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18)
2023(5289)
2022(4486)
2021(4140)
2020(3655)
2019(8142)
2018(7997)
2017(15247)
2016(8726)
2015(9457)
2014(9464)
2013(9513)
2012(9014)
2011(8237)
2010(8160)
2009(7513)
2008(7421)
2007(6751)
2006(5755)
2005(5141)
作者
(30198)
(25458)
(25353)
(23972)
(16398)
(12583)
(11332)
(10059)
(9836)
(9327)
(8958)
(8634)
(8462)
(8421)
(8372)
(7818)
(7812)
(7716)
(7618)
(7310)
(6818)
(6499)
(6324)
(6057)
(5904)
(5791)
(5551)
(5434)
(5408)
(5282)
学科
(33169)
经济(33123)
(22840)
管理(22495)
(19227)
企业(19227)
方法(17330)
数学(15231)
数学方法(15057)
(11315)
(9260)
中国(8087)
(7333)
(6599)
业经(6022)
(5967)
财务(5962)
财务管理(5947)
企业财务(5795)
(5694)
贸易(5693)
(5625)
金融(5622)
(5570)
(5512)
银行(5501)
技术(5370)
(5260)
地方(5245)
理论(5241)
机构
大学(129633)
学院(126248)
研究(51909)
(45964)
经济(44941)
管理(41190)
科学(37810)
(36249)
中国(36092)
理学(36081)
理学院(35543)
管理学(34474)
管理学院(34288)
(30226)
农业(29764)
(28399)
研究所(28171)
业大(27770)
中心(21881)
(21424)
(19688)
(19071)
农业大学(19062)
(18686)
(17976)
北京(17512)
财经(17278)
(16943)
科学院(16813)
实验(16556)
基金
项目(91996)
科学(69719)
基金(67269)
(64797)
国家(64347)
研究(54491)
科学基金(51622)
自然(38479)
自然科(37645)
自然科学(37625)
自然科学基金(37013)
(35929)
基金项目(35046)
社会(33222)
(32144)
社会科(31397)
社会科学(31384)
资助(29120)
教育(25348)
重点(22222)
计划(22049)
科技(20321)
(19743)
科研(19077)
(18958)
(18802)
编号(18204)
创新(17748)
(17667)
专项(16833)
期刊
(47180)
经济(47180)
学报(36781)
研究(33953)
(32558)
科学(28638)
中国(26012)
大学(25523)
学学(24732)
农业(22284)
(16737)
管理(16073)
(12314)
业大(11632)
(10738)
金融(10738)
教育(10437)
农业大学(9685)
财经(9153)
(8890)
经济研究(8464)
林业(8214)
技术(8021)
(7862)
科技(7052)
中国农业(6605)
业经(6552)
自然(6359)
问题(6204)
统计(5639)
共检索到1852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健  赵宏伟  王敬国  刘化龙  谢冬微  刘忠良  郭丽颖  邹德堂  
以6个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在田间生长状态下灌溉NaCl配制的水溶液进行盐胁迫,于孕穗期取样分析Na+、K+、Ca2+的吸收规律和剑叶的形态及蒸腾特性,并分析与品种耐盐性的关系。结果表明,6个品种的耐盐性按耐盐系数高低依次为:龙稻5>长白10>松粳12>东农425>牡丹江26>牡丹江30。盐胁迫后水稻植株Na+含量增加,K+含量减少,耐盐品种地上部Na+积累量较少,根中较多,耐盐品种地上部K+积累多,根中差异不明显;Ca2+大多集中在根部,胁迫后耐盐品种在根部变化不明显,敏感品种下降较多。盐胁迫下,供试品种的剑叶长、剑叶宽和剑叶面积处理与对照的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耐盐品种剑叶受损较轻;部分...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罗秋红  吴俊  柏斌  庄文  姚栋萍  肖贵  刘雄伦  邓启云  
为探究孕穗期持续低温对水稻的伤害机理,利用Y两优957、天优华占、Y两优1号和中早39这4个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水稻品种,分别在其幼穗分化Ⅴ期进行17.5℃、10 d的低温冷水灌溉处理。处理结束当天利用SPAD502测定剑叶SPAD值、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剑叶与颖花的抗氧化系统和渗透调节系统等生理生化指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ABA含量。结果表明,孕穗期低温胁迫降低了水稻的结实率与花粉育性,但不同品种的降幅有差异,分析认为结实率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花粉育性下降。孕穗期低温胁迫后剑叶SPAD值降低,且不同品种表现有差异。根据结实率的结果,Y两优957和天优华占可作为低温耐受品种,Y两优1号和中早39可作为低温敏感品种。低温处理后,低温耐受品种剑叶SOD、POD、CAT活性升高,颖花SOD活性降低;低温敏感品种剑叶SOD、POD活性降低,颖花SOD活性升高,与低温耐受品种相反。低温耐受品种低温处理后渗透调节物质在剑叶中大多高于对照,颖花中则均低于对照;低温敏感品种则呈现较为相反的趋势。低温处理后无论材料是否耐受低温,其颖花中AB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颖花与剑叶在抗氧化系统的SOD活性、渗透调节系统的PRO和STS含量等多个生理指标上大多呈现较为相反的变化趋势,推测水稻的源库受低温胁迫后可能存在一个动态平衡调节机制,为研究孕穗期低温胁迫对水稻生理特征影响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之熙  刘云开  詹庆才  
以孕穗期耐冷性极强的北海PL5为供体亲本,与综合农艺性状优良,但孕穗期不耐冷的晚稻品种湘晚籼29号、湘晚籼31号及台中101号杂交,在F3代进行了CAPs标记辅助选择.从3个F3群体中,分别选出携带纯合耐冷基因的个体4,2,6株,作为改良晚籼稻孕穗期耐冷性的重要中间材料,同时建立了简便、快速、准确的CAPs标记分析配套方法.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范淑秀  王嘉宇  毛艇  徐正进  
利用由籼稻品种七山占与粳稻品种秋光杂交构建的一个包含162个株系(F10)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及其相应的包含122个SSR标记的遗传图谱,采用区间定位方法,对控制水稻孕穗期剑叶叶绿素含量的QTL进行定位分析。共检测到22个与孕穗期叶绿素含量有关的QTL,分别位于第3、7、10和12染色体上,包括对6个叶绿素a含量QTL、5个叶绿素b含量QTL、5个类胡萝卜素含量QTL和6个总叶绿素含量QTL,单个QTL对性状表型贡献率为7.4%~14.6%。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光明  赵明辉  詹先进  蓝家样  陈温福  
研究了4个不同叶色水稻品系孕穗期不同叶位叶片的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结果表明:SPAD值最高的深叶色品系净光合速率并不是最高,说明叶绿素总量高其净光合速率并不一定最高;荧光参数在深叶色品系与浅叶色品系间差异也不显著;各品系间倒1叶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Evap)均明显低于倒2叶;而胞间CO2浓度(Ci)基本维持不变,说明叶片Pn的变化主要不是气孔因素引起的。不同叶位叶绿素含量降低与Pn下降的表现一致,叶绿素荧光分析表明Fo、Fm、Fv/Fm和PI随叶位发生变化,而每个品系倒1叶的Fm均大于倒2叶,这表明孕穗期倒1叶PSⅡ电子传递的潜力强于倒2叶。不同叶色品系中,除沈农...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郭贵华  刘海艳  李刚华  刘明  李岩  王绍华  刘正辉  唐设  丁艳锋  
目的明确不同耐旱性水稻品种抗旱机理、研究ABA缓解水稻干旱胁迫生理机制。方法以粳型旱稻品种早玉香粳和常规粳稻品种南粳44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孕穗期干旱胁迫下喷施150 mg·kg-1的脱落酸(ABA)对2个抗旱性不同水稻品种抗氧化酶(SOD、CAT)活性、膜脂过氧化程度(MDA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叶绿素含量及可溶性糖(SS)含量生理特性和生物量积累、产量及产量结构的影响,并比较两个品种抗旱性不同的生物学及生理原因和对ABA响应的差异。结果与正常水分管理相比,干旱胁迫下水稻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升高,一定程度上抑制丙二醛积累;大量合成...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士强  宋晓慧  赵海红  孙明明  萧长亮  顾春梅  那永光  解保胜  曹立勇  程式华  
以黑龙江省25份主栽水稻品种及苗头品系为试材,在孕穗期平均16.1℃,处理5 d的试材为低温处理,以正常栽培管理的试材为对照,分析低温胁迫对不同水稻品种(系)品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处理导致所有试材每穴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下降,根据相对结实率分为1、3和5级,其中以3级最多、5级最少,分别占总材料的56%和8%。低温处理导致材料糙米粒长、宽和厚下降,但是1和3级材料下降幅度更大;低温处理稻米整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起浆温度和消减值增加,稻米糙米率、精米率、最高黏度和崩解值下降,但是耐冷性中等的材料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增加幅度更大。相关分析表明,相对结实率与每穴实...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戴陆园  刈屋国男  叶昌荣  丹野久  张建华  廖新华  
在控温条件下对15份栽培稻材料的孕穗期耐冷性进行了鉴定。提出了“耐冷型”这一用语。根据这15份材料的孕穗期耐冷性特征,将它们的耐冷型划分成6类。其中,第2耐冷型和第5耐冷型的特征明显不同于以往所报道的。鉴定分析材料的耐冷型对耐冷性育种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广生  靳德明  梅方竹  
孕穗期干旱导致水稻籽粒的体积、长、宽、厚、长 /宽、千粒重等性状发生改变。在干旱或正常栽培条件下 ,不同水稻品种籽粒体积的大小主要由该品种的粒长与粒宽所决定 ,籽粒长宽值越大 ,则体积越大 ;但干旱处理后某一品种籽粒长、宽、厚的相对变化率则均对该品种籽粒的体积变化有显著影响 ,且籽粒宽度的相对变化率对该品种粒体积变化的影响最大 ,籽粒厚度的相对变化率对其影响最小。在正常栽培条件下 ,水稻籽粒体积与千粒重成显著正相关 ,但干旱处理后二者的相关性有所下降 ,相关不显著。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启花  刘向东  
【目的】阐明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危害孕穗期水稻后,水稻冠层、未受害展开叶和受害已卷叶片的光谱特征,建立基于光谱参数的稻纵卷叶螟危害程度的诊断模型。【方法】利用便携式光谱仪测定不同卷叶率小区水稻的冠层光谱反射率,同时在不同卷叶率小区内采集未受害展开叶和已卷叶带回实验室进行室内单叶的光谱反射率测定,并采用相关分析与回归建模方法组建稻纵卷叶螟危害程度的光谱诊断模型。【结果】水稻冠层光谱反射率在近红外光区域内随卷叶率级别的升高而降低,738—1 000 nm处的反射率可较好地表征出水稻受稻纵卷叶螟危害的程度。不同卷叶率小区内的未受害叶的光谱反射率也可很好地表征...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福  梁正伟  王志春  陈渊  
利用LI-6400P型红外气体分析仪测定了苏打盐碱胁迫下水稻剑叶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羧化效率(CE)及水分利用率(WUE)对模拟CO2浓度增强的响应。结果表明:无论是盐碱胁迫(S)还是非盐碱胁迫(NS)水稻剑叶的Pn随Ci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增幅趋缓,最终趋于动态平衡;盐碱胁迫使不同CO2浓度下的Pn降低,同时也降低了水稻叶片的CE,提高了水稻叶片的CO2补偿点,降低了水稻叶片的光呼吸(Rp);Gs与Tr随Ci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但盐碱胁迫降低了水稻叶片的Gs和Tr;无论是非盐碱(NS)还是盐碱胁迫(S)水稻叶片的WUE随Ci的升高...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任承刚  李霞  
为阐释转C4PEPC光合基因水稻过氧化物胁迫条件下的光合生理特性,以转PEPC基因水稻(PC)、未转基因原种(Kitaake)为材料,运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观测其在不同浓度外源H2O2处理下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以及水分利用率等光合参数的变化。结果发现,与未用H2O2处理的PC相比,PC在0.5~5mmol/LH2O2浓度处理下,其Pn在不同光强下均表现下降,与其Gs的下降一致,这个抑制过程随光强的增加而减弱,而50mmol/LH2O2处理下PC,虽Gs增加,但是其Pn并没有增加,表现不同H2O2的浓度效应;而未转基因水稻则没有...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鹏珂  王昌贵  冯小磊  王向东  王化琪  
研究以不同类型的水稻与旱稻品种为试验材料,比较了干旱胁迫下孕穗期各稻作类型与典型水稻叶片水势(压力势)、中脉粗、叶肉厚和叶片相对含水量差异。对水旱处理条件下各观测性状指标与产量抗旱指数、孕穗期生物量抗旱指数和收获期生物量抗旱指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干旱胁迫条件下叶片水势(压力势)、中脉粗、叶肉厚和叶片相对含水量差异在耐旱稻作品种与典型水稻间存在显著差异,可以作为鉴定稻作品种抗旱性指标,但是少数抗旱材料易被遗漏;2)叶片水势、叶肉厚在干旱胁迫下与干物质合成与积累有关,且叶片水势与最终产量形成有一定关联;3)育种工作中叶片水势和叶肉厚可作为主要筛选指标,其他试验指标可用于辅助筛选鉴定,综合...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蕾蕾  纪洪亭  刘兵  马吉锋  肖浏骏  汤亮  曹卫星  朱艳  
【目的】研究自然温度日变化模式下低温处理对小麦光合及荧光特性的影响。【方法】以温度敏感性不同的2个小麦品种扬麦16和徐麦30为材料,于拔节期和孕穗期在全自动人工气候室中进行4个低温水平和3个低温持续时间的处理,于低温处理期间及低温处理结束后7 d内每天测定小麦第一张全展叶的光合和荧光参数。【结果】低温处理期间,扬麦16和徐麦30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II)、光化学猝灭系数(qP)均随温度的降低而下降。拔节期低温处理期间,叶片Pn、Gs、Tr、Fv/Fm、ФPSII和qP随低温持续时间的延长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而孕穗期低温处理期间,则随低温持续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低温处理结束后,除孕穗期T4(Tmin/Tmax/Tavg,-6℃/4℃/-1℃)处理外,其他处理的叶片Pn、Gs、Tr、Fv/Fm、ФPSII、qP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均可恢复到正常水平。低温胁迫下,相对Pn与相对Fv/Fm、ФPSII、qP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相对NPQ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且相对Pn与相对ФPSII、qP的相关性要高于相对Fv/Fm和相对NPQ。【结论】低温主要通过降低叶片ФPSII和qP,引起小麦叶片光合速率下降,进而降低小麦干物质积累,最终导致产量下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树明  王荔  曾亚文  杜娟  普晓英  杨涛  
在阿子营低温冷害条件下,以十和田×(十和田和丽江新团黑谷BC3F9)配制的BC4F1、BC4F2及亲本为材料,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粳稻丽江新团黑谷作耐冷基因供体培育的近等基因系孕穗期耐冷性8个指标性状进行遗传研究。结果表明,结实率和穗颈长均属于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遗传,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80.11%和75.06%;株高为2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遗传,主基因遗传率为44.39%;穗下节长属于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遗传,主基因遗传率为57.36%;穗长为2对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遗传;每穗实粒数为2对主基因加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