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04)
- 2023(12826)
- 2022(11246)
- 2021(10610)
- 2020(9021)
- 2019(20693)
- 2018(20649)
- 2017(39172)
- 2016(21803)
- 2015(24278)
- 2014(24249)
- 2013(23910)
- 2012(21958)
- 2011(19501)
- 2010(19362)
- 2009(17382)
- 2008(17083)
- 2007(14761)
- 2006(12574)
- 2005(10837)
- 学科
- 济(80940)
- 经济(80854)
- 管理(62109)
- 业(60107)
- 企(51048)
- 企业(51048)
- 方法(40879)
- 数学(35351)
- 数学方法(34826)
- 学(21217)
- 农(20450)
- 财(20203)
- 中国(19605)
- 技术(18463)
- 业经(17654)
- 地方(16166)
- 理论(14876)
- 农业(14003)
- 务(13875)
- 财务(13802)
- 财务管理(13775)
- 和(13431)
- 贸(13276)
- 贸易(13270)
- 环境(13113)
- 制(13079)
- 企业财务(13071)
- 易(12846)
- 划(11692)
- 银(11209)
- 机构
- 大学(305270)
- 学院(303669)
- 管理(119470)
- 济(110452)
- 经济(107856)
- 理学(104343)
- 研究(103249)
- 理学院(103077)
- 管理学(100942)
- 管理学院(100412)
- 中国(72626)
- 科学(70930)
- 京(68097)
- 农(58822)
- 所(54285)
- 业大(53515)
- 研究所(50259)
- 财(48791)
- 农业(47076)
- 中心(46142)
- 江(43393)
- 北京(42764)
- 财经(39820)
- 范(39815)
- 师范(39305)
- 院(37413)
- 技术(36426)
- 经(36271)
- 州(35442)
- 师范大学(31764)
- 基金
- 项目(218539)
- 科学(169577)
- 基金(156734)
- 研究(152183)
- 家(139703)
- 国家(138601)
- 科学基金(117525)
- 社会(92162)
- 省(87538)
- 社会科(87331)
- 社会科学(87305)
- 基金项目(83922)
- 自然(80601)
- 自然科(78751)
- 自然科学(78729)
- 自然科学基金(77263)
- 划(74221)
- 教育(70025)
- 资助(64934)
- 编号(60931)
- 重点(49376)
- 成果(48436)
- 部(46630)
- 发(45963)
- 创(45888)
- 计划(43384)
- 创新(42906)
- 科研(42826)
- 课题(42629)
- 大学(39537)
- 期刊
- 济(114240)
- 经济(114240)
- 研究(82106)
- 学报(59252)
- 中国(57338)
- 农(52414)
- 科学(51395)
- 大学(42957)
- 管理(42111)
- 学学(40616)
- 农业(37487)
- 财(37342)
- 教育(34431)
- 技术(28960)
- 融(20006)
- 金融(20006)
- 业(19809)
- 业经(18432)
- 财经(18368)
- 经济研究(17929)
- 科技(17580)
- 业大(17044)
- 图书(16832)
- 技术经济(16112)
- 版(16030)
- 经(15544)
- 问题(14531)
- 理论(14294)
- 林业(13640)
- 农业大学(13589)
共检索到4273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国清 王荫长 韩召军 顾正远 肖英方
水稻品种南京14号对褐飞虱抗性的研究──Ⅰ.应用生命表技术评价南京14号的抗虫性李国清,王荫长,韩召军,顾正远,肖英方(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系,南京210095;江苏省农业科学院)STUDIESONRESISTANCEOFRICEVARIETYNJ...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荫长 李国清 韩召军 高家骅
水稻品种南京14号对褐飞虱抗性的研究──Ⅱ.褐飞虱对抗感水稻品神叶鞘内游离氨基酸的利用差异王荫长,李国清,韩召军,高家骅(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系,南京210095;江苏省农业科学院)STUDIESONRESISTANCEOFRICEVARIETY,...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国清 王荫长 韩召军 顾正远 高家骅
应用稻苗生物测定法,比较了水稻抗虫品种南京14号、IR28,感虫品种南京11号、TN1和汕优63,非寄主植物种草对褐飞虱定向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用多聚乙烯膜包被以阻断寄主挥发物时,褐飞虱栖息率在稗草上增加,在感虫品种南京11号、TN1和汕优63上减少,在抗虫品种南京14号和IR28上无变化,推断稗草上有挥发性驱避物质,三个感虫品种上有挥发性引诱物质,而两抗虫品种上缺少引诱褐飞虱栖息的挥发物;南京14号显著影响了褐飞虱的产卵行为和卵孵率,这是由于叶鞘内营养因子对成虫不适所致。
关键词:
褐飞虱 水稻品种 抗性 定位 产卵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国清 王荫长 韩召军 高家骅 顾正远
测定了南京14号叶鞘内的抗性因子及其对褐飞虱食物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感虫品种南京11号、汕优63和 TN1相比,南京14号和 IR 28叶鞘内含有较少的吸食刺激氨基酸(包括天门冬氨酸、谷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丝氨酸、亮氨酸和苯丙氨酸),这是抗虫品种引起褐飞虱拒食的原因之一;(2)在南京14号和南京11号叶鞘乙醇提取物中拒食剂草酸浓度相同,但在下渗液中前者是后者的93倍,这表明下渗液可能来源于筛管,且筛管内高浓度的草酸是南京14号引起褐飞虱拒食的又一原因;(3)生物测定表明,南京14号叶鞘的丙酮提取物中还具有水溶性生长抑制物质,能引起褐飞虱的死亡。
关键词:
褐飞虱 水稻 氨基酸 有机酸 拒食作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许晓风 程遐年 罗利军 梅捍卫 黎志康
为了探讨水稻品种莱蒙特 ( Lem ont)、特青 ( Teqing) 及其杂交后代对褐飞虱 Nilaparvata lugens ( Stal) 抗性的遗传规律,通过苗期抗性的集团测定、独立测定、网室鉴定及褐飞虱的栖息量测定等方法,系统考察了160 个 Lem ont/ Teqing重组自交系 ( R I L) 群体 (第 11 代) 对褐飞虱的抗性表现。结果如下: (1) 该群体对褐飞虱的平均抗性指数和平均受害等级均呈连续分布, 显示了数量性状的特征, 表明该群体及其亲本对褐飞虱的抗性是由微效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抗性; (2) 该群体中少数品系经受住了网室内较高虫口密度的攻击, 平均受害等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英之 陈乔 孙荣科 杨朗 黄凤宽 黄大辉 韦素美 张月雄 刘丕庆 李容柏
稻褐飞虱是危害水稻的主要虫害之一,近年来在我国南方稻作区大发生,对我国的粮食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选育和利用抗虫品种是控制稻褐飞虱为害的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对来源于普通野生稻的5个抗稻褐飞虱(BPH)基因进行了分子标记开发,通过杂交、回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转育和聚合BPH抗性基因到杂交水稻亲本中,获得了与抗BPH基因bph25(t),bph26(t),bph22(t),bph23(t),Bph24(t)紧密或较紧密连锁的SSR分子标记,这些标记的选择正确率达到60%~90%。成功地转育和聚合3~5个BPH抗性基因到5个杂交水稻亲本获得抗性基因聚合系。对其中9个抗性基因聚合系进行遗传背景分析和...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曙 刘芳 薛艳霞 祝亚 覃宝祥 韦政 邱永福 李容柏
为了研究水稻品种在不同时期对褐飞虱的抗性变化及其抗性机制,对15份水稻材料进行苗期和成株期抗虫鉴定。并通过测定水稻抗生性及趋避性,对这15份水稻材料进行抗性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5份水稻材料有13份在苗期和成株期的抗性没有或呈现微弱变化,其余2份材料T12、OB667在苗期抗性鉴定为感虫,在成株期表现为中抗。在抗生性试验下,其抗生性大小与抗虫能力基本保持一致;而在趋避性试验中,水稻的趋避性强弱并未与其抗虫性强弱表现一致性。
关键词:
水稻 稻褐飞虱 成株期 抗生性 趋避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开雨 张月雄 刘芳 邱永福 冯家勋 黄凤宽 吴碧球 黎志方 陈勇 韦绍丽 岑贞陆 覃宝祥 韦民航 韦政 李容柏
培育多抗性基因聚合系可为抗性育种提供重要的材料基础。通过抗源与不同恢复系和保持系进行杂交、多代回交和标记辅助选择,聚合优良的抗稻白叶枯病和稻褐飞虱基因研究,分别获得了基于不同恢复系和保持系遗传背景的抗稻白叶枯病双基因Xa21Xa23聚合系4个,这些抗性聚合系对白叶枯病的表现为高抗;分别获得抗稻白叶枯病和稻褐飞虱的抗性基因Xa21Xa23Bph24(t)聚合系2个和Xa23 Bph24(t)聚合系4个,双抗性聚合系对稻白叶枯病达到高抗水平,对稻褐飞虱的抗性接近高抗水平。结果表明,即使在Xa23表达了高水平抗性的情况下,聚合双基因Xa21Xa23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聚合系对稻白叶枯病的抗性水平;...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庄永林 沈晋良
建立了适合于测定褐飞虱对噻嗪酮敏感性的稻茎浸渍法及相对敏感毒力基线。用该方法检测的结果表明 :1996年安庆、江浦 ,1997年南宁种群对噻嗪酮为早期抗性 (抗性倍数为 3 0~ 3 5 ) ;1996年由南向北敏感性有下降趋势 ,而1997年该趋势不明显。还对抗性监测方法及抗性治理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褐飞虱 噻嗪酮 抗药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朗 孙荣科 姜建军 黄立飞 李容柏
运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水稻植株的挥发性次生物质,并进行GC/MS分析,比较水稻抗、感褐飞虱植株中挥发性次生物质总量的差异。结果表明,感性植株的挥发性次生物质总量明显高于抗性植株,前者比后者高45.4%;挥发性次生物质总量随植株抗性增强而降低,1级最低,7级最高;挥发性次生物质总量随植株所含抗性基因数的增加而减少。
关键词:
水稻 褐飞虱 抗性 挥发性次生物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进波 夏明元 戚华雄 何光存 万丙良 查中萍
【目的】褐飞虱是危害水稻的主要虫害之一,利用新的抗性基因和通过基因聚合培育抗性品种是目前防治褐飞虱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方法】由药用野生稻衍生来的水稻品系B5对褐飞虱生物型1和2具有高度抗性,B5携带的抗性基因Bph14和Bph15分别被定位在第3和第4染色体上,本研究以B5为抗褐飞虱供体亲本,以优良杂交稻亲本9311和1826为受体亲本,通过复交和回交,分别利用与Bph14和Bph15紧密连锁的SSR标记MRG2329和MS5在分离群体中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通过苗期分子标记检测和成株期农艺性状选择,【结果】最终获得一系列目标基因纯合且农艺性状优良的稳定株系。采用苗期群体鉴定技术,对其中的...
关键词:
水稻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褐飞虱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于文娟 王健 赖凤香 钟雪莲 傅强 彭云良
为指导生产品种合理布局和害虫发生程度预测,在室内苗期评价了来自西南和长江流域620份水稻生产品种对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的抗性。结果表明,共筛选出苗期抗白背飞虱水稻品种30个,抗褐飞虱水稻品种27个,皖稻51、荣优225、汕优736、西农优10号、糯稻N-2、C两优513、冈优364和珍辐糯等8个品种在苗期对2种飞虱均表现抗性。将45个抗、感程度不同的生产品种种植于位于广西兴安县的鉴定圃,所有品种在分蘖期和灌浆成熟期单株平均虫量均显著低于感虫对照品种TN1,表现出明显的抗性。糯稻N-2和西农优10号对白背飞虱和褐飞虱表现出全生育期抗性;苗期感白背飞虱的川谷优204、K优404、威优156和湘丰优1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沈志军 田雨 蔡志翔 徐子媛 严娟 孙朦 马瑞娟 俞明亮
【目的】褐腐病是危害桃果实的最严重病害之一,在采收前后造成大量果实损失,开展桃褐腐病抗性的系统鉴定评价,筛选抗性资源,为褐腐病抗性育种的亲本选配提供遗传资源,是解决栽培品种褐腐病抗性不强的长久之策。【方法】2018—2021年,以国家果树种质南京桃资源圃的种质资源为试材,采收8.0—8.5成熟度的果实,无损接种616份,有损接种505份,观测无损接种的病果率每天增加百分比(%)和有损接种的病斑直径扩展速率(cm·d~(-1)),以平均值和0.5标准差建立9级抗性评价体系,比较不同种质类型、果实类型、来源地的褐腐病抗性,并分析抗性指标与其他果实性状的相关性。【结果】无损接种病果率每天增加百分比为(11.22±5.96)%,变异系数为35.48,基于此指标建立的9级抗性评价体系中,抗性1级(21.64%)39份。无损接种病斑直径扩展速率为(1.71±0.21)cm·d~(-1),变异系数为0.18,基于此指标的9级评价体系中,1级(2.46 cm·d~(-1))26份。无损接种病果率每天增加百分比(y)与有损接种病斑扩展速率(x)的回归为关系为y=6.2073x(R~2=0.1839),线性程度较低。分组均值比较发现中国桃野生资源相对具有较强的褐腐病抗性,是抗性资源挖掘的重点。无损接种病果率每天增加百分比与有损接种病斑扩展速率2个指标均与果实带皮硬度(r=-0.234)和去皮硬度(r=-0.240)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单果重(r=0.427)和着色程度(r=0.319)呈极显著正相关,但相关系数较低。【结论】分别建立了基于无损接种病果率每天增加百分比(%)和有损接种病斑直径扩展速率(cm·d~(-1))的褐腐病抗性9级评价体系;筛选出抗侵染能力较强的种质资源10份,抗扩展能力较强的种质资源11份。
关键词:
桃 种质资源 褐腐病 评价体系 抗性种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莹莹 吴碧球 陈燕 黄所生 黄凤宽
用0.25、0.50 mM茉莉酸甲酯诱导处理水稻品种TN1、IR26和IR36,探讨茉莉酸甲酯诱导对稻株总酚含量的影响及与水稻品种抗褐飞虱生物型Ⅱ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0.25、0.50 mM茉莉酸甲酯诱导后TN1、IR26、IR36稻株总酚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TN1、IR26、IR36对褐飞虱生物型Ⅱ的抗性显著提高,由感虫级别上升到抗虫级别。0.25、0.50 mM茉莉酸甲酯诱导后TN1、IR26、IR36对褐飞虱生物型Ⅱ的抗性与稻株总酚含量的升高关系密切,但以0.25 mM的诱导浓度增加抗虫性的效果最为明显。诱导后这三个水稻品种受褐飞虱生物型Ⅱ为害后的受害级别、若虫存活率及雌成虫蜜露分泌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