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21)
2023(2128)
2022(1962)
2021(1667)
2020(1494)
2019(3325)
2018(3228)
2017(6043)
2016(3461)
2015(3835)
2014(3754)
2013(3672)
2012(3385)
2011(3043)
2010(3018)
2009(2709)
2008(2734)
2007(2372)
2006(2055)
2005(1774)
作者
(11646)
(9784)
(9732)
(9251)
(6303)
(4940)
(4354)
(3808)
(3807)
(3703)
(3446)
(3407)
(3187)
(3157)
(3155)
(3101)
(3072)
(2919)
(2888)
(2868)
(2539)
(2487)
(2439)
(2252)
(2209)
(2182)
(2157)
(2132)
(2120)
(2104)
学科
(14078)
经济(14070)
方法(7800)
(7756)
数学(7291)
数学方法(7237)
管理(7112)
(5208)
企业(5208)
(4474)
农业(3066)
(2977)
中国(2614)
业经(2569)
(2537)
贸易(2537)
(2461)
环境(2398)
(2212)
(2122)
地方(2004)
关系(1985)
技术(1862)
理论(1822)
(1783)
教育(1650)
(1598)
产业(1521)
(1517)
(1386)
机构
大学(51738)
学院(51014)
(20181)
经济(19851)
研究(18878)
管理(18031)
理学(16285)
(16250)
理学院(16050)
管理学(15624)
管理学院(15534)
农业(13492)
科学(13327)
业大(12659)
中国(11950)
(10798)
(10726)
研究所(10156)
农业大学(9448)
中心(8252)
(8154)
(7467)
(7006)
(6864)
科学院(6567)
(6434)
财经(6428)
师范(6312)
(6261)
经济学(6244)
基金
项目(38775)
科学(29853)
基金(28336)
(26552)
国家(26362)
研究(24307)
科学基金(21652)
(15973)
社会(15707)
基金项目(15533)
自然(15036)
社会科(15009)
社会科学(15003)
自然科(14704)
自然科学(14701)
自然科学基金(14481)
(13546)
教育(11704)
资助(11276)
重点(9030)
编号(8890)
计划(8719)
(8526)
(8262)
(8036)
科技(7810)
科研(7769)
(7651)
创新(7548)
(7399)
期刊
(18730)
经济(18730)
(14954)
学报(14279)
研究(11856)
农业(10976)
科学(10359)
大学(10193)
学学(9897)
中国(9627)
(5750)
管理(5324)
业大(5267)
(5075)
农业大学(4760)
教育(4560)
(3811)
技术(3729)
中国农业(3182)
经济研究(3097)
财经(3006)
业经(2858)
问题(2850)
科技(2686)
(2651)
统计(2604)
(2599)
自然(2509)
技术经济(2493)
资源(2492)
共检索到688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邹国元  李新慧  张琳  
在施用高丰度的~(15)N 标记 KNO_3和(NH_4)_2SO_4的水稻根箱试验中,采用直接测定 N_2+N_2O 释放通量(直接方法)和结合~(15)N 亏缺值(间接法或差值法)的方法,评价了北京和江苏水稻土硝化-反硝化脱氮损失状况。结果表明:施用硝态氮肥时,直接法测得的损失量为施入氮量的10.7%,间接法测得的损失量为87.5%;施用铵态氮肥时,两种方法测得损失量分别为加入量的0.26%~0.32%和38.9%~45.4%。两种方法测得结果表明了江苏和北京水稻土均具有一定的硝化-反硝化活性,差值法测得的硝化-反硝化损失量远高于直接法的测定结果,硝化-反硝化气体在土壤中滞留未能在本试验中...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秦子娴  张宇亭  周志峰  石孝均  郭涛  
【目的】揭示长期施肥对中性紫色水稻土生态系统氮素内循环矿化及硝化特征的影响,探索维持紫色水稻土长期供氮潜力的途径。【方法】利用重庆市北碚区21年的中性紫色水稻土长期定位试验,通过淹水密闭培养-间歇淋洗法研究长期施肥对土壤氮素矿化特性的影响,并测定了不同施肥措施下土壤硝化细菌数量、氨氧化潜势及硝化强度的变化。【结果】与长期不施肥对照相比,单施化肥(除单施氮肥)、有机肥或有机无机配施显著提高了土壤累积矿化氮量和氮素矿化势(N0),氮磷钾肥配施有机肥处理累积矿化氮量最高达164.43 mg.kg-1,氮素矿化势相比CK处理增加了59.29%,而含氯氮磷钾肥配施有机肥增加累积矿化氮量和氮素矿化势幅度显...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小红  陈温福  宋玉婷  全革  
以穗型直立的紧凑型水稻品种沈农07425和穗型弯曲的松散型水稻品种秋光为材料,在不同氮素水平下研究两种株型品种的土壤硝化-反硝化作用强度。结果表明,施氮条件下不同株型品种的土壤硝化作用强度存在差异,紧凑型沈农07425施氮处理的硝化作用强度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强,最大值为齐穗期高氮处理,分别较低氮、中氮处理及PK和CK处理高18.87%、16.53%、60.29%和56.60%;而松散型秋光施氮处理以分蘖期低氮的硝化作用强度最大,较中氮、高氮处理高13.32%和3.05%,但比PK和CK处理小21.27%和27.37%。施氮条件下紧凑型沈农07425与松散型秋光的反硝化作用强度表现一致,施氮水平越...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叶莉莎  陈双林  郭子武  
为探讨林地覆盖经营对雷竹林土壤氮素形态和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的影响,选择了覆盖11、3、5 a和不覆盖(CK)4种处理的雷竹林,测定0 20 cm土层土壤全氮、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并采用气压过程分离系统(Ba PS)测定土壤总硝化速率和反硝化速率。结果表明:随着覆盖年限的增加,试验雷竹林0 20 cm土层土壤全氮含量总体呈增加趋势,覆盖雷竹林全氮含量显著高于CK;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均呈倒"N"型变化,覆盖3 a雷竹林的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最高;土壤铵硝比递增,覆盖3 a后显著提高,覆盖5 a后铵态氮是雷竹林土壤无机氮库的主要存在形式;土壤总硝化速率呈下降趋势,总体上与不同形态氮素含量、铵硝比...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姚东良  彭德元  王振华  秦红灵  刘毅  张俊忠  
选取第四纪红土发育水稻土,在0%(厌氧)、10%(兼性厌氧)和21%(好氧)等3个O_2体积分数及40%和60%2种土壤含水量条件下进行室内培养,探讨O_2含量对土壤N_2O排放及narG型反硝化微生物种群丰度和群落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40%和60%2种土壤含水量条件下,厌氧处理的N_2O排放通量均最高,且60%土壤含水量处理下的N_2O排放通量略高于40%土壤含水量处理的;方差分析表明,相比于土壤含水量,O_2含量是制约土壤中N_2O排放更关键的因子;微生物narG基因丰度与O_2含量呈极显著(P<0.01)负相关,与N_2O排放通量和土壤NO_3––N消耗质量分数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与土壤含水量呈正相关,但不显著;O_2含量和含水量均会造成土壤narG型反硝化微生物群落组成差异,40%土壤含水量处理,OTU1882(Pseudolabrys)、OTU1510(分枝杆菌属)的占比较大,60%土壤含水量处理,OTU1593(地杆菌属)的占比较大,当土壤含水量一定时,同一培养时间厌氧处理的优势OTU1882和OTU1510相对丰度偏低,且变化幅度较大,其相对丰度与N_2O排放通量呈负相关,其中OTU1882的影响显著(P<0.05)。可见,土壤O_2含量通过调控土壤微生物的narG基因丰度和群落组成而调控N_2O的排放。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姚东良  彭德元  王振华  秦红灵  刘毅  张俊忠  
选取第四纪红土发育水稻土,在0%(厌氧)、10%(兼性厌氧)和21%(好氧)等3个O_2体积分数及40%和60%2种土壤含水量条件下进行室内培养,探讨O_2含量对土壤N_2O排放及narG型反硝化微生物种群丰度和群落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40%和60%2种土壤含水量条件下,厌氧处理的N_2O排放通量均最高,且60%土壤含水量处理下的N_2O排放通量略高于40%土壤含水量处理的;方差分析表明,相比于土壤含水量,O_2含量是制约土壤中N_2O排放更关键的因子;微生物narG基因丰度与O_2含量呈极显著(P<0.01)负相关,与N_2O排放通量和土壤NO_3––N消耗质量分数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与土壤含水量呈正相关,但不显著;O_2含量和含水量均会造成土壤narG型反硝化微生物群落组成差异,40%土壤含水量处理,OTU1882(Pseudolabrys)、OTU1510(分枝杆菌属)的占比较大,60%土壤含水量处理,OTU1593(地杆菌属)的占比较大,当土壤含水量一定时,同一培养时间厌氧处理的优势OTU1882和OTU1510相对丰度偏低,且变化幅度较大,其相对丰度与N_2O排放通量呈负相关,其中OTU1882的影响显著(P<0.05)。可见,土壤O_2含量通过调控土壤微生物的narG基因丰度和群落组成而调控N_2O的排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和文祥  魏燕燕  蔡少华  
借助土壤酶学的基本原理,初步建立了一种底物(KNO3)最佳浓度为10 g/L,土样不需二次离心的土壤反硝化酶活性测定方法——硝态氮剩余量法,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测定方法简便、快速、灵敏;有机肥的加入可显著提高土壤反硝化酶的活性,有机肥和化肥的共施是最佳的培肥措施;种植作物也可提高土壤反硝化酶活性;甲苯对土壤反硝化酶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土壤肥力水平越高,抑制幅度越大。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宋玫滢  孙晓莉  王豆豆  林雅琪  刘洋  
为分离可以高效去除亚硝酸盐的反硝化细菌,并在养殖废水处理中进行应用,本实验通过富集培养、稀释涂布、划线分离、纯化、筛选,从活性污泥中获得两株反硝化能力较强的微生物菌株A和H,研究了温度、pH、溶解氧、碳源、硝酸盐浓度对菌株A和H反硝化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两株反硝化细菌经鉴定分别为Achromobacter xylosoxidans A和Pseudomonas stutzeri H。在含有溴麝香草酚蓝(bromothymol blue, BTB)的培养基中,菌株H在37℃,pH 6.0,摇床转速为50 r/min,在添加1%(w/v)的柠檬酸钠为碳源的培养基中,NO~-_3的去除率最高,为84.67%;菌株A在30℃,pH 6.0,静止条件下,以柠檬酸钠为碳源的培养基中,NO~-_3的去除率最高,为67.04%。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兆君  宋阿琳  范分良  梁永超  
本文通过采用自制土柱装置,进行新型硝化抑制剂对氮素迁移转化及其淋溶损失的试验,探讨其对氮素垂直迁移和淋溶损失的影响,以及硝化抑制剂自身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27 d内,新型硝化抑制剂能显著抑制土壤铵氧化过程的发生,显著提高20 cm以上表层土壤铵态氮含量,降低表层土壤硝态氮含量;深层土壤地下水硝态氮浓度显著低于未加硝化抑制剂的对照土壤地下水的浓度,明显降低硝态氮垂直迁移的淋溶损失;不同的硝化抑制剂对土壤地下水氮素的迁移转化影响存在着显著的不同。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串丽敏  安志装  杜连凤  赵同科  李顺江  
【目的】揭示尿素中添加脲酶/硝化抑制剂后,土壤中硝态氮、铵态氮的迁移转化以及淋溶损失规律。【方法】温室土柱淋溶培养试验,研究尿素中单独添加脲酶抑制剂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和硝化抑制剂双氰胺(DCD),以及两者配合施用对氮素在土体中淋溶损失的影响。【结果】在施尿素氮600 kg.hm-2条件下,尿素中添加NBPT、DCD以及DCD与NBPT配合施用,均可在24 d之前显著降低淋溶液硝态氮浓度,并在30 d后达到峰值,DCD、DCD与NBPT配合施用的峰值延缓了7 d。整个试验周期中,DCD处理对氮素淋溶表现为较好的抑制效果,NBPT以及DCD与NBPT配合施用,在培养试验后期抑制效果较...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小娟  刘二明  肖启明  刘年喜  王金辉  谭小平  郑和斌  
对24个水稻品种(系)与稻曲病抗性有关的3个主要组分(病穗率、平均每穗病粒数、每千粒含病粒数)进行主成分分析;用线性回归法分析衡阳具代表性的14个水稻品种产量损失率与平均每穗病粒数的关系;以中选组分用欧氏距离和最长聚类法对101个品种进行聚类。结果表明:平均每穗病粒数为主要抗性组分;14个品种的产量损失率与平均每穗病粒数的回归方程为y=2.8624x+0.5427(P=0.0001);用平均每穗病粒数组分,当阈值T=0.4000,将101个水稻品种聚为6类,依6类品种间的平均每穗病粒数值,并参照国际水稻病害分级标准,将水稻品种对稻曲病的抗性划分为6级,并将各级平均每穗病粒数值代入回归方程得出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巧兰  吴礼树  赵竹青  黄利民  
在溶液培养条件下,利用15N示踪法研究了不同形态氮对水稻植株氮损失的影响,并分析了影响氮损失的因素。水稻幼苗先在以15N为氮源的营养液中生长2周,然后转入供给不同氮形态的营养液中培养10 d。结果表明:供给NH4+-N的水稻长势最好,收获时地上部和根部生物量均高于其他氮形态处理,但其氮损失量也最大,损失率达到17.06%;供给复合氮源NH4NO3的水稻生物量和供给NH4+-N的相差不大,然而其氮损失率却显著下降,仅为9.96%,说明供给复合氮源可在不影响水稻生长的条件下,降低植株氮损失,提高其氮肥利用率。此外,供给NH4+-N的水稻叶片中NH4+含量、谷草转氨酶活性及叶片组织pH值均高于其他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传波  丁士军  陈风波  
本文从微观角度评价水稻因干旱导致的损失 ,利用基于地块的实地调查数据 ,采用全虚拟变量模型计量的结果表明 ,与正常年份相比 ,水稻单产在干旱年份将减产 2 .7吨 公顷 ,如果插秧期缺水就会导致播面的缩减。干旱损失因时因地因农户的管理水平而各不相同。需要深入理解这些差异 ,才能更有效地制定和执行缓解干旱的政策措施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彭健  蒋思文  熊远著  
综述了猪回肠内源氨基酸损失的测定技术的最新进展,并对影响内源氨基酸损失测定准确性的因素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范淑秀  陈温福  
对3个产量水平不同的水稻品种叶绿素含量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超高产品种沈农606和高产品种辽粳294在整个生育期内叶绿素含量都高于秋光,特别是在生育后期叶绿素含量下降迟缓,成熟时明显高于秋光,但其叶绿素a/b值始终低于秋光。沈农606和辽粳294齐穗后积累的干物质较多,且产量高于秋光,可能与它们具有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和较低的叶绿素a/b值有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