开雨  张月雄  刘芳  邱永福  冯家勋  黄凤宽  吴碧球  黎志方  陈勇  韦绍丽  岑贞陆  覃宝祥  韦民航  韦政  李容柏  
培育多抗性基因聚合系可为抗性育种提供重要的材料基础。通过抗源与不同恢复系和保持系进行杂交、多代回交和标记辅助选择,聚合优良的抗稻白叶枯病和稻褐飞虱基因研究,分别获得了基于不同恢复系和保持系遗传背景的抗稻白叶枯病双基因Xa21Xa23聚合系4个,这些抗性聚合系对白叶枯病的表现为高抗;分别获得抗稻白叶枯病和稻褐飞虱的抗性基因Xa21Xa23Bph24(t)聚合系2个和Xa23 Bph24(t)聚合系4个,双抗性聚合系对稻白叶枯病达到高抗水平,对稻褐飞虱的抗性接近高抗水平。结果表明,即使在Xa23表达了高水平抗性的情况下,聚合双基因Xa21Xa23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聚合系对稻白叶枯病的抗性水平;...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唐利群  周洁红  于晓华  
干旱和洪涝是造成水稻减产最主要的自然灾害,稻农通过采用保护性耕作可以减少其对水稻的产量损失。基于2013—2015年中国水稻主产区1 080个水稻农户的调研面板数据,论文采用内生转换模型,实证分析了稻农通过采用保护性耕作应对干旱或洪涝的效果,并分别估计了采用者和未采用者的水稻单产情况。实证结果表明:1)采用者的水稻单产远远高于未采用者的水稻单产;2)在反事实假设情况下,如果采用者未采用保护性耕作,其水稻产量将相应减产457.95 kg/hm~2(约7%);如果未采用者采用保护性耕作,其水稻产量将相应增产225 kg/hm~2(约4%);3)户主种植经验、受教育年限和公共服务可得性正向影响稻农的采用行为。最后,论文建议政府应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加大对抗逆水稻品种的培育,加强对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和管理,扩大公共服务的覆盖范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